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安徽省淮南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高分通关预测题.docx
-
资源ID:80018244
资源大小:28.69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安徽省淮南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高分通关预测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绯红(fi) 隧洞(suì) 纤绳(qiàn)B蜗行(w) 干瘪(bi) 笑涡(w)C迷惘(wng) 驳船(bó) 淤滩(y)D血肉(xuè) 喷薄(bó) 伤痕累累(li)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咆哮 捣蛋 雕粱画栋 咬牙跺脚B雕塑 凝视 另请高明 骂骂咧咧C囫囵 伺侯 无可奈何 喃喃自语D半响 积蓄 喜出望外 另请高明3、将下面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段话,填写在横线处,排列最合适的一项是()牛能大量进食,_,_,_,_,_,对充满智慧的经典作品就得深读精思,反复品味。如同牛的“反刍”一样,含英咀华,直至得其精髓。读书有精读与泛读读书也应当学会“反刍”,我们应当比牛更聪明,因为我们会思考读书要讲求智慧牛的雄健与善于反当很有关系它不断地咀嚼,以助消化吸收ABCD4、下面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培训,大家懂得了责任重于泰山的道理,受益匪浅。B有头脑的人类为了控制某些不受待见的生物,居然采取了一些污染整个环境的做法,而且这些做法甚至威胁到了人类自身的生存。C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以便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D十年过去了,汶川大地震的幸存者大多走出了地震带来的阴影。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根据课文用正楷字默写。(1)兔从狗窦入,_。(十五从军行)(2)_,愁云惨淡万里凝。(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年少万兜鍪,_。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_。(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4)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这首曲中,触发作者怀古忧思之情的句子是:_,_。(5)把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一诗默写完整。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_,_。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过零丁洋【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传文天祥,字宋瑞,吉之吉水人也。年二十举进士,帝亲拔为第一。德祐初,江上报急。天祥发郡中豪杰,有众万人。其友止之,天祥曰:“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寻除右丞相,如军中请和,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丞相怒拘之,天祥夜亡入真州,泛海至温州。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趋南岭。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至潮阳,见弘范,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崖山破,弘范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天祥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曰:“汝何愿?”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然犹不忍,言者力赞从天祥之请,从之。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注解】寻:不久。除:授职。如:到,往。皋亭山:地名。拜:古时表恭敬的礼节。固:坚持,表示态度坚定。1解释下列加点字。(1)故不自量力:_ (2)夜亡入真州:_(3)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_ (4)谓吏卒曰:_2阅读诗文,回答表格中的问题。诗文联读过零丁洋文天祥传知其事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北五坡岭兵败被俘,押到船上,次年过零丁洋时作此诗。随后又被押解至崖山,张弘范逼迫他写信招降固守崖山的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文天祥不从,出示此诗以明志。(1)传记记录了诗人“泛海至温州”前的哪些经历?请简要概括。_感其情(2)仿照示例,为诗歌颔联做批注。示例: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惶恐”和“零丁”两个词运用了双关的手法,既指“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也指诗人因国家覆灭和已遭危难的“惶恐”和“零丁”的痛苦心情。批注:_(3)传记作者往往通过传主在事件中的具体言行,让人物自行表现其思想感情、性格特点等。请结合传记的具体内容,简要分析。_评其人(4)谥号是对死去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后世给予或褒或贬的称号。“忠烈”是文天祥的谥号,请结合以上诗文,推测后人如此取号的理由。_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甲】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到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的,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的,是的,遮不住的!狂风吼叫雷声轰响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节选自高尔基海燕创作于1901年)【乙】蛇高高地爬到山里去,躺在潮湿的山谷里,盘成一圈,望着海。太阳高高地在天空中照耀着,群山向天空中喷出热气,波浪在下面冲击石头忽然,在蛇所待着的那个山谷里,天空中坠下一只胸膛受伤、羽毛上染着血迹的鹰它短促地叫了一声,坠在地上,怀着无可奈何的愤怒,胸膛撞在坚硬的石头上蛇吓了一大跳,敏捷地爬开去,但是马上看出,这鸟的生命只能维持两三分钟了它爬到那受伤的鸟跟前,轻声说:“你要死了吗?”“是的,要死了!”鹰深深地叹了口气,回答说,“我痛快地生活过了!我懂得什么是幸福!我英勇地战斗过了!我见过天你是不会那么近地看到天的!唉,你这可怜虫!”“那有什么了不起!我在这里很好,又温暖,又滋润!”而且它想:飞也好,爬也好,结果还不是一样,大家都要埋入黄土,都要化为灰尘但是那勇敢的鹰忽然抖擞精神,微微挺起身来,向山谷里看了一眼。阴暗的山谷气闷不堪,散发出腐臭的气味。鹰施出全身的精力喊叫起来:“啊,要是能够再飞到天上去一次,那可多么好啊!我要把敌人紧紧压在胸膛的伤口上啊,战斗多么幸福啊!”(节选高尔基的鹰之歌写于1895年)1乙文中“蛇”这个形象就相当于甲文中的哪些形象?“蛇”有什么象征意义?作者塑造这个艺术形象目的是什么?2下列句子富有表现力,请结合语境品析其中的妙处。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阴暗的山谷气闷不堪,散发出腐臭的气味。3甲文中的海燕、乙文中的鹰在文章结尾处都竭力“喊叫”,从它们的“叫喊声”中你听出了作者高尔基怎样的内心渴求?4两篇散文诗都是高尔基“战斗的檄文”,曾激励无数仁人志士为俄国革命赴汤蹈火经典往往是常读常新的,有些富有哲理的经典句子至今读来仍催人奋进,发人省醒。试从两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句话,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感触。(80字左右)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将军角弓不得控 控:(2)瀚海阑干百丈冰 阑干:(3)中军置酒饮归客 饮:(4)风掣红旗冻不翻 掣:2这首诗前十句重在_,后八句则主要是写作者怀着_的心情送别武判官3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请简析作者反复描写雪景的原因。(2)“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这两句在全诗结构中起什么作用?(3)请描述“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在你脑海中出现的画面。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历来为人称道的名句,请赏析这两句诗的妙处。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岑参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诗题中的“歌”是古诗的常见体裁。B一、二句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极力描绘雪中天地的整体形象,浩大苍茫。C从“中军”到“辕门”再到“轮台东门”,清楚表明地点转移,脉络分明。D最后两句直接抒情,作者独自看着身后雪地上的马蹄印,感慨万千。六、语言表达(共10分)假如有一天,课文中老人的儿子回来了,请想象一下他们父子重逢的情景。七、作文(共40分)题目:写给十年后的自己要求:(1)不少于600字;(2)可以叙事,可以抒情,可以议论,选择自己最能驾驭的文体(诗歌除外);(3)抒发真情实感,不得抄袭;(4)卷面整洁,书写规范、工整;(5)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