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西省鹰潭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自我评估提分题.docx
-
资源ID:79909085
资源大小:27.92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江西省鹰潭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自我评估提分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 )A幌子(hun) 怯懦(qiè) 雕梁画栋(dòn)B忌讳(huì) 拾掇(duo) 骂骂咧咧(li)C侦缉(j) 捣蛋(do) 咬牙跺脚(duò)D凄惨(cn) 耷拉(d) 另请高明(mín)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时晨 翘首远望 踌躇满志B蹲坑 心事重重 喃喃自语C算褂 津津有味 喜出望外D拉勾 垂头丧气 囫囵吞枣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祖母坐在一个靠近她床的松软的大椅子里,无精打采地坐着,闭着眼睛,嘴巴麻木地张开着。B做人要懂得怡然自乐的享受,也需要义不容辞地去担当责任,不能终日异想天开,否则只能贻笑大方。C热衷网络游戏的小明,一边玩着画面光彩熠熠的游戏,一边还像老鼠般战战兢兢的听着门外的动静,生怕被家长发现。D爷爷虽然退休了,但他仍坚持自学英语,不断向年轻人请教。他这种虚怀若谷的学习态度,值得我们学习。4、选出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 )A因东汉孝子董永行孝感天动地而得名的孝感市,拥有深厚的孝文化底蕴。B登高远望,看到高山大川、沧海桑田的壮丽景色,我心潮澎湃。C习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说明能否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在于能否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日益恶化的问题。D3月31日,“孝文化之乡孝感”专用邮资图首发式暨2019年中国邮政“绿水青山·最美邮路”系列主题赛在孝感东站广场举行。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根据提示默写。(1)羌管悠悠霜满地,_。(范中淹渔家傲秋思)(2)醉里挑灯看剑,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3)了却君王天下事,_。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4)为篱下黄花开遍,_。(秋瑾满江红)(5)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表现词人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语句是:_,_。(6)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运用典故表现战争激烈场面的句子是: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题目。【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己乎?此之谓失其本心。(节选自鱼我所欲也)【乙】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行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亦甚矣。”令弟子趣驾,辞而行。(节选自吕氏春秋)【注释】廪(ln)丘:地名。养:供养之地。说(shuì):游说。未之行:没有采纳我的主张。丘:孔子,名“丘”。趣:同“趋”。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蹴尔而与之 _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_(3)辞而行 _ (4)乡为身死而不受 _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行道之人弗受 录毕,走送之(送东阳马生序)B万钟于我何加焉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C为宫室之美 为宫室、器皿(核舟记)D辞而行 思而不学则怠(论语)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4用“/”标示出下列语句中的停顿。(标示2处)孔 子 辞 不 受 入 谓 弟 子 曰 吾 闻 君 子 当 功 以 受 禄5(1)如果我们想要充实【甲】文的内容,使论证更有力,你认为【乙】段文字可以吗?为什么?(2)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你怎样理解“义”?请选取一位我国历史上舍生取义的人物,简单叙述其事迹。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生命的自传决定着命运的,不是我们以为的外在力量,在很大程度上,是我们自己的选择。只是很多时候我们不清楚自己是怎么做的选择。既然都是自己的选择,那也就是说我们这一生,就像是活生生地在给自己写自传。在这个自传还没有彻底展开前,我们可以提前认识它,从而改变这份自传吗?当然可以。设想一下你的墓志铭。想象你去世后,要在你的墓碑上刻下最简练的话,来概括你的人生。每次从我脑海里跳出来的,都是这一句话:这是一个高明的旁观者。这句话非常刺激我。如果到头来,我的墓志铭真是这样,那我觉得我这一生实在是太失败了。哪怕写再多的书,再深刻地洞察人性,影响力再大无数倍,这份墓志铭所揭示的人生,不还是苍白无力的吗?所以,在意识到这不是我内心希望的“自传”以后,我脑海中的墓志铭终于有了改变,暂时变成:他跳入过深渊,他安全返回,他品尝到了生命。如果你还想更细致地认识自传,还可以回忆记忆中最早的那件事。因为,一个人记忆最早的事,或者记忆最深的事,都是你生命的脚本。如果看不破,你的生命就会一直在打转。不过,问题是,关于记忆,我们可能会遗忘掉理性的事实性信息,也可能会遗忘掉其中的感受,所以难以清晰地去认识生命的自传。但是,作为成年人,我们还可以使用一个方法,来提前认识自己的人生自传。这个方法是,完整地观察一个对你来说重要的生命事件,观察它的开始、发展、高潮、结束和尾声,留意这中间所有的重要时刻,以及你的重要感受和心念。最佳的观察对象,是一段重要的关系,比如一段重要的事业。我们会发现,一份关系结束的时候,你的心念,会影响下一次。所以通过截取一个完整的关系发展过程,观察它从出生到死亡,就相当于完整地认识一次我们的人生自传。如果你细致完整地观察了一段关系的发展历程,然后再简单地去看看你其他关系的发展历程,你也许会被震惊到它们竟是如此相似。我对自己有一个观察:我每开展一份新的事业,都是因为认识了一个有欲望的商业伙伴,是他们的欲望加上我的影响力,才推动了事情的发展。 如果没有他们,我就只会做一个宅男,写更多的书,做更多咨询。在和大家进一步讨论之后,我明白了:我的脑海里有各种各样关于事业的想法,但它们都不是图画式的,也就是说,它们是干瘪的文字目标,而不是生动的图景。所以,你也可以就此问问自己:你憧憬着什么样的生活?如果为自己拍一部电影,你要身处其中,是绝对的主角。那你会呈现什么样的画面?重点是,你得想想,你在这个画面中感觉对吗?如果你真的身心一致地投入,勾勒出新的人生图景,那么,它很可能会成为你新的自传。这个时候,你就不是在重复你童年的人生脚本,而成了你自己命运的主人。(武志红文,有删改)1读段,说说“我们这一生,就像是活生生地在给自己写自传”的含义。2读段,说说“设想墓志铭”对“改变自传”的作用。3读段,说说“回忆记忆中最早的事”与“认识自传”的关系。4读-段,说说成年人怎样做到书写“新的自传”。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列小题。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首句写词人夜里酒醉后挑亮灯芯观看宝剑,“挑”“看”两个连续的动作,写出了词人渴望重上前线,英勇杀敌的愿望。B词的下片前四句描写了战争场面,马快弦急说明了战斗的激烈和顺利。“了却”二字直抒胸臆,道出了词人的理想。C词中多用典故,如“八百里”指战线很长,范围很大,“炙”指牛,“的卢”是一种快马的名字,词人用这些典故写出了军旅生活和战斗场面。D辛弃疾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本词将豪壮、劲健、悲慨融为一体,情辞慷慨,意气昂扬,具有豪迈奔放的艺术风格。2请从叙事、抒情中任选一个角度,结合全词内容分析这首词“壮”的具体表现。六、语言表达(共10分)下面是据端午传统习俗拟写的上联,请你对出下联。上联;五月端午祭屈原下联:_七、作文(共40分)【2017届中考海南卷】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母亲对我说:如果你想人生更加精彩,那么你就要多吃一点苦,多读一些书。因为只有在春天的时候躬身播种,你才能最终收获满园秋色。老师对我说:如果你不能成为太阳,那你就当一颗星星。因为决定成败的不是你尺寸的大小,而在于能否做一个最好的你。朋友对我说:如果你不能预知未来,那你就要努力把握现在,因为只有珍惜当下的点滴,你才不会让青春留下遗憾。亲爱的同学,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启示和感悟,请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自拟题目,自定主题,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500 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