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上册 8 数学广角——数与形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共7页DOC).doc
-
资源ID:79968479
资源大小:682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六年级数学上册 8 数学广角——数与形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共7页DOC).doc
最新资料推荐第2课时 数与形(2)教学内容教科书P107例2,完成教科书P110111“练习二十二”中第48*题。教学目标1.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索研究数与形之间的联系,寻找规律,发现规律,学会利用图形来解决一些有关数的问题。2.让学生经历猜想与验证的过程,体会数形结合、归纳推理、极限等基本数学思想。教学重点探索数与形之间的联系,寻找规律,并利用图形来解决有关数的问题。教学难点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及验证规律的过程。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揭示课题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探究了图形中隐藏的数的规律,今天我们继续研究有关数与图形之间的联系。板书课题:数与形(2)【设计意图】直奔主题,简洁明了,有利于学生清楚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和方向。二、探索发现,学习新知1.教师与学生比赛算题。师:上节课计算竞赛,老师赢了,本节课,我还想跟你们比赛,你们还敢挑战吗?(敢!)师:你们知道+等于多少吗?()那+等于多少呢?【教学提示】也会有聪明的学生能迅速发现规律,很快得出结果。这个时候教师就要转换角色,问问学生为什么算这么快。学生尝试计算,教师直接给出答案。师:只要按照这个分子是1,分母依次扩大到2倍的规律写下去,不管有多少个分数相加,我都能立马算出结果。师:有的同学不相信是吗?咱们试试就知道。为了方便,我请我们班计算最快的同学跟我一起算,看看结果是否相同。谁来出题?学生出题,师生竞赛。【学情预设】学生会按照以上算式中的规律,出以下题:在学生出题后,教师都能立刻算出结果,并且是正确的,学生感到很惊奇。师:知道我为什么算得那么快吗?因为我有一件神秘的法宝,你们想知道吗?【设计意图】一方面,教师通过与学生比赛计算速度,且每次教师胜利,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再通过幽默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另一方面,为接下来学习例题做好铺垫。2.借助正方形探究计算方法。教师边说边用课件出示一个正方形。【教学提示】课件演示时,开始慢一点,等学生理解后可以加速。师:让我们来把这个正方形变一变,聪明的同学们一定能看明白是怎么回事了。(1)进行演示讲解。演示+。师:用一个正方形表示“1”,先取它的一半就是正方形的(涂红),再取剩下部分的一半就是正方形的(涂黄)。师:想一想,正方形中表示+的涂色部分与空白部分和整个正方形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涂色部分等于“1”减去空白部分)空白部分占正方形的几分之几?()那么涂色部分还可以怎么算呢?(1-)也就是说+=1-。继续演示+。师:谁知道除了通分,还可以怎么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演示+。师:那么计算+就可以得到什么?+=1-(2)初步发现规律。师:看到这儿,你发现什么规律了吗?【教学提示】学生尝试练习课件呈现的算式,口答就行。适时追问怎么算的,促进学生运用规律。【学情预设】学生发现,从开始,后面分数的分母依次是前一个分数分母的2倍,把这些分数加起来,和等于1减去最后一个分数。(3)总结规律。师小结:按照这样的规律往下加,不管加到几分之一,只要用1减去这个几分之一就可以得到答案了。师:这个法宝怎么样?谁来说说它好在哪里?你学会了吗?(4)尝试练习。课件出示习题。【设计意图】将复杂的数量运算转化为简单的图形面积计算,转繁为简,化难为易,引导学生探索数与图形的联系,让学生体会到数形结合、归纳推理的数学思想方法。3.知识提升,探索发现。(1)感受极限思想。课件出示教科书P107例2。师:刚才我们已经从一直加到了,如果我继续加,加到,得数等于多少?()再接着加,一直加到,得数等于多少?()随着不断继续加,你发现得数越来越大,无数个这样的数相加,和会是多少呢?这时候你心中有没有一个大胆的猜想?【学情预设】猜想:这样一直加下去,得数会不会就等于1了?师:想象一下,如果我们在刚才加的过程中在正方形上不断涂色,那空白部分的面积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涂色部分的面积呢?【学情预设】空白部分的面积会越来越小,涂色部分的面积会越来越大。师:一直往下加,和的得数越来越接近什么数?最终得数是1吗?你有什么方法来验证?【学情预设】学生提出用圆和线段来帮助验证,若没有学生提出,教师自己提出。(2)利用线段图直观感受相加之和等于“1”。师:教科书上有两幅图,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课件)【教学提示】“无限”的概念非常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演示时,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想象。师:你能看懂这两幅图的意思吗?请你想一想,然后告诉大家你的想法。【学情预设】学生会推导出:这些分数不断加下去,总和就是1。师:他们的想法对吗?【学情预设】同学们利用直观图,并结合算式,看出了+的值越来越接近1。其实,当次数趋于无限时,这些分数的和就是1。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设计意图】利用数与形的结合,让学生直观体会极限的数学思想,并让学生经历猜想得数等于“1”,到数形结合证明得数等于“1”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索新知的精神。4.迁移提升。(1)交流感受。师:对于这种借用图形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你有什么感受?【学情预设】“数”与“形”有着紧密的联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当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时,会发现许多难题的解决变得很简单。(2)举一反三。师:其实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也常用到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帮助我们解题,你能想到哪些例子吗?【教学提示】先让学生说说以前用到的数形结合,再课件呈现。如果学生一下子说不出来,给时间学生讨论一下。【学情预设】学生可能有困难,教师举例:一年级加法,分数的认识,复杂的路程问题,线段图等。(出示课件)师:这些都是数形结合的方法。【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数形结合”是数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三、巩固练习,综合应用1.课件展示教科书P110“练习二十二”第4题。【教学提示】此题更多的是数学思考,首先要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中的关键点,再让学生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感悟比例思想。(1)学生小组合作,研讨解答。【学情预设】本题渗透着比例思想,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适当提示。(2)展示交流。师:这道题跟我们以前学习的行程问题相同吗?需要知道速度和时间吗?引导学生发现狗的速度是人的速度的2倍,用比例的知识解答。2.课件展示教科书P110“练习二十二”第5题。(1)学生仔细读图,尝试解答。(2)展示交流。师:这几个图中哪个是描述妈妈的行程的?你是怎么知道的?【学情预设】学生可能根据整幅图进行判断,也可能只根据其中的一段进行判断。3.课件展示教科书P111“练习二十二”第6题。(1)全班读题,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答。(2)指名回答,要求学生说出解题思路。(3)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连线(课件动态演示)。(4)结合连线图得出:小刚一共下了2盘,分别和小林、小强下的。【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直观性和变难为易的特点。4.课件展示教科书P111“练习二十二”第7题。(1)学生独立在教科书上接着写。(2)全班交流,集体订正。5.课件展示教科书P111“练习二十二”第8*题。(1)学生看图思考。(2)师生交流。师:(ab)2a22abb2吗?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学情预设】学生会说这个大正方形的面积有两种不同的算法,两种算法的结果是相等的。四、课堂小结师: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师小结: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常用数与形结合的方式来思考,这样既利用了形的直观,又利用了数的细微。因此,数与形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我们在今后解决数学问题时,要合理地把数与形结合起来考虑。板书设计数与形(2)+=1教学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于+这个算式的结果等于1不好理解,学生一直争论“它只是越来越接近1,结果离1还是有那么一点点距离。”于是教师通过课件演示,出示一个圆和一条线段,根据分数的意义表示出这些分数,使学生直观地看到最终的结果是“1”,另外还有反推的方法。但这个结果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还有些学生不是很理解。由此也可以看出,小学生对于“极限”思想还是难以接受,还需要进一步渗透。二、六(1)班同学从学校出发,乘车0.5小时,来到离学校6km远的科技馆,参观1小时,出馆后休息0.5小时,然后乘车0.5小时返回学校。下面四幅图中,第( )幅描述了六(1)班同学的这一活动行程。(填序号)参考答案二、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二二年三月二十七日2022年3月27日星期日20: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