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简明中国古代史平时作业版.docx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简明中国古代史平常作业1 一- 填空题 1_原始群氏族公社2- 新石器 3- 原谋 170 万 4- 手 5-黄帝 6 母系氏族公社父系氏族公社7- 山顶洞 8- 半坡村遗址7- 卜辞 8- 启前 2070 年 9 商汤 10 殷11- 青铜铸造业司母戊鼎12- 贝 13 汤刑二 - 单项挑选题1-B 2-d 3-B 4-B 5-A 6-A 7-C 8-A 9- B 10-B 11-C 12-A 13-D 14- B 15-D三-名词说明1. 元谋猿人 元谋人是在云南元谋县发觉的,是在我国已发觉的最早的人类,距今约有一百七十万年了2、北京人 北京人是在北京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发觉的,距今约有六十万至二十万年了;3、 国人暴动 西周后期,社会经济进展较快,山林川泽有所开发;至厉王时,他把王畿以内的山林川泽收归王室掌握,不许中小贵族利用,亦不准劳动人民进入樵采捕捞;4、 李悝改革 选贤任能,赏罚严明李悝主见,要转变旧的“世卿世禄 ”制度,重要官职要选任有才能的人充当,优厚俸禄要奖给有功劳的人;仍主见赏罚严明;魏国在战国前期所以成为最强大的国家,和李悝的改革是分不开的;四- 简答题1. 简述商代的文字基本情形 商代已有文字,现在已发觉的文字资料都是商代后期的遗物;主要储存在龟甲和牛肩胛骨上的,今人称之为甲骨文;因多为记录占卜之事,亦称卜辞;在少量铜器上亦铸有一些文字,称为铜器铭文;甲骨卜辞是商朝的国家档案2汉武帝为何改革财政?列举改革措施汉武帝对匈奴连年进行战争,物资粮饷耗费严峻,国家财政困难,但战争仍在进行;汉武帝为了扩大财政收入,支援战争需要,在桑弘羊的帮助下,进行了大规模的财政改革;改革币制元狩五年,汉武帝下令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通行于全国;而且严禁各郡、国和私人仿铸;这种货币相当稳固,一直沿用到三国时期;总一盐铁 汉武帝认为:很多大盐铁商家累万金,为非作歹,违法乱纪,从不支援国家之急; 均输、平准 均输法就是由国家在各地统一征购、运输货物,以谋取利益的政策;平准法就是由国家平抑物价的政策;使市面物价保持稳固;五- 问答题1. 试述青铜业制造的大致情形()商代的青铜业有飞跃的进展,不但产量大,工艺水平也很高;仅在殷墟一地出土青铜礼器就有数千件之多;礼器以酒器为主,有爵、角、斝、盉、觥、卣、尊、壶、彝、罍、觚、觯等;()商代青铜器的制作技术很高,特别是礼器,造型美观,纹饰精致,是水平极高的工艺品;兵器和工具大多质坚刃利,使用便利;2. 简述禹、启、汤、盘庚的主要事迹;()舜举禹为他的继承人;禹即位,国号夏,都于阳城;()夏桀统治时期,政治黑暗腐朽,诸侯相互攻伐;商汤乘机灭掉了一些亲夏的诸侯国,举兵西向伐夏;山东西部为中心,其势力所及,西到陕西西部,北到河北北部,南到湖北和湖南北部,东到海滨;() 盘庚迁殷 商朝建立后,中原地区屡有洪水为灾,国都一再迁徒简明中国古代史平常作业 2 一- 填空题 1-770 洛邑 2- 编钟 3- 卫 楚 4- 西门豹 5- 墨家 6- 宋襄公 7-<<诗经 >>8-管仲 12- 巨鹿之战 10- 五铢钱 11 “ 丝绸之路” 1 2- 灵渠 13- “ 郡县制”14- 甘英 15- 小篆 16- 西域 17 张衡 地动仪 18- 蔡伦二 - 单项挑选题 1-A 2- D 3-C 4- C 5-C 6-B 7-A8-C 9-D 10-C 11- B 12-D 13-C 14- D 15D16D17A18A19B20A21D22A23A24C25A26C27D 28C29C30D 三- 名词说明1“ 五经”是诗、书、易、礼、春秋,这五部书是我国储存至今的最古的文献,也是我国古代的重要思想学术流派儒家的主要经典;2 郡县制 秦朝在地方上完全废止“ 封诸侯,建藩卫” 制度,在全国范畴普遍实行郡县制度;初设三十1 / 4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六郡,后增至四十郡;3、 三公九卿制 秦朝在皇帝之下,设中心机构,以帮助皇帝领导全国,并处理庶政;4、 史记西汉司马迁所著;史记开创了纪传体体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分为本纪、表、书、世家、列传等五部分,记述了黄帝至西汉武帝数千年的历史史实;四- 简答题1 简述秦朝的中心机构皇帝制 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从中心到地方的主要官吏,如郡守、县令等,都由皇帝任免,都依据皇帝的律令或意志办事;三公九卿制 秦朝在皇帝之下,设中心机构,以帮助皇帝领导全国,并处理庶政;此中心机构采纳“ 三公九卿制” ;2、刘秀是怎样加强中心集权的?退功臣,进文吏 为了表彰他们的功勋,并笼络他们的人心,刘秀赐予他们尊崇的位置;但却解除了他们的实权;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刘秀减弱三公的权力,加强尚书台的权力,东汉初年,进一步扩大尚书台机构;五- 问答题1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和意义;变法背景 秦在春秋时期,社会经济的进展落后于关东各大国;反映并加速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产生的赋税改革,也迟于关东各国很多,贵族保守势力强大,争权夺利,国力薄弱;关东的大国看不起秦国;秦孝公,决心完全改革,开头变法;变法的主要内容1. 政治方面商鞅对政治的改革是以完全废止旧的“ 世卿世禄” 制、建立新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为重点;主要内容有如下三点:(1)废井田,开阡陌在全国范畴废止井田制度,实行土地私有制度;(2)重农抑商政策嘉奖耕织,凡努力耕织、生产多的,免除徭役;凡从事末业(工商)及因懒惰而贫困的,全家没入官府,罚为官奴婢;(3)统一度量衡统一斗、桶、权、衡、丈、尺,并颁行了标准度量衡器,全国都要严格执行,不得违犯;3. 社会方面主要推行小家庭政策,以利于增殖人口、征发徭役和户口税等;2、两税法显现的缘由、内容、意义两税法的主要内容是:一、取消租庸调及一切杂徭、杂税,但保留丁额;二、不分主户(当地土著户)、客户(外来户),一律以当时居住地为准登入户籍,交纳赋税;三、不再按丁征税,改为按资产和田亩征税;四、没有固定住处的行商也要纳税;五、每年分夏、秋两次征收;六、“ 量出制入” ;中央依据财政支出的需要先做预算,定出总税额,安排到各地征收,全国没有统一的税率;两税法的进步意义:一、此法在肯定时期内,既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也使人民的负担有所减轻;二、此法规定一律按丁征税合理;三、此法关于定税计钱、折钱纳税的规定,在肯定程度上有助于商品经济的进展;四、建立了统一的税制,在肯定时期内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也使人民的负担有所减轻;简明中国史平常作业 3 一 - 填空题 1- 袁绍 官渡 2 夷州 3- 祖逖桓温 4-<< 文心雕书 >>5- 莫高窟 云冈石窟 龙门石窟 6- 顾恺之 张僧繇 7 北齐 8- 杨坚 9-589 10- 李渊 11- “ 玄武门之变”12-鉴真和尚 13- 武就天 周 14- 孙思邈“ 药王”15-<< 大唐西域记 >>16- 建安七子 17-<< 唐律 >. 二- 单项选择 题 1-C 2-D 3-C 4-A 5-C 6-A 7-D 8-A 9-B 10-B 11-C 12-B 13-B 14-D 15-A 16-D 17-D 18-c 19-A 20-D 21-d 22-D 2 / 4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三- 名词说明1. 九品中正制 : 魏国曹丕时制订的选拔官吏的制度;内容就是由中心一些官吏兼任原籍所属郡的“ 礼正” ,由他们察访本郡有才能的人士,列为九等,可备选用;2、开元之治 :开元是唐玄宗的年号;开元年间,励精图治,任用贤能;3、 淝水之战,又称肥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 年,当时中国北方的前秦欲灭南方的东晋,并于淝水(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4、澶渊之盟:景德元年( 1004 年)九月,辽圣宗围攻定州;真宗于十一月率众亲征;宋真宗登上澶州城督战,宋军士气大振;辽方惧怕,有意退兵,于是双方议和;四简答题.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及意义整顿吏治 这次改革,第一整顿吏治;规定守宰的任期要按治绩的好坏打算,不固定年限;又制定俸禄制度;均田制 主要内容有如下四点:一、男子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桑田二十亩;妇人受露田二十亩;二、露田、桑田不得买卖;三、奴婢受田数量和方法与农夫相同;四、地方官吏各随在职地区赐予公田,不许出卖;三长制 继实行均田制之后,又下令实行三长制;户调制 废止九品混通制,实行定额租税制;改易习俗主要内容有如下四点:一、易鲜卑服装为汉服二、规定在朝廷上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三、迁洛阳的鲜卑人,以洛阳为籍贯,死后不得归葬平城;四、改汉姓,定门第等级改革的意义是重大的;2- P578_583 3、 列举唐代最负盛名的大诗人、大书法家、大画家及其主要作品唐初闻名的诗人有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等,号称“ 初唐四杰” ;盛唐有孟浩然、王维、岑参、高适、王昌龄、王之涣等,李白与杜甫更是名震一时;中唐有白居易、元稹、韩愈、刘禹锡、柳宗元、李贺等;晚唐有李商隐、杜牧等;在唐代诗人中,影响和成就最大的是李白、杜甫、白居易三人;唐代闻名画家:初唐的阎立德、阎立本兄弟善画人物;五- 问答题 1-P462-467 2- P681 3- 女真大金 4- 铁木真成吉思汗 5 毕简明中国古代史平常作业4 一- 填空题 1- 大 契丹 2- “ 交子”升 6- 范仲淹 7-<< 通鉴纪事本末 >>8- 忽必烈 9- 南京 10-<< 尼布楚条约 >>12- 均贫富 13- 郑和 14- 张居正 15-文天祥 16- 巡检司 17- 黄道婆 18- 卫所 19- 于谦 20- 东林 阉 24- 布连斯奇 恰克图二 - 挑选题 1-C 2-C 3-C 4-D 5-D 6-A 7-B 8-D 9-A 10-A 11-D 12-A 13-C 14- B 15- C 16- D 17- A 18- D 19-D 20-C 21-A 22-D 23-B 24-A 25- B 26- C 27-D 28-A 29- C 30-A 31- B 32-B 33-B 34-D 三- 名词说明 1 通典书名,唐杜佑撰,二百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体例完备的政书,十通之一;记述唐天宝以前历代经济政治礼法兵刑等典章制度及地志民族的专书;唐杜佑撰 共二百卷 内分九门 子目一千五百余条 约一百九十万字;2、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宋朝司马光著;编年体书;资治通鉴共 294 卷,上起公元前 403 年,下迄公元 959 年,以事系年,详略得当,史料翔实,考证严谨,体大思精,文笔简洁,以叙事论人为主,兼及政治、经济制度及天文、地理、民族、科技等等;3 / 4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4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3、元代的行省制虽然与唐宋以来汉族社会日益强化的中心集权观念的确有很大的抵触,但它作为元代社 会进展的产物,仍是起到了它在加强中心集权、巩固统治的目的,同时也对后世的政治制度特别是地方 行政区划产生了深远的影响;4、郑和下西洋 :明成祖为了宣扬明朝的国威,扩大明朝在海外的政治影响,从 1405 年 1433 年,郑 和受命带领船队七下西洋,前后 20 余年,经受了亚非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处到达了红海的海口和 非洲的东岸,并且越过了赤道;四- 简答题 1、试述一条鞭法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一条鞭法的主要内容是:“ 总括一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一概征银,官为分解,雇役应对;”可以 概括为如下几点:第一,一概征银,田赋和力役都折银征收;其次,把一部分力役摊入田赋征收;第 三,归并和简化征收工程,统一编派;第四,赋役的征收解运,由过去的民收民解(即由里甲办理),改为官收官解(即由地方政府办理);一条鞭法主要有三点进步意义:第一,将力役部分地摊入田赋,有利于减轻农夫的负担;其次,把力 役改为折银,这就使农夫摆脱了一部分封建国家的劳役束缚,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放松;第 三,赋役一概征银,这就反映了商品经济的进展,而又反转来促进了商品经济的进展; 2-P654-663 五- 问答题 、试述王安石变法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失败缘由;为明白除日益严峻的政治和社会危机,北宋的统治集团中一些有作为的政治家曾提出过各种改革意 见;王安石变法是以“ 富国强兵” 为宗旨,主要内容可分为“ 理财” 和“ 整军” 两大类;理财诸法是:(1)均输法( 2)青苗法( 3)农田水利法(4)免役法( 5)市易法( 6)方田均税法,以转变过去豪强地主有产无税、农夫产去税存、赋税负担不合理、严峻影响国家财政收入的现象;整军诸法是:(1)将兵法( 2) 保甲法( 3)保马法( 4)军器监;变法后,原先社会上最突出的土地兼并问题并未解决,贫苦农夫从新法中得到的好处甚少,因之新 法得不到广大人民的支持;所以变法运动只是少数人依靠一时的权势在活动;一旦权势失去,变法也就 随之失败;2、试述明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显现;所谓资本主义萌芽,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头产生,当然仍很柔弱,只是在封建社会内部稀疏地存在 着;明代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已在某些地方某些手工业中显现,如在苏州丝织业中最为明显;明代后期显现的资本主义萌芽,仍只是个别的零散的现象;尽管如此,封建社会内部究竟显现了属未 来社会的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萌芽,这说明当时的社会已经处在封建制社会的末期了;4 / 4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