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南省驻马店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自测模拟提分题.docx
-
资源ID:80012329
资源大小:28.09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河南省驻马店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自测模拟提分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真挚(zhì) 宇宙(zhòu) 柏树(bó)B惨淡(cn) 意匠(jiàn) 赋予(fù)C渲染(rn) 惆怅(chán) 碧空(bì)D熟悉(shú) 朝暮(cháo) 朴素(p)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咆哮 捣蛋 雕粱画栋 咬牙跺脚B雕塑 凝视 另请高明 骂骂咧咧C囫囵 伺侯 无可奈何 喃喃自语D半响 积蓄 喜出望外 另请高明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面对这样或那样的缺憾,我们不应是过度狂热的追求完美无瑕,以至于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甚至到了厌世的境地。B这篇散文把桂林山水描写得形象逼真,读完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美丽的景色实在引人入胜,游人们不由得陶醉其中。C他对答如流的态度是那么的胸无成竹,那十拿九稳的神情,真是让我无地自容,暗暗发窘。D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4、选出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 )A甲骨文通过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员会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B为了提高准确度,北京第四次全市范围古树名木资源调查首次实现了GPS定位全覆盖。C中国企业要走出国门,就必须了解当地市场,适应和熟知当地法律与文化。D在“足球进校园”活动如火如荼的形势下,孝感市中小学建立了162个校园足球队。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按要求默写。(1)塞下秋来风景异,_。(2)_,八年风味徒思浙。(3)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_,_。(4)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_, _。(5)秋瑾满江红中,表达作者虽有凌云壮志,但知音难觅,不觉泪湿衣襟的句子是:_?_!(6)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运用典故,正面揭示了作者和征人们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又何间焉 间:偶然B小大之狱 狱:指诉讼事件C再而衰 再:第二次D望其旗靡 靡:倒下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公与之乘 辍耕之垄上B何以战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C登轼而望之 足肤皲裂而不知D吾视其辙乱 安陵君其许寡人3下列对选文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远谋”为全文的关键,曹刿的“远谋”与肉食者的“鄙”形成鲜明对比。B“公将鼓之”与“公将驰之”表现出鲁庄公不察战情,急躁冒进。C文章详写了战前曹刿的言论和作战的具体过程,略写了战后论述取胜之道。D全文语言简洁精练,散句、对偶句错落有致,表意说理通达晓畅。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青云楼主冯骥才青云楼主,海河边一小文人的号。此君脸窄身簿,皮黄肉干,胳膊大腿又细又长,远瞧赛几根竹竿子上凉着的一张豆皮。但人不可貌相,海不可斗量。他能写能画,能刻图章,连托裱的事也行;可行家们说他手糙了点儿。因故,天津卫的买卖没他写的匾,饭庄药铺的墙上不挂他的画。他于书画这行,是又在行里,又在行外。文人落到这步,那股子“怀才不遇”的滋味,是苦是酸,还是又苦又酸,只有他自己知道了。于是,青云楼这斋号就叫他想出来了。他自号青云楼主,还写了一副对子挂在迎面墙壁上:“人在青山里,心卧白云中。”他常常自言自语念这对子。每每念罢,闭目摇肩,真如隐士。再说他隔墙就是四季春大酒楼,整天鱼味肉味葱味酱味换着样儿往窗户里边飘。关上窗户?那管屁用,窗玻璃拦得住鱼鲜肉香,却拦不住灯红酒绿。一位邻居对他说:“你这青云楼干脆也改成饭馆算了。这青云楼三字听着还挺好听,一叫准响!”这话当时差点叫他死过去。乾旋地转,运气有变。一天,有个好事的小子陈八,带来一位美国人拜访他。陈八说这老美喜欢中国的老东西,尤其是字画。青云楼主头一回与洋人会面,脑子发乱,手脚也忙,踩凳子挂画时,差点来个“人仰马翻”。那老美并没注意到他,只管去瞧墙上的画,每瞧一幅,就哇啦哇啦叫一嗓子,好赛洗屁股时叫水烫着了。然后,嘬起嘴啧啧赞赏一番。最后老美用中文一个字一个字地对青云楼主说:“我、太,高、兴、了、谢、谢我、太、高、兴、了、谢、谢”他大概只学了这几个字,反反复复地说,一直告辞而去。青云楼主高兴得要疯。他这辈子,头次叫人这么崇拜。两个月后,他收到一封洋文写的信。他拿到大公报的报馆去找懂洋文的朱先生。朱先生一看就笑了,对他说:“你用嘛法子,把人家老美都折腾出神经病来了?他说他回国后天天眼睛里都是你写的字,晚上做梦也是你的字,还说他感到中国的艺术家绝对都是天才!”青云楼主如上青云,身子发飘,一夜没睡,天亮时,忽来灵感,挥笔给那老美写了“宁静致远”四个大字,亲手裱成横批,送到邮局寄去。邮件里还附一张信纸,要求人家把字挂在墙上后,无论如何站在这字前面,照张照片寄来。他想,他要拿这照片给人看。给亲友看,给街坊邻居看,给那些小看他的人看,再给买卖家那几个大老板看,给报馆的编辑们看,最后在报上刊登出来。都看吧!你们不认我,人家老美认我!他在青云楼中坐等三个月,直等到有点疑惑甚至有点泄气时,一封外皮上写着洋文的信终于寄来了。他忙撕开,抽出一封信,全是洋文,他不懂,里边并没照片。再看信封,照片竟卡在里边,他捏住照片神出来一瞧,有点别扭,不大对劲,他再细瞧,竟傻了。那老美倒是站在他那字的前边照了像,可是字儿却挂倒了,全朝下了!1仔细阅读选文,梳理文章内容。事件发展青云楼生意暗淡字画受到洋人赏识赠“老美”字画,索要照片看到“老美”的照片情感变化2作者为什么说“他于书画这行,是又在行里,又在行外”?3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那老美倒是站在他那字的前边照了像,可是字儿却挂倒了。全朝下了”这一结果,前文中已作了铺垫。请把这个句子找出来。5青云楼主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形象?请简要概括。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描述军旅生活,开篇即把镜头定在军营中,展现作者曾经历过的生活情景。B“八百里分麾下炙”用典故,写在众多军营里分食烤牛肉的场景,是夸张之词。C下片运用比喻手法形象描写战斗的激烈,同时表达作者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D“壮”是这首词的特色,在内容、情感、语言诸方面均体现出“豪放”“壮美”。2“可怜白发生”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六、语言表达(共10分)将下列句子组成语序恰当的语段,在横线上写出序号。先秦文化元典不仅生动记录了古圣先贤对于生命的理解认知为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赋予了强大的精神动力而且还为人类生命意识的形成提供了源头活水并将中华民族的生命意识赓续传承,永远发扬光大同时也不断昭示人们要理解生命真谛、丰富生命内涵、创造生命价值_七、作文(共40分)写作很多时候,我们都觉得天不遂人愿,不能心想事成。这个时候你不如问问自己:你有能力改变命运吗?如果没有,那就想办法改变自己吧。改变自己的懒惰,改掉自己的坏习惯,慢慢地你就会发现,你的改变让生活都变得顺利多了。请以“改变”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