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东省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点睛提升试卷.docx
-
资源ID:79907641
资源大小:28.16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点睛提升试卷.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发髻(jì) 瞥见(pi) 黝黑(yòu) 意趣盎然(àng)B匿名(nì) 顿挫(cuò) 滞留(zhì) 藏污纳垢(hòu)C炽热(chì) 诘责(jié) 骤雨(zhòu) 筋疲力尽(jn)D吹嘘(x) 佃农(diàn) 窒息(zhì) 丑陋可憎(zèng)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拯救 折皱 沐浴 钹声 扒崛B隐蔽 迟缓 车辙 坚韧 摔伤C跳蚤 摇荡 玄挂 庞大 轧扁D镇静 翘起 脆弱 泥桨 遗弃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曾经一度携款外逃、杳无消息的贪官,在公安部“猎狐行动”的打击下,现在惶惶不可终日。B作为一篇微型小说,如果在情节上不能做到起伏跌宕、抑扬顿挫,就不足以吸引读者。C极端势力接二连三制造恐怖袭击,让每一个有良知的人都深恶痛疾。D近年来,日本政府屡屡突破“和平宪法”,不断扩充军备,明明是军国主义思想抬头的表现,却美其名曰:“恢复正常国家地位”。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更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动者。B通过参加这次活动,使我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C你好,李焕英在影片质感和人物情节方面突破了一大步的跨越。D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根据提示填空。(1)_,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2)崔颢黄鹤楼中表现作者对家乡思念之情的诗句:_?_。(3)仍怜故乡水,_。(李白渡荆门送别)(4)几处早莺争暖树,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5)老骥伏枥,_。(曹操龟虽寿)(6)_,瑟瑟谷中风。(刘桢赠从弟(其二)(7)蝉则千转不穷,_。(吴均与朱元思书)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乙)梁惠曰:“寡人愿安承教。”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佣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注释)梃:棍棒。政:施行恶政。庖:厨房。饿殍:饿死的人。恶:表示反问的语气。象:同“像”,如之何:怎么,为什么。1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一处)此率兽而食人也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往之女家_ (2)威武不能屈_ (3)无以异也_ (4)始作俑者_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2)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4孟子的文章以雄辩著称,大量使用排比句,气势非凡。请结合(甲)(乙)两段文字具体分析。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是谁爱着你的背影邓迎雷这个周末回家,临走时,母亲将我送到门口。我走了一段,即将拐进小巷时,发现母亲竟然在身后跟了过来。我催她回去:“妈,快回吧,大门敞着呢。”她说:“没事,我就站在这路口。”我知道,母亲是要站在路口看我远去的背影。带着一种温暖的滋味,我走进小巷,再回头看母亲,只见她站在原地,正一动不动地看着我的方向。因为隔着一段距离,我看不清她的表情,但我能感觉到她殷殷期望的眼神里满是留恋不舍。近些年,母亲越来越显老了。孩子们像小鸟一样,离开她温暖的羽翼,有了自己的家,也有了各自的事业,陪伴她的日子少了许多。母亲不止一次地感叹:“还是你们小时最好,天天在一起,现在你们姊妹几个天南海北四下分散,团聚一回可真不容易。”每听见她这样说,我总不以为然,没品味出她话里面的孤单和失落。直到有一天,我猝不及防地发现,在我远去的身后,母亲追随的目光是那样爱意深沉。那是个夏天,母亲住在弟弟家。有次我去看她,告别时,地又送到门外。直到我从五楼下到四楼,看不见我的身影,我才听见她关门的声音。我出了楼,绕过一片绿地,走过小区院子。快走到小区门口时,我偶然间向后望去,忽然被身后的一幕惊呆了只见弟弟家那个小小的窗框里,母亲正趴在窗口,向我望着,就像一只守在巢里的老鸟,眼巴巴地看着小鸟的远去。看见我回头,她向我不停地挥手,依稀又在说着什么。那一刻,我心里酸酸的,眼泪不由得落了下来。如果不是我偶然回头,我哪里知道,就在我一路走去的时候,身后会有母亲浓得化不开的目光。也是从那时起,我才发现母亲是多么痴恋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哪怕只是渐渐远去的背影,她也想多看几眼,不愿错过。去年秋天,母亲患病住院。我在医院陪她,午后下起了雨,天色阴暗,母亲催我回去。她说:“我好好的,没有什么事,你妹妹也快来了,你快回去吧,别等雨下大了。”我收拾东西回去,母亲送我上电梯。很快,电梯从八楼下到一楼。我穿过病房楼大厅,走到院子里,看雨下得不大,我没有打伞。就在这时,电话忽然响了,只听母亲在电话里说:“你怎么不打伞呢,快把伞打起来,别冻感冒了。”原来,母亲又在隔窗望着我的背影。病房楼的电梯间没有窗户,想望向我出门的这个方向,需要出了电梯间,穿过病房长长的走廊。我能想象到,当电梯门关上的那一刹那,母亲是怎样拖着行动迟缓的腿,努力加快脚步,快速占领那个窗口。然后,老眼昏花的她透过蒙蒙细雨,努力向外望着,只为了看女儿在院子里经过的那一分钟。雨天里没有打伞,淋湿的是母亲的心。我连忙撑起了伞,在连绵不断的冷雨里一步步走得很稳。我知道身后有双爱我的眼睛,而母亲不知道的是,伞下的我,眼泪早已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选自特别关注,有改动)1本文叙述了母亲注视着“我”背影的三个事件,请你按照时间顺序,用概括的语言补充下面的表格。那个夏天,母亲趴在弟弟家的窗口里望着“我”离开小区_这个周末,母亲跟“我”来到路口,站着看“我”远去2请你结合全文,分析母亲的形象。3下面句子的语言富有表现力,请任选一个角度加以赏析。雨天里没有打伞,淋湿的是母亲的心。4文章两处画横线的句子都写到“我”掉泪,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泪水中蕴含着“我”怎样的复杂情感。五、诗歌鉴赏(共5分)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1下面关于这首词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中“星河欲转”写词人从颠簸的船舱中仰望天空,天上的银河似乎在转动一般,展现出一幅辽阔、壮美的星空美景图。B“我报路长嗟日暮”句中的“报”字照应上片的“问”字,把屈原那种不畏长途远征,只求日长不暮的情怀写进了词里。C词中“九万里风鹏正举”借用典故,用夸张的手法对大风进行烘托,写出词人想象大鹏鸟那样展翅高飞,形象壮伟,气势恢宏。D词中“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气势磅礴,写出了词人虽一往无前、追求自由,但不得不回到现实、面对现实的无奈。2下面关于这首词手法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词打破了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或情景交错的惯常格局,以叙事性情节为主干,以人神对话为内容,在虚虚实实间,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B全词用语精妙,修辞委婉又音调低沉,感情柔腻又多彩多姿,以女性独有的娇媚和含蓄蕴藉的手法渲染了词人心中流离失所的凄苦情绪。C全词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写出了词人在现实中知音难遇、欲诉无门,只有通过这种幻想的形式才能尽情地抒发胸中愤懑的无奈。D全词把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融为一体,写出词人对自己虽有出众才华,但在朝廷昏庸无能、国家前途黯淡的时刻却毫无用处的感叹。六、语言表达(共10分)【寻精神】孟子中有不少历代传诵的名言警句,请你从<孟子>三章中选择一句作为你的座右铭,并说出理由。七、作文(共40分)作文小练笔本文是一则消息,记叙了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情况。请你以学校校报小记者的身份报道学校的一项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