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课标人教版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新课标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试题说明】 : 班级姓名座号1、答卷前,考生先把学校、班级、姓名、座号填在试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上;2、挑选题每题选出答案后,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中;3、非挑选题必需用黑色字迹钢笔或圆珠笔,按各题要求答在试卷相应的位置上,不得使用铅笔和红笔;考生必需保持答卷的干净、工整,考试完毕,只须交回答题卡;4、本试卷分A B 两卷 理科同学只做A 卷, 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90 分钟 ; 文科同学 A 卷和 B 卷都要做 ,满分 150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提示:以自信的心态去对待这次新的挑战,不高估自己,也不贬低自己,认真对待,尽吾志而无悔;A 卷一、挑选题 (本大题共第部分(挑选题,共30 题)4 个选项中, 只有哪一项正确的) ;30 小题, 每道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道题列出的1白居易诗: “ 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 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诗中的描述反映了()家庭手工业的进展促进了商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可以使农夫将就自给自足重视农业的观念品流通显现于春秋时期,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 D A B C1B 诗中反映的是自给自足自然经济;自给自足自然经济是一种封闭式经济,很少进行商品交换,不行能促进商品流通,故不正确;2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最主要的土地制度是B、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 A 、封建国家土地全部制 C、封建君主土地私有制D、封建自耕农土地私有制2B 商殃变法承认土地私有,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最主要的 土地制度;3以下材料中,说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是” ()A、“ 江南 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就数郡忘饥;B、“ 扬一益二; ” 扬州商业繁华居天下第一益州就居天下其次C、“ 苏湖熟,天下足; ”D、“ 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 对朝廷的财政收入起着重要作用, 说明中国3C 两宋时期 , 南方经济在中国经济中的位置已经超过了北方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进程最终完成;C选项中“ 天下足” 说明江南经济的重要位置;4在一座古墓中发觉了黑亮如漆的黑陶,雪白如雪的白瓷,闻名中外的粉彩和珐琅彩;这座墓葬的时间应不早于、隋唐C、宋代() D、清代A、魏晋 B4 D 粉彩和珐琅彩显现在清朝时期,故D正确;()5 关于我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的说法错误的哪一项A官府设立工官治理工匠,工匠都集中在官府设立的作坊内第 1 页 共 17 页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B官营手工业在整个封建社会始终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生产C官营手工业的工匠职业世袭D官营手工业生产范畴广泛 , 规模巨大 , 分工细致 , 代表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 5B 直到明代前期,官营手工业始终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位置;6宋代的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有了特别大的进展变化,有一位学者特地为此写了一本专著,你能为这本专著选定一个合适的书名吗? B()A、长安城的落日、坊墙倒塌以后C、汴河两岸 D、宋代东京的辉煌6B 宋代的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唐代坊市分开,宋代坊市没有严格界限;7明清时期符合世界历史进展趋势的历史现象是()A、玉米、番薯等作物传入我国并在一些地区广泛种植 B、“ 湖广熟,天下足” 代替了“ 苏湖熟,天下足”C、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D、苏州的丝织业显现了“ 小户听大户唤织” 与“ 计日受值” 的现象7D 明清时期世界历史进展趋势是向资本主义社会进展;关系的萌芽;D项显现了雇佣关系,说明显现了资本主义生产8 我国封建社会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其缘由不包括:()A、商业的不稳固性 B、商人流淌性大,不易治理C、勉励海外贸易 D、强调耕作、加强中心集权的需要8C勉励海外贸易是进展商业的表现,不是重农抑商政策;9 据清代叶梦珠阅世编载,晚明上海“ 棉布盛行,富商巨贾操重资而来市者,白银动以数万两,多或 数 十 万 两 , 少 亦 以 万 计 , 以 故 牙 行 奉 布 商 如 王 侯 , 而 争 布 商 如 对 垒 ;”材 料 反 映 出 明 代()A商业较繁盛但是缺乏竞争 B 农产品显现商品化趋势C 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商业资本活跃 D 上海的对外贸易发达9C 从材料中“ 富商巨贾操重资而来市者,白银动以数万两,多或数十万两,少亦以万计” 可以看出,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商业资本活跃;10以下关于英国殖民帝国的崛起的表述正确选项()对外扩张的主要手段是组建大型的商业公司 实行海盗式劫掠而且得到政府的极力支持 在 18 世纪上半叶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 黑奴贸易给其带来了巨额财宝A、 B、 C、 D、10C 是荷兰,英国是在 18 世纪中期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故错误;排除含选项;11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经济入侵对中国的影响不正确的是()A自然经济开头解体 B促进了城乡商品经济的进展C逐步使中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 D有利于中国手工纺织业进展11D 西方列强经济入侵造成大批手工业者破产,因此并不利于中国手工纺织业进展;12 以下各项中与洋务运动无关的是 B()A培育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建立了近代化的国家政治制度C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起到了肯定的进步作用D对外国的经济入侵起到了肯定的抵制作用12B 洋务运动是在没有转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因此,B 错误;1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早期闻名的企业有()安庆内军械所 上海发昌机器厂 开平煤矿 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A B C D13B 属于洋务企业,故排除;14有 关 右 图 中 中 央 第 一 代 领 导 人 所 穿 服 装 的 表 述 , 错 误 的 是 ()第 2 页 共 17 页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A、孙中山设计的,定名中山装B、表达了中西合璧的特点C、在中国一度特别流行D、显现于 19 世纪末期14D 图片反映的是建国初期的干部装,即中山装;中山装是孙中山设计的,显现在 20 世纪初;15 以下选项有可能发生在民族资本家荣宗敬身上的有()穿着西装和皮鞋 家住小洋楼 宠爱驾驶着私家车游弋于商界习惯与人礼貌地握手 常常约客户吃西餐谈生意A、 B、 C、 D、15 D 荣宗敬( 1873 年 1938 年),以上都反映了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 30 岁月中国社会生活变迁;16 右图我国近代典型居住建筑大杂院,他的特点是主要分布在北方城市为富家大户所居住是中西合璧的产物是在四合院的基础上扩大而成的() A B C D16B 大杂院与四合院有点类似,而四合院是北方地区典型的一般居民住房;故错误;17 18 世纪中后期,深刻影响人类生活,大大转变世界面貌的是() D世界贸易的富强A新航路开创 BC殖民掠夺和扩张工业革命17D 留意时间 18 世纪中后期; 18 世纪中后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生产技术的进步,交通工具的革新,工业产品的丰富,都在转变世界面貌;18 导致石油开采业进展、石油化工产业和陆空交通工具创造的最主要缘由是 A远洋轮船的显现 B飞机的显现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C汽车的显现 D 18D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推动了石油开采业进展、石油化工产业和陆空交通工具创造;19 近代交通变化产生的影响是()促进了经济的进展肯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大大增强了同世界的联系促进了人们生活的多姿多彩 A 、B、C、D、19D 近代交通变化亲密世界联系,便利了人们生活,推动了物质产品的运输,促进了经济的进展,转变 了人们思想观念;20 罗斯福新政与传统的资产阶级统治政策相比,主要新在()A缓和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冲突 B国家全面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C爱护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 D全国爱护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 20B 罗斯福新政特点是国家干预经济,而传统的资产阶级统治政策是自由放任政策,完全靠市场的调剂;21 二战后世界各国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进行了调整,右图反映的趋势是()第 3 页 共 17 页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A建立国营企业,显现了国有化趋势 B政府加强对经济的方案指导 C 企业全部者与经营者分别,产生“ 新中间阶层”D 显现资本社会化的趋势 21D 右图反映股票持有者不断增长,反映了资本社会化的趋势;美国股 票持有者增长图22战时共产主义的基本特点是 D 按需安排A按劳安排 BC高度集中物力、财力高度分散物力、财力22C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的成功;23 1956 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最主要的奉献是 B()A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自的方针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冲突C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D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23B 大会正确地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冲突的变化,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形下,国内的主 要冲突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冲突,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 速进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意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冲突;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 是集中力气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24 阅读以下国民经济统计表在总产值1957 年农业轻工业重工业433% 312% 25 5% 中的比例1960 年218% 261% 52 1% 增长率-22 8% 47% 223% 对以上统计表懂得正确选项A我国已经建成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C国民经济建设显现了严峻的比例失调 B 工农业生产相互促进,共同进展 D 我国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24C 从表格数据可以分析出农轻重比例不和谐;25 20 世纪 80 岁月中期,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A、政企分开,简政放权 B、实行以承包经营为主的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C、增强企业活力,搞活企业 D、克服安排中的平均主义25C 此题考查基础学问;20 世纪 80 岁月中期,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搞活企业;26 以下大事中哪一个标志着中国的经济已经正式步入世界大家庭()A、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中共做出改革开放的打算B、1984 年国务院打算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C、2001 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2001 年海尔集团在国外投产成功26C 世界贸易组织是国际性贸易组织,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的经济已经正式步入世界大家庭27 我国城镇化的重要途径是B 农夫进城务工经商 A 乡镇企业的进展C 地方政府大力支持D 中心城市向四周辐射27 A 农村乡镇企业的进展,提高了农夫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城镇化;28二战后,经济全球化不断进展;被称为支撑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是()第 4 页 共 17 页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ABCD28 D 被称为支撑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是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是亚太经合组织;29从“ 二战” 后至今欧洲一体化的演进趋势是()从经济逐步扩大到政治、军事领域 其规模不断扩大由政治逐步扩大到经济领域 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逐步合流A B C D 29 欧洲一体化从欧共体到欧盟,反映了由经济到政治经济,因此错误;欧洲一体化主要是欧洲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联合,因此错误;30全球闻名的“ 耐克” 公司年产球鞋9000 万双,每年推出100 多种新产品新款式,公司的8000 名员工只负责设计销售,生产就有分散在世界各地的 40 多家工厂来完成,他突出的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进展的A、经济区域化 B、经济全球化C、贸易自由化 D、经济多极化30B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淌、技术转移、供应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畴的有机经济整体;材料反映了经济上的联系渗透到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其次部分二、材料解析题 共四小题每道题10 分, 共 40 分 3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土地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依据所学学问,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0 分 材料一“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孟子· 滕文公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摘自诗经小雅(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种土地制度?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种土地制度有什么特点?(3 分)解析:从材料中的“ 井、公田” 等信息中可以得出是井田制;其特点可以从诗经小雅的言语中得出答案;(1)井田制;( 1 分)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一切土地归周王全部;(2 分)材料二“ 至秦就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汉书· 食货志( 2)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改革或变法都在不同程度上涉及到土地问题,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述有关措施及其作用;(3 分)解析:材料二反映了商鞅变法,其土地措施及其作用可依据课本学问回答;2 战国商鞅变法, 废止井田制,(1 分)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度,壮大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力气,推动了生产力的进展; (2 分)第 5 页 共 17 页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农夫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人民公社好”(3) 依据上列两幅图片,指出 20 世纪 50 岁月我国农村经济(或土地制度)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3分)说明变化中哪些因素不利于我国农村经济的健康进展?(1 分)解析:农业生产合作社 反映了实现公有制,人民公社反映了公有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人民公社化运动超越了生产关系,挫伤了农夫积极性;(3)变化:完成了对农村的社会主义改造,毁灭了私有制,在农村建立了公有制;(2 分)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公有化程度进一步提高;(1 分)不利因素:人民公社化运动,脱离农村生产力状况,挫伤了农夫生产积极性;(1 分)32阅读以下材料 10分 材料一 郡城之东,皆习机业;织文曰缎,方空曰纱;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就唤无主之匠代之,曰“ 换代”;无主者,清晨立桥头以待 ;如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苏州风俗考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 .(2 分)解析:材料说明白雇佣关系显现,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1显现特地以出卖劳动力为生的工匠和手工工场机房,说明雇佣关系显现,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2 分)材料二: 19 世纪六七十岁月至 20 世纪中学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年份新办民族工新增民族工业资金平均每年设平均每年新增资1869 1894 业总数家总额万元厂数家本万元50 多500 多142 1 41 1895 1900 100 4500 16 7 750 190l 一 1911 300 5600 31 510 191 一 1919 600 13000 75 1625 (2)读材料二, 分析 1895 1900 年和 1912 年 1919 年两个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展的主要缘由;第 6 页 共 17 页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1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5 分)解析: 1895 1900 年是 19 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初步进展,展;主要缘由依据所学学问回答;1912 年 1919 年是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2)1895 1900 年: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社会上兴起一股实业救国的热潮;(2 分)1912 1919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入侵;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建立的推动; (3 分)(答出“ 民国政府提倡使用国货” 或“ 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推动” 也可分别给1 分)材料三: 1952 年、 1956 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全部制性质 经济成分 1952 年 1956 年国营经济 19 1% 32 2% 公有制经济 合作社经济 15% 53 4% 公私合营经济 07% 7 3% 私有 资本主义经济 69% 0% 经济 个体经济 71 8% 7 1% (3)读材料三,分析 1952 年到 1956 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变化的主要缘由和标志意义;( 3 分)解析:留意时间 1956 年, 1956 年我国完成了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公、私成分发生了变化;( 3)主要缘由: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1 分)标志意义: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或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或社会主义方案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2 分)33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疑题(10 分)社会保证制度建设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治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削减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位置,改善劳工待遇;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益,雇主不得以工 人 参 加 何 种 工 会 作 为 雇 佣 条 件 , 雇 主 必 须 遵 守 最 高 工 时 和 最 低 工 资 限 额 , 不 得 雇 佣 童工;材料二:苗枫林世界近代史;各国实行二次大战后,西欧各国在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影响下,纷纷建立起“ 福利国家”的社会保证大体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社会保证,对年老、患病、失业者供应补助;这是社会保证的最基本内容;二是社会救济,对贫困者供应各方面的救济;三是社会工作,对训练等社会事业供应支持,居民得到这三方面的保证,或如一些人所说,得到“ 从摇篮到坟墓” 的保证,基本上解除了对温饱问题的担忧,这是社会的一大进步,它的取得是同新技术革命的开展、生产进展、物资丰富分不开的;第 7 页 共 17 页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1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材料三:英国扩大了以社会保险和福利补助为内容的福利制度;法国按家庭津贴原就,国家为有子女的工人和雇员供应补助,仍制定了广泛的社会保险立法,使半数以上的人口生活有了保证,使福利开支占了国民生活总值的 16% ;联邦德国和意大利也是如此;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有关社会保证的内容有哪些?(4 分)解析:材料中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益、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等都表达了社会保证的内容;1 内容:以工代赈;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益;工人可自由参与工会;规定最高工时,规定最低工资;禁用童工; (任写其中四点即可得 4 分)(2)依据材料二、材料三,谈谈你怎样熟悉和评判发达国家的福利制度?(4 分)解析:材料二反映了发达国家的福利制度进步作用,材料三反映了发达国家的福利制度局限性;2 社会福利制度在肯定程度上保证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或使低收入阶层获得生活、工作的保证),有效地缓和了社会冲突,稳固了社会秩序,扩大了社会消费,推动了社会生产;但也助长了惰性,增加了财政支出,造成财政赤字,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4 分)(3)结合所学学问,说说 20 世纪 80 岁月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的进展趋势如何?(2 分)解析:由于政府开支过大,实行了削减社会福利开支;3 从 20 世纪 80 岁月开头,由于政府财政负担过重,各国不同程度地削减了公共开支,削减社会福利开支;(2 分)34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进展的主要趋势;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疑题:(10 分)材料一:认真观看右图材料二:联合国开发方案署公布的 1999 年人类进展报告显示, 全球贫富分化的速度仍在加快,世界三大富豪的财宝目前已超过 35 个最贫困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或相当于全球6 亿居民的收入总和;然而,目前全世界有13 亿贫困人口,比5 年前增加了3 亿,第三世界的贫困问题尤为严峻 ;(1)材料一反映了 15 世纪末的哪一重大大事?(1 分)该大事对全球化之间是何种关系?(1 分)解析:从图中的航线可以反映出是新航路的开创;新航路的开创,打破了世界隔绝状态,经济全球化正式启动;(1)、新航路的开创; (1 分)经济全球化正式启动(或开头);(1 分)(2)20 世纪 90 岁月以来经济全球化快速进展,(4 分)进程大大加快, 显现了崭新的局面, 主要和哪些因素有关?解析:此题考查推动经济全球化快速进展的因素,依据课本学问回答;(2)、科学技术的推动;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的进展;两极格局的终止;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国际金融的进展;跨国公司的进展;经济区域化的促进;(答出任意四点就可得 4 分) 3 材料二反映了当前经济进展中显现的什么问题?缘由何在 .4 分 解析:材料二反映了贫富分化加剧,缘由要从旧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存在、发达国家占据主导位置、科学技术水公平角度摸索;第 8 页 共 17 页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1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3 、问题:当前世界经济进展极不平稳,贫富分化加剧,发达国家与进展中国家差距拉大;2 分 缘由 : 经济全球化中旧的国际经济秩序起打算性作用 经济全球化中发达国家占据主导位置 , 财富安排不公 科学技术水平的差距进一步拉大距离 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得 2 分 友情提示: B卷理科生不必做,文科生必做B 卷第部分(挑选题,共 10 题)一、挑选题 (本大题共 10 小题, 每道题 2 分,共 20 分;在每道题列出的 4 个选项中, 只有哪一项正确的) ;1以下关于租佃制的描述正确选项()A、在春秋时期已经产生B、自魏晋开头,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的重要经营方式C、随着商品经济的进展和农夫身份的提高,逐步普及到全国D、租佃关系下农夫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步增强1 C 中国封建社会中,地主以土地出租给农夫,从而剥削、奴役农夫的制度;是战国以来随着封建生产方式而显现的一种封建生产关系的形式;故 A 错误;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的重要经营方式是在宋代,故 B 错误;契约纳租方式的确定,使农夫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故 D错误;2 其次次工业革命促进了大企业时代的到来;这一时代()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 政府与大企业的联系进一步亲密 实现了全部权与经营权的统一促使国际联合企业、跨国公司等新的经济组织形式产生A、 B、 C、 D、2 D 其次次工业革命显现大企业,在经营模式上,这些企业往往由高级专业人才进行治理,实现了全部权与经营权的分别,提高了效率;故错误,排除含的选项;3“ 有一位新国民,戴一顶自由帽,穿一套文明装,著一双进步靴,走过了交通路,来到了模范街,踏进了公益会,说几句义务话”;这首打油诗应显现在()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 D、五四运动时期3C 从“ 新国民“ 这一词可以判定出辛亥革命时期;4乔家大院 、晋商、徽商等电影、电视作品使明清的“ 商帮” 走入人们的视野,对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商业群体的特点表述不正确选项()具有地域性A政府大力支持 BC长途贩运活动为主 D白银广泛流通为条件4A 重农抑商政策使政府传统的经济政策,故A 错误;5茅盾的小说春蚕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但他很信任陈老爷的话肯定不错;并且他自己也明明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 以下对这段描写的懂得正确选项小农经济受到繁重打击 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中国的自然经济完全瓦解 列强的入侵客观上推动了近代交通运输业的进展A B C D5C 材料反映了列强的经济入侵;列强的入侵,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头解体,但自然经济并没有完全瓦解,仍占优势位置;排除含的选项;6鲁迅说:“ 近代中国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起,自松油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标枪以至机关枪 都擦肩挨背的存在”,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传统风俗习惯根深蒂固 B、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C新旧风俗杂陈 D、西方文化对中国影响广泛6B 材料现象反映了新旧风俗杂陈,这一现象实质是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7 1929 1933 年发 生了 一 场 席 卷 整个 资 本 主义 世 界 的 经 济危 机 ; 当时 人 们 最 有 可能 的 体 验是()第 9 页 共 17 页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1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A、“ 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B、“ 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仍要难”C、“ 整个西方世界象一潭死水般安静” D、“ 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7B 解答此题关键要留意题干问的是人们对经济危机的切身体验,而C、D两项主要局限于国与国之间;经济危机特点是商品相对过剩,卖不出去,失业大增,所以选 B;8 有人说: 1918 年苏维埃俄国的一位市民用 100 卢布在市场上购买了 100 斤粮食;以下对此事的判定及分析正确选项()A 不行信;当时形势严肃、物价上涨,粮食不行能那么廉价B 不行信;当时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不答应自由买卖的C 不行信;国家实行余粮收集制,人们只能去卖D 不行信;苏俄政府修改了原有政策,答应自由贸易8B 1918 年苏维埃俄国实行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消自由贸易,因此 B 不正确;9 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文本用的是荷兰的纸张、德国墨水,法国印刷,比利时和卢森堡负责装订,附着意大利制作的飘带;这样的文本象征意义是()A 六国的合作 B文本制作工序复杂C 各国存在冲突与和谐 D 各国的分工合作精神9 A 1951 年欧洲六国打算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材料反映了六国的合作;10 “ 麦当劳” 、“ 肯德基” 连锁店遍布世界各地,这一现象最能表明 A 它们生产的食品深受人们宠爱B 经济全球化就发生在我们身边C 发达国家正对我们进行经济浸略D 跨国公司是世界经济进展的根本动力10 B “ 麦当劳” 、“ 肯德基” 连锁店是跨国公司,反映了世界市场紧密联系一起,D项说法不正确;其次部分 材料问答题 二、材料问答题(共 2 小题,每道题 15 分,共 30 分)11 、百年 “张裕 ” 见证了中国民族工业的进展历程;它经过了产生 进展 衰落 再进展的过程;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疑题:材料一 :1892 年闻名华侨实业家张弼士为实现“ 实业兴邦 ”的理想,先后投资 300 万两白银在烟台建立了张裕葡萄酒公司;该公司采纳欧洲现代酿酒技术生产优质葡萄酒,建立了窖内恒温为摄氏 11 度的亚洲唯独的地下大酒窑,它是我国最早采纳现代科学技术酿造葡萄酒的大企业;1912 年孙中山先生为张裕葡萄酿酒公司题词“ 品重醴泉 ” ,以示嘉勉;1915 年,在为庆祝巴拿马水道竣工而举办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商品博览会上,张裕葡萄酒公司送展的“ 可雅白兰地 ” 、“ 红葡萄 ” 、“ 雷司令 ”、“ 琼瑶浆 ” (味美思)一举荣获最优等奖和 4 枚金质奖章, “ 可雅白兰地 ” 因此而命名为 “ 金奖白兰地 ” ,成为世界名牌;这也是中国商品首次在国际上获得的殊荣;材料二 :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张裕公司成了一家国有企业; 1994 年公司进行了企业制度改革,全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7 年, “ 张裕集团有限公司” 挟品牌优势,成功发行 8800 万( B)股,成为第 10 页 共 17 页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1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国内同行业中首家上市公司,2001年张裕与世界葡萄酒巨头卡斯特集团合作,加速了张裕与国际化接轨的步伐; 几年来,张裕集团在猛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了骄人业绩;请回答:( 1)“ 张裕” 建立后,仅用二十几年的时间,就进展成世界闻名企业,请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其成功进展的缘由; (8 分)解析:成功进展的缘由要从时代背景与企业自身因素综合分析;(1)民族资产阶级掀起“ 实业救国” 的热潮;(2 分)政府实行有利于民族工业进展的政策;(2 分)实行先进的生产技术; (2 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临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入侵;(2 分)(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张裕公司的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请指动身生变化的背景;(5 分)解析:材料反映了张裕公司国有企业的改革,依据相关学问回答;(2)由国有企业进展成为股份制公司;(1 分)背景: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的改革不断深化;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 分)(3)综合上述材料,张裕公司的快速进展说明白什么?(2 分)解析:可以从进展环境、政府政策和企业自身因素以及技术改造等角度摸索;( 3)经济的进展需要有利的环境和政府政策的支持;先进的技术是企业进展的直接推动力,只有不断改革、调整、企业才能布满活力;(2 分)(15 分) 20 世纪在世界现代化进展道路上有着三个重要的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 20 岁月初的俄国,一次是 30 岁月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一次是 70 岁月末期以来的中国;请结合史实回答:(1)上述材料中所说的俄、美、中三个国家的“ 改革调整的机遇” 分别是什么?(3 分)(2)三国的改革调整的结果如何?(9 分)(3)从中你能得到什么熟悉?(3 分)解析:第一问可以依据时间进行判定作答;其次问从这些政策对各自国家的影响来组织答案;第三问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摸索;12 1 俄国:新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