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专题复习.docx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专题复习(二)河北省宣化县第一中学 栾春武二、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爱护1. 化石燃料的分类及综合利用2. 几个概念的联系与区分干馏:隔绝空气加强热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用来制取清洁燃料和化工原料;分馏:连续的加热与冷凝,制取多种矿物油、石蜡和沥青、石油气等,属于物理变化;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气化:碳和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制取清洁燃料(水煤气);同时提高煤的燃烧效率;液化:是把煤转化为液体燃料的过程;裂化:就是在催化剂、加热,经过化学反应使相对分子质量大、沸点高的烃断裂相对分子质量小、 沸点低的烃的过程, 用来制取轻质、 优质燃料和化工原料;裂解:就是深度的裂化,用来制取乙烯、丙烯、丁二烯等不饱和烃及多种化工原料;催化重整:在肯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变化,制取苯、甲苯、二甲苯等化工原料的过程;【例题 1】以下关于裂化和裂解的表达中,不正确选项A裂化和裂解的产物中都含有不饱和烃B裂化和裂解都是为了得到气态烃C裂化和裂解的原料都是石油分馏产品D裂化和裂解都是使相对分子质量大的烃断裂为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烃的过程解析:裂化和裂解都是在高温下使相对分子质量大的长链烃断裂为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短链烃的过程, 断裂时肯定会有不饱和烃产生,所用的原料都是石油分馏产品;不同的是裂解比裂化的温度更高,分子中碳链断裂的程度更大,目的不同,裂化是为了得到更多的汽油,裂解是为了得到以小分子为主的气态烃;答案: B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例题 2】以下说法正确选项A把煤加强热使之分解的过程叫干馏B煤的干馏属于化学变化C煤是工业上获得芳香烃的一种重要来源,主要存在于煤高温干馏所得的 焦炉气中D煤中含有苯和甲苯,可以用先干馏后分馏的方法把它们分别出来解析: 干馏是物质隔绝空气加强热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选项 A 中没有“ 隔 绝空气” 这个重要条件,因此是错误的;煤干馏时生成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 化,故 B 选项正确;煤的高温干馏产物主要是焦炭,同时仍有焦炉气、煤焦油、粗氨水等,焦炉气主要成分是氢气和甲烷等气体,芳香烃主要存在于煤焦油中,故 C选项错误;煤的主要组成是有机物, 但这些有机物并不是简洁的苯及其苯的 同系物等分子, 而是结构复杂的高分子, 苯及其苯的同系物只存在于煤干馏得到 的煤焦油中,应选项 D是错误的;答案: D【例题 3】直馏汽油与裂化汽油的区分是什么?答案: 直馏汽油指的是石油常常压蒸馏制的的汽油;主要含 C5C11的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等;与溴水不反应,可作为溴的萃取剂;裂化汽油指的是重油经热裂化或催化裂化制的的产品;主要含 C5C11的烷 烃、烯烃、二烯烃等;能使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例题 4】丁烷催化裂化,其碳链按两种方式断裂,生成两种烷烃和两种烯烃;如丁烷的裂化率为90,且裂化后两种烯烃的质量相等,就裂化后得到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气态烃在混合烃中的体积分数为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A11 B 19 C40 D50解析: 设 1mol 丁烷按两种方式裂化生成x mol CH3CHCH2 和 y mol CH2CH2C4H10CH4 + CH 3CHCH2 C4H10C2H6 + CH 2CH2x x x y y y因此有:x + y 1 × 9042x 28y解之得: x0.36 y 0.541mol 丁烷裂化后的混合气体中有C4H10 0.1 mol,CH4、C3H6 各为 0.36 mol,C2H6、C2H4 各为 0.54 mol ,就 CH4× 100 19答案: B另解:丁烷裂解后,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烃是CH4,两种烯烃应是 C2H4和 C3H6,由于两种烯烃的质量相等,为了便利运算,可设烯烃的质量均为 42gC4H10 CH4 + CH3CHCH2 C4H10 C2H6 + CH 2CH21 mol 1 mol 42 g (1 mol ) 1.5 mol 1.5 mol 42 g(1.5 mol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mol未裂解的 C4H10 的物质的量为: (1 + 1.5 )mol×(1 + 1.5 )mol 0.28 裂解后总的物质的量为:0.28 mol + (1+1+1.5+1.5 )mol 5.28 mol 由于在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故 CH4的体积分数为:× 100 19 答案: B点拨: 烷烃裂化一般均裂生成碳原子数相同的烷烃和烯烃,奇数碳原子的烷烃裂化一般生成碳原子数较少的烷烃和碳原子数相对较多的烯烃;利用烷烃的裂化可以将高沸点的烃断裂为低沸点烃;3. 绿色化学与环境爱护“ 绿色化学” 的特点(1)开发绿色反应,开发和生产绿色产品,将原子利用率提高到 100;(2)使用无毒、无害原料,挑选无毒、无害的催化剂;(3)使用无毒、无害的溶剂,进展“ 绿色工艺” ;【例题 5】甲、乙、丙三个同学以铜、浓硝酸、水、空气为原料,设计试验来制取硝酸铜,方案如下:甲同学用铜与浓 HNO 3反应原理为: Cu+4HNO 3 浓 CuNO 3 2+2NO 2 +2H2O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乙同学用铜与稀 HNO 3反应原理为: 3Cu+8HNO 3 稀 3CuNO 3 2+2NO +4H2O丙同学用铜与 O2反应生成 CuO,然后用 HNO 3溶解:2Cu+O 2CuO、CuO+2HNO 3= CuNO3 2+H2O请用绿色化学的观点分析哪种方法正确;解析: 制备相同物质的量的 物质的量和原子利用率见下表:CuNO 32时,消耗各种反应物、生成的污染物的方案CuNO 32CuHNONO原子利用率3mol3mol12mol6mol× 10059.6 3mol3mol8mol2mol× 100813mol3mol6mol0× 10091注:原子利用率×100分析上表可知方案消耗硝酸的量最多,生成的污染物最多,原子利用率最 低,是最差的方案;方案消耗硝酸的量最少,生成的污染物最少,原子利用率 最高,是正确的方案;答案: 丙同学的方案正确;点拔: 化学试验中要力求利用最少的试验药品,获得正确的试验成效,最大 限度的削减废弃物,只有这样,才能使化学试验符合绿色化学思;【例题 6】充分利用能源、 提高原子利用率、 削减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等都是绿名师归纳总结 色化学基本要求; 在有机试验中, 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代替溴的水溶液;第 6 页,共 12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用稀硝酸代替浓硝酸溶解、回收含银镜试管里的银;用水浴加热代替直接用酒精灯加热;接触法制硫酸中采纳“ 热交换器” ,利用余热预热冷原料气和 烧水; 工业合成氨中分别产物得到氢气和氮气再循环使用;电解法冶炼钠 和镁,挑选电解氯化钠和氯化镁, 不电解对应的金属氧化物; 上述主要不是从绿 色化学角度考虑的是A.、 B. 、C.、 D. 、解析: 绿色化学包含的主要思想有:原子利用率、环境污染等;主要是从 增加溴的浓度方面考虑的,与“ 绿色” 思想无关;从反应方程式可以分析,用 浓 HNO 3溶解银比用稀 HNO 3溶解所需要的量要多,且生成的污染性气体也要多,不符合“ 绿色化学” 中的用量和环境爱护; 水浴加热是依据反应的需要而定的,与“ 绿色” 思想无关;符合绿色化学“ 废热” 的充分利用;符合绿色化学中 的循环使用原料, 以增大原子利用率; 电解金属氧化物所需的能量往往比电解 氯化物大得多,不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答案: A点拔: 要求我们要把绿色化学的理念从化学课堂带到工业生产中去;【例题 7】进展绿色食品,防止“ 白色污染” ,增强环保意识是爱护环境、提高人类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请问:(1) “ 绿色食品” 是指A. 绿颜色的食品 B. 有叶绿素的养分食品C. 经济附加值高的食品 D. 安全无公害的食品(2)通常所说的“ 白色污染” 是指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1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A. 冶炼厂的白色烟雾 B. 石灰窑的白色粉尘C. 聚乙烯等塑料垃圾 D. 白色建筑废料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一些特别概念,要求我们明白社会的进展,不断丰富自己的学问,拓宽视野,全面提高自身素养;答案: (1)D(2)C【例题 8】以下表达正确选项A目前加碘食盐主要添加的是 KIO3B日常生活中无水乙醇常用于杀菌消毒C绿色食品是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食品D在空气质量日报中 CO 2含量属于空气污染指数解析: A中加碘食盐中就是添加了碘酸钾,正确;B 中常用于杀菌消毒的乙醇,也就是医用酒精的体积分数为75,不是采纳无水乙醇,错误;C中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连续进展的原就,依据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特地机构认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无污染的安全、优质、养分类食品的总称;它是将来农业和食品进展的一种新兴主导食品;任何食品都是由化学物质组 成的,错误; D中空气质量日报中主要涉及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氮和臭氧五种大气污染物,其中不包括二氧化碳;答案: A【例题 9】以下情形可能引起水污染的是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1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城市污水的任意排放;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工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业生产中废液、废气、废杂的任意排放; 海上石油的泄露A. 只有 B. 只有 C. 只有 D. 全部解析: 城市污水中含有洗涤剂等有害成分;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会流入江、河、湖中引起水的污染;工业三废的任意排放,通过流入、溶解、沉降等方式也会造成水的污染;海上石油的泄露使海水水质发生变化,会导致大量海洋生物死亡;答案: D点拨:环境污染近年来倍受人们关注,现将几个有关环境污染的热点问题归纳如下:酸雨:形成的主要缘由是硫的氧化物与氮的氧化物任意排放;光化学烟雾:主要是由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形成的;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大气中CO 2的含量不断增加造成的;臭氧空洞:主要是由氮氧化物、氟氯代烃等的排放引起的;白色污染:主要是由废弃的塑料制品造成的;赤潮:含磷洗衣粉的大量使用及其废水的任意排放造成的;【例题 10】淡薄燃烧是指汽油在较大空/ 燃比(空气与燃油气的体积比)条件下的燃烧,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加剧, 淡薄燃烧的讨论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但淡薄燃烧时,常用的汽车尾气净扮装置不能有效地将 比时汽车尾气中主要污染物的含量变化如下图所示:NO x 转换为 N2;不同空 / 燃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1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1)淡薄燃烧技术除能节省能源外,仍具有的优点是_(填一项);排放到大气中的 NO x 会导致酸雨、 _等环境污染(填一项);(2)某校化学讨论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按以下流程探究不同催化剂对 NH3 仍原 NO反应的催化性能;NH3、NO混合气体 催化反应器 检测 尾气处理如掌握其他试验条件均相同,在催化反应器中,装载不同的催化剂,将经催化反应后的混合气体通入滴有酚酞的稀硫酸溶液(溶液的体积、浓度均相同);为比较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性能,需要测量并记录的数据是_;(3)如某一催化剂能同时催化 NH3等仍原性气体与 NOx 的反应; 将催化剂分别用于催化仍原含等物质的量 NOx 的两种气体,纯 NO气体,汽车尾气;消耗 NH3 的物质的量较多的可能是 _(填字母),缘由是 _;A. B. C. 都有可能答案: (1)削减 CO和碳氢化合物的污染(2)溶液显色所需要的时间光化学烟雾或破坏臭氧层名师归纳总结 (3)A 汽车尾气中含有肯定量的CO和碳氢化合物,少消耗NH3;第 10 页,共 12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或 B汽车尾气中含有肯定量的 NO 2,多消耗 NH3;或 C汽车尾气中同时含有CO、碳氢化合物等仍原性气体和NO2等氧化性气体,二者相对含量的不同可导致消耗 NH3 的增多或削减;【例题 11】 生物质能是一种干净、可再生的能源;生物质气(主要成分为CO、CO 2、H2等)与 H2混合,催化合成甲醇是生物质能利用的方法之一;(1)上述反应的催化剂含有 Cu、Zn、Al 等元素;写出基态 Zn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CO分子结构式;(2)依据等电子原理,写出(3)甲醇催化氧化可得到甲醛,甲醛与新制 Cu2O沉淀;甲醇的沸点比甲醛的高,其主要缘由是类型为 ;Cu(OH)2 的碱性溶液反应生成;甲醛分子中碳原子轨道的杂化甲醛分子的空间构型是;1mol 甲醛分子中 键的数目为;在 1 个 Cu2O晶胞中(结构如下列图),所包含的 Cu原子数目为;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12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解析:(1)Zn的原子序数为 30,留意 3d 轨道要写在 4s 轨道的前面;( 2)依据等电子原理,可知CO与 N2为等电子体, N2分子的结构式为 NN:互为等电子体分子的结构相像,可写出 CO的结构式;(3)甲醇分子之间能形成分子间氢键,甲醛分子间只是分子间作用力,而没有氢键形成,故甲醇的沸点高;甲醛分子中含有碳氧双键,故碳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 sp 2 杂化;分子的空间构型为平面型; 1mol 甲醛分子中含有 2mol 碳氢 键, 1mol 碳氧 键,故含有 键的数目为 3NA;依据晶胞示意图可以看出 Cu原子处于晶胞内部,所包含的 Cu原子数目为 4答案: (1)1s 2 2s 22p 6 3s 23p 63d 10 4s 2 或 Ar 3d10 4s 2 (2)CO(3)甲醇分子之间形成氢键 sp2 杂化平面三角形 3 NA 4点拨: 此题着重考查了核外电子排布式、等电子体原理、分子间作用力、杂化轨道、共价键类型、 分子的平面构型等, 在复习时要学会把前后学过的学问有机地联系起来;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1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