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县绿色建筑专项行动方案.docx
代县绿色建筑专项行动方案 代县绿色建筑专项行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能源革命和绿色生活创立行动有关部署,根据忻州市深化能源革命综合改革打造绿色能源基 地20232023工作任务清单(忻市发202325号)、代县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2023年行动规划(代能源综改办字20231号)、省住建厅关于印发绿色建筑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晋建科字202358号)和忻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忻州市绿色建筑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忻政办函2023129号)要求,推动我县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高质量进展,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 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仔细落实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紧紧围绕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要求,以绿色和创新为主线,深入推动建筑能效提升和绿色建筑进展,稳步进展装配式建筑和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加强科技创新力量建立,推行绿色建筑,提升建筑品质,为建筑节能与科技工作“十四五”良好开局奠定根底。 (二)工作目标 1.新开工的居住建筑,全面执行新建居住建筑75%节能标 准。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100%。 2.在新竣工验收建筑中:绿色建筑占城镇新建建筑面积比例2023年到达55%, 2023年到达60%。 3.新开工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政府投资类公益性 建筑、大型公共建筑、保障性住房、建筑规模20万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小区,执行一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积极创立绿色建筑创新工程。 4.新建建筑中可再生能源应用比例到达50%。 5.全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 2023年到达20%, 2023年到达25%。 6.全面推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 二、重点任务 (一)加快提升建筑能效 开展建筑能效提升工程,自2023年5月1日起全面执行新建居住建筑75%节能标准,严格根据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J042422023 )进展设计施工,根据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412023)、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23 )和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GB/T511292023)进展验收。高层建筑全面推行保温构造一体化技术应用(如保模一体化技术和钢丝网架挤塑板技术应用),设计单位在设计说明中要明确提出相应技术措施和防火要求。 进一步加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推广力度,连续做好太阳 能光热光电技术应用,新建医院、学生宿舍、食堂、宾馆和洗浴场所等有热水需求的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逆12层强制推广太 阳能光热一体化应用技术,结合实际连续推广光伏、空气源热泵、地源热泵、污水热源等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做好中水回用和雨水回收,我县20万平方米以上工程应设置中水回用和雨水回收设施;结合清洁取温和老旧小区改造,推动年度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确保完成年度任务。 (二)开展绿色建筑创新示范 不断提高绿色建筑进展规模和水平,积极推动绿色建筑集 中示范区建立,确保绿色建筑集中示范区内新建建筑全面执行 绿色建筑标准,并取得一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设计标识不少于 30%。政府投资公益性建筑、2万平方米及以上的大型公共建筑、 保障性住房、建筑规模20万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小区全面执行一 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并取得标识。 加强绿色建筑竣工验收监管,确保绿色建筑所占比例 2023年到达55%,积极培育本地高星级绿色建筑。 积极培育申报绿色建筑创新示范工程,力争在全生命周期 BIM、铝模板、装配式、绿色建筑及基于5G移动互联网智能化治理方面到达国内领先水平。省住建厅讨论制定了绿色建筑创新示范技术指导清单(附后)开展绿色建筑创新示范评比,公布示范工程名录。2023年前确保至少创立1个绿色建筑创新示范工程,超限高层建筑应领先创立绿色建筑创新示范。 (三) 逐步提升装配式建筑水平 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积极开展钢构造和混凝土构造装配 式建筑推广工作,加快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和工程建立,开展钢构造装配式住宅试点,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以上住宅小区工程装配式建筑比例应到达25%以上,工业建筑工程装配式建筑比例应到达80%以上,确保全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到达15%的要求。 (四)培育建筑领域科技领军企业 发挥企业推动能源革命主体作用,推动建筑业由传统粗放向绿色高质量转型进展。引导企业加大绿色技术创新及研发投入,积极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强化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市场竞争力。协作省住建厅做好企业创新力量评价,培育并组织申报科技型企业。组织申报建筑节能技术(产品)、建立科技成果登记和住建部、省住建厅、省科技厅科技规划工程。积极参加建立大讲堂活动,组织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工程参加专题讲座。 (五)推行才智建筑建筑 积极推广才智工地,增加BIM、大数据、智能化、移动通信、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集成应用力量,对工地用工、安全生产、现场作业、环境爱护等状况进展动态监管。 (六)推行绿色建筑 树立绿色进展理念,在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各阶段进展全过程绿色统筹。工程初步设计方案要明确绿色、装配式、超低能耗等节能目标要求。施工图设计文件要编制节能和绿色建筑专篇,绿色建筑应对绿色建筑星级得分进展预评价,装配式建筑要对装配率进展预评价。施工组织设计要综合应用“四节一环保”技术,采纳绿色建材,引导本地建材企业转型升级,积极组织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砌体材料、高性能门窗和预拌砂浆等优秀建材企业申报取得绿色建材评价标识,加大绿色建材推广应用力度,满意绿色施工要求。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协调。依据山西省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山西省节省能源条例和山西省城乡规划条例等法规、文件要求,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明确进展目标和实施路径。 1.规划部门在出具地块规划设计条件时,应进一步明确建 筑节能设计标准与绿色建筑星级指标、装配式建筑比例、装配率等建立指标,提出对出让地块、划拨地块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建立的实施任务。规划设计方案初评时应通知建筑节能主管部门参与评审。 2.行政审批部门在工程建立工程立项审批时,应对工程单 位的申请报吿(或可行性讨论报告)落实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 装配式建筑的有关内容进展审核,在进展工程规划许可审批时, 应审查设计方案是否落实规划条件或选址意见书对建筑节能与 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建立的要求;不符合要求的工程,不得发放建立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立工程施工许可证,符合要求的工程建立单位应出具承诺书。 3.建立单位组织竣工验收,应当对民用建筑执行节能强制 性标准、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指标状况进展验收;未阅历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出具竣工验收合格报告,行政审批部门不得办理建立工程验收备案。 (二)强化过程监管。建立单位应就绿色建筑根本级、装配式建筑准时进展评价;对一星级及以上的绿色建筑应出具设计阶段预评审报告;住建部门要建立建筑节能工程档案,对取得施工许可的建筑工程,仔细履行监管责任,催促各方主体严格执行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要求;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实行日常检查和双随机检查等多种方式,强化监视执法检查,对检查发觉的问题,准时催促落实整改,对检查发觉的问题,准时催促落实整改,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进展惩罚,记入企业诚信档案。 (三)完善鼓励机制。鼓舞房地产开发、设计、施工、材料生产等企业及人员积极参加绿色建筑创新示范,相关业绩作为建筑业、房地产开发、勘察设计等企业动态考核、诚信评价以及住建部门组织的各类评优评先和人员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优先登记建立科技成果,优先推举科技规划工程和绿色建筑创新奖。 (四)加强催促考核。建立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建立月报制度和城镇绿色建筑进展水平评估制度,建立月报考核制度。县自然资源局、县行政审批效劳治理局要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每月9日前向县住建局报送推动状况,年底前报送全年工作总结,县住建局应对推动状况和成效进展动态指导和监视考核。监察部门要紧盯土地出让、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工程规划、施工许可、验收备案等行政审批、工程监管、评估示范、鼓励嘉奖等廉政风险点,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视,加大追责问责力度,保障和推动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有序安康进展。 附件:绿色建筑创新工程技术指导清单(试行) 附件 绿色建筑创新工程技术指导清单(试行) (根本) (要求) 到达现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一星级及以上; 取得1项及以上科技成果。 必选技术 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 超低能耗技术 装配式建筑技术(装配式建筑工程装配率要到达50%以上) 铝模板技术 保温构造一体化技术(玻璃幕墙除外)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一体化技术 能耗监测治理系统(公共建筑) 创 新 技 术 (根 据项 目实 际, 至少 选择 3种 以上 技 术, 并达 到国 内领 先水 平) 技术名称 备注 建筑 生态恢复或补偿技术 外乡化绿化、表层土爱护和回收利用、多样化生态体系、多层空间的立体绿化体系等 降低热岛强度技术 提升建筑适变性技术 空间敏捷可变、管线与构造分别、设施设备可变 被动节能技术 高效保温、可调整外遮阳、自然采光、自然通风 恒温、恒湿、恒氧、恒静、恒洁技术 适老化住宅设计 构造 地基根底 和地下空 间技术 基坑支护构造施工技术 砼核心筒的装配式主体构造体系 采纳钢构造框架 深基坑施工监测技术 钢筋与混 凝土技术 高耐久性混凝土技术 耐久性要求高的各类混疑土构造工程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 高层与超髙层建筑竖向构件、预应力构造、混凝土强度要求较高的构造工程 高强钢筋应用技术 热轧高强钢筋应用技术、髙强冷轧带肋钢筋应用技术等 钢构造 技术 高性能钢材应用技术 髙层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大型桥梁等构造用钢 钢构造防腐防火技术 各类建筑钢构造 装配式混凝土构造技术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构造技术 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区工程 混凝土叠合楼板技术 各类房屋中的楼盖构造 预制混凝土外墙挂板技术 钢构造的公共建筑、住宅建筑 叠合剪力墙构造技术 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的多层、高层建筑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技术 各类工业与民用建筑 设备管线 可再生能 源技术 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 地热能供热、制冷技术 浅层、中深层地热能,污水源热泵等 空气源热泵技术 安装技术 装配式全装修技术 集成厨房、集成卫生间、管线分别等 非传统水源技术 雨水利用与生态水处理技术 中水回用技术 能源高效利用技术 排风热回收技术、电梯能量回馈技术、储能技术、 微电网技术、交直流混合配电技术等 智能化 智能化 生产技术 基于智能化的装配式建筑产品生 产与施工治理信息技术 装配式建筑产品的深化设计、材料、产品,以及施工过程中产品进场治理、现场堆场治理、施工预拼装治理 智能化 施工技术 基于大数据的工程本钱分析与控 制信息技术 加强工程本钱管控的工程建立工程 基于5G移动互联网的項目动态治理信息技术 施工作业设备多、生产指挥治理简单、难度大的建立工程 智能化 运维技术 基于5G物联网技术的智起建筑感知系统 能耗监测治理、才智消防.才智安防、远程抄表、楼宇自控等。 其他先进适用技术 抄送:县委办公室,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县政协办公室,县法院, 县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