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上学期第6周试题24026.pdf
-
资源ID:79851934
资源大小:397.54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配套K12】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上学期第6周试题24026.pdf
教育配套资料 K12 教育配套资料 K12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上学期第 6 周试题 考查依据:考点 水循环和水资源合理利用 知识点 水循环过程、主要环节、地理意义;水资源问题、措施 考纲定位 水循环过程、主要环节、地理意义;水资源合理利用 例题 第一部分 双向细目表 题型 题号 考点内容 能力要求 呈现形式 分值 预估难度系数 选 择 题 1 水循环的环节 解读 全球水循环模式图 4 0.7 2 水循环的过程 分析 4 0.5 3 水循环的变化原因 分析 4 0.5 4 季风 应用 某流域某地某日一次降雨与河流流量变化过程示意图 4 0.6 5 河流流量变化 分析 4 0.6 6 河流补给 分析 年流量曲线图 4 0.5 7 河流特征 分析 4 0.7 8 江苏水资源 分析 江苏位置图 4 0.5 9 水资源短缺原因 分析 4 0.5 10 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措施 应用 4 0.6 11 河流水文特征 分析 区域图 4 0.6 非 选 择 题 12、(1)水循环过程 绘图 区域景观图 4 0.6 12、(2)河流的水源补给类型 说出 8 0.5 12、(3)河流的水文特征 分析 8 0.5 12、(4)结合水循环原理,说明植被破坏对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应用 10 0.4 13、(1)甲夏季径流量占年平均径流总量百分比较大的形成的原因 读图分析 两地河川夏季(68 月)平均径流量占年平均径流总量百分比图 4 0.7 13、(2)A、B 两地数值差异较大的原因 分析 6 0.6 教育配套资料 K12 教育配套资料 K12 13、(3)乙夏季径流量占年平均径流总量百分比较小的形成的原因 分析 8 0.5 13、(4)推断该地区水资源存在的问题 推测 4 0.6 13、(5)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措施 应用 4 0.6 第二部分 训练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4 分)(2016张家界一模)全球水循环包括大循环和小循环,右图是全球水循环模式图。读图回答 13 题。1图中既属于大循环又属于小循环的环节是()A B C D 2 全球变暖可能导致图中各环节水量发生变化,其中与海平面上升直接相关的是()A 减少 B 增加 C 减少 D 增加 3 实践证明,干旱的内流区大面积造林最终可能导致干旱加剧,原因是()A 降水总量增加,最终导致区域内大气水体总量减少 B 地表水下渗增加,最终导致区域内地表水体总量减少 C 向区域外输送的大气水增加,最终导致区域内水体总量减少 D 向区域外输送的地表径流增加,最终导致区域内水体总量减少 下图为某流域某地某日一次降雨与河流流量变化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 4 5 题。4 若该次降水发生在北京,带来水汽的风向最有可能是()A 西北风 B 东南风 C 西南风 D 东北风 5 影响时距(降水最大值与河流流量最大值的时间间隔称时距)变长的因素是该地()A 上游湿地增加 B 下游大型水库修建 教育配套资料 K12 教育配套资料 K12 C 上游植被破坏 D 上游城市化的快速推进 (2016湖南师大附中模拟)下图是我国某地区一条河流受三种不同水体补给而形成的全年流量曲线图。读图,完成 67 题。6关于河流补给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 是雨水 B 是高山冰雪融水 C 是地下水 D 积雪融水是主要补给 7 由统计资料可知()A 曲线 a 是修坝前测得的径流量年变化 B 河流有两次汛期且都与气温有关 C 该河流位于华北地区 D 河流含沙量小,有结冰期 江苏省是水资源相对短缺的省份,结合下图回答 8 10 题。8 有关江苏省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 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B 南、北地区水资源数量差别较大 C 过境的水资源数量较少 D 污染的水体较少,优质的水源多 9 造成江苏省水资源短缺的人为因素不包括()A 人口密度大,人均水资源数量少 B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需水量大 教育配套资料 K12 教育配套资料 K12 C 不合理的生产造成水污染较严重 D 南水北调工程导致水资源大量减少 10缓解江苏省水资源问题的有效措施有()海水淡化 从珠江调水 修建水库 大力开采地下水 A B C D 11(2014安徽高考节选)下图中甲地自然环境深受海洋影响,在河流水文特征方面表现为()A 含沙量小、冰期短 B 流量稳定、水量丰富 C 水量丰富、落差小 D 流速缓慢、流量稳定 二、综合题(共 56 分)12结合下图,回答问题。(30 分)(1)请在图中的线段中标上箭头,用以表示出该地区的水循环过程。(4 分)(2)若图中山脉的最高峰为 5 000 m,请指出图中河流的水源补给类型。(8 分)(3)如果该地区位于欧洲西部,请描述图中河流的水文特征。(8 分)(4)结合水循环原理,说明植被破坏对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10 分)13 下面甲、乙两图为我国两地河川夏季(6 8月)平均径流量占年平均径流总量百分比图,根据图示资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26 分)教育配套资料 K12 教育配套资料 K12 (1)比较甲、乙两图,我国河川夏季(68 月)平均径流量占年平均径流总量百分比较大的是哪个图示地区?形成的原因是什么?(4 分)(2)分析甲图上相距较近的 A、B 两地数值差异较大的原因。(6 分)(3)分析乙图中阴影地区河川夏季(68月)平均径流量占年平均径流总量百分比较小的原因。(8 分)(4)依据甲图信息,推断该地区水资源存在的问题(4 分)()A 时间分配不均 B 空间分布不均 C 污染严重 D 浪费严重(5)根据甲图判断,解决该地区水资源问题的合理措施。(4 分)第三部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4 分)解析:1.C 2.B 3.C 第 1 题,甲、乙分别代表海洋上空和陆地上空,丙、丁分别代表陆地和海洋;是海洋水汽蒸发,是海洋降水,是海洋向陆地的水汽输送,是陆地降水,是陆地蒸发蒸腾,是陆地径流回到海洋。既属于陆地内循环,也属于海陆间大循环;既属于海洋内循环,也属于海陆间大循环。第 2 题,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汇入海洋的径流量增加。第 3 题,干旱的内流区干旱加剧,说明水分减少,内流区径流范围局限在内流区,水分减少只能通过空中路径。解析:4.B 5.A 第 4 题,北京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其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东侧的太平洋,是由东南季风(夏季风)带来的。第 5 题,上游湿地增加,上游修建水库以及上游植被增加,涵养水源,调节河流径流的能力增加,时距变长。解析:6.C 7.D 第 6 题,主要在春季形成补给,应为春季的积雪融水;补给量大,且主要分布于夏季,应为夏季降水;补给终年较稳定,应为地下水补给。第 7 题,曲线 a所示径流年变化较小,应该是修坝后水库“削峰补枯”作用的结果。该河流受夏季降水和春季积雪融水补给而形成双汛,故判断此河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流域内森林覆盖率高,同时纬度较高,所以河流含沙量小,有结冰期。解析:8.B 9.D 10.A 第 8 题,江苏省位于季风气候区,水资源的季节分配差别较大;随着自南向北季风势力的减弱,降水逐渐减少,南北差别较大;长江和淮河流经江苏,过境教育配套资料 K12 教育配套资料 K12 的水资源数量大,江苏省水污染较严重。第 9 题,南水北调工程调水量有限,对江苏省水资源的影响不大。第 10 题,修建水库可以缓解江苏省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的问题;江苏省靠海且经济发达,海水淡化也是缓解水资源问题的措施之一;从珠江调水不符合实际情况,大力开发地下水会导致地面沉降。11解析:选 B 甲地位于欧洲西部,自然环境深受海洋的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和,降水较多,季节分配均匀,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水量丰富、流量稳定,故 B 项正确。甲地河流没有结冰期,而含沙量的大小与植被覆盖率等诸多因素有关,故A项错误。落差大小、流速快慢主要受地形因素的影响,与海洋的影响关系不大,故 C、D项错误。二、综合题(共 56 分)12 解析:第(1)题,图示的水循环发生在海洋和陆地之间,应为海陆间水循环,箭头应呈逆时针方向。第(2)题,图示河流湖泊沿岸植被类型为落叶阔叶林,说明当地为温带。温带夏季最热月均温在 30 以下,据此可计算出山顶夏季气温 T 3056,即 T 0,故可知山顶存在终年积雪。图中河流的补给除大气降水、湖泊水、地下水外,还有高山冰雪融水。第(3)题,欧洲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季节分配均匀,最冷月均温 0 以上,结合图中河流流经平原地区,故水文特征主要有:水量平稳,水位季节变化小,无明显的汛期,含沙量小,无结冰期等。第(4)题,水循环包括蒸发、降水、下渗等多个环节,植被破坏会对区域地理环境产生多方面影响,主要表现在对蒸发、下渗、径流及地表形态等方面。答案:(1)画图略(箭头呈逆时针方向)。(2)高山冰雪融水、大气降水、湖泊水、地下水。(3)水量平稳,没有明显的汛期,含沙量小,无结冰期。(4)植被破坏,导致蒸发和蒸腾作用减弱,降水减少,气候变干旱;涵养水源能力降低,径流泥沙含量增大,湖泊调蓄作用减弱,流量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增大,易引发洪涝灾害;植被破坏,加剧上游侵蚀作用,沟谷加宽加深,加剧中下游沉积作用,冲积扇和河口三角洲增大。(答案合理即可)13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甲图夏季平均径流量所占比重大,原因与气候特征有关。第(2)题,据图分析 B处为太行山东侧,处在山地迎风坡,降水几率大,A地位于太行山脉背风坡。第(3)题,乙图阴影部分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天有伏旱天气,降水少,故所占百分比较小。第(4)题,甲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季节分配差异较大。第(5)题,从开源、节流两方面分析。答案:(1)较大的是甲图所在的华北地区。原因: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受夏季风的影响雨带来得晚、退得早,雨季短,降水集中。教育配套资料 K12 教育配套资料 K12(2)B地位于太行山前迎风坡,降水几率大,降水量多;A 地位于太行山背风坡,降水几率小,降水量少。(3)夏季 7 8 月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形成伏旱天气,降水少;并且此时受台风影响较小。(4)A(5)加强水资源管理、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