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浙江省东阳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自我评估考试题.docx
-
资源ID:79851129
资源大小:27.63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浙江省东阳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自我评估考试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划线的字注音和词语书写,有错的一项是( )A淡(dàn)泊 宁静致远B淫(yín)慢 无以成学C枯(k)落 年与时驰D险躁(zào) 悲守穹庐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鸟巢 撩亮 莅临人间B襄上 发髻 咄咄逼人C屋檐 琅润 呼朋引伴D水藻 两鬓 花枝招展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他的话语攻势凌厉,没有一丝感情,有些咄咄逼人。B在这么艰难的情况下,我们还能取得如此大的突破,真是喜出望外。C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使他成为我们的榜样。D因为要完成这项任务还需要克服很多困难,于是他杞人忧天,总是皱着眉头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由于进攻技术单一,使球队面对强敌束手无策。B81岁的胡院士在摘得山东科技最高奖后,殷殷嘱咐“科技创新还要靠年轻人”。C看到满山青翠的草木和悦耳的鸟鸣,他顿时感到身心舒畅。D5月24日,大约有260多名干部职工在现场聆听了道德模范们的报告。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按要求填补古诗文名句。(1)僵卧孤村不自哀,_。(2)_,随君直到夜郎西。(3)何当共剪西窗烛,_。(4)夜发清溪向三峡,_。(5)夫君子之行,_,_。(6)为人谋而不忠乎?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节选论语十二章)【乙】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2)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节选择史记·孔子世家)【注释】低回:徘徊,流连。六艺: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人不知而不愠(温和)B学而时习之(温习)C思而不学则殆(疑惑)D当时则荣 (荣耀)2下列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人不知而不愠 择其善者而从之B学而时习之 学者宗之C学而时习之 诸生以时习礼其家D不亦说乎 诣太守,说如此3对有关文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B甲文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中的“三”是表示确数。C乙文中“折中于夫子”中的“折中”可解释为:取正;调节,使之适中,现多指协调不同意见,使各方都能接受。这里指以孔子为榜样。D乙文中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是司马迁引用诗经的诗句来赞美孔子崇高的德行。“高山景行”是一个成语,比喻行为正大光明。4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诸生以时习礼其家。5请结合甲乙两文说说学者们敬仰孔子的原因。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完成后面的问题。济南的秋天老舍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设若你的幻想中有个中古的老城,有睡着了的大城楼,有狭窄的古石路,有宽厚的石城墙,环城流着一道清溪,倒映着山影,岸上蹲着红袍绿裤的小妞儿。你的幻想中要是这么个境界,那便是个济南。设若你幻想不出许多人是不会幻想的请到济南来看看吧。请你在秋天来。那城,那河,那古路,那山影,是终年给你预备着的。可是,加上济南的秋色,济南由古朴的画境转入静美的诗境中了。这个诗意秋光秋色是济南独有的。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秋和冬是不好分开的,秋睡熟了一点便是冬,上帝不愿意把它忽然唤醒,所以作个整人情,连秋带冬全给了济南。诗的境界中必须有山有水。那末,请看济南吧。那颜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发的不同了。以颜色说吧,山腰中的松树是青黑的,加上秋阳的斜射,那片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浅的颜色,把旁边的黄草盖成一层灰中透黄的阴影,山脚是镶着各色条子的,一层层的,有的黄,有的灰,有的绿,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儿。山顶上的色儿也随着太阳的转移而不同。山顶的颜色不同还不重要,山腰中的颜色不同才真叫人想作几句诗。山腰中的颜色是永远在那儿变动,特别是在秋天,那阳光能够忽然清凉一会儿,忽然又温暖一会儿,这个变动并不激烈,可是山上的颜色觉得出这个变化,而立刻随着变换。忽然黄色更真了一些,忽然又暗了一些,忽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流动,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合着彩色,轻轻的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有这样的山,再配上那蓝的天,晴暖的阳光;蓝得像要由蓝变绿了,可又没完全绿了;晴暖得要发燥了,可是有点凉风,正象诗一样的温柔;这便是济南的秋。况且因为颜色的不同,那山的高低也更显然了。高的更高了些,低的更低了些,山的棱角曲线在晴空中更真了,更分明了,更瘦硬了。看山顶上那个塔!再看水。以量说,以质说,以形式说,哪儿的水能比济南?有泉到处是泉有河,有湖,这是由形式上分。不管是泉是河是湖,全是那么清,全是那么甜,哎呀,济南是“自然”的Sweet heart 吧?大明湖夏日的茶花,城河的绿柳,自然是美好的了。可是看水,是要看秋水的。济南有秋山,又有秋水,这个秋才算个秋,因为秋神是在济南住家的。先不用说别的,只说水中的绿藻吧。那份儿绿色,除了上帝心中的绿色,恐怕没有别的东西能比拟的。这种鲜绿色借着水的清澄显露出来,好像美人借着镜子鉴赏自己的美。是的,这些绿藻是自己享受那水的甜美呢,不是为谁看的。它们知道它们那点绿的心事,它们终年在那儿吻着水皮,做着绿色的香梦。淘气的鸭子,用黄金的脚掌碰它们一两下。浣女的影儿,吻它们的绿叶一两下。只有这个,是它们的香甜的烦恼。羡慕死诗人呀!在秋天,水和蓝天一样的清凉。天上微微有些白云,水上微微有些波皱。天水之间,全是清明,温暖的空气,带着一点桂花的香味。山影儿也更真了。秋山秋水虚幻的吻着。山儿不动,水儿微响。那中古的老城,带着这片秋色秋声,是济南,是诗。要知济南的冬日如何,且听下回分解。选自1931年3月齐大月刊第一卷第五期1这篇文章的体裁是_,文章的线索是_。2内容理解填空。(1)所选短文第自然段写的是_;该对象的特点是_。(2)第自然段中水的“质”具有_的特点;段中“济南有秋山,又有秋水,这个秋才算个秋”中加点的“秋”其含义是_。3用“”给下面的文段划分层次。在秋天,水和蓝天一样的清凉。天上微微有些白云,水上微微有些波皱。天水之间,全是清明,温暖的空气,带着一点桂花的香味。山影儿也更真了。秋山秋水虚幻的吻着。山儿不动,水儿微响。那中古的老城,带着这片秋色秋声,是济南,是诗。4文句赏析(1)如何理解第自然段画线句子中上帝对济南的恩赐?(2)第自然段中写山腰的变化,作者一连用了六个“忽然”,其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文中最后一句“要知济南的冬日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在文中的作用?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潼 关谭嗣同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1诗歌前两句描绘了_、孤城、_、马蹄声等景物,表现了潼关孤城的寂寥与辽远。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诗歌三、四两句。六、语言表达(共10分)父亲是孩子成长的导师,不同的教育方法会带来迥异的感受。请从下面人物中选择一个,结合作品中该人物教育孩子的方式说说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傅雷家书中的傅雷 五猖会中的父亲七、作文(共4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写作。“他们默默无闻/却让我们屹立世界/他们走进历史/却让我们拥抱未来/他们失去生命/却让我们生生不息/英雄/是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英雄/是平常日子鞠躬尽瘁/英雄/是普通人拥有一颗伟大的心。”2018年5月21日,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与众多网络媒体共同发起了“崇尚英雄精忠报国”大型网络互动活动。同学们,你们心中一定也有自己崇敬的英雄吧。他或许名垂千古,或许默默无闻;或许伟大,或许平凡。请以“我心中的英雄”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不使用不规范的语言文字;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出现泄露本人信息的真实人名、地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