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浙江省湖州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自测提分题.docx
-
资源ID:79849306
资源大小:25.83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湖州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自测提分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翩然(pin) 龟裂(jn) 农谚(yán) 销声匿迹(nì)B劫难(jié) 蟾蜍(chán) 褶皱(zh) 风雪载途(zài)C缄默(jin) 狩猎(shòu) 山麓(lù) 海枯石烂(làn)D赌注(d) 砂砾(lì) 腐蚀(shí) 鸟臀目(diàn)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雄辩强词夺理挑拔离间分崩离析B彷惶阳奉阴违论资排辈袖手旁观C阻碍相辅相成格物致知招摇撞骗D捡讨自圆其说出类拔萃不修边幅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我们应该加强不同文明的对话交流,协力构建各种文明兼容并蓄的和谐世界。B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高瞻远瞩,为发展中国家热烈欢迎。C中国诗词大会影响巨大,上海复旦附中武亦姝现场的不俗表现至今让人记忆犹新。D“五一”假期里,同学们结伴出游,既畅玩了景区,又享受了天伦之乐。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地球上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多年左右前形成的。B汽车实际上是造成所有空气污染(特别是城市中空气污染)、引起酸雨和全球温度上升的基本途径。C音乐家贝多芬,之所以拥有如此崇高的荣誉,关键在于他的作品以及他作品独特的震撼力。D这次展览会上,人们看到和听到的都是各地优秀的民族文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默写(1)溯洄从之,_。_,宛在水中沚。(蒹葭)(2)无可奈何花落去,_。(晏殊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3)夕阳西下,_。(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4)过零丁洋一诗表明作者以死明志的千古名句是: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 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柳宗元小石潭记【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q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元结右溪记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以其境过清 (2)不可名状(3)俶尔远逝 (4)南流数十步,合营溪2翻译下列句子。(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2)佳木异竹,垂阴相荫。3断句。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4两文各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甲文:乙文:5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试举一例说明。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题目。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它无时无刻不经受 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炎热的阳光烘烤着它,严寒的 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空气和水中的酸类,腐蚀了岩石中的一部分物质。 水流和风还不断地冲刷、吹拂着它。特别是刮风沙的时 候,就像砂轮在有力地转动,岩石被磨损得光溜溜的,造 成了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水和空气还能够进入岩石内部的孔隙中造成破坏。 雨水落到河湖里,渗入到地下都对岩石有破坏作 用。即使在海洋中,海水也在不断地冲击着岸上的石 壁。如果大量的水结成了冰,形成冰河,它缓慢地移动着,破坏作用就更大了,就好像一柄铁扫帚从地上扫过, 刨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地面上和地下的生物,也没有放弃对岩石的破坏。当然我们也不能忘掉人的作用。例如,在建筑兰新 铁路的时候,一个山头在几分钟内就被炸掉了,这相对 地质作用的速度可要快多了。1用简练的话概括选文的内容。2选段说明时很有层次:由自然到_。说明自然对岩石的破坏时,先说明空气和水对岩石的破坏作用,然后介绍到_对岩石的破坏。最后,说到_对岩石的破坏。3选文主要运用了_、_的说明方法。4作者是怎样写得生动有趣的?请举例说明。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蒹葭选自其中的秦风。B“比兴”手法是诗经中诗歌常用的手法,关雎中就有大量的“比兴”。C关雎与蒹葭都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方法。D蒹葭这首诗描写了“伊人”生活的环境和主人公在不同时间不懈地寻找“伊人”的过程,因此,从诗的内容看,它应是一首叙事诗。2诗人为什么要极力地渲染道路的艰难阻塞,诗歌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六、语言表达(共10分)解释下列词语。(1)羁绊( )(2)戛然而止( )(3)叹为观止( )(4)晦暗( )七、作文(共40分)按要求作文。请以“记一次难忘的旅行”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游记。记叙、描写、抒情相结合。要求: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得抄袭、套作;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书写规范、工整,卷面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