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 二 比较 2.1 过生日教案 北师大版(共5页DOC).docx
-
资源ID:79960709
资源大小:196.97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一年级数学上册 二 比较 2.1 过生日教案 北师大版(共5页DOC).docx
最新资料推荐过生日教学目标1.通过多少、大小的比较,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感知要想知道谁多谁少,就必须进行比较。2. 通过比较不同物品的大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3. 通过比较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重难点重点:让学生获得比较多少活动的体验。难点: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比较的方法和结果。教具学具课件,杯子,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喜欢过生日吗?生:喜欢。师: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寿星,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她的生日是怎样过的?餐桌上都有什么?(出示教材第18页情境图)列举出餐桌上摆放的物品。师:如果让你来切蛋糕,你想切成什么样?(学生可以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想法)设计意图:“过生日”是每个儿童非常喜欢的事情,用过生日的情境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会发现餐桌上的摆放有所不同,并用切蛋糕的活动吸引学生,活跃课堂气氛。二、自主探究1. 比较大小。师:如果有人把蛋糕切成这样,你觉得怎样分配比较合理呢?(出示教材第18页比较蛋糕大小情境图)生1:把给自己吃,因为我喜欢吃蛋糕;把给妈妈吃,因为妈妈过生日;把给爸爸吃,因为爸爸不喜欢吃甜食。师:你为什么吃呢?生1:因为我最喜欢吃生日蛋糕,所以我吃最大的。爸爸不喜欢吃甜食,我就让爸爸吃最小的,中间的那块就让妈妈吃。生2:把给妈妈吃,因为妈妈是寿星。把给爸爸吃,我自己吃。师:你为什么这样分配呢?生2:因为妈妈是寿星,我让妈妈吃最大的。我最小,我就吃最小的,中间的那块让爸爸吃。生3:爸爸吃,因为爸爸最能吃。妈妈吃,我自己吃。师:你这样分的原因呢?生3:因为爸爸是最能吃的,所以吃最大的。我最不能吃,所以吃最小的,妈妈吃中间的那块。师:同学们都很聪明,虽然分配的方法不同,但是都挺合理的。合理的原因是你们已经比较了了这3块蛋糕的大小,知道哪块最大,哪块最小。师:如果西瓜切成这样,你们是不是也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呢?(课件出示教材第18页西瓜图)生:最大,最小。设计意图:“教是为了不教”贴切的体现在这里,学生按着自己的想法动手分蛋糕,分配之前他们了解了这3块蛋糕的大小,已经利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了比较,因此学生很容易就能比较出西瓜的大小。2. 比较多少。师:刚才同学们在分蛋糕时说得都很清楚,理由也都很合理,我都挺佩服你们的。下面我来给他们一家三口分配一下饮料。你们来看一看,我这样分配你们能不能接受?(出示教材第18页三杯饮料图)师:第一杯我让妈妈喝,第二杯我让爸爸喝,第三杯我让小男孩儿喝。你觉得我这样分合理吗?学生思考后回答。生1:合理。根据每个人吃饭的多少分配,最多的让爸爸喝,最少的给小男孩儿喝。生2:合理。因为爸爸最能吃,所以爸爸喝最多的,小男孩儿最不能吃,他喝最少的。师:你怎么知道中间那杯最多呢?第三杯最少呢?生3:因为这三个杯子一样高,倒的饮料也一样高,中间这个杯子最粗,所以里面的饮料最多。生4:因为第三个杯子最细了,而且它里面的饮料和前面两杯一样高,那它里面的饮料最少。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设计意图:喝饮料也是学生愿意做的事情,通过教师分配的饮料,让学生根据里边饮料的多少说出教师分配的合理性。在给教师判断的同时,自然而然地比较出了哪杯饮料多,哪杯饮料少。师:我还发现他们家过生日喝了两种饮料(出示图片:餐桌上的饮料图),这两瓶饮料哪瓶多?哪瓶少呢?你们能比较出来吗?生1:我觉得高的饮料多。生2:我觉得矮的饮料多。师:同学们为什么出现了不同的意见?因为这两个饮料瓶子的高矮、粗细都不一样,我们就不能准确地判断了,刚才你们说谁多谁少都是靠眼睛观察,然后猜测的,有时候不太准确。你能不能想一个科学合理的方法呢?(如果学生答不出,告诉学生可以把饮料倒入相同的杯子再作比较。)学生动手操作后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生1:我找来几个一样的杯子,先把高的这瓶饮料全部倒出来,看倒了几杯。然后再把矮的这瓶饮料也倒出来,看倒几杯。哪瓶倒得杯子多,那瓶饮料就多。生2:我找来一个空的饮料瓶子,先把高的那瓶饮料倒进去,然后在液面的最高处画上记号,再倒回原来的瓶子里。然后把矮的这瓶饮料倒进去,液面的最高处在记号的上面就多,在下面就少。生3:我把高的这瓶饮料在瓶子上做上记号,然后把饮料倒在杯子里,再把矮的这瓶饮料倒入高的饮料瓶子里,要是倒完超过了那个记号就是矮的多,要是没超过就是矮的少,要是矮的里面剩下了饮料也是矮的多。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不同外形物体进行比较,通过他们感兴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动脑的能力。3. 再观察。师:出示生日情境图,从这幅图上,你能不能用刚学的比较大小、多少,来比较一下餐桌上的物品?学生可能会发现盘子的大小不同,西瓜和西红柿的大小不同。设计意图:对于物体大小的比较,由于物体比较形象,所以学生比较起来很容易。教学中,除了让学生能比较大小外,还应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三、总结提升学完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呢?跟大家分享一下吧!学生可能会说我学会了比较两个或者三个物体的大小和多少;学会了尊老爱幼和礼让板书设计过生日大小多少课堂作业新设计A类1. 根据果汁的多少给杯子编号码。(考查知识点:比多少;能力要求:会比较多少。)2. 哪种水果多?哪种水果少?(考查知识点:比较多少;能力要求:能够正确地比较物体的多少。)B类看同样一本书,小明剩下2页,小东剩下5页,小林剩下3页。谁看得最多?谁看得最少?(考查知识点:比多少;能力要求:能够正确比较稍复杂的多与少。)参考答案课堂作业新设计A类:1.312542. 橘子多,苹果少。B类:小明看得最多,小东看得最少。教材习题教材第19页“练一练”:1.2. 第一个最大,画“”;第二个最小,画“”。3.4. 爸爸喝得多。5. 第三杯水后面画“”。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二一年八月四日2021年8月4日星期三22:4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