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东省阳江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深度自测测试题.docx
-
资源ID:80015880
资源大小:26.64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阳江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深度自测测试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融化(róng) 孕育(yùn) 翩然(bin) 农谚(yán)B簌簌(shù) 萌发(méng) 芳菲(fi) 销声匿迹(nì)C衰草(shui) 草长莺飞(yng) 窥见(ku) 纬度(wi)D风雪载途(zhài) 侵害(qn) 逆温(yì) 数据(shù)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特殊 孕育 哀草连天 风雪在途B追溯 滑翔 天衣无缝 草长莺飞C邀请 调零 目空一切 夜幕降临D譬如 取诀 周而复始 难以置信3、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在“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的铮铮誓言中,我们读懂了他们治病救人的神圣使命。当前,疫情是命令,病房如战场。翻开中华民族的医学史,“医者仁心”“医道无私”的理念世代相传。广大医护人员不顾个人安危,生动彰显出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不懈追求,在最危险的地方展现出最崇高的精神品质。面对疫情,多少医护人员“最美逆行”,多少白衣战士“请战出征”。ABCD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次研讨会,大家对如何提高复习效率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B通过开展“拆墙透绿”活动,使我市城市品位有了很大提升。C漫长的人生中,谁也不可能不一帆风顺,谁也难免要经历挫折。D大家纷纷表示,要以“感动中国”人物为榜样,从他们身上汲取正能量,将感动变成行动。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名句默写_,在河之洲。_,君子好逑。_,左右流之。求之不得,_。_,白露为霜。_,道阻且长。_,宛在水中沚。关雎中“_,_”已成为人们追求爱情的口头语。蒹葭中“_,_”常被我们引用来形容所爱恋的人在远方。蒹葭中描写露浓霜重的秋景的句子是: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选自大道之行也)(二)原谷有祖,年老,谷父母厌憎,欲弃之。谷年十五,谏父曰:“祖育儿生女,勤俭终身,岂有老而弃之者乎?是负义也。”父不从,作舆,弃祖于野。谷随,收舆归。父曰:“汝何以收此凶具?”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选自原谷谏父)注:祖:祖父,祖辈。谏:规劝。旧时称规劝君主或尊长,使改正错误。舆(yú):手推的小车。凶具:不吉利的用具。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1)讲信修睦(2)故人不独亲其亲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3语段(一)中“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4语段(一)和语段(二)都涉及的共同的社会话题是什么?两语段在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上有什么不同?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蚂蚁的群体智慧彼得·米勒我曾以为蚂蚁做什么事都心中有数。那些列队爬过我厨房台面的小家伙们看上去是那么信心十足,于是我猜想它们早就订好了计划,知道要去哪儿,要做什么。不然的话,蚂蚁又怎能做出组织行军路线、建造复杂蚁穴、发动大规模突袭等奇妙的行为呢? 结果我错了。蚂蚁毕竟不是聪明的小工程师、建筑师或武士至少单个蚂蚁不是。当需要决定下一步怎么做时,大多数蚂蚁都毫无头绪。 那我们又该怎么解释地球上已知的大约1.2万个蚂蚁物种的繁荣呢?它们在1.4亿年的进化中一定学到了什么。 蚂蚁并不聪明,但聚在一起就聪明了。蚁群可以解决对单个蚂蚁来说不可思议的问题,比如寻找通往食物源的最短路径,分派工蚁做不同的工作,或保卫领土不受邻居侵袭。落单的时候,蚂蚁可能就像个小傻瓜,但聚成蚁群就能对环境做出快速有效的反应。这是因为它们拥有一种被称做“群体智能”的东西。 个体的简单行动怎样组合成了群体的复杂行为?如果几百只蜜蜂中间有许多不同意见,它们如何做出关于蜂巢安置的重大决定?是什么使得一群鲱鱼如此精确地协调行动,能在瞬间改变方向,仿佛是单一的银色有机体?这些动物中,没有哪一个能够看到全局,但每一个都为群体的成功出了一份力,它们集体表现出的能力甚至让那些最了解它们的生物学家都感到神奇。 蚁群运作的要诀之一是:没有哪只蚂蚁执掌大权。没有将军来指挥武士,没有经理来使唤工人。蚁后只负责产卵。哪怕蚁群中有50万只蚂蚁,也能无需管理而正常运作至少不需要我们所熟知的那些管理形式。它们靠的是个体之间的无数次互动,共同遵循着一套简单的经验法则科学家称之为“自组织系统”。 蚂蚁是用触觉和嗅觉进行交流的。两只蚂蚁相遇时,就用触角互相嗅一嗅。觅食蚁每天离穴之前,一般都要等早晨的巡逻蚁回来。巡逻蚁进入蚁穴时,会和觅食蚁简短地碰碰触角。与巡逻蚁的接触是一种刺激,驱使觅食蚁出门。觅食蚁通过与巡逻蚁相遇的频率来判断出门是否安全。如果巡逻蚁回巢的频率正常,就该出去觅食了。如果不正常,就最好再等等。外面可能风很大,也可能有一只饥饿的蜥蜴等在那里。一旦有蚂蚁开始觅食并带回食物,其他蚂蚁就会根据自己与返回的觅食蚁碰面的频率,陆续加入觅食的行列。 没有一只蚂蚁能够看到全局。没有一只蚂蚁指挥别的蚂蚁做事。归根到底,它们是不需要领导的,即使是复杂的行为也能通过相对简单的互动来协调进行。 (选自智慧背囊,有删节)1作者为什么曾以为蚂蚁做什么事都心中有数呢?2文中运用了不少疑问句,疑问句的运用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3蚂蚁并不聪明,为什么说聚在一起的蚁群就聪明呢?4文章第段中画线的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五、诗歌鉴赏(共5分)蒹葭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这首诗开头两句以秋景起兴,展现了一幅 的秋景图。六、语言表达(共10分)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伯乐和千里马谁更重要?请畅谈你的看法,可举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_七、作文(共40分)请以“家乡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多于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