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西省教师资格自测提分题3.docx
2022年教师资格试题一 , 单选题 (共20题,每题1分,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 【问题】 教师在“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教学时,提问:“在这辽阔的自然界里,我们随处可以看见许多植物和动物,你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区别植物和动物呢 ”自然引入正题。这种导入方式是()。A.复习导入B.设疑导人C.直观导入D.故事导入【答案】 B2. 【问题】 酶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利用酶生产某些化工产品,能显著降低能耗、减少污染、节约成本B.“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与水温、酸碱度有关,与污物或衣物的性质无关C.用于治疗消化不良症的肠溶多酶片含有多种消化酶,但嚼服后会失去疗效D.要较长时间保持酶活性,各种酶制剂都应保存在低温的条件下【答案】 B3. 【问题】 有关群落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具有明显的水平结构B.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现象密切相关C.松林的马尾松高低错落有致,形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D.同一生态系统中不同地段的生物种类有差别,构成了群落的水平结构【答案】 C4. 【问题】 下列可以看做物质进入内环境的是()。A.喝牛奶进入胃中B.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C.口服抗菌药物D.肌肉注射青霉素【答案】 D5. 【问题】 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目的基因和受体细胞均可来自动、植物或微生物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是两类常用的工具酶C.人胰岛素原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胰岛素原无生物活性D.载体上的抗性基因有利于筛选含重组DNA的细胞和促进目的基因的表达【答案】 D6. 【问题】 齐鲁晚报)2009年7月15日报道,某省十几个城市的玉米患“粗缩病”,该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粗缩病”病毒引起的。关于“粗缩病”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A.“粗缩病”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B.其遗传物质的复制所需原料来自寄主细胞C.组成其核酸的基本元素是CH、O、ND.“粗缩病”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答案】 A7. 【问题】 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在反复的尝试错误中,最终形成了稳定的()。A.认知B.兴趣C.态度D.刺激一反应联结【答案】 D8. 【问题】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叙述,错误的是()。A.淋巴管阻塞引起下肢水肿B.血液中钙盐过多引起肌无力C.再次接触同种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D.腹泻引起体液中水和蛋白质大量丢失【答案】 D9. 【问题】 下列有关人体器官结构的说法,错误的是()。A.人在吸气时,膈肌舒张,膈顶部下降B.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动脉与最小静脉之间的血管C.心脏和血管中的瓣膜保证了人体血管中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动D.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答案】 A10. 【问题】 烟草和烟草花叶病毒这两种生物中核苷酸的种类分别是()。A.5 8B.8 8C.4 4D.8 4【答案】 D11. 【问题】 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它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B.细胞分化在胚胎时期达到最大限度C.随着细胞分化的进行。细胞中的遗传物质种类会发生变化D.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的细胞核保持着全能性【答案】 C12. 【问题】 在学习“种群数量的变化”时学生通过搜集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特征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实例,并交流展示对“种群数量的变化”的实践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这体现了生物课程基本理念中的()。A.提高生物科学素养B.倡导探究学习C.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D.注重理论联系实践【答案】 C13. 【问题】 教师在讲授“细胞的增殖”时,播放文昌鱼胚胎发育视频,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自然引入正题,这种导人方式属于()。A.直观导入B.设疑导入C.经验导入D.事例导入【答案】 A14. 【问题】 婴儿动作发展的正确顺序是()。A.翻身坐抬头站走B.抬头翻身坐站走C.翻身抬头坐站走D.抬头坐翻身站走【答案】 B15. 【问题】 关于人体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分化导致基因选择性表达,细胞种类增多B.细胞衰老后有色素沉积C.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不利于个体生长发育D.细胞在癌变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答案】 B16. 【问题】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B.C.D.【答案】 B17. 【问题】 教师对学生思想的认可与学生成绩有( )趋势。 A.负相关B.正相关C.没有关系D.若有若无【答案】 B18. 【问题】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是( )。A.家庭B.社会C.学校D.工作单位【答案】 C19. 【问题】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形成无子番茄过程中生长素没有改变细胞的染色体数目B.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果实的发育C.用一定浓度的脱落酸来处理种子可提高发芽率D.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答案】 C20. 【问题】 下列关于生物体的组成、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中都有核糖体和DNAB.线粒体、核糖体、染色体、质粒中都含有核糖C.受体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D.细胞器之间都可以通过囊泡进行物质运输【答案】 C二 , 多选题 (共20题,每题2分,选项中,至少两个符合题意)1. 【问题】 人格结构是十分复杂的,它主要包括_组成部分。()A.气质B.人格倾向性C.性格D.人格心理特征E.自我调控系统【答案】 BD2. 【问题】 行为目标的陈述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是( ) 。A.总体目标B.具体目标C.产生条件D.行为准则E.教学目标【答案】 BCD3. 【问题】 自我意识的成分包括。A.自我认识B.自我体验C.自我监控D.自我感觉E.自我调节【答案】 ABC4. 【问题】 制约学校课程的因素主要有()。A.生产力B.社会C.知识D.儿童E.政治【答案】 BCD5. 【问题】 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 )。A.道德理论B.道德认识C.道德情感D.道德行为【答案】 BCD6. 【问题】 皮亚杰提出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包括()。A.具体运算阶段B.前运算阶段C.感知运动阶段D.数运算阶段E.形式运算阶段【答案】 ABC7. 【问题】 奥苏伯尔根据学习的方式,将学习分为()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C.意义学习D.机械学习E.概念学习【答案】 AB8. 【问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学德育教育内容的是()A.爱国主义教育B.集体主义教育C.社会主义教育D.劳动教育E.理想教育【答案】 ABCD9. 【问题】 资源管理策略包括( )。A.时间管理策略B.环境管理策略C.努力和心境管理策略D.学习工具管理策略E.社会性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答案】 ABCD10. 【问题】 聘任教师的形式有()。A.招聘B.续聘C.解聘D.不聘E.辞聘【答案】 ABC11. 【问题】 文艺复兴后,很多人文主义思想家都很重视教育问题,其中有代表性的是( ) 等人。 A.意大利的维多里诺B.尼德兰的伊拉斯谟C.德国的赫尔巴特D.捷克的夸美纽斯E.法国的拉伯雷和蒙田【答案】 AB12. 【问题】 关于课外阅读活动的内容,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A.课外阅读的时间是不受限制的B.课外阅读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C.课外阅读的书目必须是老师指定的D.课外阅读的主体是学生E.课外阅读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答案】 AC13. 【问题】 衡量教师社会地位高低的指标性因素是( )。A.政治地位B.经济地位C.文化地位D.教师的权威【答案】 B14. 【问题】 合理编排教学内容的标准就是使教材达到()。A.结构化B.一体化C.网络化D.标准化【答案】 ABC15. 【问题】 动机的功能有( ) 。A.激活功能B.调整功能C.持续功能D.强化功能E.指向功能【答案】 AD16. 【问题】 以下属于影响迁移的客观因素的是( )。A.教师指导B.学习材料特性C.媒体D.认知结构【答案】 ABC17. 【问题】 要使A克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溶液变为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可以采用的方法是()。A.加入0.8A克水B.加水使溶液的质量为2AC.蒸发水,析出0.1A克固态食盐D.加入2A克质量分数为5%的食盐溶液【答案】 BD18. 【问题】 在教学生求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教师讲授如下:连接AC,因为三角形ABC与三角形CDA的三边分别相等,所以,这两个三角形全等,三角形ABC的面积等于12底乘高,所以,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等于底乘高,命题得到证明。然后,教师列举了很多不同大小的平行四边形,要求学生求出它们的面积,结果每个问题都正确解决了。下课前,教师又布置了十几个类似的问题作为家庭作业。A.抑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B.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被扼杀C.导致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缺失D.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答案】 ABC19. 【问题】 主张教育应以社会为本,依照社会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的教育家有()A.孔德B.声棱C.康德D.裴斯泰洛齐E.涂尔干【答案】 A20. 【问题】 教师专业化应具备的条件有( )。A.具备专门的知识技能B.有硕士学历C.以奉献和服务精神为核心理念的职业道德D.具有公认的权威和影响力E.有充分的自治和自律性,有正式专业组织对资格认证进行管理【答案】 ACD三 , 大题分析题 (共5题,每题8分)1. 教师发现两位学生板书演示的内容与自己预设的内容不一致。问题:(1)你如何评价这两位学生的解题过程。(10分)(2)假如你是该教师,针对学生板演的情况,如何组织进一步的教学,完成该课题的教学任务。(10分)【答案】本题主要从“三角函数求值”教学片段入手,考查三角函数基础公式的运算能力、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思想、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教学方法的选择,高中数学课程的实施建议,以及教学案例分析的基本能力等。(1)分别对学生1和学生2的解题过程进行评价,可以从解题的思路、解题的方法、解题结果正确与否,并进行纠正,做小结。注意,学生正确的地方应给予肯定和鼓励,不足之处应及时指出。(2)作为教师在课堂上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可以直接针对学生板演的情况进行点评,完成下一步的教学任务,但这样做学生缺乏反思的过程;教师也可以将学生板演的情况转化为课堂的生成性资源,将其作为课堂讨论的问题进行教学,进一步解决“三角函数求值”这个问题,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学习过程中,更好地完成该课题的教学任务。2. 材料:某小学一位实习老师,教数学。他上课很有趣,但对学生很严格,如果有上黑板演示题目做不出题,就会骂人。最严重的一次是,一个学习不好的男同学被教了好几次还做不对,他一怒之下就把他的头往黑板上撞,用非常粗俗的话骂他。结果那个男生受不了这样的刺激,最后厌学。问题: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教师的教育行为。(14分)【答案】教师的行为违反了教师职业道德,需要我们引以为戒。首先,教师的行为违反了关爱学生的职业道德。关爱学生强调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能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材料中,教师不但在语言上侮辱学生人格,还动手伤害学生,最终让学生身心受到巨大的伤害。其次,教师的行为违反了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为人师表强调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举止文明。材料中,教师侮辱学生人格,侵犯学生权利,给学生树立了负面榜样,不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的养成。再次,教师的行为违反了爱国守法的职业道德。爱国守法强调教师要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材料中,体罚学生,侮辱学生人格,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权和生命健康权,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因此,作为教师,要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关心爱护学生的人格和身心健康,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履行教师的义务,严于律己,促进学生健康发展。3. 阅读文本材料和具体要求,回答下列小题。诫子书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注释】选自诸葛亮集卷一(中华书局2009年版)。诫,告诫、劝勉。子,一般认为是指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书,书信。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玡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夫(fú)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以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无以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明志明确志向。明,明确、坚定。致远达到远大目标。致,达到。广增长。淫(yín)慢放纵懈怠。淫,放纵。慢,懈怠。?励精振奋精神。励,振奋。?险躁轻薄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险轻薄。?治性修养性情。治,修养。?年与时驰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驰,疾行,指迅速逝去。?意与日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枯落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多不接世意思是,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穷庐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预习提示古人往往在家信中寄语子女弟侄,予以教诲与劝勉,这是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一种方式。课文是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一封家书,殷殷教诲中蕴含着深切的期望。朗读课文,注意体会这种情感。参考注释阅读课文,画出你不理解的语句,先与同学讨论交流,看看能否解决。不能解决的,借助工具书完成。思考探究1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疏通文意,互相质疑解难,尝试翻译课文。【答案】1.从“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的角度:诫子书是诸葛亮临终前写给儿子的一封家书,其中蕴含了一名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是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学习名篇,对处于价值观形成时期的初中生意义重大。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进行自主学习,在大量的实践中体会和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课前搜集一些资料,让学生了解作者及本文的创作背景;也可以让学生准备一小段关于修身立志的文章,或者搜集其他表达父母殷切期望的家书来跟大家分享;还可以邀请父母录制一段对自己警诫、期望的视频,体会其中的情感。此外,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文章注释积累文言词句,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朗读方式感知文章情感。在教学结束时,引导学生从文中选择一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并说明选择理由。从“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的角度:诫子书是诸葛亮临终前写给儿子的一封家书。这是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言文,主要论修身治学,强调淡泊宁静的价值。文章通过智慧理性、简练严谨的语言,展现了诸葛亮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课文句式整齐,读来朗朗上口,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朗读方式,培养文言语感,体会文言文的韵律美;鼓励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意,积累常见的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或者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解决疑难词句,丰富文言积累;引导学生以勾画关键词的方式找准文章的线索,理解文章的思路,提升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两个角度任选其一,言之有理即可)2.(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积累重点文言词语,把握文意,背诵课文。了解作者及文章的写作背景。过程与方法:通过默读和勾画关键语句,理解诸葛亮对儿子的教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诸葛亮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获得修身立志的人生启示。(2)确立依据4. 减负,往往我们只在作业数量上做减法,治标不治本;让学生爱上作业,甚至做完后意犹未尽,这才是真正的减负。正如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肖川所说:“作业是教师精心准备的送给孩子们的礼物,它为孩子综合运用知识、发展和表现个人天赋提供机会,使教学的影响延续到生活之中。”教师必须善于把教科书“这本小书”和生活“这本大书”融为一体,富有创意地设计多样化的作业,既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又让学生的知识在作业中升华,技能在作业中掌握,能力在作业中形成。学生的情感、意志、兴趣、习惯、方法、个性在编织精巧的作业训练中得到培养。请结合上述材料,分析素质教育的内涵。【答案】(1)从教育目标的角度看,素质教育以全面培养学生和提高受教育者综合素质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2)从教育功能上看,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养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在作业训练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意志、兴趣、习惯、方法、个性。(3)从教育范围来看,素质教育是全过程、全方位的教育。一方面,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另一方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的各个环节中。5.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幸福是人生的主题,只有感到幸福的人其人生才是快乐和阳光的。教师只有体验到职业的幸福感.才能真切地把快乐带给孩子,才能有效地影响并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题目: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要求:观点正确,语言通顺,文体不限,800字以上。【答案】【参考例文】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我简单地理解为,一名教师能得到幼儿的尊重、认可、热爱和怀念,自身的价值就能得到充分的体现,这就是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其实人的职业幸福感是一种心态,也是信念与追求的体现。如果你想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就应该在每一天的工作中,尽量奉献你的爱,让你的爱悄悄地润泽幼儿的心田;尽量奉献你的微笑,让幼儿感受到教师的爱,鼓起向上的勇气。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的爱不同于一般的爱,它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母爱容易出现溺爱,友爱需要回报,情爱是专一、自私的爱。而师爱是严与爱的结合,是理智的科学的爱,是积极的主动的爱。这种爱是教育的桥梁,是教育的助推力,是后进生转变的催化剂。这种爱博大无私,它包含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当我们用“真爱”“宽容”“尊重”“信任”赢得了幼儿的爱戴,我们就成了幼儿真正的朋友。看着快乐的幼儿,我们的心中就会洋溢着幸福。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一定是幼儿的成功和他们对你的真情回报。“赠人以玫瑰,则手留余香”,教师这个职业是时时给予爱、收获爱的职业。将爱的种子无私地播撒于幼儿的心田,收获的必定是几倍于此的爱的果实。当收到幼儿的节日贺卡时,当接到幼儿打来祝福的电话时.当在大街上有一个似曾相识又不太认识的大孩子叫你的名字时那一刻的幸福感又怎能用笔墨来形容。对于教师来说,是否能时时处处感到幸福是很重要的,因为这不仅仅影响着其人生是否快乐,更影响着幼儿的人生幸福;只有教师时时处处洋溢着幸福,幼儿才会真真切切感受到幸福。当然,一个幸福的教师绝不能把工作当做生活的全部,更不是唯一。我们不提倡做“工作狂”,除了工作还是工作的人,是苦行僧,是清教徒。不懂得休息便不懂得工作,不懂得工作便不懂得生活。幸福的教师常常表现出来的是:说话不死板,做事灵活机动,活得有趣味,自己一生都开心,走到哪里,就把欢笑和快乐带到哪里,给家人、亲人、同事、朋友、幼儿,乃至路人,都带来笑声,使他们都活得愉快开心,让大家都一起快乐、幸福!我们一定要努力让自己的生活提升到“工作再忙心不忙,生活再苦心不累”这样的幸福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