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云南省个旧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模考考试题.docx
-
资源ID:79903962
资源大小:28.05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云南省个旧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模考考试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归省(xn) 撺掇(duo) 凫水(fú) 皎洁(jio)B行辈(hán) 欺侮(w) 渺远(mio) 震撼(hàn)C亢奋(kàn) 晦暗(huì) 蓦然(mò) 冗杂(rn)D斡旋(wò) 幽悄(qio) 怅惘(wng) 眼眶(kuàng)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绝壁 膝盖 脑怒 欺侮B困惑 挑剔 胆祛 委曲C叛徒 诚肯 鉴别 宛转D惊异 鞠躬 奖励 家眷3、下列括号中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全校学生排列在操场上,人很多,却很整齐,可说是(鳞次栉比)了。B(巧夺天工)的大自然刺激了她的感官,也抚慰了她的心灵。C这地方一到夜晚,(灯红酒绿),热闹非凡。D李明和张伟从小就是好朋友,无论做什么事,他们总是(沆瀣一气),共同进退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科学推进,统筹谋划。B中国乒乓球男队第21次捧起斯韦思林杯,实现了“九连冠”的壮举。C中美经贸对话取得积极成果的最根本原因是两国人民和全世界的需求促成的。D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提高。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课内古诗文默写。食之不能尽其材,_。(韩愈马说)淮南秋雨夜,_。(韦应物闻雁)_,晒翅常疑白雪消。(白居易池鹤)_,相伴过年华。(葛天民 _ )无丝竹之乱耳,_。(刘禹锡陋室铭)_,中间小谢又清发。(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浊酒一杯家万里,_。(范仲淹渔家傲) 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小题。【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选自礼记·学记)【乙】孔子学琴于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垒。”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曰:“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黑而长,眼如远视,如王天下,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选自史记有删改)【注】进:继续学(新内容);数:规律,这里指演奏的技巧;益:增加、加深;有间:过了一段时间;其为人:即“为其之人”;文王操:周文王谱写的琴曲名。1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 )A是故/学然后知不足B孔子/学琴于师襄子C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D师襄子/辟席再拜2解释加点的词语.(1)教然后知困(2)学学半(3)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4)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3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其此之谓乎 丘未得其为人也B有所穆然深思焉 始一反焉C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孔子学琴于师襄子D学而不思则罔 丘得其为人,黑而长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弗食,不知其旨也。(2)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5【乙】文孔子的学习过程印证了【甲】文中的“_”的道理,而【乙】文师襄子“_”的动作可以看出他从孔子身上得到了教益,这又印证了甲文中“_”的道理。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假如人生没有磨难到过农村的人常发现这样一种农事现象:农民们对刚出土的青苗要进行碾压。开始人们觉得不可思议,甚至认为对柔嫩的幼苗采取如此高压手段,似乎近于残酷。后来有经验的老农告诉我们,碾压青苗恰恰是为了能让青苗长得更好!刚出土的青苗头重根浅,耐不住风吹雨打,必须施以重压才能扎稳根须,夯实基础。根扎得稳,苗才长得壮。一个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生下来就掉进福堆里,左拥右抱,百般呵护,不经受种种磨砺,不遭受些许苦难,这种环境能培养出栋梁之材吗? 显然不能!其实,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说:磨难是人生最好的礼物!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不会进化,社会也不会向前发展。人类长期生活在一顺百顺、无忧无虑的环境中,那么既淘汰不了劣者,也筛选不出强者。假如当初就如此,人体的各种功能必将全面退化,最后可能倒退回原始状态。真的那样,人类也许现在还同猿猴们称兄道弟,与野兽们同林为伍!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可能会成为愚不可及的白痴蠢蛋。富贵温柔真如同一把无形利剑,它削去了人的铮铮铁骨、坚强意志、奋斗精神和冲天豪气,将猛虎变为猫咪,将雄狮变为绵羊,将雄鹰变为麻雀,将龙种变为跳蚤古语说:“富贵不过三代”,又说“自古纨绔无伟男”。清代八旗子弟的历史悲剧就是明鉴。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会丧失很多优秀品质。胆 识、进取、意志和坚韧等一串串闪光的字眼便没有任何社会意义,甚至可能会从字典中删除,黯然“下岗”。然而,现实中,正是这些千古不朽的社会理念在支撑着人生的框架,在构建着人生的坐标,在书写着人生的底蕴,在指引着人生的航向所以,假如人生没有磨难,其本身就是一种灾难。磨难乃人类的良师。它令人振作,催人奋进,教人警醒,激人超越。正是磨难本身使人产生了对于环境的种种“适应性”,诱发了人的种种潜智潜能。环境需要听力,人便提高了耳朵的听觉功能;环境需要视力,人便提高了眼睛的视觉功能;环境需要思维,人便促使大脑日益聪睿精进。磨难实乃人类文明成果的孵化器、催生剂和奠基石。关于磨难,司马迁曾深有感慨地说出下列掷地有声的话语:“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此真乃千古良言,历久弥珍!我们甚至还可以将司马迁的名句续写下来:太史公受辱而作史记,杜甫流落乃成三吏、三别,吴敬梓落第方有儒林外史,曹雪芹困顿而著红楼梦。中国历史上这些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无一不是因作者饱受磨难而成。假如当初这些文化先贤没有遭受如此磨难,恐怕人类就不会有这些文化精品出现了!有人说过,人的脸型就是一个“苦”字,天生就该受尽各种苦难。此言似乎不谬。想人之一生,在自己的哭声中临世,在亲人的哭声中辞世,中间百十年的生涯,无时无刻不在与艰难、困苦、疾病、灾祸打交道。然而正是由于人类历尽磨难而甘之如饴,才将我们的生命演绎得如此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如诗如画,如梦如歌因此,我们对于人生中的各种磨难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我们知道 “阳光总在风雨后”“吹尽黄沙始见金”。我们向磨难要勇气,要智慧,要韧性,要成功!只要是人生中不可摆脱的磨难,尽管来吧!早些来吧!我们昂首挺胸地站立着!绝不胆怯!绝不屈服!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请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用“”将文章划分为三个部分。(3分,划分全对方可给分) 3第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第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述了什么道理?5第段说“磨难实乃人类文明成果的孵化器、催生剂和奠基石”,请举一个事例加以论证(文中的事例除外)6读了本文,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有怎样的感受?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勃,字子安,唐代著名诗人。他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B首联采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写诗人想象友人即将奔赴的地方,点明送别之意。C颔联“同是宦游人”,表明了作者也是在他乡为官,加重了送别时的伤感之情。D本诗虽写送别,但表达了作者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从“天涯若比邻”可看出。2首联“风烟望五津”中“望”字有什么表达效果?六、语言表达(共10分)第31届里约奥运会女排决赛结束后,某学校团委向中国女排发了一份贺电,其中有三个词语用得不得体,请你帮忙修改。原文:在举世瞩目的第31届里约奥运会上,我们的女排儿女,奋勇拼搏,不畏顽敌,用辛勤的汗水、集体的智慧和高超的技艺,击败塞尔维亚队,夺得金牌。在此,我们谨向全体运动员和教练员表示恭贺和敬意。七、作文(共40分)课文以概括性地描述一年四季的景色变化为开头, 具有较强的形象性。请仿照课文第一段,写一写你 对初冬的印象。2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