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内蒙古自治区丰镇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模考提分题.docx
-
资源ID:79904732
资源大小:26.46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内蒙古自治区丰镇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模考提分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崇拜(chóng) 彼此(b) 塑像(sù) 中伤(zhng)B豢养(juàn) 不朽(xi) 和谐(xié) 卦辞(guà)C懒惰(duò) 沙漠(mò) 鲁钝(dùn) 桑叶(sng)D懦夫(nuò) 雕刻(dio) 樵夫(jio) 单调(diào)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烟囱 嘶哑 随心所欲 扭捏作态B冠冕 尴尬 絮絮叨叨 娇揉造作C摇曳 难堪 随机应变 不攻自破D视察 崇拜 眼花缭乱 学识渊博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B这是安人心之策。如有谣言,也不攻自破。C鼓角齐鸣,喊声大震,黄忠首当其冲,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裂之势。D他忠人之事,急人之难,爱听些受恩者的恭维,虽不见得乐此不疲,却也习以为常。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许多名人的经历告诉我们,成功与失败不是上天赋予的,而是个人努力的结果。B崀山的知名度在不断提高,具有湘西南特色的旅游项目日益受到众多外地游客。C随着共享单车的广泛使用,怎样规范停放成为群众谈论热议的话题。D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秦观行香子(1)树绕村庄,_。(2)小园几许,_。_,李花白,菜花黄。(3)_,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范仲淹岳阳楼记节选)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欧阳修醉翁亭记节选)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1)去国怀乡 (2)先天下之忧而忧 (3)颓然乎其间者 (4)太守谓谁2下列加点字的意义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不以物喜 醒能述以文者B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太守之乐其乐也C古仁人之心 山林之乐D云归而岩穴暝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3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微斯人,吾谁与归?(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4“或异二者之为”一句中“二者”指_。“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进”指_,“退”指_。5请结合甲、乙选文的内容和背景分析两文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比较阅读孔乙己和范进中举课文选段,完成小题。【甲】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乙】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1用简要的语言分别概括【甲】、【乙】两段选文的主要内容。【甲】【乙】2选文用字准确生动,请结合语境体味下列句中划横线词的妙处。(1)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2)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3通过比较鉴赏,有人认为,在范进的脸谱上可贴一“丑”字标签,而孔乙己的灵魂深处却渗透出几缕“悲”,你同意这一说法吗?请说说理由。4两文作者对各自笔下的人物的情感态度是怎样?【甲】文作者对孔乙己的态度是: 。【乙】文作者对范进的态度是: 。5范进与孔乙己,一个中举而疯,一个潦倒而死,他俩在思想性格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两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暴露了科举制度怎样的弊端?(1)相同之处: (2)弊端: 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1作者为什么要说“月是故乡明”?2请分析“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在诗中的作用。六、语言表达(共10分)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几句话,使之构成排比。信念就像一根指南针,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绝不会置身于迷途之中;_,_,_;_,_,_。有了信念,我们才有了敢于挑战一切的勇气,进而我们才能乘风破浪、披荆斩棘,创造辉煌的明天!七、作文(共4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著名学者金克木,年轻时曾是大学图书管理员。一次,他偶然看到某位大学者的一份借书单,心想,大学者都要阅读的书,一定很有价值。于是,他一有时间就找来书单上的书阅读。渐渐地,他读的书越来越多,眼界越来越广阔。学问越来越深厚。只有小学学历的他,最后成为在文学、历史、翻译等诸多方面卓有成就的学者。请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写一篇 600字至 800字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