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实验诊断习题及答案.docx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试验诊断学复习题第一章概论名词说明:1 试验诊断 : 是指医生的医嘱通过临床试验室分析所得到的信息为预防、诊断、治疗疾 病和预后评判所用的医学临床活动;2 血液学检验 : 被检个体的基因背景及病理生理状态的综合分析的结果应用于该个体的 预防、诊断和治疗上,这种诊断称为个体化诊断;3 个体化诊断 : 被检个体的基因背景及病理生理状态的综合分析的结果应用于该个体的 预防、诊断和治疗上,这种诊断称为个体化诊断;4 床边检测 POCT:床边检测是指在病人医疗现场进行的医学检验;5 参考值 : 是指对抽样的个体进行某项目检测所得的值;6 参考范畴 :全部抽样组测得值的平均值加减2 个标准差即为参考范畴;问答题:1 试验诊断包括哪几方面?答:包括试验室前、试验室和试验室后 3 个部分;1试验室前 包括医生对患者的分析、化验项目的挑选和组合、与上级医生的商讨、医嘱的制定、检验申请、患者的预备、原始样品的采集,运到试验室并在试验室内 进行传输;2临床试验室 以诊、防、治人体疾病或评估人体健康供应信息为目的,对取自 人体的材料进行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化学、血液学、生理学、细胞学、病理学或其他检验学的分析; 并提出检查范畴内的询问性服务,查供应询问性服务;包括结果说明和为进一步的检3试验室后 包括系统性的审核、规范格式和说明、授权发布、结果的报告与传递和检验样品的储存; 通过上述过程得到的试验室数据和信息与临床资料结合进行综合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2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分析;试验诊断是诊断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临床医生必需把握的基本学问;2 试述试验诊断学的内容 答:试验诊断学的内容包括如下:1血液学检验 血液和造血组织的原发性血液病以及非造血细胞疾病所致的血液 学变化的检查;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生成动力学、形状学和细胞化学 等的检验;止血功能、血栓栓塞、抗凝和纤溶功能的检验;溶血的检验;血型鉴定和交 叉配血试验等;2体液与排泄物检验 对尿、粪和各种体液以及胃液、脑脊液、胆汁等排泄物、分泌液的常规检验;3生化学检验 对组成机体的生理成分、代谢功能、重要脏器的生化功能、毒物 分析及药物浓度监测等的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包括糖、脂肪、蛋白质及其代谢产物和衍 生物的检验;血液和体液中电解质和微量元素的检验;血气和酸碱平稳的检验;临床酶 学检验;激素和内分泌功能的检验;药物和毒物浓度检测等;4免疫学检验 免疫功能检查、临床血清学检查、肿瘤标志物等的临床免疫学检 测检验;5病原学检验 感染性疾病的常见病原体检查、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体检查、性 传播性疾病的病原体检查,细菌耐药性检查等;有关临床遗传学检查、临床脱落细胞学检查等未包括在本篇范畴内;3 血液学检验有哪些方面?答: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生成动力学、形状学和细胞化学等的检 验;止血功能、血栓栓塞、抗凝和纤溶功能的检验;溶血的检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 试验等;4 试验诊断学的应用范畴有哪些?答:1为临床医疗工作服务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分析病情、观看疗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2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效、判定预后等供应科学依据;2为开展预防工作供应依据进行防病调查,能早期发觉传染性疾病的传染源以及损害人体的各种致病因素,为制定预防措施,掌握疾病传播供应重要资料;3进行社会普查可明白社会群体的卫生状况和健康水平,准时发觉潜在性疾病、遗传性疾病等,为制定卫生条例,提高防病治病的主动性,爱护环境卫生,规划保健机构设置等供应依据;4开展健康询问 通过临床基础检验,为社会群体供应健康询问,以保证健康,削减疾病,建立正确的生活规律,延长寿命;仍可以开展对方案生育、优生优育等供应试验依据;5 个体化诊断:被检个体的基因背景及病理生理状态的综合分析的结果应用于该个体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上,这种诊断称为个体化诊断;6 床边检测 POCT:床边检测是指在病人医疗现场进行的医学检验;5 影响检测因素主要有哪些方面答:1分析前影响因素 生理因素与生活状态、标本的采集与处理、项目的挑选与医嘱等;包括人种、 民族、性别、年龄、月经周期和妊娠、 精神状态、 采血时间等生理因素,以及运动、体位、进食、吸烟、饮酒和咖啡等生活因素的影响;仍可受到居住条件、居住地区和海拔高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另外药物的体内作用对检验结果也有影响;2分析中影响因素 标本的质量与处理、仪器与试剂、人员的技能与学识、操作技术与方法、质控物与标准品、安全性与成本等;63分析后影响因素检测记录、结果书写、运算机的输入、与临床的沟通等;第 3 页,共 26 页试述血液标本的种类:名师归纳总结 答:全血用于对血细胞成分的检查;血清用于大部分临床生化检查和免疫学检查;-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血浆 适用于部分临床生化检查, 凝血因子测定和游离血红蛋白测定等必需采纳血浆标本;7 采血部位包括哪几种?答:1. 毛细血管采血 :主要用于床边项目和急诊项目;成人常在指端、婴幼儿可用拇指或足根、烧伤患者可挑选皮肤完整处采血;采血部位应无炎症或水肿,采血时穿刺深度要适当,切忌用力挤压,防止不客观结果的显现;2. 静脉采血: 需血量较多时采纳;通常多在肘部静脉、腕部静脉或手背静脉,婴幼 儿在颈部外静脉采血;3 空腹采血: 是指在禁食 于临床生化检查;8 空腹采血有哪些优点?8h 后空腹实行的标本,一般是在晨起早餐前采血,常用答:其优点是可防止饮食成分和白天生理活动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 同时因每次均在固定时间采血也便于对比比较;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2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其次章 血液一般检验 名词说明 :1 粒红比值 :粒细胞与有核红细胞之比;2 血细胞比容 HCT:又称血细胞压积 PCV是指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容积的比值;3 血沉率 :是指红细胞在肯定条件下沉降的速率;4 红细胞渗透脆性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是测定红细胞对不同浓度低渗氯化钠溶血的抵 抗力,即红细胞的渗透脆性;5 贫血:是指在单位容积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及 或血细胞比容 Hct低于 参考值低限;6 溶血性贫血: 是由于各种缘由使红细胞寿命缩短,破坏增加,而骨髓造血功能不能相 应代偿时所引起的一组贫血;7 血小板削减: PC低于 100× 10 9L 称为血小板削减;8 类白血病反应: 是指机体对某些刺激因素所产生的类似白血病表现的血象反应;9 粒细胞缺乏症 :中性粒细胞肯定值低于0.5 × 10 9L 时称为粒细胞缺乏症;10 核右移 :四周血中如中性粒细胞核显现5 叶或更多分叶,其百分率超过3者,称为核右移;11 核左移 :四周血中显现不分叶核粒细胞 包括杆状核粒细胞、晚幼粒、中幼粒或早幼粒细胞等 的百分率增高 超过 5时,称为核左移;12 白细胞削减 :白细胞总数低于正常值 成人为 4× 10 9L 称白细胞削减;13 白细胞增多 :白细胞总数高于正常值 成人为 10× 10 9L 称白细胞增多 14 红细胞及血红蛋增多: 指单位容积血液中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量高于参考值高限;15 再生障碍性贫血 AA:简称再障, 是由于多种缘由所致骨髓造血干细胞削减和 或功能反常,导致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生成削减的一组综合征;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2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16 血型系统: 由如干个相互关联的抗原抗体组成的血型体系称之;17 血型: 血型是人体血液的一种遗传性状,各种血液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 板及某些血浆蛋白在个体之间均具有抗原成分的差异,受独立的遗传基因掌握;问答题:1 骨髓增生度可划分为哪几个等级?正常人属于哪一级?答:骨髓增生度可分为 5 级:骨髓增生极度活跃 ;骨髓增生极度活跃 ; 骨髓增生明显活跃;骨髓增生活 跃;骨髓增生减低;骨髓增生极度减低;正常人见于第 3 级;2 粒红比值增高有何意义?答:1由粒细胞系统增多引起,如急性化脓性感染、类白血病反应、急性粒细胞性白血 病等; 2红细胞系统明显削减,见于幼红细胞增生受抑,如单纯红细胞再障;粒红比值削减有何意义?3 答:1由幼红细胞增多引起,见于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溶血性贫血及真性 红细胞增多症等 ; 2粒细胞明显削减,见于粒细胞削减症和粒细胞缺乏症等;3 粒红比值正常有何意义?答:1正常骨髓象 ; ; 2粒系和红系二系细胞平行削减,如再生障碍性贫血 3病变未累及粒、红两系时,如特发性血小板削减性紫癜,多发性骨髓瘤,骨髓转 移癌等;5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血象特点?第 6 页,共 26 页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答:呈全血细胞削减;红细胞、血红蛋白显著削减,两者平行性下降,呈正常细胞色素性贫血;网织红细胞明显削减,肯定值<0.5 × 10 9L,甚至为 0;白细胞明显削减, 多数病例为 1.0 2.0 × 10 9L;淋巴细胞相对增高, 多在 60以上,有时可高达 90以上;外周血中一般不显现稚嫩细胞;血小板明显削减,常 <20× 10 9L,严峻病例常 <10× 10 9L;6. 缺铁性贫血的血象主要有哪些表现?答:红细胞、血红蛋白均削减,以血红蛋白削减更为明显;轻度贫血时成熟红细胞的形状无明显反常;中度以上贫血才显示小细胞低色素性特点,红细胞体积减小,淡染,中心惨白区扩大;严峻贫血时红细胞中心惨白区明显扩大而呈环状,细胞增多;3. 网织红细胞轻度增多或正常;答: 严峻贫血时,白细胞和血小板可轻度削减;7.骨髓中血细胞发育规律是什么. 答: 骨髓中血细胞发育规律为: 并可见嗜多色性红细胞及点彩红1细胞体积:随着血细胞发育成熟,胞体由大变小;2细胞质:量:由少量逐步增多;颜色:由深蓝变浅染;颗粒:从无颗粒到 有颗粒,颗粒从非特异性到特异性;3细胞核:大小:由大变小,由规章变为不规章;染色质:由细致疏松逐步变 为粗糙,致密;核仁:由有到无;核膜:由不明显变为明显;4细胞核 /细胞质比值 :由大变小 8 外周血涂片,经染色后观看其形状,白细胞可分为哪五型?答:白细胞可分为以下 5 种类型,即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 名师归纳总结 第 7 页,共 26 页-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细胞和单核细胞;9 列表说明健康成人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参考值;答:健康人群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参考值人群 参考值血红蛋白 红细胞数成年男性 120 160g/L 4.05.5 × 10 12/L 成年女性 110 150 g/L 3.55.0 × 10 12/L 新生儿 170200 g/L 6.07.0 × 10 12/L 10 列表说明用标准血清及标准红细胞鉴定 ABO血型结果11答:用标准血清及标准红细胞鉴定ABO血型结果被鉴定血的标准血清 +被检者红细胞标准红细胞 +被检者血清血型中抗 A 血抗B血清抗 AB 血 清A型红细胞B型红细胞O型红细胞A型性清(O型血清)粒B型细AB 型胞O型重度核左移常见于哪些疾病?答:常见于感染,特殊是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失血、急性中毒及急性溶血反应等;白血病和类白血病反应,也可显现核极度左移现象;12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试述网织红细胞的参考值与临床意义;答:参考值:百分数0.005 0.015 ;肯定数 24 84× 10 9L;临床意义: 网织红细胞增多表示骨髓红细胞系增生旺盛,常见于溶血性贫血、第 8 页,共 2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急性失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及某些贫血病人治疗后,如补充铁或维生素 B12及叶酸后;网织红细胞削减 表示骨髓造血功能减低, 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 在骨髓病性贫 血如急性白血病等 时,骨髓中反常细胞大量浸润,使红细胞增生受到抑制,网织红细 胞也削减;13 试述中性粒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鉴别诊断(可列表说明)答:中性粒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鉴别诊断明确的病因类白血病反应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有原发疾病无临床表现原发病症状明显消瘦、乏力、低热、盗汗、脾明显肿大 白细胞数及分类计数中度增高,显著增高典型病例大多数 100× 10 9/L ,以分叶核及杆状粒细胞常100× 10 9/L ,可见各发育阶段粒系细为主,原粒细胞少见 胞与骨髓象相像嗜碱及嗜酸性粒细胞不增多常增多粒细胞中毒性转变常明显不明显红细胞及血小板无明显变化早期病例轻至中度贫血,血小板数可增高,晚期均削减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2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骨髓象一般无明显转变极度增生,粒系细胞常占 0.90 以上,以晚幼及中幼粒为主,早幼粒原粒不超过 0.10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体积分显著增高积分显著减低,甚至为0 Ph无可见于 90%以上病例14 中性粒细胞增多见于哪些疾病?答:急性感染:特殊是化脓性球菌 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 感染为最常见的缘由;但在某些极重度感染时,白细胞总数不但不高,反而减低;严峻的组织损耗及大量血细胞破坏:严峻外伤,较大手术后,大面积烧伤,急性心肌梗死及严峻的血管内溶血后 1236h,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可增多;急性大出血:在急性大出血后 12h 内,四周血中的血红蛋白的含量及红细胞数尚未下降,而白细胞数及中性粒细胞却明显增多,特殊是内出血时,白细胞可高达 20× 10 9L;急性中毒:代谢紊乱所致的代谢性中毒,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和妊娠中毒症;急性化学药物中毒,如急性铅、汞中毒及安眠药中毒等;生物性中毒如昆虫毒、蛇毒、毒蕈中毒等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均可增多;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及恶性肿瘤:呈不同程度的增多,可达数万甚至数十万;大多数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数量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2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急性或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时, 仍显现中性粒细胞增多, 并伴外周血中细胞质量转变;各类恶性肿瘤,特殊是消化道恶性肿瘤,如肝癌、胃癌等可引起白细胞及中性粒细 胞增多;15 中性粒细胞削减见于哪些疾病?答:感染:特殊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如伤寒、副伤寒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与中性粒细胞均削减;某些病毒感染性疾病,如流感、病毒性肝炎、水痘、风疹、巨细 胞病毒感染时,白细胞亦常减低;某些原虫感染,如疟疾、黑热病时白细胞亦可削减;血液系统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非白血性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巨幼细 胞贫血、严峻缺铁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以及骨髓转移癌等,白细胞削减 同经常伴血小板及红细胞削减;物理、化学因素损耗: X 线、 射线、放射性核素等物理因素,化学物质如苯、铅、汞等,以及化学药物如氯霉素、磺胺类药、抗肿瘤药、抗糖尿病及抗甲状腺药物等 均可引起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削减;单核一吞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各种缘由引起的脾脏肿大及其功能亢进,如门脉性肝硬化、淋巴瘤等病常见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削减;自身免疫性疾病 :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产生自身抗体导致白细胞削减;16 白细胞计数参考值成人为多少?答:成人4 10 × 10 9L;17 血液常规检测有哪些?答: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平均值测定和红细胞形状检测;白细胞计 数及分类计数;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值测定和血小板形状检测;18 血液一般检测包括哪些?答:血液一般检测包括血液细胞成分的常规检测 胞检测和红细胞沉降率检测; 简称为血液常规检测 、网织红细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2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19 试述血细胞发育过程中形状演化的一般规律 答:1 细胞体积 随着血细胞的发育成熟,胞体逐步由大变小;但巨核系细胞体积 通常由小变大, 早幼粒细胞较原粒细胞稍大; 胞体大小变化的同经常发生形状变化如巨 核细胞、单核细胞、浆细胞,从圆形或椭圆形变为不规章形;2 细胞质 量:由少逐步增多,但淋巴细胞变化不大;染色:由深蓝变浅染,甚至淡红,红细胞系最终变为橘红色;颗粒:从无颗粒 原始细胞 嗜天青颗粒 早幼粒细胞 特异性颗粒 中性、嗜 酸性和嗜碱性颗粒 ,但红细胞胞质内一般无颗粒;3 细胞核 大小:由大变小,由规章变为不规章,甚至分叶,但巨核细胞核由小变大,红细 胞系核变小,核形规章而最终消逝;染色质:由细致疏松逐步变为粗糙、致密或凝集成块,着色由浅变深;核仁:由有到无,经清楚、模糊不清至消逝;核膜:由不明显变为明显;4 细胞核细胞质比例由大变小, 即由核大质少到核小质多; 巨核细胞就相反;20 急性化脓菌感染和病毒性感染时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活性有何不同?答: 急性化脓菌感染时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时其活性在正常范畴或略减低;21 急性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骨髓象表现有哪些?NAP)活性明显增高,病毒性感染答:骨髓增生明显减低 ;骨髓小粒呈粗网结构空架状, 细胞稀有,造血细胞罕见,大多为非造血细胞;粒、红两系细胞极度削减,淋巴细胞相对增高,可达 巨核细胞显著削减,多数病例常无巨核细胞可见;80以上;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2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22浆细胞比值增高;有时仍可有肥大细胞 组织嗜碱细胞 、网状细胞增高;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表现是什么?答:主要临床表现为贫血、感染和出血;23 溶血性贫血骨髓象有哪些表现?答:1. 骨髓增生明显活跃;2. 红细胞系显著增生,幼红细胞常>30,急性溶血时甚至 >50,粒红比例降低或倒置;各阶段幼红细胞增多,以中幼及晚幼红细胞增多为主;核分裂型幼红细胞多见; 可见幼红细胞胞质边缘不规章突起、 核畸形、Howell-Jolly 小体、嗜碱点彩等;成熟红细胞形状与血象相同;3. 粒细胞系相对削减,各阶段细胞的比例及形状大致正常;4. 巨核细胞系一般正常;24 溶血性贫血血象有哪些表现?答:1. 红细胞、血红蛋白削减,两者呈平行性下降; 以晚幼红或中 2. 红细胞大小不均,易见大红细胞、嗜多色性红细胞及有核红细胞幼红细胞为主 ,以及可见 Howell-Jolly小体、 Cabot 环、点彩红细胞等;不同缘由所致的溶血性贫血,有时显现特殊的异形红细胞增多,如球形细胞、靶细 胞、裂细胞等,对病因诊断具有肯定意义;3. 网织红细胞增多,特殊是急性溶血经常明显增多;4. 急性溶血时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常增多;核左移现象;25 缺铁性贫血典型的血液学特点是什么?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并有中性粒细胞答: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为国内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26 如仅用抗 D血清进行鉴定, Rh血型就可粗略地分为哪几类?答:可分为 Rh阳性及阴性两类;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2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27 试述 ABO 血型系统分型答:ABO 血型系统可分为四型:红细胞上具有 A 抗原,血清中有抗 B 抗体为 A 型;红细胞上有 B 抗原,血清中有抗 A 抗体为 B 型;红细胞上有 A 和 B 抗原,血清中不含抗A 和抗 B 抗体者为 AB 型;红细胞上不具有 A 和 B 抗原,而血清中有抗 A 和抗 B 抗体者为 O 型28 何为血型?答:血型是人体血液的一种遗传性状,各种血液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及某些血浆蛋白在个体之间均具有抗原成分的差异,受独立的遗传基因掌握;29 ABO 血型系统抗体有抗 A 和抗 B 包括哪几种?答:免疫性抗体主要是 IgG、自然抗体主要是 IgM 30 缺铁性贫血骨髓象特点有哪些?答:1 骨髓增生明显活跃;2 红细胞系统增生活跃,幼红细胞百分率常>30,使粒红细胞比例降低;红系以中幼及晚幼红细胞为主,贫血严峻时,中幼红较晚幼细胞更多;3 贫血程度较轻时,幼红细胞形状无明显反常;中度以上贫血时,细胞体积减小,胞质量少,着色偏嗜碱性;有时细胞边缘可见不规章突起,核畸形,晚幼红细胞的核固缩呈小而致密的紫黑色“ 炭核”;成熟红细胞形状的变化同血象;4 粒细胞系相对削减,但各阶段细胞的比例及形状大致正常;5 巨核细胞系正常;31 人体细胞有几条染色体?其中常染色体有几对?性染色体有几对?答:人体细胞有 46 条染色体,其中常染色体 性为 46,XY ;女性为 46,XX ;22 对44 条,性染色体 1 对XY ,男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4 页,共 2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第三章 血栓与止血检测名词说明1 出血时间:将皮肤刺破后,让血液自然流出到血液自然停止所需的时间称为出血时间BT ;2 凝血时间 CT :静脉血放入试管 玻璃试管、塑料试管 中,观看自采血开头至血液凝固所需的时间,称为凝血时间 CT;3 一期止血缺陷:是指血管壁和血小板缺陷所致出血病;4 二期止血缺陷:是指凝血因子缺陷或病理性抗凝物质存在所致的出血病;问答题:1BT 延长临床意义 :如原发性和继发性血小板削减性紫癜;答:1. 血小板明显削减2. 血小板功能反常3. 严峻缺乏血浆某些凝血因子血管性血友病 vWD、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5 页,共 2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4. 血管反常 5. 药物影响 2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测定 vWF:Ag临床意义 答: vWF:Ag 是血管内皮细胞的促凝指标之一;它由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和分泌,参 与血小板的黏附和集合反应,起促凝血作用;1减低 : 见于血管性血友病 vWD,是诊断 vWD及其分型的指标之一;见于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死、心绞痛、脑血管病变、糖尿病、妊娠高血压 2增高: 综合征、肾小球疾病、 大手术后、 恶性肿瘤、 免疫性疾病、 感染性疾病、 骨髓增生症等;3何为凝血时间?他反应什么系统的凝血过程?何为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PT ?他反应什 么系统的凝血过程?答:静脉血放入试管 玻璃试管、塑料试管 中,观看自采血开头至血液凝固所需的 时间,称为凝血时间 CT;反应内源凝血系统的凝血过程 在被检血浆中加入 Ca 2和组织因子 TF 或组织凝血活酶 , 观测血浆的凝固时间,称 为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PT ;反应外源凝血系统的凝血过程 4 临床上常用抗凝系统检测包括哪两大部分?答:抗凝系统检测包括临床上常用的病理性抗凝物质检测和生理性抗凝因子检测两部分,后者也是凝血系统的调剂因子;5纤维蛋白凝块在 70 min 内完全溶解说明什么?纤维蛋白凝块在超过 120 min仍不溶解 又说明什么?答:纤维蛋白凝块在 70 min 内完全溶解说明纤溶活性增强;纤维蛋白凝块在超过 120 min 仍不溶解说明纤溶活性减低;6 血栓与止血的检测主要临床意义?答: 血栓与止血的检测主要用于临床有出血倾向、出血病患者以及血栓前状态、血栓病患者的临床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观看和预后判定等,也用于抗血栓和溶血栓药物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6 页,共 2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治疗的监测等;7 何为一期止血缺陷?应选用哪种方法作为筛检试验?答: 一期止血缺陷是指血管壁和血小板缺陷所致出血病;选用血小板计数 PLT 和出血时间 BT 作为筛检试验8 何为二期止血缺陷?二期止血缺陷筛检试验如何挑选与应用?答: 二期止血缺陷是指凝血因子缺陷或病理性抗凝物质存在所致的出血病;选用APTT和PT作为筛检试验,大致有以下四种情形:1APTT和PT都正常 除正常人外,仅见于遗传性和获得性因子缺陷症;2APTT 延长, PT正常 多数是由内源性凝血途径缺陷所引起的出血病,如遗传性和获得性因子、和缺陷症等;3APTT正常, PT延长 多数是由外源性凝血途径缺陷所引起的出血病,如遗传性和获得性因子缺陷症等;4APTT和PT都延长 多数是由共同凝血途径缺陷所引起的出血病,如遗传性和获得性因子 X、V、凝血酶原 因子 和纤维蛋白原 因子 缺陷症 -;此外,临床应用肝素治疗时, APTT也相应延长;应用口服抗凝剂治疗时,PT也相应延长;同时应用肝素、华法林以及纤溶综合征、抗磷脂抗体时,APTT与PT可同时延长;9 试述纤溶亢进筛检试验的挑选与应用答:纤溶亢进性出血指纤维蛋白 原和某些凝血因子被纤溶酶降解所引起的出血;可选用FDPs和D-D 作为筛检试验,大致有以下四种情形:1FDPs和D-D均正常 表示纤溶活性正常,临床的出血症状可能与纤溶症无关,如ELT阴性更予以支持;2FDPs阳性 D-D阴性理论上只见于纤维蛋白原被降解,而纤维蛋白未被降解,即原发性纤溶;实际上这种情形多属于FDPs的假阳性,见于肝病、手术出血、重型DIC 、纤溶早期、猛烈运动后、类风湿关节炎、抗RhD抗体存在等;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7 页,共 2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3FDPs阴性; D-D阳性理论上只见于纤维蛋白被降解,而纤维蛋白原未被降解,即继发性纤溶;实际上这种情形多数属于 FDPs的假阴性,见于 DIC、静脉血栓、动脉血栓和溶血栓治疗等;4FDPs和D-D都阳性 表示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同时被降解,见于继发性纤溶,如DIC和溶血栓治疗后;这种情形临床最为多见,如ELT阳性更予以支持;第四章 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测 名词说明:1 球一管平稳:在尿液形成过程中,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重吸取功能起重要作用,两者维护肯定的比例关系称为球一管平稳;2 多尿: 24h 尿量超过 2500ml,称为多尿;3 少尿: 成人尿量低于 400ml24h 或 17mlh,称为少尿;4 无尿: 而低于 100ml24h,就称为无尿;5 血尿: 尿液内含有肯定量的红细胞,称为血尿;6 肉眼血尿:每升尿液中含血量超过1ml,即可显现淡红色,称肉眼血尿;第 18 页,共 26 页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7 镜下血尿: 如尿液外观变化不明显,离心沉淀后,镜检时每高倍镜视野红细胞平均 >3个,称为镜下血尿;8 蛋白尿: 尿蛋白定性试验阳性或定量试验超过150mg24h尿时,称蛋白尿;9 尿三胆: 尿胆红素、尿胆原和尿胆素三者共称尿三胆;10 管型: 是蛋白质、细胞或碎片在肾小管、集合管中凝固而成的圆柱形蛋白聚体;11 浆膜腔: 人体的胸腔、腹腔、心包腔统称为浆膜腔12 精子活动率:精子活动率是检测活动精子占精子总数的百分率;观看100 个精子,计数活动精子的数量,运算出精子活动率;13 精子活动力 : 精子活动力是精子向前运动的才能,即活动精子的质量;14 乳糜尿 :尿中混有淋巴液而呈稀牛奶状称为乳糜尿 . 15 乳糜血尿 :尿中混有淋巴液而呈稀牛奶状称为乳糜尿,如同时混有血液,称为乳糜血 尿;16 尿比密 SG:是指在 4条件下尿液与同体积纯水的重量之比;17 酮体:是 -羟丁酸、乙酰乙酸和丙酮的总称;18 尿沉渣检测 :是对尿液离心沉淀物中有形成分的鉴定;问答题1 尿液检测的意义主要有哪些?答: 1帮助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和疗效观看 2帮助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 3用药的监护2 尿液一般检测包括哪些内容?答:一般性状检测:尿量、气味、外观、比重、酸碱度等;化学检测:尿蛋白、尿糖、尿酮体、尿胆原、尿胆红素等尿沉渣 显微镜 检测:细胞、管型、结晶体等;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9 页,共 2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3 尿液标本的收集包括哪些?答:1 首次尿:尿液检测一般以早晨首次尿为好,可获得较多信息,如蛋白、细胞和管型等; 2 随机尿:用于门诊和急诊病人的暂时检验;324h 尿:假如需要测定24h 期间溶质的排泄总量,如尿蛋白、尿糖、电解质等定量检测,需要留取 24h 尿液,并且记录尿量;感;4 餐后尿:通常在午餐后 2h 收集尿标本;此标本对病理性糖尿、蛋白尿检测较敏5 清洁中段尿 4 如何诊断开放性肺结核?答:痰涂片抗酸染色, 如发觉分枝杆菌, 就可诊断为开放性肺结核, 不仅指导治疗,而且有助于掌握传染源,削减结核病的传播;5 肺癌的早期诊断?答:可依据早期临床症状、胸部 合进行;X线检查、痰液涂片检查及纤维支气管镜等方面配后者可直接吸取支气管分泌物作细胞学检查,或将冲洗液沉淀涂片检查;6 肺癌诊断的组织学依据是什么?答:痰脱落细胞检查阳性是确诊肺癌的组织学依据;正确采集标本,肺癌的痰液细 胞学阳性检出率为 60 70,且方法简洁,无痛楚,易被病人接受,是当前诊断肺癌的主要方法之一;7 脑脊液主要功能有哪些?答:脑脊液主要功能包括: 爱护大脑和脊髓免受外界震荡损耗,调剂颅内压力变化;供应大脑、脊髓养分物质并运走代谢产物,调剂神经系统碱储量,维护正常 pH值等;8 何为漏出液?其形成的主要缘由有哪些?常见于哪些疾病?答:漏出液为非炎性积液;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0 页,共 26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其形成的主要缘由有: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当血浆清蛋白低于25gL 时,导致血管与组织间渗透压平稳失调,水分进入组织或潴留在浆膜腔而形成积液;重度养分不良等;常见于晚期肝硬化、 肾病综合征、毛细血管内流体静脉压上升 使过多的液体滤出, 组织间液增多并超过代偿限度时,液体进入浆膜腔形成积液;常见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静脉栓塞;淋巴管堵塞常见于丝虫病或肿瘤压迫等,此时积液可以是乳糜样的; 前两种原因形成的漏出液常为多浆膜腔积液,同时伴有组织间液增多引起的水肿;9 简述宫颈 阴道脱落细胞学检查在临床上的应用答:临床上主要用于:诊断恶性肿瘤和判定预后;明白卵巢的功能;10 试述漏出液与渗出液鉴别诊断第五章 常用肾脏功能试验室检测名词说明: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1 页,共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