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兴化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高分预测试卷.docx
-
资源ID:80019121
资源大小:27.43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兴化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高分预测试卷.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宛转(wán) 粗犷(kung) 发髻(jì) 咄咄逼人(du)B池畦(w) 高邈(mio) 应和(hé) 繁花嫩叶(nèn)C酝酿(niàng) 莅临(wèi) 看护(kàn) 秋风萧瑟(sè)D静谧(mì) 吝啬(lìn) 黄晕(yùn) 淅淅沥沥(lì)2、下列词语的书写有误的项是( )A迟钝 拯救 凸现 孤零零B严谨 吟唱 遨游 硅酸盐C闲遐 稠密 慨率 一刹那D堡垒 模拟 疲惫 炼钢炉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今天发试卷了,我考得不是很理想,在回家的路上总怕爸爸批评我,真是让人提心吊胆。B找了半天,却没找到。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C他平时学习刻苦认真,这次期中考试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真让他喜出望外。D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民俗是民间流传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化。B中餐的推广使豆腐日益受到各国的欢迎是可以预期的。C不仅议论要提出观点,还要有能证明观点的材料。D水浒传记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名句积累。(1)观沧海中借日月来抒发作者志向的名句是:_,_。(2)次北固山下写乡愁的名句是:_?_。(3)次北固山下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的句子是:_,_。(4)_,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5)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_。(朱自清春)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屠大窘 窘:惭愧B恐前后受其敌 敌:攻击C其一犬坐于前 犬:像狗一样D一狼洞其中 洞:打洞2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人不知而不愠B两狼之并驱如故/择其善者而从之C以刀劈狼首/非淡泊无以明志D其一犬坐于前/闻之于宋君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选自聊斋志异,写了屠户杀狼的故事,生动地表现了狼的贪婪、凶恶、狡诈的本性,嘲讽了恶狼自取灭亡的可笑下场。B故事的情节是围绕屠户与狼展开,可以依次概括为:遇狼御狼惧狼杀狼。C第段“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等,表现了户丢掉幻想准备抵抗的决心和行动,也表现他的机智。D结尾作者在叙事的基础上发表议论,从“狼”上升到“禽兽”,意思是像狼一样的恶势力都终将失败,升华了文章主旨。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拓展阅读训练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周国平我们活在世上,不免要承担各种责任,小至对家庭、亲戚、朋友,对自己的职务,大至对国家和社会。这些责任多半是应该承担的。不过我们不要忘记,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项根本的责任,便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每个人在世上都只有活一次的机会,没有任何人能够代替他重新活一次。如果这唯一的一次人生虚度了,也没有任何人能够真正安慰他。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怎么能不产生强烈的责任心呢?在某种意义上,人世间各种其他的责任都是可以分担或转让的,惟有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每个人都只能完全由自己来承担,一丝一毫依靠不了别人。不止于此。我还要说,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一个人惟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建立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他才可能由之出发,自觉地选择和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正如歌德所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因为这种爱,所以尽责本身就成了生命意义的一种实现,就能从中获得心灵的满足。相反,我不能想象,一个不爱人生的人怎么会爱他人和爱事业,一个在人生中随波逐流的人怎么会坚定地负起生活中的责任。实际情况往往是,这样的人把尽责不是看做从外面加给他的负担而勉强承受,便是看作纯粹的付出而索求回报。一个不知对自己的人生负有什么责任的人,他甚至无法弄清他在世界上的责任是什么。有一位小姐向托尔斯泰请教,为了尽到对人类的责任,她应该做些什么。托尔斯泰听了非常反感,因此想到:人们为之受苦的巨大灾难就在于没有自己的信念,却偏要做出按照某种信念生活的样子。当然,这样的信念只能是空洞的。这是一种情况。更常见的情况是,许多人对责任的关系确实是完全被动的,他们之所以把一些做法视为自己的责任,不是出于自觉的选择,而是由于习惯、时尚、舆论等原因。譬如说,有的人把偶然却又长期从事的某一职业当作了自己的责任。从不尝试去拥有真正适合自己本性的事业。有的人看见别人发财和挥霍,便觉得自己也有责任拼命挣钱花钱。有的人十分看重别人尤其上司对自己的评价,谨小慎微地为这种评价而活着。由于他们不曾认真地想过自己的人生使命究竟是什么,在责任问题上也就必然是盲目的了。所以我们活在世上,必须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一个人认清了他在这世界上要做的事情,并且在认真地做着这些事情,他就会获得一种内在的平静和充实。他知道自己的责任之所在。因而关于责任的种种虚假观念都不能使他动摇了。我还相信,如果一个人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那么,在包括婚姻和家庭在内的一切社会关系上,他对自己的行为都会有一种负责的态度。如果一个社会是由这样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成员组成的,这个社会就必定是高质量的有效率的社会。1文章段分别从不同角度论证“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这一中心论点,试概括段的分论点。第段:第段:对自己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第段:2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试分析其作用。3从下列人物中选择一个,为本文的中心论点补写一个事实论据。备选人物:海伦·凯勒 邓稼先 吴王夫差 刘禅 司马迁4请结合选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责任”的看法。五、诗歌鉴赏(共5分)品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甲】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蒸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乙】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古典文学专家袁行霈说:“同一个物象,由于融入的情谊不同,所构成的意象也就大异其趣。”【甲】【乙】两首古代诗歌都描写了“夕阳西下”的物象,然而却各有其意趣,请结合有关句子,分析作者在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六、语言表达(共10分)老莱与王冕的孝有什么不同?七、作文(共40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父亲丢了块表,他埋怨着翻腾着,心急火燎的四处寻找,可半天也找不到。父亲离开后,儿子进屋,不一会就找到了表。父亲问:怎么找到的?儿子说:我就安静地坐着,一会儿,听到了滴答滴答的声音,表就找到了。上述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体验、感悟和思考?请根据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卷面书写根据相关内容的书写评定,要求书写规范、工整、卷面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