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福建省漳平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模考试卷.docx
-
资源ID:79860290
资源大小:28.26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福建省漳平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模考试卷.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公孙衍(yn) 丈夫之冠(gun)B畎亩之中(qun) 曾益其所不能(céng)C冀州之南(jì) 惩山北之塞(sài)D无穷匮(kuì) 按辔徐行(pèi)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惊心动魄 振耳欲聋 白手起家 无怨无悔B一丝不苟 屏息敛声 摧枯拉朽 殚经竭虑C如梦初醒 沉静自若 英勇善战 从容不迫D眼花瞭乱 空空荡荡 锐不可当 万众瞩目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外教团队对训练的要求很高,即使是训练前的热身和训练完的拉伸、放松,都是一丝不苟,严格要求。B影片中一个个惊心动魄的镜头充分揭露了敌人的法西斯暴行。C“以前只是在电视和网络上收看WNBA比赛,如今成为这个联盟的成员,有梦想成真的感觉。”邵婷兴奋地道出了心声。D得知偶像柯洁败给“阿尔法狗”的消息,围棋迷舒波连续两天废寝忘食,上课时总是走神,就连老师点名他都没听到。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2016年5月30日,火星抵达11年来离地球最近的位置,人们几乎凭肉眼就能看到它。B小明家的脐橙供不应求,主要的销售途径是通过拼多多和淘宝卖出。C人民日报国际部的“钟声”栏目是一个人们备受欢迎的好栏目。D我们班“学霸”小林虽然学习很好,但是经常热情地帮助学习困难的同学。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理解性默写。(1)文章中写景色的句子是“_,_”。(2)运用比喻写水急的句子是“_,_”。(3)运用拟人手法写山的句子是“_,_,_,_”。(4)_,望峰息心;_,窥谷忘反。(5)古人善借动物写景抒情。李白借“杨花落尽子规啼”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王安石借“闻说鸡鸣见日升”突出了飞来峰的高耸,而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中的“_,_”借“蝉”与“猿”的鸣叫创造了奇特而优美的境界。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请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相应的题目【甲】三月晦日偶题秦观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乙】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丙】论修河第一状欧阳修臣伏以国家兴大役、动大众,必先顺天时、量人力。谋于其始而审然后必行计其所利者多乃能无悔。伏见比年以来,兴役勤众,劳民费财,不精谋虑于厥初,轻信利害之偏说,举事之始,既已仓惶,群议一摇,寻复悔罢。臣不敢远引他事上烦圣聪,只如往年河决商胡,是时执政之臣不慎计虑,遽谋修塞。科配一千八百万梢芟,搔动六路一百有余州军,官吏催驱,急若星火,民庶愁苦,盈于道涂。或物已输官,或人方在路,未及兴役,遽已罢修。虚费民财,为国敛怨,举事轻脱,为害若斯。虽既往之失难追,而可鉴之踪未远。今者又闻复有修河之役,聚三十万人之众,开一千余里之长河,计其所用物力,数倍往年。当此天灾岁旱之时,民困国贫之际,不量人力,不顺天时,臣知其大不可也。【注释】北宋建国以来,黄河灾患频发,水情危机之时朝中众臣提出“塞商胡,开横垄”的“修河奇策”,欧阳修为此上疏治河之状。伏:多用于对皇帝陈述自己的想法时用的敬词。河决商胡:指曾经黄河于商胡(今河南濮阳)发生决堤,修塞治河,最终无效。梢芟:树枝、芦荻之类的防汛护堤材料。1用“/”给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谋 于 其 始 而 审 然 后 必 行 计 其 所 利 者 多 乃 能 无 悔。2结合语境,参考“遽”的词典义项,推测其在文中的不同意思,将相应序号填在括号内。【“遽”在词典中的义项:送信的快车或快马。迅速,极速。就,竟。恐惧】(1)臣不敢远引他事上烦圣聪,只如往年河决商胡,是时执政之臣不慎计虑,遽谋修塞。( )(2)或物已输官,或人方在路,未及兴役,遽已罢修。(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2)虽既往之失难追,而可鉴之踪未远。4请结合以上诗文的阅读感悟,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任务一:节令递换蕴哲思甲诗后两句中“(1)_”一字道出繁华似锦的春天即将逝去,“(2)_”一字道出人们对春将逝去的怅惘之情。有人认为本诗“富有理趣,反振一笔”。请结合全诗,从内容和情感的角度说说你的理解:(3)_任务二:顺时应势显智慧乙、丙两文分别围绕“如何治国”和“如何治河”来进行说理,两者所持态度是相同的,都是儒家核心思想:(4)_。请仿照下面乙文观点的示例,简述丙文观点。【示例】乙文以战争为例,阐明了人心一致、内部团结比天气时令和地理形势更重要的道理。(5)_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夏洁然 樊云她站在10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这是在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声敛息的一刹那。轻舒双臂,向上举起,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那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郭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地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又潇洒自如,1.7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开身体优美的线条,从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续到绷直的足尖。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妙!妙极了!”站在我们旁边的一名外国记者跳了起来。这时,整个游泳场都沸腾了,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吕伟精彩的表演,将游泳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她的这个动作“5136”,让几位裁判亮出了9.5分的高分。这位年方十六的中国姑娘,赢得了金牌。当一个印度观众了解到这个姑娘是中国跳水集训队中最年轻的新秀时,惊讶不已。他说:“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1下列对文章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新闻特写,其特点是:生动而集中地再现场景与人物;渲染与烘托气氛,形成视觉神经情感感应过程;放大细节。B新闻特写的分类:人物特写和场景特写,新闻特写的选材是截取“局部”,描写局部,并放大细节。C本文是按照时间顺序,分三个部分来记叙吕伟在第9届亚运会上获得女子10米高台跳水赛冠军的精彩表现。D文本第2-4自然段细致刻画吕伟的起跳、入水、腾空等三个动作,使跳水姑娘轻盈似箭潇洒自如的身姿让人尽收眼底。2按要求品析语句。(1)轻舒双臂,向上举起,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品析加点词语的作用)(2)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地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从修辞手法角度品析)3最后一段对印度观众的描写是否多余?为什么?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1下面对这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叙写了出使的路线,沿途看到的风光以及听到候骑报告的前线情况,内容与题目紧紧相扣。B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更是脍炙人口的古名句。C“直”“圆”两字精炼传神,线条简约,描绘的景物不多,但画面开阔,意境雄浑,充分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色。D“都护在燕然”和前面的“属国过居延”遥相呼应,点明了诗人此次出使路途遥远。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六、语言表达(共10分)指出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1)但是镭要保持它的神秘性,丝毫不希望人类认识它。( )(2)两个人的脸都转向这些微光,转向这射线的神秘来源,转向镭,转向他们的镭!( )七、作文(共40分)当我们关注生活的变化时,总有一些新闻让人潸然泪下。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让人感动的事,生活才变得更美好。请你以“令我感动的一则新闻”为题,写一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