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文化美文 春节台词(共2页DOC).doc
-
资源ID:79949947
资源大小:162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初中语文 文化美文 春节台词(共2页DOC).doc
最新资料推荐春节台词在赣南客家,人们对“年”有着朴素的宗教情怀:圣洁,虔诚,安详,祈盼由此而变的语境,竟然已生成新的语词系统春节“台词”。它们附丽在生活的演变中,让人回味,让人留恋。我老家赣南农村有个特别的习俗过年得吃三天素。斋戒之俗,不但要求避腥见素,而且要餐具洁净。除夕这天,家家户户除搞卫生外,与饮食有关的砧板、锅盖、餐具和厨柜,都要反复擦洗。那时,乡下的清洁剂就是谷壳和油茶饼。一把谷壳蘸上清水冲泡的饼渣,反复搓洗。天气好时,阳光晒过的木器或竹器,散发出淡淡的香气,仿佛山茶留下的魂魄在乡间缱绻,使得临近春节的日子更加温馨、吉祥。太阳落山后,小孩子在大人指挥下,不断把洁净的家什搬回屋里。闻着淡淡的茶饼香气,孩子们也隐隐感觉:年前的洗涮是件神圣的事,不只为了卫生,更像是在谨守一个代代相传的承诺,刻意表现对先祖和神灵的敬重。高兴之余,小孩子也没忘掉大人的教诲当东西都搬回家中,向大人汇报的台词是“搬好了”,千万不可说成“没有了”,或者“搬完了”。过年的核心意义,是团圆。年夜饭布置碗筷,也成了富有意味的仪式。过年的竹筷,换上年前临时削制的,就更显出新年气象了。小时候,家中姐妹多,接到摆碗筷的任务后,数筷子是颇费神的事。有时候随便抓了一大把筷子,数点的结果却少一双,或者少一只,急得直喊,“筷子少了”,“筷子不够了”。大人听了,便耐心“纠正”说,过年了,说话要注意,凡事不能说“没有了”,“少了”,要说“多了”。于是,孩子们又记住了一句春节台词:“筷子多了”,“碗多了”。村里的年夜饭,是素餐,有些食料是固定的:白麻糍拌白糖,就一壶热好的水酒。小时候,年夜饭不见鸡腿倒没有意见,就是白糖不能随心所欲。装白糖的小碗见底了,小孩儿又会举起串着麻糍的筷子嚷嚷:“糖没了”,“糖没了”。大人又得谆谆教诲:要说“多了”。在春节,特定的台词却从不曾误会,其实大人知道,什么东西“多了”,小孩子是一般不会汇报的。再说,那年代物质匮乏,说“多了”的机会也并不多。但毕竟也有要说“多了”的时候。大年初一,邻居亲朋,族中大小,都要聚到一起喝茶饮酒。几张正方形的餐桌拼在一起,席面很大。各家搬出擂茶、水酒,尽情吃喝,尝尝谁家的茶香,谁家的酒浓。家族主妇要在族人面前展示自家手艺,不断倒酒添茶。各家的果品,也各有风味:油煎的糯米酥或脆或韧,糖炒的爆米花有黏有散,沙炒的红薯片酥硬不一拌着香茶浓酒,肚子撑得圆圆的,只得表白茶酒够了,碗中满了。这时,小孩子手捂碗口,记起了大人教导:说“不要了”,“太满了”,“我够了”,这些都不好;正确的台词是“有啦!有啦”客家人好客,过年时尤显热情。正月里一家来客,要请到全村吃茶敬酒。十几家走下来,肚里实在装不下,客人端坐着,碗中空了,只能不停讲“有啦、有啦”,手把碗口捂得紧紧的。若是不知风俗的异乡人,对不上台词,就难免要吃点“亏”了。近年返乡,发现村里的“春节台词”也有些不好理解了。比如,现在家家户户衣食无忧,小孩子不是担心某种偏爱的食物果品不够享用,而是担心大人长辈过分热情,不断叫他们吃这吃那。在村里,看着小孩子举着筷子嚷嚷:“多了,多了”时,还真得仔细推敲分辨这句台词的真实意思:到底是“少了”,“不够”,还是“多了”,吃腻了呢?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二二年四月五日2022年4月5日星期二11: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