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自我评估模拟题.docx
-
资源ID:79847178
资源大小:28.27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自我评估模拟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蛮横(hèng) 瞭望(liào)强词夺理(qing)B诬蔑(miè) 抉择(jué) 不修边幅(fú)C卑劣(liè) 彷徨(pán) 招摇撞骗(chuàng)D反诘(jié) 萦绕(yíng) 豁然开朗(huò)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雄辩强词夺理挑拔离间分崩离析B彷惶阳奉阴违论资排辈袖手旁观C阻碍相辅相成格物致知招摇撞骗D捡讨自圆其说出类拔萃不修边幅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A这是种别具匠心的场所,有的来自四方,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彼此相去虽不多远,却互不见面。B一尺来长的黄色、蓝色的纸条,上面用朱笔画些明知故问的道道,这就能避邪么?C吆喝的气力足,嗓子脆,口齿伶俐,咬字清楚,还要会现编词儿,脑子快,能灵活机动。D八宝酒,顾名思义,是八样东西泡的酒,那就是黑枣(不知是南枣还是北枣)、荔枝、桂圆、杏仁、陈皮、枸杞子、薏仁米,再加上两粒橄榄。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记者从国家医保局了解到,全国跨省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数已超过1万余家,直接结算近60万人次。B丰富心灵的方式需要到大自然中去感受,到有文化积淀的地方去游历,包括欣赏艺术作品等方面的体验。C网购是当前最时尚的一种购物方式,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一系列的交易活动。D四川特色农业形成了“宜宾一泸州川西南早茶产业”“德阳一眉山泡菜产业”“成都蒲江一眉山丹棱柑桔产业”等产业集群。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古诗文默写。(1) ,白露为霜。(诗经)(2)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3) 白居易的观刈麦中,“ , ”这两句表现了割麦者顶着烈日辛勤劳动、筋疲力尽,却仍然惜时如金的矛盾心理。(4)在古诗词当中,作者常化用典故来抒情言志,表达热血男儿的愿望。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 , ”两句以魏尚自比,表达了希望得到朝廷重用、杀敌报国的愿望;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 , ”用窦宪燕然勒石为喻,表达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愿望。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乙】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唐太宗论止盗)【注释】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晒:微笑。徭:古时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 升平:太平。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阡陌交通 交通:_(2)屋舍俨然 俨然:_(3)或请重法以禁之 或:_(4)数年之后 数:_2下列各句中加点“之”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A问所从来,具答之B民之所以为盗者C上哂之曰D或请重法以禁之3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2)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4桃花源是个美好境界,它之所以美好,用乙段里的话来回答,是因为那里没有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触摸社会的另一张脸:表情包以色列博物馆近日举办的埃及象形文字展览中,将古埃及象形文字与人们今天使用的表情包进行了比较。专家说:“人们日常使用的表情符号实际上与象形文字具有同等价值,当人们使用表意文字书写时,图像变得比文字更强大”。事实上,表情包早已经蔓延到了网络社交群体。表情包是在社交软件或社交网站兴起后形成的一种流行文化,通常以时下流行的名人、语录、漫画、影视截图为素材,配上一系列相匹配的文字,用以表达特定的情感。表情符号这一创意可以回溯到1982年,人类历史上第一个ASC II码字符“:-)”出现于美国某大学校园电子公告板上。90年代末,随着国内第一批即时通讯软件(如QQ等)开始普及,我国最早一批网络表情符号应运而生。之后,网络文化迅速更迭,从最初用纯字符组合成的表情符号,到后来图形化的表情符,再到当下借图片(或动图)用于表达情感、情绪的表情包,或者辅以具有特别意义的文字内容,表情包呈现出多样化元素的组合,产生了极强的表现力。一些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难以表达的表情、神态,表情包可以完美地表达出来,它补足了纯文字通讯的短处,满足了人们在虚拟社交中情绪表达的需要。人们在互联网生活中更加依赖表情包,它作为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反过来也影响了互联网的社交生态。例如,在互联网中一直热度不衰的“葛优躺”,便是借用表情包表达着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情绪,被用以形容人们在生活中颓丧、倦怠、压力大的生活状态。使用这一表情包的年轻人居多,他们通过表情包建立起了基于普遍情绪的群体认同。由于表情包进一步多元化,它也应和了互联网的文化传播特性,成为了重要的资讯传播手段。近年来,大量表情包随社会热点而产生,它也因此成为社会热点的记录传播方式之一。热点事件、话题,被表情包用视觉符号传达出来,或讽刺,或调侃,往往能取得爆炸性的传播效果。至此,表情包已经走出了表达个人情绪的领域,上升为社会情绪的表达方式。正因如此,要理解和正确使用表情包,需广泛地联系其社会生活背景,也就得弄懂表情包中的“梗”。这些表情包实际上附带了一些“信息编码”,其中被加密的“梗”则成为了文化暗号。只有读懂这些暗号,才能够顺利“解码”。作为新生的社会现象,表情包已经开始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不仅有学者从符号学、文化研究等角度探讨表情包的价值内涵,也有人关注表情包现象背后所隐藏的意义空间及情感互动机制。人类的交流经历了图像到文字再到如今图文并行的转变,而表情包作为这一浪潮中的重要角色,它的广泛影响和独特旨趣都值得人们深入研究。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表情包创作、传播使用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侵权现象日益严重、内容愈发低俗化、语言交际能力的丧失等等,表情包的健康发展,需要多方面共同发力,只有具备良好的传播环境,表情包才能更有生命力。1选文第段有什么作用?2概括选文第-段说明内容3选文第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选文第段加点词“之一”为什么不能删去?5选文第段中加点词语“解码”有什么含义?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石壕吏,完成小题。石壕吏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1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诗歌内容的核心是“捉人”,全诗以时间先后为顺序来叙述。B诗歌在深刻揭露黑暗残暴的兵役制度的同时,也赞美了诗人那种坚韧的爱国精神。C这是一首叙事诗,虽然没有运用抒情和议论,但故事情节记叙比较完整,场面描写和细节描写自然真实。D“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这两句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两个“一何”渲染出差吏如狼似虎的蛮横气势。2诗的题目是“石壕吏”,但对“吏”却是略写,详写的是老妇人,诗人这样布局的用意是什么?六、语言表达(共10分)阅读傅雷家书下列文段,读后回答问题。“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沉浮,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选自傅雷家书)结合生活经历,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七、作文(共40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叶圣陶说:“写作材料都是诸位生活里原有的,不是生活以外找来的。”请你就读过的某部名著或经典文章,写一篇读后感。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