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_精品文档13555.pdf
第 1 页 共 30 页 说明文 篇一:初中语文说明文 教学目标:、掌握说明文有关知识。、准确判断说明方法、顺序。、品味说明文的语言。、灵活运用复习到的知识阅读说明文。教学过程:叫学生抢答一组表达方式的试题(哪一类文章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引入说明文的复习 出示复习目标 复习内容讲授 1.什么是说明文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目的是给读者以科学的知识、科学地认识事物的方法。特点:以说明为主要的表达方式。没有贯穿首尾的故事,不以浓郁的感情打动人,不注重细致入微的描写、刻画。2.说明文的分类:(1).按对象分:事物说明文: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事理说明文:阐明事理,着重说明事物的本质特点,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提示事物的发展规律。(课文举例:事物:中国石拱桥 苏州园林 故宫博物院。事理:大自然的语言 奇妙的克隆 恐龙无处不在 被压扁的沙子 生物入侵者)(2)按说明方式分(语言方面):平实性说明文:多用说明的表达方式,语言朴实简明,使人读了就能明白。如:中国石拱桥 故宫博物院 大自然的语言 奇妙的克隆 文艺性说明文(生动说明):除了说明的表达方式外,常辅以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并借助一些修辞方法,形象地介绍事物和事理,使读者在获 第 2 页 共 30 页 得知识的同时,还能得到艺术的享受,这类说明文通常称为知识小品文或科学小品文。(说明性小品文)课文举例:桥之美 3 说明文的结构:总分式:总分(故宫博物院48 段)。总分总式苏州园林(运用在事物说明文)。递进式(各层意思是逐步深入的,一般采用的是逻辑顺序,运用在事理说明文中)如:大自然的语言全文按逻辑顺序说明,710 段按从主要到次要的逻辑顺序说明。4 理清说明的顺序(时间顺序:按说明对象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来说明。空间顺序: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或由远及近依次进行说明。逻辑顺序:按照说明对象的内部联系来说明。从特点到用途、从现象到本质、从主要到次要、从概括到具体,从整体到局部、从原因到结果,也可反过来用)。课文举例:时间顺序如大自然的语言的第一段。空间顺序:故宫博物院。逻辑顺序:大自然的语言。(让学生做题)5 说明的方法 (1):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作诠释、摹状貌、分类别、画图表、列数字、引用说明 (2)辨识说明方法,并说出作用:、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象虹。(打比方)。作用:更生动形象地说明石拱桥桥洞的形状和形式优美的特点。(增强文章的趣味性)、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 282 年,可 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举例子。)作用:更具体真切地说明我国石拱桥的历史悠久的特点。、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 50.82 米,两端宽 9.6米,中部略窄,宽 9 米。(列数字)。作用:更具体准确地说明赵州桥非常雄伟的特点。(更有说服力)、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引用说明)。作用:更生动具体地说明赵州桥的设计施工巧妙绝伦的特点。(增强说服力,增添文采。)第 3 页 共 30 页 、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作比较)。作用:更加突出强调卢沟桥结构坚固的特点。、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就是物候学。(下定义)。作用:更加科学准确概括地说明物候学。说明方法:画图表 作用:更直观形象地说明事物或事理。、风沙的进攻有两种方式。一种可以称为“游击战,一种可以称为“阵地战”。(分类别)作用:更条理清楚地说明风沙的进攻方式。.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摹状貌)。作用:使被说明的事物更形象生动,寄托感情。.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作诠释)。作用: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6.品味说明 文的语言:说明文语言的一般特点是:准确、周密。如何品味呢?(1)、品味修饰、限制性语言。(如表示时间、程度的词语)用删除法,能否去掉?为什么?例如: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各字能否删去?品味:不能去掉,“各”字准确地说明大拱两肩上小拱的数目,如果去掉,小拱的数量就变 成两个,与事实不符,这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方法归纳:1 表态:不能删;2 定性:解释这个词或带词解释句子;3 若删去,句子意思成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4XX 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分析说明语言的典型试题:修饰、限制性词语如:更、大约、估计、常常、第 4 页 共 30 页 也许等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科学的特点。常见词有:表程度:比较、几乎、相当。表估计:大约、可能、左右、可算。表时间:当时。品味近义词、同义词 用替换法,换了好不好?为什么?例如: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良的传统,建成的桥,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把“优良”换成“优越”好不好?为什么?品味:不好,因为从适用对象来看,“优良”常用于指品质、品种、成绩、作风等十分的好。“优越”则多用以形容制度、条件、环境等胜过一般。显然,“传统”不能用“优越”。原词表达准确、严密。方法归纳:1 表态:不能替换;2 定性:解释原词意思或带词解释句子;3 定性:解释所换词语意思;4 若替换,句子意思有何改变,不符合实际;5 原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中考说明文常见题型 1、说明对象及特征 2、说明顺序的判断 3、常见说明方法的辨别及作用 4、理解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 5、说明文的结构 6、综合素质考察 7、开放性试题 五课堂练习(见幻灯片)六课后练习(专题训练 1)中考说明文阅读教案 一知识梳理 1、说明文的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事物说明文);或阐明事理(事理说明文),目的是给人以知识。2、常见的说明文有几种类型?A、事物说明文 B、事理说明文 3、阅读说明文要抓住几个方面?A、指出说明对象及其特点。B、理清说明顺序。第 5 页 共 30 页 C、掌握主要说明方法。D、体会语言的准确性。4、说明事物必须抓住事物的特点,什么是事物的特点?事物的特点是指事物相互区别的标志。常见考点:1、说明对象及特征理解。2、说明方法辨识与作用 3、说明顺序的分析与理解。4、说明语言准确性的体会。5、文章段落结构特点的分析。6、对文意、层意、段意的概括。7、关键词语、重点句子含义及其表达作用的评析。8、科学精神及科学方法 一、说明对象及特点的判断及辨析 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二、例文引领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练习。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1、这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A、我国的建筑 B、苏州园林 第 6 页 共 30 页 C、苏州园林建筑的布局 D、建筑布局绝不讲究对称 2、说明对象的主要特征是()A、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B、苏州园林绝不讲究对称。C、苏州园林要求自然之趣。D、苏州园林是美术画,不是图案画。解析本题是从两个方面考查了阅读说明文的能力。引文很短,只有四句话,先逐句阅读弄清每句的意思和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再运用有关的知识分析、判断,就能选出准确答案。第 1 题要求准确判断说明的对象。四句话都是介绍有关建筑的对称,第二句就清楚地点明了说明的对象是“苏州园林建筑的布局”,所以应选 C。第 2 题是考查概括说明对象特征的能力。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要求准确、全面。引文第一句话概括说明我国的建筑布局在一般情况下是绝大部分是讲究对称的。而苏州园林不同于我国其他园林的地方在于建筑布局绝不讲究对称,这是第二句话的内容。第三、第四句则说明了这样布局的原因是为了讲究自然之趣。分析完全文,可见其特征是绝不讲究对称。因此应选 B 二、技法点津 考点之一:说明对象 考查类型:直接让学生回答:“这篇文章(或文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对 策: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考点之二:说明对象的特征 类型 1:直接找出说明事物的特征的句子 对策:A、看题目 B、在首段中找 C、抓关键词句(比如:运用了说明方法的语句、中心句)第 7 页 共 30 页 类型 2:概括说明事物的特征 对策: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三演练提升 中考指南 74 面地球首个生态城市第 1 题;75 面夏至第 1 题。78 面鸟儿为什么歌唱第 1 题。二、说明顺序的知识梳理及例文 1、我们学习过的说明顺序有哪几种?每种还有哪些小类?以学过的课文为例说明。(1)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多在建筑物的结构,如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西南北中等。如核舟记:头舱尾背。(2)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多在事物的发展变化,中国石拱桥:古今 (3)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多在说明事物的内在联系。A、先总说后分说:总分;分总;总分总:中国石拱桥第五段赵州桥,核舟记全文;B、先主要后次要:中国石拱桥第 5 段先主要介绍赵州桥结构上的特点,最后介绍形式上的特点,采用了先主要后次要的顺序;C、先原因后结果:中国石拱桥到 9 段;D、由现象到本质:八下旅鼠之迷,E、由一般到特殊:中国石拱桥文章开头先总述一般石拱桥的特点:形式优美,结构坚固;然后介绍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最后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两座特殊的拱桥为例,说明我国石拱桥在设计和施工上的独特创造以及不朽的艺术价值。F、由整体到局部:中国石拱桥第 6段卢沟桥。技法点津 对 策:1、了解说明顺序的基本常识:说明文有三种写作顺序。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多在说明建筑物的结构时使用,常用上 第 8 页 共 30 页 下、远近、左右、内外、东西南北中等词。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有表示时间的词语,如:朝代、数字等。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多说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逻辑顺序的具体分为: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特殊)、概括具体、整体局部、总分 2、掌握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同一篇文章全文或各部分均可有几种不同的说明顺序,应分别指出。演练提升 1、分别指出下列各文段所采用的说明顺序。(1)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旁有 6 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2)早在 3000 多年前,我国就有了文字。这些文字是刻在乌龟壳和扁平的兽骨上的,所以叫甲骨文。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起先,人们把文字写在竹子木版上,这些竹片或木片叫做简或牍,春秋末期,还出现了写在绸子上面的书。这种书叫帛书 (3)死海海水的浮力为什么这样大呢?因为海水的咸度很高,据统计,死海水里含有多种矿物质;有 134、5 亿吨氯化钠;有 63、7 吨氯化钙,有 20 亿吨氯化钾,另外还有溴、锶等 三、常见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知识梳理及例文 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哪些?请举例说明。(1)下定义:用简洁的语言科学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如等边三角形是三边相等的三角形。(2)举例子:举一些通俗易懂、有代表性的例子说明事物或事理。第 9 页 共 30 页 (3)分类别:按一定的标准,不能有从属或交叉关系,要把集合中的所有内容都分完。如人分为:男人、女人。(4)打比方:用比喻的修辞把抽象、复杂的事物说的深入浅出,具体生动。(5)作比较:用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同要说明的事物相比较,一定有两个方面。(6)列数字: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点,最准确、最有说服力的方法。(7)引资料: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语。(8)作诠释:局部、某一方面的特征介绍。(9)配图表 例文引领 浏览中国石拱桥第五段指出着段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技法点津 1、注意:说明方法一般用三个字表达,不要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混淆,表述要规范。2、这些说明方法是有何标记的 (1)下定义:是,这就是,叫 (2)分类别:有几类(种),一种是,另一种是 (3)举例子:例如、又如、比如、再如、如,举例只举一部分。(4)打比方:像、是、当作,就是比喻。(5)作比较:而、比和两种东西比。(6)列数字:数词、概数、确数。(7)引资料:引用,标记是引号。(8)作诠释:局部、某一方面的特征介绍。(9)配图表 3、这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共同的作用是说明事物的特征。A、作比较:能够更加突出强调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成因、结构等)。第 10 页 共 30 页 B、下定义:能够科学地、准确而简明地揭示说明对象的本质特点(内涵),使说明更加严密。C、举例子:使说明的对象更具体、更形象,便于读者理解和认识。D、分类别:使文章说明的条理十分清楚(条理清晰)。篇二:说明文的种类 按照不同的标准,说明文可分不同的类别:1、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但 是,有时在一篇说明文中,介绍事物与阐释事理往往是交错使用的。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 是具体事物。通过对具体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用途等作客观而准确的说明,使 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将抽象事理的成 因、关系、原理等说清楚,使读者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明白这个事理“为什么是这样”是其 主要目的。因此,不管是事物说明文还是事理说明文都要求作者对说明的对象进行真实的介 绍,这其中,我们不乏感受到文中的科学精神。物说明文是对事物进行详细介绍的文体形式,而事理说明文是对道理进行详细介绍的文体形式.区别是前者针对事物,后者针对道理.说明 文的说明对象是你要说明的事物。议论文和事理说明文的不同: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 象一般为具体事物,例如:南州六月荔枝丹而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一般为抽象事物,例如:人类的语言议论文亦称说理文、论说文,就是讲道理、论是非。作者通过事实材 第 11 页 共 30 页 料和逻辑推理来阐明自己的观点,表明赞成什么或反对什么。说明文之事理说明文是阐明抽 象事理的。这种说明文主要是说明事物的本质、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内在联系一类问题事物 的起因。2.、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表达方式的使用情况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平实的说明 文和生动的说明文两种。生动的说明文又叫文艺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是通过文艺的形式 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篇二:说明文的类型 说明文的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从内容角度,根据说明的对象和目的)。事物说明文 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 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 尾段。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 的(对象加内容)。2.说明文的语言:平实、生动说明文(语言表达角度)。3.说明方法:一般回答三个字,要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 特点。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 力。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第 12 页 共 30 页 下定义:用简明 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 征/事理。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画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形象地说明的事物的特 点。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下定义与作 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 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可以颠倒。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 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引用: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 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 象的作用。4.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程序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在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如: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总到分,外到内,前到后,左到右,整体到局部,都 可反之等,常用方位词如介绍建筑物或实体)。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现象到 本质,因到果,果到因,主到次,浅入深,个别到一般等,常用表因果、表事理顺序的词,如“因为、所以”“首先、其次”)时间顺序则是说明事物发展、演变,例如介绍工作程序的 第 13 页 共 30 页 文章。掌握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 理解。(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 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5.说明对象:指文章说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点)。6.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总分”式(或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或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等。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 外”等词语 7.中心句:出现的位置开头或结尾,有时在句中。判断,多为概括性较强的句子。叙述 句、描写句、阐释句、疑问句一般不宜作中心句。其他文体文章也如此。概括文段的中心 句。对策:(1)思考该段说明的内容,不仅要注意主要的,还要注意次要的。(2)紧扣表秩 序的词语,如“首先”“其次”“还有”等词语,参照上下段落的中心句的句式进行概括。8.说明语言类型 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这一特点答题。对策:答: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类型 2、能否替换为另一 个词语?并说明理由。对策:答:(1)不可以。(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3)所换词语的意 思或内容。(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类型 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第 14 页 共 30 页 对策:答:(1)表态(删还是不删)。(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 辞;“大约”“可能”“左 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 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4)xx 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 性、周密性、科学性。类型 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 句,并体会。类型 5:指代“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 代什么。对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 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常见考点:1.对说明对象及说明特征理解。2.对说明方法辨识与理解。3.对说明顺序的分析与理解。4.对文章段落结构特点的分析。5.对文意、层意、段意的概括。6.对关键词语、重点句子含义及其表达作用的评析。7.对说明语言准确性的体会。以下是一些语文知识和答题方法: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 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 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六、描写角 第 15 页 共 30 页 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 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 接)。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 辑顺序。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十七、议 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十九、论证 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 喻论证。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二十一、议论文的文 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 进、话题转换、插说。二十四、其他:(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 第 16 页 共 30 页 说),为下文作 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记 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二)修 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 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 强语气等;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三)句子 含义的解答: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 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四)某句话中某 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 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 实不符。(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 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 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六)段意的归纳 第 17 页 共 30 页 1记叙文:回答 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 点)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 明了(论证了)论点。篇三:说明文的分类 说明文 (一)、说明文的分类:1、按说明对象的不同来分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某一事物的形体特征。如中国石拱桥 事理说明文:旨在解释事物本身的道理或内部规律等。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2、按语言的特色来分,可分为平实的说明文与生动的说明文 (二)、说明对象极其特征:1、说明对象:被说明的事物或被解说的事理就是说明对象。2、说明对象的特征:指事物相互区别的标志,是某一事物所具有而别的事物布不具有的 特点。(三)、说明的方式 平实说明:用通俗、准确的语言客观说明事物、生动说明: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四)、说明文的顺序:1、时间顺序:以时间的推移说明事物的变化过程。即以时间的先后安排说明的内容,介 绍事物的发生、发展、演变、事物的制作过程以及步骤的一种说明顺序,主要特征是用一些 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2、空间顺序:按被说明对象的空间存在形式,或自上而下,或由前而后,第 18 页 共 30 页 或从外到内,或由一中心点向四面扩散进行说明的一种顺序。3、逻辑顺序:按照事物内部的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规律进行说明的一种顺序。常见的逻辑顺序有:由现象到本质、由特点到用途、由原因到结果、由整体到部分、由主要 到次要、由概括到具体、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由分析到综合。(五)、说明文语言的特征:1、特征: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主要特征,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准确无误。2、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通过确切的数字 如:最近十年来,每年死海水面下降四十到五十厘米。(死海不死)(2)、通过表示揣测,估计的词语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如: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 282 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几 乎到处都有。(中国石拱桥)(3)、通过抓修饰限制性词语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如:征服沙漠的最主要的武器是水。(向沙漠进军)(六)、说明的方法以及作用:1、分类别:说明事物的特征,往往需要根据其性质、功用等不同的标准、角度把事物分 成若干类别,分别加以说明。作用:条理清晰地说明(说明对象)的特征,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 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2、举例子:运用有代表性的例子说明事物或事理的方法。使用这种方法可以收到对事物 第 19 页 共 30 页 认识具体、印象深刻的效果。作用:具体形象地说明(说明对象)的特征。3、打比方:运用比喻的方法对事物和事理进行形象化的说明,可以增强说明对象的形象 性、生动性。作用:生动形象地说明(说明对象)的特征,增强文章的趣味性。4、列数字:运用数字来说明事物的方法。作用:科学准确地说明(说明对象)的特征,使说明更有说服力。5、作比较:用相关联的相同或相反的事物进行对比的一种说明方法。分为横向比较和纵 向比较两种。作用:清楚明白地说明(说明对象)的特征,(地位,影响等)6、下定义:用判断句对事物的本质特征作简明、概括的说明,就是给事物下一个准确定 义来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作用:用简明科学的语言说明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 地揭示事物的事理、特征。7、作诠释:对所说明的对象的属性进行解释、说明,使人获得明确、清晰的认识。作 用: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8、摹状貌:用描写的方法摹写事物情状的方法。作用: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生动。9、列图表:通过画图,照片或列表的形式对事物进行说明。作用:直观形象地说明(说明对象)的特征。10、引用:引用经典、文献、名言、诗词、歌谣、传说等进行说明。作用;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增添文章的趣味性和艺术感染力。用引用的方法 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引起读者的兴趣,引用 第 20 页 共 30 页 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了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七)、说明文的结构:1、总分式 总分总如看云是天气 总分如苏州园林分总如日本平家蟹 2、递进式:各层之间的关系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如:向沙漠进军 3、并列式:各层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并列的。如电子计算机的多种功能 4、连贯式:按照事物发展过程安排层次,各层次之间前后互相承接。如从甲骨文到略微图书以间顺序为线索,介绍了书籍演变的历史,文章依次分别反 映了书籍发展的几个阶段,各层之间是连贯的。(八)、说明语段的作用:(1)结构、内容作用:a 引出下文 b 承上启下 c 总结全文/前文。d 有时在文章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说明事理的作用。(2)结合说明方法谈:通过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阿篇四:说明文的分类 (一)、说明文的分类:1、按说明对象的不同来分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某一事物的形体特征。如中国石拱桥 事理说明文:旨在解释事物本身的道理或内部规律等。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2、按语言的特色来分,可分为平实的说明文与生动的说明文 (二)、说明对象极其特征:1、说明对象:被说明的事物或被解说的事理就是说明对象。2、说明对象的特征:指事物相互区别的标志,是某一事物所具有而别的事 第 21 页 共 30 页 物布不具有的 特点。(三)、说明的方式 平实说明:用通俗、准确的语言客观说明事物、生动说明: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四)、说明文的顺序:1、时间顺序:以时间的推移说明事物的变化过程。即以时间的先后安排说明的内容,介 绍事物的发生、发展、演变、事物的制作过程以及步骤的一种说明顺序,主要特征是用一些 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2、空间顺序:按被说明对象的空间存在形式,或自上而下,或由前而后,或从外到内,或由一中心点向四面扩散进行说明的一种顺序。3、逻辑顺序:按照事物内部的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规律进行说明的一种顺序。常见的逻辑顺序有:由现象到本质、由特点到用途、由原因到结果、由整体到部分、由主要 到次要、由概括到具体、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由分析到综合。(五)、说明文语言的特征:1、特征: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主要特征,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准确无误。2、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通过确切的数字 如:最近十年来,每年死海水面下降四十到五十厘米。(死海不死)篇三:说明文常见说明方法及作用 第 22 页 共 30 页 常见说明方法及作用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作比较:把_和_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打比方:将_比作_,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直观。、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 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语文说明文阅读题答题技巧 一、说明文知识概说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的特征,或阐述事理。说明文的范围比较广泛,如科普读物、知识小品、解说词、说明书等均属于说明文。第 23 页 共 30 页 (一)说明文分类 根据说明对象不同分:事理说明文事理说明文旨在说明事因、物因。事物说明文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某一事物的特征(某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P 根据 根据表达方式和写作目的分:1、平实性说明文语言平实 2、文艺性说明文语言生动 (二)说明方法 为了说明事物特征或说明事理,需要采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分类别、举事例、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画图表等。(三)说明顺序 说明要有顺序,这是使说明内容条理化的必要条件。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程序顺序是时间顺序的一种)、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说明文的顺序,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可以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b (四)说明文常见的结构。M 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总(概说)分(具体)”式、“总分总”式、“分总”式、并列式、递进式等。f:(五)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二、梳理说明文中经常出现的考点、考查类型及答题对策。考点之一:说明对象 考查类型:直接让学生回答:“这篇文章(或文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对策: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 第 24 页 共 30 页 容)。考点之二:说明对象特征 类型 1:直接找出说明事物特征的句子。对策:A、看题目;B、在首段中找;C、抓关键词句(比如:运用了说明方法的语句、中心句)。类型 2:概括说明事物的特征。对策: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考点之三:说明顺序 类型: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对策:1.了解说明顺序的基本常识:说明文有三种写作顺序。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多在建筑物的结构,如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西南北中等。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多说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逻辑顺序的具体分为:主到次、原因到结果、现象到本质、特征到用途、一般到个别(特殊)、概括到具体、整体到局部、总到分。2.掌握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考点之四:说明方法 类型 1:直接让考生回答文章或段落的说明方法 对策: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摹状貌、引用说明)的主要特点,然后根据文段内容分析判断。类型 2:文章某段或某句运用何种说明方法,简要说明它的作用 对策:找出运用的说明方法,再根据下列说明方法的作用具体回答。1.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2.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第 25 页 共 30 页 3.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4.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5.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6.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或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或事理)。7.列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8.引用法: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9.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10.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11.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答题方式:本句用了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具体直观、深入浅出(科学准确)地说明了(说明内容),使读者。考点之五:说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