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天津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深度自测提分卷.docx
-
资源ID:79905233
资源大小:27.24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天津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深度自测提分卷.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溃退(kuì) 仲裁(zái) 眼花缭乱(liáo)B顽强(qiáng) 屏息(píng) 锐不可当(dng)C澎湃(péng) 默契(mò) 震耳欲聋(zhèn)D翘首(qiáo) 凛冽(ln) 悄然不惊(qiáo)2、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汉字听写大赛,使人们进一步认识了汉字之美,从而更加重视汉字书写与汉字文化传承。(将“汉字书写”与“汉字文化传承”互换位置)B故宫博物院展出了两千多年前的新出土的文物。(把“两千多年前的”调到“新出土的”后面)C韩国允许美国在韩国建萨德导弹系统,对于具有民族自尊心的中国人民是不能容忍的。(将“对于”调至句首,并在“导弹系统”后加“的事件”)D未来,人们利用LIFI或许能够实现只要有灯光的地方就可以上网,甚至能看高清视频。(在句末加“的梦想”)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武术武林雄风中舞美的变换与动作招式的变化相得益彰,真实展现少林武术的精气神。B提灯会的灯具制作人自出心裁,灯具式样多种,多数是以花草虫鱼、飞禽走兽为本,形态千姿,彩绘逼真。C万绿湖中的岛屿各具神态,各显风姿,惟妙惟肖。D凌晨2点,火神山医院建设现场依旧灯火通明,车辆络绎不绝,几百名工人戴着口罩井然有序地忙碌着。4、下面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鸡是名贵的山珍,但并不真的贵得惊人。一盘红烧鸡的价钱和一碗黄焖鸡不相上下,因为这东西在云南并不难得。B我确实亲眼看见过倒挂着还能开花的仙人掌。C在海南众多的旅游景点中,游客尤其特别喜欢三亚的大东海。D这笑话用意在说明昆明到呈贡的火车之慢,但也说明鸡随处可见。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名句默写。(1)此中有真意,_。(2)烽火连三月,_。(3)富贵不能淫,_,威武不能屈。_。(4)雁门太守行中的“_,_”表现的显然是潜师夜袭,一场苦战。这使人联想到战国时刺客荆轲的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节选自三峡)【乙】江水又东,迳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回,虽途迳信宿,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言水路纡深,回望如一矣。(节选自水经注)【注释】成就:轮廓。信宿:两三日。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1)沿溯阻绝 ( ) (2)或王命急宣 ( )(3)则素湍绿潭( ) (4)虽乘奔御风 (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B绝𪩘多生怪柏 既人迹所绝C虽乘奔御风 虽途迳信宿D故渔者歌曰 三朝三暮,黄牛如故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4【甲】【乙】两文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青海高原一株柳陈忠实这是一株柳,一株在平原在水边极其普通极其平常的柳树。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在青海高原,每走一处,面对广袤无垠、青草覆盖的原野,寸木不生、青石嶙峋的山峰,深邃的蓝天和凝滞的云团,心头便弥漫着古典边塞诗词的悲壮和苍凉。走到李家峡水电站总部的大门口,我一眼就瞅见了这株柳树,不由得“哦”了一声。这是我在高原见到的唯一的一株柳树。我站在这里,目力所及,背后是连绵的铁铸一样的青山,近处是呈现着赭红色的起伏的原地,根本看不到任何一棵树。没有树林的原野显得尤其简洁而开阔,也显得异常苍茫。这株柳树怎么会生长起来壮大起来,造就高原如此壮观的一方独立的风景?这株柳树大约有两合抱粗,浓密的树叶覆盖出百十余平方米的树荫。树干呈现出生铁铁锭的色泽,粗实而坚硬。叶子如此之绿,绿得苍郁,绿得深沉,自然使人感到高寒和缺水对生命颜色的独特锻铸。它毙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给人以生命伟力的强大感召。我便抑制不住自己的猜测和想象:风从遥远的河川把一粒柳絮卷上高原,随意抛散到这里,那一年恰遇好雨水,它有幸萌发了。风把一团团柳絮抛散到这里,生长出一片幼柳,随之而来的持续的干旱把这一茬柳树苗子全毁了,只有这一株柳树奇迹般地保存了生命。自古以来,人们也许年复一年看到过,一茬一茬的柳树苗子在春天冒出又在夏天旱死,也许熬过了持久的干旱,却躲不过更为严酷的寒冷。干旱和寒冷绝不宽容任何一条绿色的生命活到一岁。然而这株柳树却造就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我依然沉浸在想象的世界里:长到这样粗的一株柳树,经历过多少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冻死过多少次又复苏过来;经历过多少场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被劈断了枝干又重新抽出了新条。它无疑经受过一次又一次摧毁,却能够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这是一种多么顽强的精神。我家乡的灞河以柳树名贯古今,历代诗家词人为那里的柳枝柳絮倾洒过多少墨汁和泪水。然而面对青海高原的这一株柳树,我却崇拜到敬畏的境地了。是的,家乡灞河边的柳树确有让我自豪的历史,每每吟诵那些折柳送别的诗篇,都会抹浓一层怀恋家园的乡情。然而,家乡水边的柳枝却极易生长,随手折一条柳枝插下去,就发芽,就生长,三两年便成为一株婀娜多姿、风情万种的柳树了;漫天飞扬的柳絮飘落到沙滩上,便急骤冒出一片又一片芦苇一样的柳丛。青海高原上这一株柳树,为保存生命要付出怎样难以想象的艰苦卓绝的努力?同是一种柳树,生活的道路和命运相差何远!这株柳树没有抱怨命运,也没有畏惧生存之危险和艰难,而是聚合全部身体之力与生命环境抗争,以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生存下来、发展起来、壮大起来,终于造就了高原上一方壮丽的风景。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荫。1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试品析本文题目的妙处。2第段作者着力描写了高原的环境,有什么作用?3“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结合全文说说这株柳树的神奇之处体现在哪里。4本文的主角是高原柳,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家乡的灞河柳?5青海高原的这株柳有哪些值得人们学习的精神?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各题。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1这首词巧妙设置了词人与天帝的对话,表现了作者对自身才华、命运的哪些认识?2赏析“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的妙处。六、语言表达(共10分)填空。背影的作者_,字_,江苏_人,_、_、学者。本篇课文选自_。七、作文(共40分)题目:我最喜欢的一座桥要求:写成说明文,要注意抓住所要说明的桥的特征,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字数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