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班队会教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学习.docx
-
资源ID:79881605
资源大小:15.37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主题班队会教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学习.docx
主题班队会教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学习主题班队会教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学习教学目标:依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其次章第六条之规定“对未成年人应当加强抱负、道德、法制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对于到达义务教育年龄的未成年人,在进展上述教育的同时,应当进展预防犯罪的教育。”通过本次班会活动,目的是增加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使未成年人懂得违法和犯罪行为对个人、家庭、社会造成的危害,违法和犯罪行为应当担当的法律责任,树立遵纪守法和防范违法犯罪的意识。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学生争论时间安排:一节课教学过程:一、导入:爱护未成年人安康成长,已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然而,社会各方面的爱护和帮忙还要通过未成年人的协作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其中一个重要缘由是家长、教师和社会不行能时时刻刻呵护着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只有自己长本领,才能有效防范来自社会生活中的侵权侵害。所以,在加强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爱护的同时,未成年人尤其是未成年中学生仔细学习法律学问,依法自律,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运用法律武器爱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则非常必要。二、法律内容讲授、争论、分析:(一)你对法律知多少:1、叫学生说出所知道的有关青少年的法律法规的名称。未成年人爱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请同学们举例说说哪些是未成年人不能做的事情(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章第十四条的规定)(1)旷课、夜不归宿;(2)携带管制刀具;(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4)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5)偷窃、有意毁坏财物;(6)参加赌博或者变相赌博;(7)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8)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相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9)其他严峻违反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其中严峻不良行为”,是指以下严峻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惩罚的违法行为:(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章第三十四条的规定)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携带管制刀具,(教案) 屡教不改;屡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进展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屡次偷窃;参加赌博,屡教不改;吸食、注射毒品;其他严峻危害社会的行为。(二)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随着年龄的增长,未成年学生的独立自办法识渐渐增加。未成年学生的独立自主的意识是很珍贵的,有些未成年学生对家长和教师的教育缺乏正确的态度。如认为父母“赶不上潮流”,对父母的话听不进去,甚至动不动就与父母顶撞,耍态度,发脾气;对教师的批判教育很反感,认为是和自己过意不去。假如连教师、家长的正确教育也不承受,那就很简单在生活的道路上消失偏差。(三)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爱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未成年人应当懂得,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自我爱护最有效的措施是求助法律。依法维权不仅能爱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而且是维护法律的尊严。1、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条未成年人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道德标准,树立自尊、自律、自强意识,增加区分是非和自我爱护的力量,自觉抵抗各种不良行为及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侵害。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一条被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遗弃、虐待的未成年人,有权向公安机关、民政部门、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未成年人爱护组织或者学校、城市居民委员会、农村村民委员会恳求爱护。被恳求的上述部门和组织都应当承受,依据状况需要实行救助措施的,应领先实行救助措施。3、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二条未成年人发觉任何人对自己或者对其他未成年人实施本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章规定不得实施的行为或者犯罪行为,可以通过所在学校、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向公安机关或者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报告,也可以自己向上述机关报告。受理报告的机关应当准时依法查处。4、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三条对同犯罪行为作斗争以及举报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司法机关、学校、社会应当加强爱护,保障其不受打击报复。5、教师讲解未成年人爱护自身合法权益案例:案例一:小陈是一个农村姑娘,9岁时由父母做主,同一个21岁的男青年订立了婚约。男方给了小陈的母亲1960元礼金。小陈13岁时,提出要与男方解除婚约。男方不愿,坚持“要人不要钱”。小陈为了爱护自己的权益,便到法院起诉,要求解约。法院经过调查,在做好疏导工作的根底上,依法裁决由小陈的父母退还男方1960元礼金,小陈与男方解除非法婚约。就这样,小陈依靠法律,爱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案例二:小周家住湖北农村,是六年级学生。1996年月11月3日,在骑车回校途中,不慎将8岁女孩小雷撞倒在地致伤,雷家要求周家赔偿,双方未能达成全都意见,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