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自测模拟预测题.docx
-
资源ID:79905392
资源大小:29.22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自测模拟预测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告诫(jiè) 警觉(jué) 横溢(yì)B跌落(di) 折返(shé) 丝缕(l)C打旋(xuán) 集纳(nà) 剁手(du)D雾霭(i) 刹那(shà) 博大(bó)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翻来覆去 抑扬顿挫 五脏六腑 疙瘩B装模做样 屏气凝神 谈笑自如 玩耍C叹为观止 鸦雀无声 余音绕梁 喝采D嘎然而止 大彻大悟 左右逢源 皓齿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在初三年级组织的语文“二诊”考试中,部分学生答卷书写潦草,错别字连篇, 老师们心急如焚,而学生却对这些问题不以为然。B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每位共产党员都必须坚持原则,保持纯洁的党性,在大是大非面前绝不能首鼠两端,更不能见风使舵。C在我国第二艘航母的设计建造过程中,工程师们充分发扬锲而不舍的工匠精神,攻克了一个又个难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D为探明我国天然气的储量,广大地质工作者不畏严寒酷署,走遍千山万壑,获得了大量的数据,为后期的开采利用奠定了基础。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艺术节上,同学们充分发扬了自身的特长。B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人生的真谛。C公众之所以引起“愁吃”恐慌的原因,与少数媒体夸大其词的宣传不无关系,他们动辄以“致癌”“致死”定论,放大了食品安全问题。D临沂作为一个文明城市,近年在节能减排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依照“助减排、促低碳”原则,临沂全城推广“公共自行车”。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根据提示填空。(1)烽火连三月,_。(杜甫春望)(2)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3)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_。”(郦道元三峡)(4) _,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5)王绩在野望中,用典故表达避世退隐之意的诗句是:_,_。(6)刘桢在赠从弟(其二)一诗中,以一问一答作结,表明松树之所以不畏狂风严寒,是因为有坚贞不屈的高风亮节的诗句是: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文段一】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桃花源记)【文段二】明日,宿旦子冈。甫行数里,见四野禾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节选自乙亥北行日记)【注】甫始,才。洵确实。汲井从井里打水。郁郁然茂盛的样子。1下列句中“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A渔人甚异之B具答之C顾而慕之D一家之中2对两个文段中画直线语句的翻译及语境下的理解,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缘溪行,忘路之远近。翻译:沿着小溪走,不知走了多远。理解:由于来时误入桃花林,所以离开后会“处处志之”,前后文互为照应。B不足为外人道也。翻译:(这里的事)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讲。理解:桃源人是怕这里平和宁静的生活被破坏,所以这样叮嘱渔人。C其俗洵美矣。翻译:这里的习俗确实是好啊。理解:江北与西北的男子劳作情况形成对比,从而突出了江北的习俗好。D有万物得所之意。翻译:(在这里)万物都怡然自得。理解:农家人生活节俭,自给自足;孩子欢乐成长,因而“万物得所”。3阅读【文段一】和【文段二】,完成下面表格。周围环境美好人们和平劳作生活安适快乐【文段一】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2)(3)【文段二】(1)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衣;儿女啼笑,鸡犬鸣吠。4两个文段刻画人的时候,都写到了百姓的劳作状态和(1)_,表达出作者对这种生活的(2)_之情。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课文社戏节选,完成下面小题。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离平桥村还有一里模样,船行却慢了,摇船的都说很疲乏,因为太用力,而且许久没有东西吃。这回想出来的是桂生,说是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点来煮吃。大家都赞成,立刻近岸停了船;岸上的田里,乌油油的都是结实的罗汉豆。“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我们也都跳上岸。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我们中间几个年长的仍然慢慢的摇着船,几个到后舱去生火,年幼的和我都剥豆。不久豆熟了,便任凭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围起来用手撮着吃。吃完豆,又开船,一面洗器具,豆荚豆壳全抛在河水里,什么痕迹也没有了。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这老头子很细心,一定要知道,会骂的。然而大家议论之后,归结是不怕。他如果骂,我们便要他归还去年在岸边拾去的一枝枯桕树,而且当面叫他“八癞子”。“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双喜在船头上忽而大声的说。我向船头一望,前面已经是平桥。桥脚上站着一个人,却是我的母亲,双喜便是对伊说着话。我走出前舱去,船也就进了平桥了,停了船,我们纷纷都上岸。母亲颇有些生气,说是过了三更了,怎么回来得这样迟,但也就高兴了,笑着邀大家去吃炒米。大家都说已经吃了点心,又渴睡,不如及早睡的好,各自回去了。第二天,我向午才起来,并没有听到什么关系八公公盐柴事件的纠葛,下午仍然去钓虾。“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蹋坏了不少。”我抬头看时,是六一公公棹着小船,卖了豆回来了,船肚里还有剩下的一堆豆。“是的。我们请客。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你看,你把我的虾吓跑了!”双喜说。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楫,笑道,“请客?这是应该的。”于是对我说,“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我点一点头,说道,“好。”“豆可中吃呢?”我又点一点头,说道,“很好。”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将大拇指一翘,得意的说道,“这真是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的人才识货!我的豆种是粒粒挑选过的,乡下人不识好歹,还说我的豆比不上别人的呢。我今天也要送些给我们的姑奶奶尝尝去”他于是打着楫子过去了。待到母亲叫我回去吃晚饭的时候,桌上便有一大碗煮熟了的罗汉豆,就是六一公公送给母亲和我吃的。听说他还对母亲极口夸奖我,说小小年纪便有见识,将来一定要中状元。姑奶奶,你的福气是可以写包票的了。但我吃了豆,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1请概括选文主要讲了哪几件事情?2文章题目是社戏,请问“偷吃罗汉豆”这一情节能否删去,为什么?3赏析文中画线句子。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4请分析双喜这一人物形象。5你的童年有遇到过像双喜这样的人吗?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赏析画线诗句。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六、语言表达(共10分)傅雷曾说,他给儿子写的信有好几种用意:一、讨论艺术;二、;三、;四、做一面忠实的“镜子”。结合傅雷家书内容,想一想傅雷给儿子写信还有什么用意,请补充二、三点。七、作文(共40分)比喻论证,是指通过打比方形象地对论点进行证明的一种论证方法,又叫喻证法。“喻巧而理至”,比喻说理能将抽象的道理予以具体化,做到深入浅出、平易生动,从而加强对论点的证明。运用时应注意:用来作为喻体的事物,应当是为大家所熟悉的、具体的、浅显的,这样,才能既通俗又生动地说明另一个事物。比喻应当贴切、自然,要能恰到好处地说明被论证事物的特点。请用比喻论证的方法写一个作文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