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动因与技术创新研究.docx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动因与技术创新讨论摘要: 从投资动因和作用机制来看,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着技术动因 , 而且总体上可以促进自身技术创新才能地提高 , 但猎取反向技术溢出地程度受到企业治理结构、国际化体会、投资模式、文化差异等多种因素影响 . 由于我国技术创新基础薄弱, 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 通过对外直接投资 , 猎取技术资源 , 实现反向技术溢出 , 已成为我国企业提高技术创新才能地有效途径之一 . 关键词: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技术创新0、引言随着我国经济地连续稳固地增长以及经济全球化步伐地加快 , 特殊是由于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上升 , 我国需要加快转变原有地经济增长方式 , 促使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在此过程中 , 核心技术缺乏 , 研发投入不足等已成为我们迫切需要解决地问题 .近几年来 , 我国企业纷纷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地方式, 主动猎取东道国当地地技术资源, 提高技术创新才能 , 补偿技术差距 , 并实现技术赶超 . 因此文章从投资动因和作用机制这两个角度深化分析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与技术创新才能之间地关系 . 1、对外直接投资现状2000 年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实施“ 走出去” 战略 , 并逐步出台了一系列地对外投资政策和法规, 勉励企业对外投资 . 在此情形下 ,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8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资规模快速增长 , 而对外投资地区以及投资行业范畴也在不断扩大 . 据商务部统计,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从2003 年地 285465万美元上升到 2007 年地2650609万美元 , 增幅高达 828.52%,而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也由 2003 年地3322222万美元上升到 2007 年地 11791050万美元 , 其中值得留意地是对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投资存量由2004 年地 12398 万美元快速扩大到2007年地 152103万美元 . 2、投资动因国内学者在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讨论领域做了大量地理论和实证讨论 . 冼国明和杨锐 <1998)留意到进展中国家企业有可能主动实行逆向 FDI 方式, 以期转变其技术开发和累积过程中被动地、渐进地路径 , 并进一步指出进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地逆向投资主要是为了猎取某种先进技术或治理技能以加速技术累积地速度和动态成效 . 马亚明 , 张岩贵 <2003)提出技术扩散地存在使得通过 FDI来寻求技术成为可能 , 一些进展中国家地公司以合资地势式到发达国家进行直接投资, 其主要目地之一就是最大化公司之间地技术扩散 , 以最大可能地寻求和利用发达国家企业地先进技术 . 李蕊<2003)在讨论跨国并购地技术寻求动因时 , 发觉跨国并购地投资方式可以使跨国公司获得大量与核心技术相关地技术 , 使其技术研发地数量和质量都有增长 , 技术研发才能大幅度提高 , 同时 , 也加快了开发、创造新产品和新技术地进度. 也就是说 , 一方面 , 通过跨国并购实现现有各种资源尤名师归纳总结 其是技术资源地优化配置, 降低跨国公司技术研发地投入成本;另一方面, 通过跨国并购取得各种现有研发成果, 提高了跨国公司技术研发地质量和水平, 加快了跨第 2 页,共 8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国公司技术创新地速度 . 孙建中 <2004)提出技术猎取型对外直接投资之所以是我国猎取核心技术地现实挑选, 缘由在于:增强投资机制功能地动机;降低技术移入成本地动机;加快技术猎取速度地动机;提高技术猎取效率地动机 .吴先明 <2007)指出在动态地全球竞争条件下, 以寻求制造性资产为目标地海外投资并不以垄断优势为前提条件 , 具有局部竞争优势地中国企业可以通过逆向投资 ,实行在发达国家产地建厂、设立技术监听站和跨国并购等形式 , 寻求并获得将来竞争地关键性资源制造性资产, 并通过全球化来利用这些资产构建新型地资源和才能基础 . 申俊喜 <2022)留意到我国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已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 由于产业升级路径地跃升、技术猎取方式地变迁以及学问吸取才能地增强 ,实施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成为利用外部技术地重要路径 . 这一策略不仅可以打破产业升级地路径依靠、提升本土企业地技术创新才能 , 而且能够实现以技术创新国际化带动市场国际化 . 综上所述 , 寻求技术资源在我国企业对发达国家逆向投资中表现得尤为显著 , 这是由于发达国家在技术创新活动中处于世界领先位置 ,2007 年我国居民每百万人口专利申请数为116 件, 而法国、德国、英国、日本和美国专利申请数分别为 239、582、2610、285 和 800 件. 此外,2007 年我国 R&D支出占 GDP比重为 1.49, 而法国、德国、英国、日本和美国R&D支出占 GDP比重分别为 2.08 、2.53 、1.79 、3.44 和 2.68. 这显示 , 对于我国而言 , 发达国家具有明显地技术优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势. 假如我国对发达国家逆向投资, 通过技术扩散以猎取反向技术溢出, 有利于赶上国际先进技术水平 , 提高在国际市场上地产品竞争力. 华为公司就是一个很好地第 3 页,共 8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案例, 它分别在法国设立了3 个研发中心:塞尔日中心<无线技术地基础性研发)、拉尼翁中心 <固定宽带研发)、伊西中心 为公司在瑞典哥德堡即将开设一家新地研发中心 IP 地网络研发 . 华为公司通过建立海外研发中心<移动宽带研发) , 而且 2022 年华 , 主要专心于微波、基站和基于 , 将基础讨论和应用型讨论有机地结合起来 , 极大地提高了自身地技术创新才能 , 胜利地打入了竞争猛烈地国外市场. 3、作用机制近几年来 , 随着我国技术寻求型对外投资增多 , 其作用机制也日益引起国内学者地关注 . 赵伟, 古广东和何元庆 <2006)认为中国对不同地东道国经济投资地逆向技术溢出效应, 机制不尽相同 . 其中, 对于发达国家而言 , 主要通过研发要素吸纳机制、研发成果反馈机制、并购适用技术企业机制促进中国技术进步 ,而对于新兴工业化经济和进展中国家 , 研发成本分摊机制占主导位置 . 杜群阳<2006)提出反向外溢地渠道一是母国企业可通过与东道国地技术领导者建立更紧密地地理联系 , 以降低投资者地生产成本, 获得积极地外溢效应;二是母国企业可利用与东道国地产业联系 , 实现学问猎取 , 以获得反向外溢 . 尹冰<2006)分析了进展中国家企业逆向投资实现技术进步地传导机制, 包括技术传导地动力因素、传导路径、影响因素和传导效应四大环节. 冯跃<2022)提出进展中国家逆向FDI主要通过溢出效应、学习效应、关联效应、渗透效应等途径影响母国企业乃至母国国内整体技术水平 , 其中传导机制包括创新勉励机制、学习勉励机制 . 尹华和朱绿乐<2022)认为企业技术寻求型FDI 主要通过仿照跟随效应、联系效应、人员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8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流淌效应以及平台效应四个途径获得反向技术外溢. 陈菲琼和虞旭丹 <2022)讨论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与其自主创新才能之间地反馈机制 , 得出了 4 种主要地反馈途径:海外研发反馈机制. 跨国公司海外 R&D活动来自 2 个方面:创新 R&D和适应型 R&D,前者更类似于“ 技术猎取型 FDI” , 而后者就像是“ 市场开发型FDI” , 以技术猎取为目地地对外直接投资是以猎取东道国地智力要素、研发机构、信息等 R&D资源为目标 , 以新建或并购海外R&D机构为手段 , 以提升企业技术竞争力为宗旨地跨境资本输出行为 . 收益反馈机制 . 假如将收益汇回国内 , 母公司可以增加研发投入和人力投入 , 从而增强自身地核心技术水平和吸取才能 , 如保留在子公司就可以实现海外研发反馈机制 . 子公司本土化反馈机制 . 子公司本土化可以促使母国企业在技术、治理学问地等方面更为直接、快捷地与发达国家进行交融和沟通 , 特殊是获得有如东道国地网络支持、上下游溢出等其他方面无法实现地效应 . 对外直接投资地公共效应. 从社会和宏观地角度来看,OFDI 地外部性发生在其母国厂商从某一公司地跨国投资中受益, 即公共效应 . 从现有讨论文献来看, 对外直接投资对技术创新才能作用途径主要为降低研发成本、母国子公司 和东道国企业之间高素养人才地流淌、对产业链上下游厂商地技术扩散等 . 陈菲 琼和虞旭丹 <2022)分析万向集团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自主创新才能地增强作用 时, 重点提到了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收益反馈和网络支持效应 . 而人力资本流淌效应就在华为公司表达地更为明显. 截至 2022 年底, 华为近 8 万名员工中 , 海外员工已超过 22000 人, 其中海外本地员工超过12500名, 海外员工本地化率达到了57%.这有利于华为吸引和保留国外人才, 以及供应在不同国家员工之间地学习和沟通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8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机会. 需要留意地是 , 在我国企业地不同地海外扩张阶段 , 可能不同地作用机制起主导作用 . 在对外投资初期 , 我国企业在技术和治理方面处于比较劣势 , 可能面临亏损局面 , 这时收益反馈机制很难发挥作用, 而在后期 , 我国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逐步赶上发达国家企业 , 以及进一步熟识和明白东道国地政策法规、市场竞争情形 , 导致获利增加 , 从而表达出了收益反馈机制 . 4、结论由从投资动因和作用机制来看,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着技术动因, 而且总体上可以促进自身技术创新才能地提高 , 但猎取反向技术溢出地程度受到企业治理结构、国际化体会、投资模式、文化差异等多种因素影响 . 此外, 东道国地政治风险也是必需要考虑地 , 例如联想在收购 IBM PC部门过程中作出了相当大地让步 . 于我国技术创新基础薄弱 , 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 通过对外直接投资 , 猎取技术资源 , 实现反向技术溢出已成为我国企业提高技术创新才能地有效途径之一 . 参考文献:1 冼国明 , 杨锐. 技术累积、竞争策略与进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 .经济讨论 .1998<11). 2 马亚明 , 张岩贵 . 技术优势与对外直接投资:一个关于技术扩散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8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地分析框架 . 南开经济讨论 .2003<4 ). 3 孙建中 . 技术猎取型对外直接投资地挑选 . 生产力研究.2004<8). 4 吴先明 . 跨国公司理论范式之变:从垄断优势到寻求制造性资产. 世界经济讨论 .2007<5 ). 5 李蕊. 跨国并购地技术寻求动因解读“. 世界经济 .2003<2 ). 6 杜群阳 .R&D全球化、反向外溢与技术猎取型 FDI. 国际贸易问题.2006<12). 7 尹冰. 逆向投资过程中地技术传导机制以海尔技术进步为例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6<1). 8 赵伟, 古广东 , 何元庆 . 外向 FDI 与中国技术进步:机理分析与尝试性实证 . 治理世界 .2006<7). 9 申俊喜 . 工业化中后期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地理论分析 . 上海经济讨论 .2022<7). 10 冯跃. 逆向 FDI 促进母国技术进步地传导机制和制约因素分析 .现代治理科学 .2022<6). 11 陈菲琼 , 虞旭丹 .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自主创新地反馈机制研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8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究:以万向集团 OFDI为例. 财贸经济 .2022<3).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