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云南省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提升模拟题.docx
-
资源ID:80002744
资源大小:27.25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云南省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提升模拟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要塞(sài) 气氛(fn) 不逊(xùn) 深恶痛疾(wù)B颁发(bn) 翘首(qiáo) 诘责(jié) 悄无声息(qio)C溃退(kuì) 教诲(hu) 滞留(zhì) 颔首低眉(hàn)D轩昂(xun) 解剖(pu) 炽热(chì) 黯然失色(àn)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锤炼 飓风 苔痕 坦荡如砥B吆唤 交卸 肆意 潜滋暗长C赋闲 星辰 狼藉 张目接舌D踌躇 荫蔽 震颤 深不可测3、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 , , , 。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ABCD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老年人发生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是由劳累、用脑过度、精神紧张、食盐过多等造成的。B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教育。C每天傍晚时分,身体瘦弱的张教授的父亲,总喜欢在这条幽静的小道上散步。D在信息时代,一个人是否具有快速阅读能力决定着一个人成就的大小。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古诗文默写。(1)月下飞天镜,_。(李白渡荆门送别)(2)晴川历历汉阳树,_。(崔颢黄鹤楼)(3)王绩的野望中,以动写静,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与宁静,也写出了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的句子是:_,_。(4)美景共欣赏,“_,_”是王维笔下塞外大漠的壮丽之美;“_,_”是白居易笔下西湖早春的花草之美。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1解释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1)年且九十( ) (2)杂然相许(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寒春易节,始一反焉。3本文说明了_道理。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从“家祭”到“国祭”新华网南京12月13日电(记者 蔡玉高、蒋芳)12月1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遗属家祭活动在纪念馆启动;13日,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南京举行。从“家祭”到“国祭”,中国近代史上最沉痛的一页,正不断加固于整个民族的历史记忆中。降半旗、奏唱国歌、拉响警报、全城默哀、敬献花圈首个国家公祭日,高规格的祭奠仪式,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与无尽思考。1937年12月13日,南京城陷,在那之后的1个多月的时间里,侵华日军血腥屠杀30万放下武器的士兵和手无寸铁的平民,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多年来,南京一直铭记着这段灾难的历史。1985年8月,建立在“万人坑”遗址上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馆。1994年12月13日,纪念馆首次拉响警报并举行集体悼念活动,此后,每年的这一天,纪念馆都会举行悼念活动。纪念馆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对外交流场所。(选自新华网)【材料二】映照历史 点亮和平青砖墙上白色的花圈中写着大大的黑色“奠”字;1213支蜡烛被点燃,跳动的火焰,映着一张张严肃的脸庞。昨晚6点,为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守灵仪式暨和平烛光祭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祭场举行。来自南京江东门小学、南京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等学校的100多名青少年学生,中日韩三国僧侣以及来自美国、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国的约150名国际友人,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守灵祈祷。满头银发的林伯耀一直低着头,表情严肃。这个生在日本、长在日本的福建籍第二代华侨,在日本经常会去跟一些当年参加战争的日本老兵交谈,“他们承认当年的屠杀,也觉得中国人会骂他们,但完全没有反省的举动,这让我特别难过。”林伯耀说。(选自南京日报)【材料三】四海共祭家国魂 旧金山举办南京祭人民网旧金山12月13日电(记者 韩莎莎)自1996年起,每年的12月13日,旧金山当地华人华侨都会举办纪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南京祭”活动,如今已是第19年。“可是今年感觉与以往又有所不同,因为今年的12月13日是中国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一位多次参加公祭活动的华人说。今年的“南京祭”活动在旧金山中华文化中心举办,作为活动的一部分,文化中心展出了日本侵占南京并且制造“南京大屠杀”的照片。家住在距离旧金山市50多英里的米尔皮塔斯市的徐先生告诉记者,他今天是带女儿来参加“南京祭”活动的。他说:“小孩子从历史书上知道了南京大屠杀,我就想带她来了解下南京大屠杀的真相。”一副“五洲同怀民族情 四海共祭家国魂”的挽联在祭奠活动现场显得十分醒目。可容纳近400人的会场几乎坐满了人。除了众多华人华侨、社团组织的参与,旧金山市议员、州议员,以及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罗林泉等都参加了祭奠活动。(选自人民网)(1)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说明它们传递的重要信息有哪些异同。(2)材料二中的“满头银发的林伯耀一直低着头,表情严肃”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3)材料三中说“可是今年感觉与以往又有所不同”。请结合本则材料概括旧金山今年“南京祭”活动的具体情况。(4)“和平像阳光一样温暖,像雨露一样滋润。有了阳光雨露,万物才能茁壮成长。有了和平稳定,人类才能更好实现自己的梦想。”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说。综观三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面小题。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1解释诗中加线的句子。2结合写作背景,联系诗歌内容说说王维思想感情的变化。六、语言表达(共10分)假如居里夫人人选了“2017感动世界人物”,请你为她写一段颁奖词。七、作文(共40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作文。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对“回味”一词作如下解释:【回味】huiwèi名:食物吃过后的余味:无穷。动:从回忆里体会:我一直在他说的话。回味的过程是再次感受的过程,是深入理解的过程,也是重新认识的过程。在生活和学习中,许多时候,一盘菜、一句话、一首诗,乃至一片云、一件事、一份情都会令你回味无穷。请以“回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书写工整,卷面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