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福建省建瓯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高分预测模拟题.docx
-
资源ID:80008018
资源大小:37.87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福建省建瓯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高分预测模拟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八月秋高风怒号(háo)B卷我屋上三重(chóng)茅C何时眼前突兀(wù)见此屋D手把文书口称敕(shù)2、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帐蓬 器材 鲜有人迹B考查 锯痛 精雕细刻C蜷卧 辩别 熠熠烁烁D山崖 懈怠 奇形怪状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国产大飞机C919的设计别具匠心,用高效空气过滤系统为乘客提供高品质空气。B随着“泰州教育大阅读”的深入开展,“师生共读”和“亲子阅读”在全市蔚然成风。C柳敬亭是明末清初的评话家,张岱、吴伟业、钱谦益等赫赫有名的人物都为他写过诗文。D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潜滋暗长的影响,有效约束家庭成员的行为、作风和操守。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经过表决、推举、讨论等一系列程序,出席职工代表大会的人选顺利产生。B即将召开的第十三届全运会增设了围棋、攀岩、龙舟等深受群众喜爱的体育项目。C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D随着“天舟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核舟记文末揭示中心的语句是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下题。【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栎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选自韩愈马说)【乙】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伯乐对曰:“臣之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马不可告以天下之马也。臣有所与共担缠薪菜者,有九方皋,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请见之。”穆公见之,使行求马。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曰:“何马也?”对曰:“牝而黄。”使人往取之,牡而骊。报穆公,穆公不说,召伯乐而谓之曰:“败矣!子所使求马者,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伯乐喟然太息曰:“一至于此乎!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皋之相马,乃有贵乎马者也!”马至,果天下之马也。(选自九方皋相马,有删改)【注释】姓:指代家族,此处指子孙。担缠薪菜:即担柴挑菜,指干粗活。牝:雌性鸟兽。下文的“牡”是指雄性鸟兽。骊:纯黑色的马。1请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臣 之 子 皆 下 才 也 可 告 以 良 马 不 可 告 以 天 下 之 马 也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1)一食或尽粟一石(2)穆公不说(3)色物牝牡尚弗能知(4)伯乐喟然太息曰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2)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4【甲】【乙】两文都写到伯乐,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他是一个怎样的人?5【甲】【乙】两段文字各包含了怎样的寓意?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课内语段,回答问题。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从沟底升起一道彩虹,横跨龙槽,穿过雾霭,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_;或淌过石板,_;或被夹在石间,_。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_,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1你能联系语境把下面四个词语的序号准确地填在文中的横线上吗?A潺潺成溪B如丝如缕C汩汩如泉D哀哀打旋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_;或淌过石板,_;或被夹在石间,_。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_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语段的内容。3这段描写的角度有什么特点?4作者第二次到壶口看黄河是在枯水季节,从本段我们可以看到哪些和雨季不同的景象?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石壕吏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表,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己矣”体现了老妇丧子的悲痛和含悲度日。B“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暗示了老妇人已被官吏抓走了。C全诗主要塑造了一个盛气凌人的恶吏形象和一个饱受欺凌的老妪形象。其中,恶吏是本文塑造的主要人物。D本诗既抒发了诗人对人们的同情之情,也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谴责。2关于石壕吏一诗中作者的感情,理解错误的是( )A石壕吏虽然抨击的是石壕吏凶暴气焰和冷酷无情,但作者的用意是借此揭露整个封建统治的罪恶。B这是一首叙事诗,全文无一句直接议论、抒情句,却在叙事中饱含了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C反映了诗人当时思想上的矛盾:他歌颂石壕老妇人承担苦难的精神,表明他支持唐王朝的平叛斗争,但他又写出了老妇人一家的悲惨遭遇,表明他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而深感悲痛。D“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运用夸张手法,形成强烈反差,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矛盾。六、语言表达(共10分)巧对下联。有一年冬天,苏轼和佛印和尚踏雪赏梅,佛印见景生情,脱口而出:“雪里白梅,雪映白梅梅映雪。”下面几个字是苏轼的下联。试根据对联的有关常识,重新排列这几个字,使它和上联对仗工整。上联:雪里白梅,雪映白梅梅映雪。下联:_七、作文(共40分)请根据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写一篇半命题练笔。要求:题目:小石潭真 (只允许填一个字)。200-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