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浙江省舟山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高分通关试卷.docx
-
资源ID:79851363
资源大小:27.44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浙江省舟山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高分通关试卷.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禅师(chán) 旁骛(wù) 亵渎(xiè) 孜孜不倦(z)B惊骇(hài) 瞥见(pi) 赃物(zháng) 不言而喻(yù)C汲取(jí) 压榨(zhà) 广袤(mào) 自惭形秽(suì)D宽宥(yòu) 游弋(g) 麾下(hu) 鸠占鹊巢(ji)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心无旁鹜 断章取义 不可名状 丰功伟绩B形消骨立 李代桃僵 相得益彰 可望而不可即C俯拾即是 自惭形秽 彬彬有礼 随心所欲D眼花瞭乱 扭捏作态 附庸风雅 随机应变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王的男中音和老张的手风琴的伴奏相得益彰,极富艺术感染力。B他们两人的关系一直亲如兄弟,难怪人们说他们两人间不容发。C几个少先队员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给抱小孩的阿姨让座。D这件事发生得非常蹊跷,他决心要把真实情况弄个水落石出。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读经典作品,会拓展我们的人生感受和视野。B浅浅的水面托起无数错落的石山、石壁,又折映出婆娑多姿。C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D恐龙灭绝事件认为是由约6600万年前的一颗陨石撞击地球所导致。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默写我爱这土地这首诗。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乙】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选自列子)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是日更定矣:_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_(3)钟子期必得之:_ (4)钟子期辄穷其趣: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2)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3请赏析“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独”字的表达效果。4乙文“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甲文中的“金陵人”也可以说是张岱的“知音”。请你依据甲乙两文的内容简要说说,满足什么条件才能称为“知音”?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读点诗词养点气诗词中不仅传递着韵律和丰富的情感,更为重要的是能使人读出浩气、骨气、地气、清气。中国自古就是诗的国度。悠悠中华几千年历史,延绵不绝的,是博大精深的古诗文对炎黄子孙潜移默化的熏陶。那些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感人至深的诗家情怀,不仅传递着古诗词的韵律和丰富的情感,更为重要的是能使人读出浩气、骨气、地气、清气。读诗词,可以让我们学习古往今来仁人志士的气节情怀,汲取诗词歌赋的精神给养。细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发现其中对古典诗句的引用俯拾即是,既恰如其分地阐述了思想,又寄意深远。不仅如此,他还创作了军民情·七律念奴娇·追思焦裕禄等诗词,为领导干部树立了读诗词写诗词的榜样。作为基层干部,我在工作之余,利用车上、夜间,坚持读诗词汲取先人的诗学精华,同时坚持写诗词,一旦有感有悟,即在手机、纸片、笔记本上随时记下。因为工作与时间的关系,诗词短小精巧,既可总结实践,又能抒发情怀。读诗词的过程中,自己也悟得点滴体会,感受到了千百年来诗词的深刻意蕴和万千气象。读诗词养点浩气。南宋诗人文天祥的正气歌,就是浩然正气存乎天地之间的代表作,感情深沉、气壮山河,充分体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李白有“澹然养浩气,欻起持大钧”的高歌,谭嗣同有“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坦然,陈毅有“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的自豪有了些许浩气,心胸就豁达,境界就高昂,正如宋代诗人丘葵所言,“浩气养成天地小”。读诗词养点骨气。骨气是人之脊梁,无骨则无节。李太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郑板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以及唐代诗人李颀“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的骨气,就是浩气、正气的延伸,也是做人从政的精气神所在。读诗词养点地气。古往今来,诗词之魂在“接地气”,没有地气的吟风弄月、自我欣赏,是没有多大生命力的。流传下来的诗词大多地气充足,滋养丰厚。从“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之劳,到“位卑未敢忘忧国”之忧,从“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之盼,到“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之安,无一不是生活的营养、人生的积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国久传不息的名篇佳作都充满着对人民命运的悲悯、对人民悲欢的关切,以精湛的艺术彰显了深厚的人民情怀”。读诗词养点清气。清正廉洁是古之取士的标准,也是为官廉政的要求。古代为官者多是文人出身,既崇尚清廉的操守,也持守清正的襟怀,自然也是我们今天亟待补充的从政营养。王昌龄坦荡胸襟,“一片冰心在玉壶”;李商隐谆谆告诫“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于谦剖心自勉,“要留清白在人间”“清风两袖朝天去”;王冕慨然挥毫“只留清气满乾坤”宋代诗人龚日昇概括得妙:“千首新诗,一轮明月,两字清廉。”作为一名基层领导干部,真诚呼吁大家读些诗词,丰富学识,提升境界,装点人生。1选文从哪几个方面论证了“读点诗词养点气”这一中心?2选文第4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选文4、5、6、7段的顺序能不能打乱?请说说理由。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下列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诗的题目看,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扬州的酒宴上酬答刘禹锡的作品。B首联回首往事,抒发感慨,并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写出诗人贬谪地之偏、贬谪时间之久。C颔联运用两个典故表达回归之后的感受。“闻笛赋”表达怀念友人之情;“烂柯人”抒发了对岁月流逝、世事变迁的感叹。D“长精神”即振作精神,表达了诗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坚韧不拔的意志。(2)赏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妙处。六、语言表达(共10分)在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这些“民族的脊梁”又具有什么样的时代特征?请举例说明。七、作文(共4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沿途的风景,经历了才觉得美丽。有时会遇到层峦叠嶂的大山,有时会遇到芳草萋萋的平原;也许要经过姹紫嫣红的花园,也许要穿越渺无人烟的沙漠只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你就会看到美其实就在路上。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美在路上”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书写要工整、规范、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