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诸城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高分通关测试题.docx
-
资源ID:80018652
资源大小:27.22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山东省诸城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高分通关测试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奠基(diàn) 选聘(pìng) 谣言(yáo) 鞠躬尽瘁(cuì)B硕果(shuò) 卓越(zhu) 迭起(dié) 马革裹尸(gu)C洗涤(dí) 咳嗽(sou) 调羹(gng) 燕然勒功(yn)D草率(shuài) 萦带(yíng) 澎湃(bài) 鲜为人知(xin)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烧灼 悼念 凛洌 洋洋得意B鲁莽 点缀 厄运 忧心忡忡C稠密 漫步 概率 千均重负D蒙眬 闲瑕 无垠 海市蜃楼3、将下面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比如悬梁刺股的孙敬,他是一个晋朝人,每晚读书时,他为了不打瞌睡,就用绳子系在自己的头发上,另一端系在房梁上,防止自己睡着。“功夫不负有心人”是一句很有名的俗语,它告诉人们只要勤奋,就没有什么做不成的事。还有现代的徐悲鸿,他的画闻名中外,年轻时他励志学画,用他的勤奋努力,为国争光。从这些名人故事中,大家一定懂得了一个道理:只有坚持到底,持之以恒,才能有所作为。再如西汉的匡衡,家里很穷,但他非常喜欢读书。可是他家晚上没有油点灯,邻居房里点着灯,所以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一个洞,用洞里传出来的光看书。ABCD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自己,中国人民是赞成限制核扩散的国家之一。B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的原因,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C通过学习孙权劝学,使我明白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D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理解性默写。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繁忙、周密有序地准备情形的句子是:_描写战士矫健雄姿,以及行军迅速的句子是:_描写边塞军营的艰苦战斗生活的句子是:_表现战争旷日持久、激烈悲壮的句子是:_成语“扑朔迷离”源于木兰诗中哪一句诗文,并解释该成语:_表现木兰不慕功名利禄的句子是: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河间有游僧纪 昀河间有游僧,卖药于市。先以一铜佛置案上,而盘贮药丸,佛作引手取物状。有买者,先祷于佛,而捧盘近之。病可治者,则丸跃入佛手;其难治者,则丸不跃。举国信之。后有人于所寓寺内,见其闭户研铁屑,乃悟其盘中之丸,必半有铁屑,半无铁屑,其佛手必磁石为之,而装金于外。验之信然,其术乃败。(选自阅微草堂笔记)【注】河间:地名。游僧:云游四方的和尚。研:研磨。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有买者,先祷于佛,而捧盘近之。(2)验之信然,其术乃败。2请你运用所学知识,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明选文中和尚的骗术。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课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选段,完成下面小题。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常常谈到写文章,他不止一次地说:“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他这个意见,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譬如近些年来,有不少人是宣扬朦胧的,还有更多的人是顺势朦胧的,对于以简明如话为佳文的主张,就必付之一笑。而叶先生则主张写完文章后,可以自己试念试听,看像话不像话,不像话,坚决改。叶圣陶先生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所以所作都是自己的写话风格,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在文风方面,叶圣陶先生还特别重视“简洁”。简洁应该是写话之内的一项要求,这里提出来单独说说,是因为叶圣陶先生常常提到,有针对性。他是带着一些感慨说的:“你写成文章,给人家看,人家给你删去一两个字,意思没变,就证明你不行。”关于繁简,关于修改,鲁迅提到的是字句段。叶圣陶先生只说字,我的体会,一是偏重用语,二是意在强调,精神是可简就绝不该繁。可是现实呢,常常是应简而偏偏要繁。举最微末的两个字为例。一个是“了”,如“我见到老师”,“他坐在前排”,简明自然,现在却几乎都要写“我见到了老师”,“他坐在了前排”,显得既累赘又别扭。另一个是“太”,如“吸烟不好”,“那个人我不认识”,也是简明自然,现在却几乎都要写“吸烟不太好”,“那个人我不太认识”,变得不只累赘,而且违理。像这样的废字,删去不只是意思没变,而且是变拖沓无理为简洁合理,可是竟然很少人肯删,也就无怪乎叶圣陶先生感慨系之了。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上面说的是总的用语方面。零碎的,写作的各个方面,小至一个标点,以至抄稿的格式,他都同样认真,不做到完全妥帖决不放松。还记得五十年代早期,他发现课本用字,“做”和“作”分工不明,用哪一个,随写者的自由,于是出现这一处是“叫做”,那一处是“叫作”的现象。这不是对错问题,是体例不统一的问题。叶圣陶先生认为这也不应该,必须定个标准,要求全社出版物统一。商讨的结果,定为“行动”义用“做”,“充当”义用“作”,只有一些历史悠久的,如作文、自作自受之类仍依旧贯。决定之后,叶圣陶先生监督执行,于是“做”和“作”就有了明确的分工。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选段主要写叶圣陶先生为人宽厚,令人敬重。B选段主要写叶圣陶先生在写作和用语上的“律己”。C选段主要写叶圣陶先生特别重视写作要“简洁”。D选段主要写叶圣陶先生对当时不良文风的感慨。2叶圣陶先生在写作上的两点主张是什么?是针对怎样的不良文风提出来的?3概括选文第段所写的叶圣陶先生的“琐事”,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淳朴的农民朋友邀请诗人到家里作客,他对诗人说,请别嫌弃农家的酒有些浑浊,今年农作物丰收了,家里有丰足的鸡和猪款待您。B在前往农家的路上,诗人越过一重重山,蹚过一道道水,正疑惑无路可行之时,忽见柳林浓绿,花丛艳丽,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一路走来,诗人感悟到了生活的道理: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只要努力探索,就一定能寻找到出路,到达目的地。C春社祭日已临近,村民们穿着布衣,带着素帽,你吹着箫,我击着鼓,一起快乐地庆祝丰收村子里仍然保存着古朴浓厚的乡俗民风。D热情的主人,变换的美景,淳朴的民风,都使诗人不但流连忘返,还与村民相约:虽然自己年老体弱,即使拄着拐杖,即使在月夜,以后也可能随时再来登门拜访。2与这首诗颔联表达的意思差别最大的一项是( )A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B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D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六、语言表达(共10分)文章为什么要插入“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这一内容?七、作文(共40分)以“寒冬的温暖”为题,写一篇作文。提示与要求:(1)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3)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4)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少于60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