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西省吕梁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高分提分卷.docx
-
资源ID:79907214
资源大小:29.02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山西省吕梁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高分提分卷.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弗学(fú) 男有分(fèn) 天下为公(wéi)B嘉肴(yáo) 教学相长(zhng) 不必为己(wèi)C学(xiào)学半 选贤与能(j) 货恶其弃于地也(wù)D兑命(yuè) 讲信修睦(mù) 矜寡孤独(jn)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裸露 菁纶 雕塑 气喘吁吁B恭顺 懈怠 衰竭 穿流不息C磅礴 黧黑 蜷卧 大煞风景D孺动 诅咒 虔诚 漫不经心3、将下面句子排成语意连贯的段落,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指非物质状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时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现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等。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ABCD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奔跑吧,兄弟综艺节目深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是其形式新颖、内容丰富造成的。B读书切忌不能偷懒,只有勤奋好学,脚踏实地,才能获取知识。C经探索发现,火星上不仅有四季、大气和重力,还有水、冰、河道的痕迹。D这次大赛掀起了我校同学们书写汉字,激发了他们对汉字、书法等传统文化的兴趣。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古诗文名句默写。(1)微君之故,_?(式微)(2)蒹葭苍苍,_。(蒹葭)(3)青树翠蔓,_,_。(柳宗元小石潭记)(4)则右刻“山高月小,_”,左刻“_,水波不兴”。(魏学洢核舟记)(5)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源人生活幸福的句子是: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选自礼记·学记)【乙】孔子学琴于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技也。”有间,曰:“已习其技,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矣黑而长眼如远视如王天下。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此曲确文王操也!”(选自史记·孔子世家,有删改)【注】志:这里指意境。为人:作曲的人。王:称王。文王操:周文王谱写的琴曲名。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不知其旨也(味美)B教学相长也(促进)C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代词,他)D师襄子辟席再拜(同“避”,离开)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丘得其为人矣黑而长眼如远视如王天下。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有间,曰:“已习其技,可以益矣。”4小滨和小江看了这两篇文言文后,展开了讨论。请你结合对文章的理解,补全下面的对话。小滨:甲、乙两文都是关于学习的,甲文的中心论点是“_”(用原文回答),乙文讲述了孔子拜师学琴的故事。小江:是的,孔子学琴过程中不着急学习新内容,正好印证了甲文中“_”(用原文回答)的道理。小滨:说得没错!只是乙文中加点的“穆然”一词,我不太理解,你能分析一下吗?小江:我查到古代汉语词典里面“穆”的常用义项有四个:美好 和畅 和睦 恭敬。从上下文来看,这个词语描写了孔子学琴时的神情。因此,我推测“穆然”在这里的意思是_。小滨:谢谢你,我明白了。让我们一起学习文中孔子_的优秀品质。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壶口瀑布梁衡壶口在晋陕两省的边境上,我曾两次到过那里。第一次是雨季,临出发时有人告诫:“这个时节看壶口最危险,千万不要到河滩里去,赶巧上游下雨,一个洪峰下来,根本来不及上岸。”果然,车还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河谷里雾气弥漫,我们大着胆子下到滩里,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壶口瀑布不是从高处落下,让人们仰视垂空的水幕,而是由平地向更低的沟里跌去,人们只能俯视被急急吸去的水流。其时,正是雨季。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但上面的水还是一股劲地冲进去,冲进去我在雾中想寻找想象中的飞瀑,但水浸沟岸,雾罩乱石,除了扑面而来的水汽,震耳欲聋的涛声,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只有一个可怕的警觉:仿佛突然就要出现一个洪峰将我吞没。于是,只急慌慌地扫了几眼,我便匆匆逃离,到了岸上回望那团白烟,心还在不住地跳第二次我专选了个枯水季节。春寒刚过,山还未青,谷底显得异常开阔。我们从从容容地下到沟底,这时的黄河像是一张极大的石床,上面铺了一层软软的细沙,踏上去坚实而又松软。我一直走到河心,原来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我倚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操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闹,更挤,更急。沟底飞转着一个个漩涡,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我听了不觉打了一个寒噤。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从沟底升起一道彩虹,横跨龙槽,穿过雾霭,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漩。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看罢水,我再细观察脚下的石。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地方被旋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沟。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据元和郡县图志中所载,当年壶口的位置还在这下游一千五百米处。你看,日夜不止,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一寸寸地剁去。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1986年6月1作者从不同角度对枯水期的壶口瀑布做了详细的观察和描写。请你细读选文第-段,完成表格。观察角度景物特征仰视上游:_龙槽:_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第段交待壶口的位置,开篇即扣题;“我曾两次到过那里”总领下文。B第段引用临出发有人告诫的话,第段引当地人的话,是对雨季壶口的侧面描写,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C第一次去壶口是略写,第二次去壶口是详写。D本文由小小的壶口瀑布概括了黄河博大宽厚的伟大的性格,抒发了对自然的热爱之情,表达了作者对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精神的由衷赞美。3请概括选文写法上的一个显著特点,并简要分析。五、诗歌鉴赏(共5分)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写河洲滩头睢鸠和鸣,既是对自然环境的诗意描写,也是比兴手法的巧妙运用。B“流之”“采之”“笔之”写出了女子左右采摘荇菜时勤劳灵巧的曼妙劳作姿态。C“寤寐思服”“辗转反侧”写出了男子追求女子没有达到目的时苦闷、焦灼的心情。D“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表现了窈窕淑女超凡的才艺、脱俗的追求和优雅的品格。2请结合本诗分析“重章叠句”的作用。六、语言表达(共10分)e时代的今天,艺术形式日渐多元化,人们的文化需求得到了空前的满足,而保存着最古老元素的传统戏曲,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代之而起的是“流行”,甚至出现了“我不追流行,让流行追我”的口号。因此,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尴尬的话题:中国传统戏曲,到底是去,还是留?实验中学七年级(1)班为此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正方的辩题是“中国传统戏曲更有生命力”,反方辩题是“流行音乐更有生命力”。假如你是正方一辩,请你作申论陈词。七、作文(共40分)家是快乐的源泉,家是避风的港湾,家是疗伤的诊所,家是游子的牵挂请以“家”为话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要写出自己真实的体验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