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辽宁省辽阳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高分通关模拟题.docx
-
资源ID:80016843
资源大小:25.94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辽宁省辽阳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高分通关模拟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派遣(qin)拈轻怕重(nin)热忱(chén)B担子(dn) 狭隘(yì) 纯粹(cùi)C殉职(xùn) 教训(xùn) 延安(yán)D殖民(zhí) 鄙薄(b) 见异思迁(qin)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凛冽 头衔 怪涎不经 拈轻怕重B分歧 温驯 见异思迁 迫不急待C决别 眩晕 骇人听闻 大相径庭D坍塌 鉴赏 混为一谈 神采奕奕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路边有一只小鸟在吃食,我小心翼翼地走过,生怕打扰了它吃早餐。B展览馆里展出的各种工艺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C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忽然恍然大悟。D她想让我懂得“杯”是“杯”,“水”是“水”,而我却把两者混为一谈。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妈妈说的羚羊是用一件黑色硬木雕成的工艺品。B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我们一定要认真研究,仔细调查,不可掉以轻心。C风儿从我脚下的林子里钻出来,送来林涛深沉的低吟。D大雁知道,在每个沼泽地和池塘边,都有瞄准它们的枪声。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按要求默写填空。(1)_ , 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2) 强欲登高去,_。(岑参行军九月思长安故园)(3) 夜发清溪向三峡,_。(李白峨眉山月歌)(4)杜甫在江南逢李龟年中慨叹时世之凋敝丧乱与人生之凄凉飘零的诗句是:“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本文作者是_,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有关他的历史故事家喻户晓,例如:_。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夫君子之行_非学无以广才_淫慢则不能励精_将复何及_3翻译句子。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4作者写这封信的目的是告诫儿子成才成学的条件是什么?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菊花的节选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菊花菊花原产地是中国。菊花又名鞠,还有黄花、九华、金蕊、金精、帝女花等三四十个称谓。菊花大多开放在秋寒之季,飒飒冷风中,百花凋落,唯有菊花灿然绽放,让人心生敬意。菊花分类的标准多种多样。依花茎可将菊花分为大菊和小菊;依花期可分为春菊、夏菊、秋菊、冬菊(寒菊)和四季菊;依花色可分为黄、白、粉、紫、橙、褐、绿以及间色和复色等。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菊花都是黄色的。这实际上是一种错误认识。菊花的适应性强。它喜爱阳光也耐寒冷。光照充足的地方,菊花长得更健康、更茁壮,而在少光、寒冷的地方菊花也能生长。与郁金香等花卉相比,菊花对土壤的要求不高。它更适宜生长在排水良好的土壤中,但潮湿的环境中也能寻觅到它的芳容。播种或扦插的方式菊花都可成活。菊花良好的适应性,使其在中国自华南至东北地区均能栽植。菊花是很多城市绿化的首选花卉。菊花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菊花端庄素雅,晚香凝秀,花姿飘逸,淡意疏容,是著名的观赏植物。“重阳日赏菊”始于晋代陶渊明,现在已成为我国的一种文化传统。例如每到秋季,我国许多城市常常举办规模不等的“菊展”供市民欣赏。菊花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菊花作为药材使用,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中医学认为菊花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的功效。它的这一功效,历来为广大民众所认可。例如,有人经常饮用菊花茶,就是为了达到明目润咽的目的。菊花自古受人喜爱,国人爱其质朴的形象更爱其高洁的品格。菊花是中国的传统名花之一,后来也风靡世界,是中国送给世界的一份美丽礼物。(选文有改动)1下面对文中画线句子说明方法的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自然段画线句子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B第自然段画线句子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C第自然段画线句子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D第自然段画线句子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2下面说法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A菊花全都开放在秋寒之季,飒飒冷风中,百花凋落,唯有菊花灿然绽放。B菊花耐寒冷,越是在少光、寒冷的地方,越能生长得更健康,更茁壮。C“重阳日赏菊”始于晋代陶渊明,现在已成为全世界的一种文化传统。D菊花自古受人喜爱,国人不仅喜爱菊花质朴的形象,尤其喜爱其高洁的品格。3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自然段加点词“大多”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B第自然段加点词“这”指代的是“人们的传统印象中,菊花都是黄色的”。C第至第自然段依次说明了菊花适应性强、有药用价值、观赏价值高等特点。D本文在介绍菊花时,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行文的脉络清晰。五、诗歌鉴赏(共5分)选出对古诗赏析有误的一项(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A题目中的“左迁”指降职,李白听说好友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于是写下了这首诗。B首句写“杨花落尽”和“子规啼”,融情于景,渲染了悲凉、感伤的气氛。C第二句中的“过五溪”三字看似平淡,其实是写出了龙标的荒远和李白对友人的同情。D后两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的忧愁、无奈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六、语言表达(共10分)下面是一位同学的周记提纲,请你应用所学,评判一下是否做到了思路清晰。如果没有,请你帮他修改一下,并说明理由。主题:母爱无处不在(1)母亲到学校给我送药,我对母亲态度有所改变(2)母亲学习上对我很严厉,让我感到压抑(3)我考试成绩不好,母亲安慰我,我终于懂得母亲的心七、作文(共40分)请以“校园友爱二三事”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不得抄袭、套作。用规范汉字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