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福建省石狮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评估预测题.docx
-
资源ID:80013155
资源大小:28.77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福建省石狮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评估预测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倘若有人问我:“百行(xíng)什么为先?万恶(è)什么为首?”我便一点不迟疑答道:“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B数(sh)风流人物,还看今朝(cháo)。C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hào)之者,好之者不如乐(lè)之者。”D身体活动的空(kng)间是可以计量(liàng)的,心灵活动的疆域,是否也有个基本达标的数值?2、下面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请您想象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B为了创建圆明园,曾经耗废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C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D我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王的男中音和老张的手风琴的伴奏相得益彰,极富艺术感染力。B他们两人的关系一直亲如兄弟,难怪人们说他们两人间不容发。C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艾青孤独的身影在烛光里更显得形销骨立。D事件的真相未明,一切都处在扑朔迷离中,需要我们抽丝剥茧地去还原。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渐渐地放慢了速度。B由于革命潮流的冲击和进步思想的影响,使他形成了初步的民主年主义思想。C我们只要领会了书中的精华,才能体会到读书的乐趣。D杜小康找到了那十几只鸭,但在芦荡里迷路了。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醉能同其乐,_,太守也。(欧阳修醉翁亭记)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欧阳修醉翁亭记)_,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欲渡黄河冰塞川,_。(李白行路难(其一)_,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水调歌头中词人酒酣之时,对着皎洁的月亮所产生的遐思的句子是“_,_”。岳阳楼记中,从时间上写尽湖山景色的语句是“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甲】【乙】两篇文盲文,完成后面小题【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城中可以望而见者,若巡检署之居洛北者为尤高。巡检使内殿崇班李君,始入其署,即相其西南隅而增筑之,治亭于上,敞其南北向以望焉。见山之连者、岫者,络绎联豆,卑相附,高相摩,亭然起,崒然止,来而向,去而背,倾崖怪壑,若奔若蹲,若斗若倚,世所传嵩阳三十六峰者,皆可以坐而数之。因取其苍翠丛列之状,遂以“丛翠”名其亭。亭成李君与宾客以酒食登而落之其古所谓居高明而远眺望者欤!既而欲记其始造之岁月,因求修辞而刻之云。(选自欧阳修丛翠亭记)【注释】岫(xiù):山洞。卑:地位低下。崒(zú)然:突兀,高耸貌。修辞:写作,作文。1用“/”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限划两处)亭 成 李 君 与 宾 客 以 酒 食 登 而 落 之 其 古 所 谓 居 高 明 而 远 眺 望 者 欤2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及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山行六七里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行之有效B渐闻水声潺潺 陶后鲜有闻 逸闻趣事C居高明而远眺望 居庙堂之高 居安思危D因求修辞而刻之云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择善而从3下列的翻译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翻译: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有一座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啊。理解:作者于大山之“峰回路转”处推出主景醉翁亭,仅用几十个字,可见文笔之简练。B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翻译: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中啊。理解:这句话是全文的核心命意,为后文写景抒情定下了基调。C若奔若蹲,若斗若倚。翻译:像奔走、像蹲伏、像争斗、像偎依。理解:四个“若”字联接四个动词,一气呵成,谷壑、倾崖的动静,群山的千姿百态跃然纸上。D因取其苍翠丛列之状,遂以“丛翠”名其亭。翻译:因此根据亭子周围群山像苍翠草木丛生的状态,于是用“丛翠”命名这个亭子。理解:这句话恰到好处地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交代了亭名的由来。4【甲】【乙】两文在内容上都写了亭子,结合两文内容回答问题。(1)【甲】文是从醉翁亭的_、醉翁亭周围的自然景色以及醉翁亭的_这三方面介绍醉翁亭的。【乙】文主要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使山川之妙呈现眼前。(2)【甲】【乙】两文中作者的心境有何共通点?_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甲】有一天,一群二百人以上的农民,在他家门前聚合,要求这个商人平价卖给他们米-这是在饥荒时代一种对有道德的人的习惯要求。可是这位富人拒绝讨论这件事,他把人们驱走而关上了大门。彭德怀接着说:“我正从他家门前经过,停止着观看这种示威。我看这些人一多半已饿个半死,而且我知道这个富人在他的仓里有一万石以上的米。可是他完全拒绝帮助这些饥饿的人们。我激怒起来了,领导着农民攻打并且冲进他的家里。农民运走了他的仓里的一大半粮食。以后我想到这件事情时,我不知道当时为什么要那样做。我只知道他应该把米卖给穷人的,而且如果他不肯这样做的话,那他们从他这里把米抢走,是很对的。”【乙】阮小五道:“他们不怕天,不怕地,不怕官司,论秤分金银,异样穿锦缎,成瓮吃酒,大块吃肉,如何不快活!”吴用听了,暗暗地欢喜道:“正好用计了。”阮小七道:“若是有识我们的,水里水里去,火里火里去。若能勾受用得一日,便死了开眉展眼。”吴用暗地想道:“这三个都有意了,我且慢慢地诱他。”吴用道:“小生这几年也只在晁保正庄上左近教些村学。如今打听得他有一套富贵待取,特地来和你们商议,我等就那半路里拦住取了,如何?”阮小五道:“这个确使不得。他既是仗义疏财的好男子,我们却去坏他的道路,须吃江湖上好汉们知时笑话。”吴用道:“你们三位弟兄在这里,不是我坏心术来诱你们,这件事,非同小可的勾当。目今朝内蔡太师是六月十五日生辰,他的女婿是北京大名府梁中书,即目(目前,现在)起解十万贯金珠宝贝与他丈人庆生辰。今有一个好汉姓刘名唐,特来报知。如今欲要请你们去商议,聚几个好汉,向山凹僻静去处,取此一套富贵,不义之财,大家图个一世快活。因此特教小生只做买鱼,来请你们三个计较,成此一事。不知你们心意如何?”1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选自埃德加·斯诺所著的红星照耀中国,该书以客观的笔触为读者描绘了一个自由、平等、和谐的“红色之邦”的景象。B红星照耀中国中,作者介绍了彭德怀成长为红军高级指挥员的革命历程,乐观、爽快、正直的性格特点以及关爱儿童的生活细节,还述说了他与彭德怀关于游击战争的战术和红军怎样生长起来的谈话。C【乙】文选自水浒传,作品以“官逼民反”为主题,生动具体描写了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过程。D【乙】文中的晁保正是指晁盖,他与吴用、刘唐是“智取生辰纲”的主要领导者和策划者,后来他协助宋江成为梁山泊的首领。2【乙】文中,吴用处事的细致缜密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3根据选文并结合整本书内容,说说彭德怀等共产党人发动革命与梁山好汉起义的目的有何不同?五、诗歌鉴赏(共5分)得乐天书元稹远信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何如。寻常不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注】元稹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三月贬谪通州(今四川达州),当年八月,挚友乐天也从长安贬谪江州(今江西九江);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罢和州刺史返洛阳,同时乐天罢苏州刺史归洛,两位诗人在扬州相逢。1两首诗标题中都提与两位作者交好的“乐天”,他是谁?2三位诗人都遭遇贬官的相同命运,元稹得乐天来信和刘禹锡获乐天赠诗各有什么情感表现?3得乐天书一诗并未叙写信中所言及读信所感,着重写的什么?刘禹锡酬答诗的颈联现在常被人引用,人们赋予了它什么样的新的含义?六、语言表达(共10分)读下面的诗句,仿照例句填空。例句徐志摩诗:“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愁有了味道。(1)李清照词:“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愁有了_。(2)秦少游词:“无边丝雨细如愁。”愁有了_。(3)赵嘏诗:“夕阳楼上山重叠,未抵闲愁一倍多。”愁有了_。(4)李煜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愁有了_。七、作文(共4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著名学者金克木,年轻时曾是大学图书管理员。一次,他偶然看到某位大学者的一份借书单,心想,大学者都要阅读的书,一定很有价值。于是,他一有时间就找来书单上的书阅读。渐渐地,他读的书越来越多,眼界越来越广阔。学问越来越深厚。只有小学学历的他,最后成为在文学、历史、翻译等诸多方面卓有成就的学者。请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写一篇 600字至 800字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