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复习提纲3.docx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新人教版中学物理学问点复习提纲 新人教版中学物理学问点第一轮复习笔记第一章 机械运动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 叫国际单位制(简称 SI);精编打印版 2 米mm 、微米 m、纳米 nm;小分度值和量程;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 不得歪斜, 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3;1h=60min 1min=60s ;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4 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削减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 量方法;误差与 二、运动的描述1 2 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讨论的物体作参照物);讨论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形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 挑选不同的参照物来观看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仍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三、运动的快慢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振动的物体叫声源;人说话, 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动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悦耳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其振动频率肯定在20-20000 次/秒之间;2 动,人就听到声音;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声,空气能传播声音;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形下,固液气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假如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 0.1s 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 17m;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 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动身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 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v,就发声点距物体 S=vt/2; 二、声音的特性1 2 拨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时可以发觉:橡皮筋振动快发声音调高;综合两个试验现象你得到的共同结论是:音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2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第三章 物态变化 一、温度1 2、单位:1 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 间声现象 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物体在 1s 振动的次 /秒又记作 Hz ;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 频率越高;频率单位次 3 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减小声音的发散;(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4 5、区分乐音三要素:听见知人 依据不同人的音色来判定;高声大叫 指响度;高音 唱歌家 指音调;三、声的利用 可以利用声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四、噪声的危害和掌握1、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2、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章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爱护的角度噪声是指阻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3、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应掌握噪声不超过 70dB;为保证休息和 睡眠应掌握噪声不超过 50dB; 4 3、 测量 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匀称的细玻璃管,在 外面的玻璃管上匀称地刻有刻度;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分类及比较:第 1 页新人教版中学物理学问点第一轮复习笔记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2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二、熔化和凝固 熔化: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 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 熔化图象: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 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变稀,最终变为液态温度不断上升;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熔化的条件: (1)达到熔点;(2)连续吸热;定义:在肯定温度下,在液体光现象凝固: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凝固图象:1 分类: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 源;2 3 刚从地平线升起的太阳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该现象说明:光在非匀称介质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4、应用及现象:1 速度 C=3× 1085 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4,在玻璃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如图:在月球后中速度为真空中;3、分类:(1)镜面反射: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 的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 的位置看到日环食;小孔成像:小孔成像试验早在 孔的外形无关;1 墨经 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外形与2、反射定律:三线同面 ,法线居中 ,两角相等 ,光路可逆 .即: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的眼睛 条件:反射面 平滑;应用:迎着太阳看安静的水面,特殊亮;黑板 第2 页不发光物体把照在它上面的光反射进入我们“ 反光 ” 等,都是由于发生了镜面反射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2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新人教版中学物理学问点第一轮复习笔记(2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2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漫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三、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成像特点:等大 ,等距,垂直,虚像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像;转变光路;实像和虚像:2、球面镜:凹面镜性质:凹镜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线会聚在一点;从焦点射向凹镜的反射光是平行光 应用:太阳灶、手电筒、汽车头灯;定义:用球面的外表面做反射面;凸面镜性质:凸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凸镜所成的象是缩小的虚像 应用:汽车后视镜 四、光的折射1、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当发生折射现象时,肯定也发生了反射现象;当光线垂直射向两种物质的界面时,传播方向 不变;2 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入射角)气中时,折射光线向界面方向偏折(折射角入射角);光从水或其他介质中斜射入空;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随之增大;在光的折射现象中,介质的密度越小,光速越大,与法线形成的角越大;3 像变高了;筷子在水中似乎 入射角“ 折”了;海市蜃楼;彩虹;1、光的色散:光的色散属于光的折射现象;1666 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玻璃三棱镜使太阳光发生了色散(图 2);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用一个白屏来承接,在白屏上就形成一条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的彩带;牛顿的试验说明白光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2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2(图 3)光的色散色光的三原色颜料的三原色图 2 图 3 34,假如在白屏前放置一块红色玻璃,就白屏上其他颜色的光消逝,只留下红色;这说明,其他色光都被红色玻璃吸取了,只有红光能够透过;不透亮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如图 4,假如把一张绿纸贴在白屏上,就在绿纸上看不到彩色光带,只有被绿光照耀的地方是亮的(反射绿光),其他地方是暗的(不反射光);假如一个物体能反射全部色光,就该物体出现白色;假如一个物体能吸取全部色光,就该物体出现黑色;假如一个物体能透过全部色光,就该物体是无色透亮的;红图 4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一、透镜 1、名词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转变;焦点( 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区分:凸透镜:中间厚,两边薄;凹透镜:中间薄,两边厚 2、典型光路3、填表:N 空气水N 空气水第 3 页O 入射角 O 图从岸边看水中鱼 N 的光路图(图 1): 图中的 N 点是鱼所在的真正位置,N 点是我们看到的鱼, 从图中可以得知, 我们看到的鱼比实际位置高;像点就是两条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在完成折射的光路图时可画一条垂直于介质交界面的光线,便于绘制;五、光的色散新人教版中学物理学问点第一轮复习笔记二、生活中的透镜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2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三、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 如在试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缘由有:蜡烛在焦点以近点: 10cm 五、显微镜和望远镜实像和虚像(见下图) :照相机和投影仪所成的像,是光通过凸透镜射出后会聚在那里所成的,假如把感光胶片放在那里,真的能记录下所成的像;这种像叫做实像;物体和实像分别位于凸透镜的两侧;凸透镜成实像情形:光屏能承接到所形成的像,物和实像在凸透镜两侧;凸透镜成虚像情形:光屏不能承接所形成的像,物和虚像在凸透镜同侧;1、显微镜: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看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来自被观看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实像, 道理就像投影仪的镜头成像一样;目镜的作用就像一个一般的放大镜,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经过这两次放大作用,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2、望远镜:有一种望远镜也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看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我们能不能看清一个物体,它对我们的眼睛所成“视角 ”的大小非常重要; 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虽然比原先的物体小,但它离我们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就可以变得很大;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一、质量1、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用m 表示;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外形、 状态、位置、温度而转变, 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质量的单位: 千克(kg),常用单位:吨(t)、克( g)、毫克( mg); 1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 2 3、天平的使用:留意事项: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天平所能称的最大质量);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在天平的盘中;托盘天平的结构:底座、游码、标尺、平稳螺母、横梁、托盘、分度盘、指针;使用步骤:第 4 页新人教版中学物理学问点第一轮复习笔记放置 天平应水平放置;名师归纳总结 调剂 天平使用前要使横梁平稳;第一把游码放在标尺的“ 0”刻度处,然后调剂横梁两第 7 页,共 24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端的平稳螺母(移向高端),使横梁平稳;称量 称量时应把被测物体放天平的左盘,把砝码放右盘(先大后小);游码能够辨论更小的质量,在标尺上向右移动游码,就等于在右盘中增加一个更小的砝码;二、密度1 它的体积成正比;2 学中用密度表示这种特性;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的公式: =m/V 密度 千克每立方米(m3)kg/m3) m 质量 千克( kg) V 体积 立方米密度的常用单位 g/cm3,g/cm3 单位大, 1g/cm333;水的密度为 1.0 ×1033,读作 1.0 ×103 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 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 1.0 ×103 千克;3 测量不易直接测量的体积: V=m/ ; 测量不易直接测量的质量:m= V ;三、测量物质的密度1、量筒的使用:液体物质的体积可以用量筒测出;量筒(量杯)的使用方法:观看量筒标度的单位; 1L=1dm3 1mL=1cm3 观看量筒的最大测量值(量程)和分度值(最小刻度);读数时,视线与量筒中凹液面的底部相平(或与量筒中凸液面的顶部相平);2、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只要测量出物质的质量和体积,通过 =m/V就能够算出物质的密度;质量可以用天平测出, 液体和外形不规章的固体的体积可以用量筒或量杯来测量;四、密度与社会生活1、密度与温度:温度能转变物质的密度,一般物体都是在温度上升时体积膨胀(即:热胀冷缩,水在 4以下是热缩冷胀) ,密度变小;2、密度与物质鉴别: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通过测量物质的密度可以确定物质的种类;第十三章 热和能 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1、扩散现象:定义: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章的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隙;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扩散的快慢不同,气体间扩散速度最快,固体间扩散速度最慢;汽化、升华等物态变化过程也属于扩散现象;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章运动越猛烈,扩散越快;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章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10 2、分子间的作用力: 当分子间距离等于r0( r0=10m)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合力为0,对外不显力; 当分子间距离减小,小于 于引力,分子间 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当分子间距离增大,大于 于斥力,分子间 作用力表现为引力;r0 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得更快,斥力大r0 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引力大 当分子间距离连续增大,分子间作用力连续减小,当分子间距离大于 10 r0 时,分子间作用力就变得非常柔弱,可以忽视了;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2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其次节 比热容1、比热容: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上升(或降低)1时吸取(或放出)的热量;比热容用符号 c 表示,它的单位是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 力的物理量;3 J/kg · 比热容是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能物理意义: 水的比热容 c 水 4.2 ×10J/kg ·,物理意义为: 1kg 的水温度上升 (或降低) 1,吸取(或3 放出)的热量为 4.2 ×10J;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比热容的大小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外形等无关;水常用来调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由于水的比热容大;第 5 页新人教版中学物理学问点第一轮复习笔记比较比热容的方法:质量相同,上升温度相同,比较吸取热量多少(加热时间):吸取热量多,比热容大;质量相同,吸取热量(加热时间)相同,比较上升温度:温度上升慢,比热容大;2、热量的运算公式:Q 吸 Q 吸 Q 吸温度上升时用:Q 吸 cm(tt0)cm c(tt0)t cm + t0 m(tt0)t0t- 温度降低时用:Q 放Q 吸 cm cm(t0t)c柴油机工作过程:Q 放 Q 放 Q 放 mt0 t m(t0t) c(t0t) cm Q 放 tt0- cm QQQ 只给出温度变化量时用:Qcm t cm tm tc tc m 名师归纳总结 Q 热量 焦耳( J);c 比热容 焦耳每千克摄氏度(J/kg·);m 质量 第 9 页,共 24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千克( kg);t 末温 摄氏度();t0 初温 摄氏度()审题时留意 “ 上升(降低) 到 10”仍是 “上升(降低)(了) 10 ”,前者的 “ 10” 是末温 (t),后面的 “ 10”是温度的变化量(t);由公式 Qcm t 可知:物体吸取或放出热量的多少是由物体的比热容、质量和温度变化量 这三个因素打算的;汽油机工作过程:第十四章:3、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比较:汽油机的气缸顶部是火花塞;柴油机的气缸顶部是喷油嘴;汽油机吸气冲程吸入气缸的是汽油和空气组成的燃料混合物;柴油机吸气冲程吸入气缸的是空气; 汽油机做功冲程的点火方式是点燃式;柴油机比汽油及效率高,比较经济,但笨重;柴油机做功冲程的点火方式是压燃式;汽油机和柴油机在运转之前都要靠外力帮助启动;q= m 4、热值燃料燃烧,使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m= q Q 放出的热量 焦耳( J);q 热值 焦耳每千克(千克( kg);QQ QqV q V Q 放出的热量 焦耳( J);q 热值 焦耳每立方米(立方米( m);77 J/kg);m 燃料质量 J/m);V 燃料体积 物理意义:酒精的热值是3.0 ×10J/kg,它表示: 1kg 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3.0 ×10J;3 3 第 6 页新人教版中学物理学问点第一轮复习笔记煤气的热值是3.9 ×10J/m,它表示: 1m 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3.9 ×10J;第三节:热机效率影响燃料有效利用的因素:一是燃料很难完全燃烧,二是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散失许多,只有一小部分被有效利用;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2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有效利用燃料的一些方法:把煤磨成粉末状、用空气吹进炉膛(提高燃烧的完全程度);以较强的气流,将煤粉在炉膛里吹起来燃烧(削减烟气带走的热量);热机的效率:热机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热机的效率是热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标志,与热机的功率无关;7 3 3 7 Q 有用 Q 有用公式:总 Q 有用 = Q 总 Q总由于热机在工作过程中总有能量缺失,所以热机的效率总小于电荷1;热机能量缺失的主要途径:废气电流与电路第一节摩擦起电1、电荷:带电体: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是物体带了电(荷);这样的物体叫做带电体; 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是正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带电体既能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又能吸引带异种电荷的带电体;电荷: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符号是 Q;电荷的单位是库仑(C); 2、检验物体带电的方法:使用验电器;验电器的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验电器的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从验电器张角的大小,可以判定所带电荷的多少;但验电器不能检验带电体带的是正电荷仍是负电荷;利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利用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3、使物体带电的方法:(1)摩擦起电: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背景: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组成的, 原子核的质量比电子的大得多,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 电子在原子核的吸引下,其中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绕核高速运动; 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在各种带电微粒中,电子电荷量的大小是最小的,人们把最小电荷叫做元电荷,通常用符号e 表示;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都是 e 的整数倍; 6.25 ×1018 个电子所带电荷等于 1C;在通常情形下, 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全部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也就是原子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缘由: 由于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事不同;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事弱的物体, 要失去电子,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事强的物体,要得到电子,由于有了余外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留意:在摩擦起电的过程中只能转移带负电荷的电子;名师归纳总结 摩擦起电的两个物体将带上等量异种电荷;由同种物质组成的两物体摩擦不会起电;但第 11 页,共 24 页摩擦起电并不是制造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电荷总量 守恒;能量转化:机械能-电能(2)接触带电: 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 (接触带电后的两个物体将带上同种电荷)( 3)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邻近的物体带电;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4、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假如物体所带正、负电量不等,也会发生中和现象;这时,带电量多的物体先用部分电荷和带电量少的物体中和,剩余的电荷可使两物体带同种电荷;中和不是意味着等量正负电荷被毁灭,实际上电荷总量保持不变,只是等量的正负电荷使物体整体显不出电性;5、导体和绝缘体:简洁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不简洁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常见的导体: 金属、 石墨、 人体、大地、潮湿的物体、含杂质的水、 酸碱盐的水溶液等;常见的绝缘体:橡胶、玻璃、塑料、油、陶瓷、纯水、空气等;导体简洁导电的缘由:导体中有大量的自由电荷(既可能是正电荷也可能是负电荷),它们可以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在导体电流和电路1、电流电流的形成: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的方向: 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电流的方向与负电荷、电子的移动方向相反;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在电源内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负极流向正极;3、 电路的构成: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电源:能够供应电能的装置,叫做电源;干电池、蓄电池供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发电时,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连续电流形成的条件: 必需有电源; 电路必需闭合(通路) ;(只有两个条件都满意时,才能有连续电流; )开关:掌握电路的通断;用电器:消耗电能,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装置;导线 传导电流,输送电能;4、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 接通的电路叫通路,此时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电路是闭合的;开路(断路) 断开的电路叫断路,此时电路不闭合,电路中无电流;短路 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用导线把电源正、负极连在一起, 电路中会有很大的电流,可能把电源烧坏, 或使导线的绝缘皮燃烧引起火灾,这是肯定不答应的;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的情形也属于短路(此时第 7 页新人教版中学物理学问点第一轮复习笔记电流将直接通过导线而不会通过用电器,用电器不会工作); 5、电路图:第三节 串联和并联1、 串联电路: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2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了就组成了串联电路;特点: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之间相互影响,一个用电器因开路停止工作,其它用电器也不能工作;只需一个开关就能掌握整个电路;2、 并联电路:把电路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就组成了并联电路;电流在分支前和合并后所经过的路径叫做干路;分流后到合并前所经过的路径叫做支路;特点:电流两条或两条以上的路径,有干路、支路之分;各用电器之间互不影响,当某一支路为开路时,其它支路仍可为通路;干路开关能控制整个电路,各支路开关掌握所在各支路的用电器;第四节 电流的强弱1、 电流:电流是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用符号 I 表示;电流的单位为安培,简称安,符号 A;比安培小的单位仍有毫安( mA)和微安 ( A),1A=103 mA 1mA=103 A 1A=106 A 电流等于 1s t = I Q = I t t 其中 I 表示电流,单位为安培(A); Q 表示电荷,单位为库伦(C);t 表示通电的时间,单位为秒( s); 2、 电流表:测量电流的外表叫电流表;符号为 A,其 否就将烧坏电流表;使用电表前,假如指针不指零,可调整中心调零螺旋使指针调零;第五节 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并联电路的干路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第十六章电压电阻第一节电压1、 电压:电压使电路中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源是供应电压的装置;电压的符号是 U,单位为伏特(伏, V);比伏特大的有千伏(kV ),比伏特小的有毫伏(mV ),1 kV 103 V ,1 V103mV ,1 kV 106 mV 要在一段电路中产生电流,它的两端就要有电压;2、 电压表: 1.5V 测量电路两端电压的外表叫电压表,符号为 V,其一节干电池的电压第 8 页新人教版中学物理学问点第一轮复习笔记每节铅蓄电池电压 2V 3、电池组电压特点: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每节电池电压之和;其次节 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并联电池组的电压跟每节电池的电压相等;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且都等于电源电压值;名师归纳总结 第三节电阻第 13 页,共 24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1、 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符号是 R,单位是欧姆,简称为欧,符号是 ,比欧姆大的单位仍有兆欧(M )和千欧( k);1M 103k ,1 k 103 ,1M 106常见导体的电阻率从小到大排列,分别是:银、铜、铝、钨、铁、锰铜合金、镍铬合金等;在电子技术中, 要常常用到具有肯定电阻值的元件 在电路图中用表示;2、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 电阻器, 也叫做定值电阻, 简称电阻,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打算于导体的材料(电阻率 )、长度( L)和 横截面积( S),仍与温度有关;与导体是否连入电路、是否通电,及它的电流、电压等因 素无关;而且:导体材料不同,在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时,电阻也一般不同;在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越长,电阻越大;在材料和长度相同时,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温度有关;对大多数导体来说,温度越高,体电阻随温度的上升而减小;(例如玻璃)电阻越大; 只有极少数导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值将减小;选用D 接线柱时,滑片P 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值将增大; )(滑片距离下侧已经接线的接线柱越远,连入电路中的电阻越大)2、 电阻箱:电阻箱是一种能够表示连入电路的阻值的变阻器;电阻箱的读数方法:各旋盘对应的指示点()的示数乘面板上标记的倍数,然后加在一起,就是接入电路的阻值;3、 滑动变阻器与电阻箱的比较:相同点: 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都能起到转变电阻,从而转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的作用;不同点:滑动变阻器有 4 种接法,电阻箱只有 1 种接法;电阻箱能直接读出连入电路的阻值,而滑动变阻器不能读数;滑动变阻器能够逐步转变连入电路的电阻,而电阻箱不能连续转变连入电路的电阻;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第一节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当电阻肯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体的电阻成反比;其次节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1、欧姆定律 R=I 当电压肯定时,导体的电流跟导U 电压 伏特( V);R 电阻 欧姆( );I 电流 安培( A )U 使用欧姆定律时需留意:R=I 不能被懂得为导体的电阻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由于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打算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名师归纳总结 横截面积和温度, 其大小跟导体的电流和电压无关;人们只能是利用这一公式来测量运算导第 14 页,共 24 页体的电阻而已;2、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电路规律的比较-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2、 由电阻公式R=S 可知:将粗细匀称的导体匀称拉长n 倍,就电阻变为原先的n2 倍;将粗细匀称的导体折成等长的 1 L n2 倍;第四节 变阻器 1、 滑动变阻器:n 段并在一起使用,就电阻变为原先的电路符号:变阻器应与被掌握的用电器串联;从而转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有时仍原理: 通过转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转变电阻,起到爱护电路的作用;铭牌:例如某滑动变阻器标有“ 50 1A” 的字样,说明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 50,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1A ;使用滑动变阻器的留意事项(见右图):接线时必需遵循“一上一下 ”的原就;假如挑选 “全上 ”( 如图中的 A、B 两个接线柱) ,就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接近于 0,相当于接入一段导线;假如挑选 “ 全下 ”(如图中的 转变,相当 于接入一段定值电阻;C、D 两个接线柱) ,就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将是最大值且不能上述两种错误的接法都会使滑动变阻器失去作用;当所挑选的下方接线柱(电阻丝两端的接线柱)在哪一边,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有效电阻就在哪一边;(例如: A 和 B 相当于同一个接线柱;即选用AC、BC 或 AD 、BD 是等效的;选用C接线柱时,滑片P 向第 9 页新人教版中学物理学问点第一轮复习笔记第三节 电阻的测量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U 【试验原理】 R=I 名师归纳总结 【试验器材】电源、开关、导线、小灯泡、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试验电路】第 15 页,共 24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试验步骤】按电路图连接实物;U 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使小灯泡发光,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代入公式 R=I 算出小灯泡的电阻;U 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 P 的位置,多测几组电压和电流值,依据 R=I ,运算出每次的电阻值,并求出电阻的平均值;【试验表格】U 电压 伏特( V) I 电流 安培( A) t 时间 秒( s)R 电阻 欧姆( ) Q 电荷量 库伦( C) P 功率 瓦特( W)3、 电能表:测量电功的外表是电能表(也叫电度表) ;下图是一种电能表的表盘;表盘上的数字表示已经消耗的电能,单位是千瓦时,计数器的最终一位是小数,即 的读数减去月初的读数,就表示这个月所消耗的电能;1234.5 kW· h;用电能表月底“220 V ”表示这个电能表的额定电压是220V ,应当在 220V 的电路中使用;50 Hz ”表示这个“10(20 A)” 表示这个电能表的标定电流为10A ,额定最大电流为20 A; “电能表在 50 Hz 的沟通电中使用;“600 revs/kW 表示接在这个电能表上的用电器,每消耗 1 千瓦时的电能, 电能表上的表盘转过 600 转; 依据转盘转数运算电能或依据电能运算转盘转数时,可以列比例式:消耗电耗电表转数、 串并联电路电功特点: 在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流所做的总功等于各用电器电功之和;WR 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的电功与其电阻成正比,即 WR ; 22 WR 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的电功与其电阻成反比,即WR (各支路通电时间都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