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提升考试题.docx
-
资源ID:79907392
资源大小:27.78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提升考试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省悟(shng) 脊梁(j) 玄虚(xuán) 怀古伤今(huái)B诓骗(kung) 慨叹(ki) 抹杀(m) 前仆后继(p)C诬蔑(miè) 渺茫(mio) 家谱(p) 地大物博(bó)D笼罩(lóng) 摧残(cán) 倘若(tng) 自欺欺人(q)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逞能殆尽智术短浅顿开矛塞B腼腆侥幸如雷惯耳经世奇才C拜谒愧赧不尤分说悔人不倦D鄙贱促狭剜口割舌尖嘴猴腮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B小强非要按自己的想法去做这件事,不管怎么劝说都不听,真是不言而喻。C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D但是当你把莫扎尔特、爱迪生及冲破父亲数学层层封锁之帕斯加尔的幼年研究生活翻给他看,他又只好哑口无言了。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渐渐地放慢了速度。B由于革命潮流的冲击和进步思想的影响,使他形成了初步的民主年主义思想。C我们只要领会了书中的精华,才能体会到读书的乐趣。D杜小康找到了那十几只鸭,但在芦荡里迷路了。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根据提示默写。(1)三年谪宦此栖迟,_。(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2)_,湘水无情吊岂知?(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节选),完成后面小题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南极潇湘 登峰造极 物极必反 极目远眺B薄暮冥冥 如履薄冰 薄利多销 厚今薄古C去国怀乡 去日苦多 大势已去 去粗取精D把酒临风 如临大敌 背山临水 玉树临风2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段的景物描写寥寥数语,写尽洞庭湖气势磅礴、水波壮阔的变化气象。又用“然则”引出提问式的议论,开启下文。B两段富有文采,作者以对偶、排比手法使两段内容形成对比,表现出不同的景象在游人心中的不同反响。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句可理解为“不因为外界的好坏或喜或忧,也不因为自己心情的好坏或乐或悲。”此句表明了迁客骚人的共同情怀。D“微斯人,吾谁与归?”这句可译为“(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志同道合呢?”作者用这样一句感慨表达了对古仁人崇高思想境界的向往与敬慕之情。3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这种忧患意识激励后代仁人志士奋发有为。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说明这种忧患意识各自是如何体现的。材料一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清代)郑板桥墨竹图题诗注:衙斋:官衙中供官员居住和休息之所。些小:很小。吾曹:我们。材料二道光十八年,鸿胪寺卿黄爵滋请禁鸦片烟。则徐言:“此祸不除,十年之后,不惟无可筹之饷,且无可用之兵。”宣宗深韪之,授钦差大臣,赴广东查办。檄谕英国领事义律查缴烟土,驱逐趸船,呈出烟土二万余箱,亲莅虎门验收,焚于海滨,四十余日始尽。道光二十四年,(林则徐)新疆兴治屯田。周历南八城,濬水源,辟沟渠,垦田三万七千余顷,请给回民耕种,改屯兵为操防。(取材于清史稿·林则徐传)注:鸿胪寺:古代官署。黄爵滋:清代官吏,倡导禁烟的先驱之一。韪:是,对。趸(dn) :整批地购入。濬:疏通,挖深。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果然,十年之久,于勒叔叔没再来信。可是父亲的希望却与日俱增。母亲也常常说:“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个有办法的人。”后来我们终于动身了。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得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正如那些不常旅行的人们一样,我们感到快活而骄傲。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等我把两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三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我说:“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十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1全家人出发时是怎样的心情?后来又是怎样的反应?(用选文中的话作答)2“我”的母亲原先是怎样称呼于勒的?后来又是怎样称呼的?从称呼的变化上,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怎样的人?3选文中有两处景物描写,分别说说这两处景物描写的作用。4于勒接到十个铜子的小费,就“赶紧”表示感谢,这个细节意在说明什么?5有人认为“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一段有画蛇添足之嫌,你是否赞同?请阐述理由。五、诗歌鉴赏(共5分)选出对(行路难)其析有误的一项( )行路难(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A诗以叙事开篇,“金樽清酒”“玉盘珍羞”营造了一种乐的宴饮气氛,是一首“祝酒歌”。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形象地出仕途的观难,但又对政治前途抱有幻想。C“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运用反复、反问的修辞手法,表现诗人徘徊和低沉的心境。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以浪漫的笔法,奇特的想象抒写对人生的追求。六、语言表达(共10分)这是一封义正词严、情感强烈的信,体现了雨果先生正义的立场和爱憎分明的情感。其中反语手法的运用尤其精彩。请你运用反语的修辞手法描写一种心情。(200字左右)七、作文(共40分)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我们常说:要有危机意识。什么是危机呢?现代汉语词典中说危机是“潜伏的危险”“严重困难的关头”。而危机还可以这样理解:危+机危险往往与机会并存,困难常常与希望相伴。所以,遇到危机时,要捕捉、创造机会化解危险,要怀抱希望克服困难。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大大小小的危机。你经历过怎样的危机?你对危机有怎样的思考和认识?请自拟题目,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对危机的思考和认识。要求:按文体要求作文。600字左右。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