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进位加》教案.docx
-
资源ID:79873803
资源大小:18.61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进位加》教案.docx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进位加教案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其次单元进位加教案1 【教材依据】 进位加法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上册)其次单元其次课时的内容。 【设计思想】 教材从回忆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及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开头,引导学生在原有学问的根底上利用比拟、推理、总结等方法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这样,使学生既能娴熟旧学问,又能懂得已有学问及新学问之间的联系,从而到达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目的。 【教学目标】 情感:利用原有的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及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学问,通过观看情境图,适时动手摆小棒,使学生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算理,把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计算方法;体会数学与生活的严密联系,感受生活中有数学,数学中有生活;结合进位加的学习,对学生进展爱国主义教育。 态度:培育学生的观看、比拟、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的力量,从小养成认真计算、仔细书写的好习惯;教育学生喜爱数学、喜爱生活、喜爱国家。 价值观:领悟事物之间是联系和进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提高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思维力量,学会合作学习,乐于与别人沟通。 【教学重点】 1、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的意义。 2、把握进位加的竖式写法。 【教学难点】 把握进位加的竖式写法。 【教法选择】 以活动为主,适当伴有讲解,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了解、比照、学习、总结、积存阅历。 【学法指导】 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比拟、学习、总结、积存阅历。 【教学预备】 教科书第11页情景图、第14页例3图、小棒若干。 【教学过程】 (一)、学前预备 1、口算,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26+6= 18+7= 39+5= 47+6= 55+5= 64+9= 52+8= 33+9= 【师指导学生总结: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口算时可以先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把一位数相加,也就是先算个位上的数。】 例如:26+6=32,先算6+6=12 再算20+12=32 2、用竖式计算 22+45 36+51 43+15 21+56 54+23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导入新课(出示第11页情景图) 师谈话导入:这节课我们连续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 2、学习例3(出示第14页例3图) 35+37= 、先用小棒摆一摆,想:先加什么? a、指导学生分别拿出3捆零5根及3捆零7根小棒。 b、教学生自主摆小棒。 c、同学沟通摆放结果。 【方法一】:先加单根的,5根加7根是12根,够10根捆成1捆。再加整捆的,3捆加3捆再加上1捆是7捆,7捆和2根是72。 【方法二】:先加整捆的,3捆加3捆是6捆。再加单根的,5根加7根是12根,够10根捆成1捆。再加整捆的,6捆加1捆是7捆,7捆和2根是72。 e、师总结一、二方法的一样点:先加单根的或先加整捆的都可以。这两种方法的一样之处是把单根的相加,满十后捆成1捆。然后整捆的相加,再把单根的和整捆的加起来。 、小组争论,用竖式计算,怎样写?怎样算? 汇报沟通: a、写竖式时一样数位对齐。 35 b、计算时从个位加起。 + 37 c、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72 d、我想从十位加起。 3、比一比 学会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以前学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及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比一比,想一想哪儿一样,哪儿不同。 4、通报学生总结结果 个位相加满10,要向十位进1。 5、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 像这样的两位数加两位数,写竖式时要留意一样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四)、课堂作业设计 1、做一做 56+37= 46+24= 56 46 +37先算()+()=()+ 24个位是()+()=() ()再算()+()=()十位上是()+()=() 2、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37+29= 26+38= 33+48= 36+39= 3、教科书练习二第47题。 【教学反思】 为了使学生在对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及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以充分的理解,并能在娴熟计算的根底上,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比拟、推理、总结的方法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为此我设计了两个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的学习环节。这样,使学生既能娴熟旧学问,又能懂得已有学问及新学问之间的联系,很快学会新学问,从而到达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目的。 1、动手实践。学生通过摆小棒活动,诱导学生把单根相加,够10根的要捆成1捆。再把整捆的相加,从而示意: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2、在探究能否从十位加起时,我有意让学生试一试,不强调“计算时应从个位加起”、“个位和个位相加的和应如何在竖式中写”,进而造成学生在后面的练习中,有从十位加起的,也有不进位的,或是进位后遗忘加上进上来的1。最终告诫学生这种方法很麻烦,不行取。在这个活动中,让学生按合作学习的要求,以个人或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进展探究,乐于沟通。 总之,在教学计算时,既需要让学生在直观中理解,也需要让学生把握抽象的法则,更需要学生充分体验由算理直观化到抽象化的过渡和演化过程,从而到达对算理的深层理解和对算法的切实把握。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其次单元进位加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进一步把握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明确算理,能正确计算。 2在练习过程中,经受比拟进位加法与不进位加法的异同的过程,加深对笔算加法计算过程的理解,培育学生初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力量。 3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把握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比拟娴熟地笔算。 三、教学预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第一层次练习 (课件出示) 口算:30+20 50+26 92+4 61+25 35+32 3+45 13+72 44+53 (二)其次层次练习 1请每位小朋友写两道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算式。 2写完后每位小朋友用竖式算一算。 3把小组内同学的”题分分类,有什么一样点或不同点? 一样点:都是加法、算理都一样。 不同点:有的需要进位,有的不需要进位。 小结:笔算加法要留意一样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三)第三层次练习 闯关嬉戏 1第一关:计算 (课件出示) 4 3 2 9 4 0 6 2 + 3 4 +4 4 +3 8 +2 9 (先各自练,再指名板演,然后校对) 2其次关:分蘑菇 课件出示第8题: 兔妈妈采了许多蘑菇,预备分给兔宝宝们。于是兔妈妈先分给每个兔宝宝一只篮子,咦?蘑菇上怎么有道数学题呀?原来兔宝宝们要找到蘑菇上算式的结果与篮子里的数一样才能吃到它。这下兔宝宝们可焦急了,你们能帮帮小兔吗? 3第三关: 在里填上“>”、“<”、或“=” 4+3840+38 76+2199-5 67+969+7 83-383-8 57-538+17 25+4735+35 提示:让学生比拟两个算式结果的大小,有的题可以依据算理不计算直接比拟,培育学生计算力量和简洁推理力量。 4.第四关:实际应用 书柜里上层有38本书,中层有26本书,下层有34本书?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解答? 提示:学生能够选择需要的相关信息进展正确计算。 (四)小结并提醒课题 1今日我们对两位数加两位数进展了练习,也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其有用两位数加两位数可以帮我们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呢。(板书课题)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其次单元进位加教案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进位加的算理,把握进位加的运算法则。 2、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加法。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加法。 2、教学难点: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创设情境。 1.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8+5= 9+6= 7+5= 3+1+1= 5+6= 7+8= 8+8= 4+2+1= 2.请帮小白兔找到要拔的萝卜。 34+5 26+32 56+40 96 39 58 3.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需要什么信息?如何计算? 二、自主探究 1.出示35+37=,学生试算,沟通方法。 2.摆小棒。说摆法。问:一捆几根?捆好的有几捆?怎么多了一捆?捆好的一捆放在哪?单根还剩几根?合起来是多少? 3.怎样列竖式?要留意什么?从哪一位加起?5+7超过了10怎么办?师:我们一般在十位的右下角协商一个小小的“1”字表示个位满向十位进1。在加十位时,不要遗忘加上这个1,也可以从这个1加起。 4.比拟35+31与35+37有什么不同? 5计算46+24,试算。可以借助于小棒。个位的可不行以不写,为什么? 6.小组争论:笔算加法要留意什么? 一样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你觉得应当还提示同学们留意什么问题? 二、拓展运用 1.算一算 2,看看下面藏着几? 26+48=4 39+14=3 60+39=9 37+12=9 54+16=0 45+8=3 三、梳理学问,总结升华 通过今日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教师引导梳理。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其次单元进位加教案4 教学内容: 二年级上册第11页情境图,第1213页例1、例2 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已经学会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口算的方法,已经有了肯定得口算根底。而本节课就是在这个根底上进展学习不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新学问,并通过动手操作,沟通的方法突破新课的难点,从而更好地猎取学问。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算理,把握笔算方法,能正确用竖式计算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 2、使学生经受探究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笔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到两位数不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3、运用两位数不进位加法计算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洁问题的过程。 教学重点: 把握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挨次。 教学预备: 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新授 1、教学情境图 (1)导入。 教师:学校组织二年级的同学去参观博物馆。看,他们来到了博物馆门前,小精灵明明正热忱地欢送他们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情景图) (2)引导学生看懂情景图。 (3)学生收集情景图中的数学信息。(每班人数、每班有2名带队教师。) 2、教学例1 (1)导入。 (2)引导学生列式,并提醒课题。 教师:要求二(1)班学生和他们班的带队教师一共有多少人,该怎样列式呢?学生答复后,教师板书:35+2= 教师板书课题:加法。 (3)结合口算,感悟加法的算理。 (4)探究加法竖式的写法及用竖式笔算的方法和算理。 (5)组织学生分组争论,明确笔算加法的计算方法。 3、教学例2 (1)导入。 教师:刚刚我们通过计算,知道二(1)班学生和他们班的带队教师一共有37人,那么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呢(边说边出例如2)? (2)指名学生说出算式,教师板书:35+32= (3)组织学生尝试计算。 (4)稳固两位数笔算加法的计算方法。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呢? 四、课堂作业 第12页“做一做”第1题、第2题。 第13页“做一做”第1题、第2题。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其次单元进位加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