全国通用高考地理地球上的大气考点题型与解题方法6172.pdf
-
资源ID:79834560
资源大小:699.08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全国通用高考地理地球上的大气考点题型与解题方法6172.pdf
1 (每日一练)全国通用高考地理地球上的大气考点题型与解题方法 选择题 1、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日近地面等压线图,图中 N 地气压高于 P 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N 地风向为()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2)M、N、P、Q 四地中,风力最强的是()A.M 地 B.N 地 C.P 地 D.Q 地 答案:B D【提示】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解析:2 (1)本题考查风向的判断。(2)本题考查大气的水平运动风。【解答】(1)由题意可知,P 地气压低于 N 地,则 N 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 N 处的等压线,由北指向南;根据纬度确定该地位于北半球,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风向右偏,因而 N 地风向为东北风。故选 B。(2)四地中,Q 地等压线最密集,则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风力最强。故选 D。2、2020 年 11 月 24 日 4 时 30 分,我国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下图示意是地球大气气温垂直变化。据图回答下列小题。(1)与火箭发射升空穿越大气层时的温度变化相符的是()A.B.C.D.(2)关于大气分层叙述正确的是()A.平流层大气不稳定 B.流星现象出现在平流层 C.极光出现在高层大气 D.对流层大气较稳定 答案:A 3 C【提示】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材料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2)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材料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解答】(1)大气的垂直分层自下而上分别为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平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高空大气气温随高度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且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近地面气温在 0以上。根据气温曲线的特点可判断正确。故选 A。(2)平流层气流以水平运动为主,大气较稳定,A 错误;流星现象出现在高层大气中,B 错误;极光出现在高层大气,C 正确;对流层大气不稳定,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天气复杂多变,D 错误。故选 C。3、霜是贴近地面的空气受冷却降温到 0以下,水汽在地面或物体上直接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民间有“雪落高山,霜打洼地”之说。据此完成(1)(3)题。(1)图中气流运动体现的地理现象是()A.海陆风 B.对流运动 C.山谷风 D.山地降水(2)图中()4 A.表示夜晚山风 B.表示白天谷风 C.表示夜晚谷风 D.表示白天山风 (3)图示气流可解释“霜打洼地”成因的是()A.B.C.D.答案:C B D【提示】热力环流的成因及过程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读图可知,图示现象出现在山谷地区,甲、乙两图气流运动方向相反,白天形成谷风,晚上形成山风,故图示气流运动体现的地理现象是山谷风,C 正确,ABD 错误。故选 C。(2)由图中箭头方向可知,箭头为向下的下沉气流,A 错误。表示风从谷地吹出,为谷风,白天山坡升温快,盛行上升气流,B 正确。显示气流上升,C 错误。表示山坡气流流向谷底,为山风,山坡夜晚降温快,气流下沉,D 错误。故选 B。(3)“霜打洼地”成因是夜里山顶的冷空气沿山坡往下滑。冷空气密度大,到达山谷或洼地后,空气稳定,于是洼地中的冷空气愈积愈多,气温明显降低,易形成霜冻,因此造成“霜打洼地”,D 正确,ABC 错误。故选D。综合题 5 4、分析下面“环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假如该图为热力环流示意图,据此回答:A,D 两处比较,处纬度较低,处纬度较高。引起这个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2)假如该图为大气三圈环流侧视示意图,据此回答:如果该图表示的是低纬环流,那么,图中 A 处为 气压带,D 处为 气压带,丁表示 风带。如果该图表示的是中纬环流,A、D 分别表示地球表面不同的气压带,那么图中 A 处为 气压带,D 处为 气压带,丁表示 风带。(3)假如该图为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按照水温,甲洋流属于 (暖流或寒流),它对沿岸地区的气候有 作用;丙洋流属于 (暖流或寒流),它对沿岸地区的气候有 作用。(4)假如该图为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分布示意图,那么,此时北半球为 (冬或夏)季,南亚地区盛行 风。该风的成因是 ;。答案:(1)A;D;近地面冷热不均(2):A 赤道低;D 副热带高;信;:A 副极地低;D 副热带高;西(3)甲洋流:暖流;增温加湿;丙洋流:寒流;降温减湿(4)夏;西南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解析:解:(1)假如该图为热力环流示意图,A、D 两处比较,A 处气流上升,说明 A 处温度较高,则 A 处纬度较低,B 处纬度较高。引起这个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太阳辐射对高低纬度加热的不均匀导致近地面冷热不均。(2)如果该图表示的是低纬环流,那么,图中 A 处为赤道低气压带,D 处为副热带高气压带,丁表示6 低纬信风带。如果该图表示的是中纬环流,A、D 分别表示地球表面不同的气压带,A 处气流上升,为副极地低气压带,D 处为副热带高气压带,丁表示西风带。(3)假如该图为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按照水温,甲洋流位于大洋西岸,属于暖流,它对沿岸地区的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丙洋流位于大洋东岸,属于寒流,它对沿岸地区的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4)假如该图为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分布示意图,由于大洋环流呈现顺时针,故此时北印度洋盛行西南风,此时北半球为夏季,南亚地区盛行西南季风。该风的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小提示】大洋表层洋流的分布 受近地面风带、地转偏向力及海陆分布等的影响,洋流的分布、流向及性质呈现出较明显的规律,如下图(北半球冬季)。(1)中低纬度海域:形成以副热带海域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2)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域:形成以副极地海域为中心的逆时针方向流动的大洋环流。(3)南半球 40S 海域:形成环球性的西风漂流,性质为寒流。(4)北印度洋海区:形成典型的季风洋流夏季: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5、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7 (1)图中 ABC 分别代表 层、层、层。(2)就季节而言,对流层在任何纬度地区 季较厚,而 季较薄,中纬度地区尤为明显。(3)A 层大气随海拔升高,气温 ,其原因是 ,B 层大气以 运动为主,利于飞机飞行。(4)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 (填字母),其原因是 。答案:(1)对流;平流;高层大气(2)夏;冬(3)降低;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水平(4)A;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解析:(1)地球的大气分为三层,从下往上分别是 A 对流层、B 平流层、C 高层大气层。(2)就季节而言,对流层在任何纬度地区夏季对流旺盛,大气层较厚,而冬季对流不旺盛,对流层较薄,中纬度地区季节变化明显,对流层厚度不同尤为明显。(3)A 层大气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海拔每上升 100 米,气温降低 0.6,其原因是大气只能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B 层大气下冷上热,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大气比较稳定,利于飞机飞行。(4)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 A 对流层,其原因是对流层占了整个大气质量的 3/4,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云雨雾8 雪多发生在对流层。【小提示】对流层:集中了大气质量的四分之三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厚度随纬度变化而变化。低纬厚度约 1718 千米;中纬厚度约 1012 千米;高纬厚度约 89 千米特点: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平流层:有大量吸收紫外线的臭氧层,高度为自对流层顶至 5055 千米特点: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天气晴朗,有利于高空飞行;高层大气:有自平流层顶至 20003000 千米高空特点:空气密度很小,气压很低,高空有电离层,有利于无线电通讯传输。6、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甲、乙为地球表面,则 地为受热的地区,箭头代表的含义是 。(2)若图示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为岩浆,丙丁乙代表三大类岩石,则丙代表的是 岩,如若丙岩石已经裸露于地表,则丁为 岩,箭头代表的是 作用,箭头代表的是 作用。答案:(1)甲;空气冷却收缩下沉(2)岩浆;沉积;外力作用(或“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变质 解析:温度升高,气流上升,因此甲处为受热地区。下沉有热力与动力两种原因,本题为热力环流,因此代表的含义是冷却下沉。岩浆冷却形成岩浆岩,因此丙代表的是岩浆岩。丙岩石已经裸露于地表,易受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因此丁为沉积岩。代表的是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等外力作用。由图可知,乙为变质岩,因此箭头代表的是变质作用。9 【小提示】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而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的过程为近地面温度高气体膨胀上升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温度低气体收缩下沉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大气在水平方向上从高压流向低压,从而形成热力环流。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岩石是沉积岩,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是变质岩。三大岩石都可以重熔再生转化为岩浆。岩浆转化为岩浆岩的过程是冷凝作用,形成沉积岩的过程是外力作用,形成变质岩的过程是变质作用,三大岩石转化为岩浆的过程是重熔再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