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高分模拟题.docx
-
资源ID:80004232
资源大小:28.71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高分模拟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菜园(yuán) 妖娆(ráo) 蛮横(hèn) 点缀(zhuì)B畅泳(yn) 雄辩(biàn) 反诘( jí ) 舐血(shì )C抉择(jué) 崭新(zhn) 堕落(duò ) 阻碍(ài)D奠定(diàn) 歧途(qí) 襁褓(qin) 指摘 (zhi)2、下列词语的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卑鄙劫难赋予袖手旁观B缅怀稀疏彷徨不知所措C襁褓萌发驰聘格物致知D趋势寒噤思慕不修边幅3、【2017届内蒙古包头卷】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第二十六届全国图书博览会在包头举办,来书博会主会场参观的大庭广众络绎不绝,扩大了鹿城的文化传播力和社会影响力。B夕阳的余晖洒在金色的孟加拉湾,“联合动力号”油轮连接着两支输油臂,静静地停泊在波澜不惊的码头边。C我们总说防患未然,然而又有多少单位能够真正做到彻底排查隐患,坚持进行有效的安全教育?答案恐怕不容乐观。D明末清初,很多士大夫热衷于叶子戏,到了如痴如狂的地步,有学者认为,西方扑克牌正是在叶子戏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近年来草原自驾的兴起,严重危害了草原的生态环境,正在成为草原不可承受之重。B央视朗读者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C屠呦呦用青蒿素治疗疟疾的研究,有效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为医学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D现代著名作家吴伯萧的籍贯是山东莱芜人,他的散文大多以小见大,善于从平凡中挖掘出深刻的内涵。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经典诗文默写。(1)_,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近岸,卷石底以出,_,_,_,为岩。(柳宗元小石潭记)(4)_,皆出酒食。(陶渊明桃花源记)(5)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6)_,团团围定炕上坐。(贺敏之回延安)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列诗文,完成各题【甲】石壕吏(节选)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成。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老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乙】_(节选)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其言所闻,背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丙】子奇治阿子奇年十六,齐君使治阿。既行,齐君悔之,遣使追。追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共载皆白首也。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必能治阿矣!”子奇至阿,铸库兵以作耕器,出仓廪以济贫穷,阿县大治。魏闻童子治邑,库无兵,仓无粟,乃起兵击之。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注】阿:地名,今山东阿县。 白首:老年人。决:决断(改事)。1甲诗的作者是_(人名),乙节选语段出自课文_。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1)遣使追( ) (2)铸库兵以作耕器(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余人各复延至其家。4对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 )A走出粮仓去救济贫穷的百姓,全面治理阿县。B走出粮仓去救济贫穷的百姓,阿县十分安定。C拿出粮仓里的粮食来救济贫穷的百姓,阿县十分安定。D拿出粮仓里的粮食来救济贫穷的百姓,全面治理阿县。5甲诗控诉了_,乙文描绘了_的淳朴风尚,丙文展现了子奇治阿的才华。6下列对上述诗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有吏夜捉人”反映了当时官民之间的紧张关系。B“不足为外人道也”体现了村中人对外人的排斥。C“共载皆白首”暗示阿县年轻人起初不欢迎子奇。D上述诗文都意在表现战争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影响。7甲诗“_”的行为和乙文“_”的举措,都表现了百姓对战争的恐惧和厌恶,但丙文又告诉我们 _的道理。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大自然的语言选段,完成后面小题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1阅读第一段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1)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2)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2请你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第段中的加点词“一定”的表达作用。3选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决定物供现象来的四个因素,作者为什么要先说纬度,再说经度、高下的差异,最后说古今的差异?请从说明顺序的角度作简要分析。4选文最后一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5结合第-段回答,下列诗句所反映的物候现象是由哪种主要因素影响的(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2)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塞北)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李白塞下曲)( )(4)五原(位于内蒙古)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 )(5)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63月26日是玲玲的生曰,远在大连和北京的两个姐姐都在微信上发来电子货卡表示祝贺,令玲玲惊讶的是照片上北京的连翘和榆叶梅开得正盛,可是在气候宜人的大连这两种花却未开放,你能结合选文内容解答玲玲的疑惑吗?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完成下面小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底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鸣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下列选项中对诗歌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诗中对恶劣天气的描写非常精彩,“怒号”二字写出秋风威力之大,“卷”“飞”“渡”也呼应风之猛烈。B“忍”“欺”写出了作者面对群童抱茅而去的愤懑和无奈。C“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中的“铁”字,既写出天气的寒冷难耐,又写出被子的陈旧,表现作者生活极其贫苦。D“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写出诗人只是因为屋破漏雨,长夜难熬,才睡不着觉的愁苦情绪。2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六、语言表达(共10分)文学常识填空。课文选自_,这是_的经典著作之一,相传是西汉经学家_对战国至秦汉间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的。七、作文(共40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叶圣陶说:“写作材料都是诸位生活里原有的,不是生活以外找来的。”请你就读过的某部名著或经典文章,写一篇读后感。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