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北省叶城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通关测试题.docx
-
资源ID:80012719
资源大小:29.3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河北省叶城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通关测试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词语书写和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雾霭(wù i) 缄默(xián mò)B雉鸡(zhu j) 蹼鹬(p y)C千徙(qin x) 狩猎(sh liè)D香蒲 (xing pú) 凋零(dio líng)2、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晶盈 流淌 顺水推舟B映照 掌故 五彩斑澜C跌落 堤坝 目眩神迷D黎明 掠过 白须捶胸3、阅读古诗,完成题目。诗经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诗经·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注释投:投送、赠。琼:美玉。琚(j)佩玉。瑶:美玉。玖(ji):浅黑色的玉。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蒹葭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B木瓜“你赠给我果子,我回赠你美玉”,与“投桃报李”不同,回报的东西价值远高于受赠的东西,体现了主人公对情意的珍视。字面上看写的是两个人相互赠送礼物,而实质上是表达感情,是写一个男子与女子互赠食物以定同心之约。C木瓜是现今传诵最广诗经名篇之一,本诗的内容和劳动的场景结合很紧密,这可以从投给“我”的东西得到应证。诗中生发出的成语“投木报琼”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D蒹葭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追寻的精神以及可望而不可及的绝望情绪。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有关部门最近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中考期间严防安全不出问题。B我反对将儿子送到贵族幼儿园去,希望儿子不毁在优裕的生活环境里,让他从小就具有刚毅、诚实、吃苦耐劳。C保障儿童权利是设置儿童节的初衷,这一要义在今天丝毫没有过时,所以仍需要成人时时反思。D虽然人生的幕布徐徐拉开,但在少年的眼里,世界和未来都是崭新的充满吸引力的。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古诗文默写填空。(1)我们想达到某个目的,又苦于没有途径,可以引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诗句:_,_。 (2)_,白露未晞。 (3)窈窕淑女,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甲】“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史记货殖列传序)【乙】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诗经邶风)【丙】孤山何以祠陆宣公也?盖自陆少保炳为世宗乳母之子,揽权怙宠,自谓系出宣公,创祠祀之。规制宏厂,吞吐湖山。台榭之盛,概湖无比。A炳以势焰,孰有美产,即思攫夺。旁有故锦衣王佐别墅壮丽,其孽子不肖,炳乃罗织其罪,勒以献产。捕及其母,故佐妾也。对簿时,子强辩。B母膝行前,道其子罪甚详。子泣,谓母忍陷其死也。母叱之曰:“死即死,尚何说!”指炳座顾曰:“而父坐此非一日,作此等事亦非一日,而生汝不肖子,天道也,汝死犹晚!”炳颊发赤,趣遣之出,弗终夺。(西湖梦寻陆宣公祠)【注释】陆宣公:陆贽,字敬舆,唐代嘉兴人。唐贤相,卒谥宣。陆少保炳:陆炳,平湖(今属浙江)人。其母亲是明世宗的乳母。曾自失火行宫中背出世宗,由是得宠,权势倾天下。宏厂:宏大。王佐:曾掌锦衣卫,后被陆炳取代。1阅读甲乙诗文,用甲文中的短语填空。式微中“胡不归”是因为当时社会没有“_”、“_”,只有无尽的劳役。2在诵读式微的时候,小西发现诗中四个“胡”字极具表现力,请结合诗句说说其表达效果。3在探究重点字词词义的时候,小西和小湘互相推荐了几种方法,请将下列对话补充完整。小西:“好行其德”中的“好”可以利用课内迁移法,联系“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中的“好”,都是_的意思。小湘:是的,还有“成语解词法”,例如“揽权怙宠”中的“怙”可以联系成语“怙势凌弱”,也就是“仗势欺人”,由此可知“怙”是_的意思。小西:不同的词可以根据自己的积累运用不同的方法来解释,也有些多义词我们需要查阅字典,根据语境来判断它的意思。小湘:同意,字典是最可靠的老师,我查了“勒以献产”中的“勒”,它的解释有:约束;强制;统率;雕刻,你猜应该是哪一个?小西:这可难不倒我,根据语境应该是_(填序号)的意思。4对丙文中画线语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炳以势焰,孰有美产,即思攫夺。理解:陆炳借着自己的权势,看到谁有好的家产,就想着抢夺,“孰”同“吾与徐公孰美”中“孰”字意思相同,表现出他仗势欺人的丑恶嘴脸。B母膝行前,道其子罪甚详。理解:母亲用膝盖跪着前行,为了自己的儿子详细地陈述陆炳的罪状,“膝行”极力表现了母亲的爱子和大义。5联读三篇诗文,完成小题。(1)陆炳创祠祭祀陆宣公,是否是“仓廪实而知礼节”的表现,结合诗文谈谈你的看法。(2)对于“人富而仁义附焉”的论断,你是否认同,结合诗文分析理由并谈谈你对于“贫富”与“仁义”关系的看法。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节选)这里便是著名的长江奇观之一的冰塔林。从砾石堆上四面张望,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历历在目。杰巴、安托、开大车的大胡子师傅,头戴狐皮帽,身裹羊皮袍,肩扛比人身还长的大冰凌,蠕动在巨大的冰谷里,一列小小身影。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统领着冰雪劲旅,天地间浩浩苍苍。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地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慢慢从砾石堆上走下来,慢慢沿冰河接近冰山。这一壁冰山像屏风,精雕细刻着各种图案。图案形态随意性很强,难说像什么。从狭小的泳洞里爬过去,豁然又一番天地。整座冰塔林就由许多冰的庄园冰的院落组成,自成一天地。我用新近装备的柯尼卡拍彩照,使用标准镜头受限,没同时配起变焦镜头使我后悔了一辈子拍一座完整的冰山,要退出很远。正是在后退的当儿,脚下一滑,分外利落地一屁股坐在冰河上,裂骨之痛随之袭来。这一跤,使我在后来的旅行中备受折磨。回那曲拍了片才知道,娇贵而无用的尾椎骨已经折断,连带腰椎也错了位。往下的情景多少有些凄凉。此地的海拔已经超过六千米。头痛,恶心,双脚绵软,呼吸困难典型的缺氧反应,外加新伤剧痛。索性哪儿都不去了,一个人蜷卧在最近的这座冰山脚下。眼看着兴致极高的伙伴们,大口喘着气,扛着摄影器材,翻过一面冰墙,不见了。说不见又出现了一个,老远喊我:“都到这地方了,不到处转一转,多吃亏呀!”他从冰墙那边翻过来,到小车里取盛放胶片的箱子。为节省体力,就在冰上推。“我要死了。”我少气无力地说,声音空空荡荡,随即散失在冰原上。置身于冰窟,远比想象的要温暖,穿着件腈纶棉衣,外罩一件皮夹克,居然感觉不到冷。风一刻不停地呼啸,辩不清它何来何往,仿佛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就在这里川流不息,把冰河上的雪粒纷纷扬扬地扫荡着,又纷纷扬扬地洒落在河滩上、冰缝里。渐渐地冰河已光滑难行。从北京来的摄影师大吴,负责拍一本有关藏北的大型画册,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照相器材就装在一个很考究的箱子里,唯恐摔坏了,便推着箱子在冰面上爬行。他用奇怪的“鱼眼”为我拍了一张反转片,一部分精神和生命就寄存在这变了形的仙境中了。是琼瑶仙境,静穆的晶莹和洁白。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漫不经心地切割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懈怠。冰体一点一点地改变了形态,变成自然力所能刻画成的最漂亮的这番模样: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蜿蜒而立的。那些冰搭、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被肩。小小的我便蜷卧在这巨人之发下。太阳偶一露面,这冰世界便熠熠烁烁,光彩夺目。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1请你结合文中相关的句子,说说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冰塔林的?2“风一刻不停地呼啸,辨不清它何来何往,仿佛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就在这里川流不息”,这句话如何理解?3请你赏析第段画线句子的节奏之美。4节选部分作者多次写到自己糟糕的身体状况,这些内容有什么作用?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诗词,完成下面小题。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1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的_(人名)。2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卖炭翁一诗揭露了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B“把”、“称”、“叱”、“牵”,几个简洁而有力的动词,形象地描绘出宫使如狼似虎般的蛮横掠夺。C“手把文书口称敕”中的“文书”是行政机构间互相往来的平行公文,而小太监手里却有“文书”和“敕”,这两个词表现了宫使的狐假虎威、巧取豪夺。D“牛困人饥日已高”七个字就直接写出了卖炭翁在雪地赶车行走的整个过程,形象地写出了卖炭翁卖炭的艰难困苦:路远、车重、雪厚、人苦。3“翩翩两骑来是谁”中的“翩翩”一词表现了宫使怎样的形象?六、语言表达(共10分)回忆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大自然的语言中 “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一句运用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试列举出卖炭翁中,作者对卖炭老人一处精彩描写的语句,作简要分析。我选第_题,_七、作文(共40分)请就本学期推荐阅读的傅雷家书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要求:可以针对这部名著的整体或其中某走一个片段来写;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联系个人的生活经验时,不能脱离原著任意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