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四川省达州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点睛提升考试题.docx
-
资源ID:80017998
资源大小:28.36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四川省达州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点睛提升考试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收敛(lin) 缄默(jin) 豁然贯通(huò)B琐屑(xuè) 媲美(pì) 锲而不舍(qiè)C盘旋(xuán) 倔强(jiàng) 长吁短叹(x)D绮丽(q) 卓越(zhuó) 心会神凝(níng)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安营扎寨勇往直前怒不可遏震耳欲聋B风云变幻接踵而致川流不息漫不经心C历历在目轻歌曼舞美不胜收纷至沓来D名副其实亭台楼阁络绎不绝和颜悦色3、下面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散文诗,经过文学家们的不断创造和开拓,终于水到渠成,成为常见的一种文学形式。B近十年来,我天南地北地跑了不少地方。C强化舆论监督力度,使不法分子感到人言可畏。D相敬如宾是朋友交往起码的一条原则。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教育行政部门提出,要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措施。B我们只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才能在各种考验面前充满信心。C在观众一阵又一阵的喝彩声中,给运动员增添了无穷的力量。D各级人民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关系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能否顺利开展。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曲径通幽处,_。(2)此地一为别,_(3)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_,_。(4)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小题。【甲】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乙】秦时妇人唐开元中,代州都督以五台多客僧,恐妖伪事起,非有住持者,悉逐之。客僧惧逐,多权窜山谷。有法朗者,深入雁门山。幽涧之中有石洞,容人出入。朗多赍干粮,欲住此山,遂寻洞入。数百步渐阔,至平地,涉流水,渡一岸,日月甚明。更行二里,至草屋中,有妇人,并衣草叶,容色端丽。见僧惧愕,问云:“汝乃何人?”僧曰:“我人也。”妇人笑云:“宁有人形骸如此?”僧曰:“我事佛。佛须摈落形骸,故尔。”因问:“佛是何者?”僧具言之。相顾笑曰:“语甚有理。”复问:“宗旨如何?”僧为讲金刚经。称善数四。僧因问:“此处是何世界?”妇人云:“我自秦人,随蒙恬筑长城。恬多使妇人我等不胜其弊逃窜至此。初食草根,得以不死。此来亦不知年岁,不复至人间。”遂留僧,以草根哺之,涩不可食。僧住此四十余日,暂辞,出人间求食。及至代州,备粮更去,则迷不知其所矣。【注释】客僧:外来和尚。妖伪事起:兴妖作怪,蛊惑人心。权:权且,暂且。法朗:和尚法号。赍:携带。事:侍奉,供奉。摈落:剃光头。自:本是。弊:压迫。1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一处)恬 多 使 妇 人 我 等 不 胜 其 弊 逃 窜 至 此。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便要还家并衣草叶僧具言之 相顾笑曰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宁有人形骸如此?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4阅读【甲】文,说说作者结尾写刘子骥一事有什么作用?5说说两篇文章在内容上的相似之处。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选段,完成下面小题。一滴水经过丽江阿来我是一片雪,轻盈地落在了玉龙雪山顶上。有一天,我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坚硬的冰。和更多的冰挤在一起,缓缓向下流动。在许多年的沉睡里,我变成了玉龙雪山冰川的一部分。我望见了山下绿色的盆地丽江坝。望见了森林,田野和村庄。张望的时候,我被阳光融化成了一滴水。我想起来,自己的前生,在从高空的雾气化为一片雪,又凝成一粒冰之前,也是一滴水。是的,我又化成了一滴水,和瀑布里另外的水大声喧哗着扑向山下。在高山上,我们沉默了那么久,终于可以敞开喉咙大声喧哗。一路上,经过了许多高大挺拔的树。名叫松与杉。还有更多的树开满鲜花,叫做杜鹃,叫做山茶。经过马帮来往的驿道,经过纳西族村庄里的人们,他们都在说:丽江坝,丽江坝。那真是一个山间美丽的大盆地。从玉龙雪山脚下,一直向南,铺展开去。视线尽头,几座小山前,人们正在建筑一座城。村庄里的木匠与石匠,正往那里出发。后来我知道,视野尽头的那些山叫做象山,狮子山,更远一点,叫做笔架山。后来,我知道,那时是明代,纳西族的首领木氏家族率领百姓筑起了名扬世界的四方街。四方街筑成后,一个名叫徐霞客的远游人来了,把玉龙雪山写进了书里,把丽江古城写进书里,让它们的名字四处流传。我已经奔流到了丽江坝放牧着牛羊的草甸上,我也要去四方街。但是,眼前一黑,我就和很多水一起,跌落到地底下去了。丽江人把高山溪流跌落到地下的地方叫做落水洞。落水洞下面,是很深的黑暗。曲折的水道。安静的深潭。在充满寂静和岩石的味道的地下,我又睡去了。再次醒来,时间又过去了好几百年。我是被亮光惊醒的。我和很多水从象山脚下的黑龙潭冒出来。咕咚一声翻上水面。看见很多不同模样的人。黑头发的人,黄头发的人。黑眼睛的人,蓝眼睛的人。我看见了潭边的亭台楼阁。看见了花与树。我还顺着人们远眺的目光看见了玉龙雪山,晶莹夺目矗立在蓝天下面。潭水映照雪山,真让人目眩神迷啊。人们在桥上,在堤上,说着不同的语言。在不同的语言里,都有那个词频频出现:丽江,丽江。这时的丽江已经是一座很大的城了。城里也不是只有最初筑城的纳西人了。如今全中国全世界的人都要来丽江,看纳西古城的四方街,看玉龙雪山。1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采用第一人称,以“一滴水”为视角,记述了“我”从雪山到达四方街的踪迹。B两段,主要讲述了“一滴水”的前生,描述丽江环境及玉龙山。C第段,描写山林风光、丽江城的建筑史和成名史等。D选文主要从空间的维度展开记述:由高到低,记述了“我”的游踪;没有涉及到时间维度的记述。2选文以第一人称“我”和“一滴水”的视角记述,有什么好处?请加以评析。3选文开头两段,开篇写“我”的神奇“变身”,富有神话色彩,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4选文两次运用“同语反复”,结合划线词句内涵,简析其表达效果。经过马帮来往的驿道,经过纳西族村庄里的人们,他们都在说:丽江坝,丽江坝。在不同的语言里,都有那个词频频出现:丽江,丽江。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1请写出下列词语的含义。萋萋: 溯洄:2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蒹葭出自诗经·秦风,是一首抒情诗。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记录了从东周到春秋时期的共305篇,它分为赋、比、兴。B蒹葭全诗没有直接诉说主人公的思念,但其思念却绵远悠长。直接描写了“伊人”,使其身影无处不在。C本诗和关雎在语言形式都四言为主,都使用了双声叠韵词。但关雎含蓄委婉,场景朦胧,而蒹葭则感情坦率朴素,热烈浓郁。D全诗三章,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每章都是前两句写景,三四句点明主题,五至八句描绘追寻的情状,使诗具有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美感。六、语言表达(共10分)下面句子的语序都不合理,请修改。(1)文章的主题确定以后,还要根据主题的需要聚合、组织、选择材料,以确保材料为主题服务。(2)不远的地方,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在那肥大的荷叶下面。(3)我国园林建筑与诗文、绘画等艺术紧密结合,形成了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的、富有诗情画意的艺术风格。(4)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要有责任做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现象,增强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七、作文(共40分)请以“开在心中的花朵”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 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记叙文;或根据自己的所思所感,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散文。 写记叙文要求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写散文要求叙事或抒情线索明朗,感情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