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北省叶城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高分通关试题.docx
-
资源ID:79910606
资源大小:28.42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河北省叶城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高分通关试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蹒跚(pn) 喧闹(xun) 悠然(yu) 悄然(qio)B嶙峋(xún) 两栖(x) 提携(xié) 折戟(j)C荒谬(miù) 阻遏(yè) 畎亩(qun) 傅说(yuè)D尴尬(gn) 潮汐(x) 虚幌(hung) 喧嚣(xio)2、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其实我并没有决意要学生物学,因为看得他有些凄然,便说了一个蔚安他的谎话。B记得那时我从私孰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C每件事物都逃不过这一对眼睛,都要露出赤裸裸的真相来。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D若是下霜,就连人都冻僵了,没有方法补救。那个炉子即使把它烧到枳热的程度,也令人完全失望。走到差不多可以碰着它的地方,才能感受一点儿暖气。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写文章最忌提笔就写,想到哪儿写到哪儿,文章全无脉络可言,要做到胸中有丘壑,一气呵成。B最近天气忽冷忽热,容易生病,儿童医院门前车水马龙,看病的人真多。C对于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我们不能熟视无睹,不动声色。D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遐迩,“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在考试中能否取得好成绩,关键在于平时的努力。B学校近来发生了多种不文明现象,政教处认真思考并调查了其中的原因,并及时对违纪人员做出了教育和处罚。C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我县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D政府必须下决心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否则,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只能是空想。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诗词默写(1)_,路远莫致之。(庭中有奇树)(2)_,终为土灰。(龟虽寿)(3)亭亭山上松,_。赠从弟(其二)(4)剧哉边海民,_。(梁甫行)(5)庭中有奇树中抒写女子执花在手无法相赠的愁苦的语句是:_,_。表明主人公无可奈何,自我宽慰,同时点明主题的句子是:_?_。(6)龟虽寿中运用比喻表明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句子是:_,_;_,_。表现诗人虽近暮年,仍然后当益壮,雄心不减的诗句是:_,_;_,_。(7)赠从弟(其二)中以山风的猛烈反衬松枝的刚劲的诗句是:_,_!勉励从弟在恶劣环境中要正气凛然的诗句是:_?_。(8)梁甫行一诗中突出天下环境不一样的句子是:_,_。通过狐狸,兔子的侧面描写,反衬出边海人民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民的凄楚的句子: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乙】愿之言曰: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利泽施于人,名声昭于时,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途,供给之人,各执其物,夹道前疾驰。喜有赏,怒有刑。才畯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入耳而不烦。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飘轻裾,翳长袖,粉白黛绿者,列屋而闲居。妒宠而负恃,争妍而取怜。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吾非恶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起居无时,惟适之安。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车服不维,刀锯不加,理乱不知,黜陟不闻。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我则行之。(选自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有删改)【注释】庙:这里指帝王的宗庙,是古代帝王祭祀和议事的地方。旄(máo):古代用牦牛尾装饰的旗子。才畯:才能出众的人。畯,同“俊”。便体(pián):体态轻盈。惠:通“慧”。翳:通“曳”,拖着。茹:吃。车服:车马与礼服。1下面句了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道古今而誉盛德 行道之人弗受鱼我所欲也B列屋而闲居 不可久居小石潭记C秀外而惠中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D黜陟不闻 陟罚臧否出师表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2)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升 高 而 望 远 坐 茂 树 以 终 日 濯 清 泉 以 自 洁4请依据选文,问答问题。【甲】【乙】两文都采用了先立后破的写法,【甲】文景春认为公孙有衍、张仪是“大丈夫”的原因:“_,_”;【乙】文阐述了一般认为“大丈夫”_,_的所为。【乙】文借好友李愿“穷居而野处”的抉择体现【甲】文孟子的千古名言对“大丈夫”之道的阐述,即“_,_”。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现代文阅读。中国石拱桥(选段)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刻着他的名字。1下面三句引自文中的话角度各不相同,选出分析正确的一项( )作者说“赵州桥非常雄伟”。张嘉贞说赵州桥“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张鷟说赵州桥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A施工技术 总体外观 艺术效果B艺术效果 施工技术 总体外观C总体外观 施工技术 艺术效果D施工技术 艺术效果 总体外观2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选文的说明顺序是先总说后分说在总结,这种结构能给人完整清晰的印象。B选文的说明顺序是时间顺序。C选文在介绍赵州桥的特点时,紧紧围绕桥的设计和施工技术进行说明。D选文的最后一句是对赵州桥特点的概括总结。3选文中划线部分运用的两种说明方法是什么?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4要准确地说明对象,必须用语准确,讲究分寸,体会下面加横线词语的作用。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五、诗歌鉴赏(共5分)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1下列对本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从传说落笔,为黄鹤楼蒙上一层神奇的色彩。B前两联中的两个“空”字分别从空间和时间角度来写,抒发了人去楼空、世事沧桑的感慨。C颈联描写登楼所见之景,天气晴好,汉阳的树木清晰分明,鹦鹉洲上的草木荒芜衰败。D全诗视野开阔,写景自然,抒情真挚,历来为人传诵。2请从景与情的关系角度赏析尾联。六、语言表达(共10分)在你认为最合适的词语下面画上“_”(1)这副劳动者的忧郁面孔上笼罩着消沉的阴影,(保留 滞留 残留)着愚钝和压抑。(2)而恢复乡间生活以后,他(托尔斯泰)的样子和往常出现在舞台上的乡神角色再(符合 吻合 合适)不过了。(3)虽然每个见过托尔斯泰的人都谈过这种(锐利 锋利 犀利)目光,但再好的图片都没法加以反映。它们(目光)可以变得冷酷(锐利 锋利 犀利),可以像手术刀、像X射线那样揭开隐藏的秘密,不一会儿,意趣盎然地涌出好奇的神色。七、作文(共4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无可奈何花落去”是诗人读懂人生的感慨,“读你千遍也不厌倦”是歌手读懂真情的呼唤,“先忧后乐”是文人读懂时代的担当,万有引力是科学家读懂苹果落地的思考一诗一文,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都需要用慧眼去阅读,用心灵去感悟。请以“读懂”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题目自拟,文体自选;可以记叙经历,抒写感受,也可以发表议论;不少于600字,若写诗歌,不少于15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