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小学儿童心理学小学儿童的认知发展.pptx

    • 资源ID:80038905       资源大小:1.13MB        全文页数:102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小学儿童心理学小学儿童的认知发展.pptx

    第一节 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皮亚杰的理论、维果斯基的理论、信息加工理论)第二节 小学儿童的注意第三节 小学儿童的感知第四节 小学儿童的记忆第五节 小学儿童的思维第六节 小学儿童的想象第1页/共102页第一节 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信息加工理论和新皮亚杰主义维果斯基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第2页/共102页一、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18961980)是瑞士当代最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或发生认识论专家。主要研究儿童认识、智力或思维的发展。第3页/共102页(1)皮亚杰心理学的理论核心是“发生认识论发生认识论”(探讨认识的起源和发展的问题)(2)著作:儿童的语言和思维、儿童智力的起源、智力心理学等专著40部,论文200多篇。(3)研究方法:临床法临床法第4页/共102页(一)发生认识论的基本思想1.发展的实质(1)皮亚杰的发展观(相互作用论的观点)皮亚杰是从内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看儿童心理发展的,即:既强调内因外因的相互作用,又强调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心理不断产生量的和质的变化。(2)儿童心理发展的实质儿童的心理(思维、智力)来自于主体对客体的动作,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第5页/共102页 儿童心理发展的实质皮亚杰认为思维是一种结构,而且这种结构从出生到成熟一直处于不断编织、演进和递进的过程中。(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就是认知结构不断完善、由较低水平过渡到较高水平的过程。)皮亚杰认为,心理结构的发展涉及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四个基本概念。图式是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最基本的概念。第6页/共102页图式:是动作的结构或组织。或:指动作(行为策略)有组织的系统。图式 组织(动作、概念)迁移、概括结构(认知)指思维或动作的一种组织指思维或动作的一种组织化的模式。化的模式。l决定了儿童的认知水平,决定了儿童解决问题的能力或限度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在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认知结构体现出认知发展的阶段性图式最初来自先天遗传,来自无条件反射第7页/共102页儿童心理发展的本质和原因适应 儿童心理(智力、思维)起源于主体的动作,这种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适应:是有机体能够应付情境需要的能力,是认知结构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适应的本质在于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适应的两种形式:同化 顺应第8页/共102页平衡:就是不断成熟的内部组织和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即:指儿童的知识、心理水平和正在接受的刺激、正在经历的事情之间的均衡的关系。平衡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种过程同化:指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中去,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顺应:指改变主体的动作以适应客观的变化。同化与顺应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有同化,必然有顺应。思维的机制就是同化与顺应两种适应机能不断从低级的平衡达到高级平衡的过程。第9页/共102页2.影响儿童认知发展的因素(1)成熟。主要指神经系统的成熟。(2)物理环境关于客体的物理经验-是对客体自身属性的反映。数理的逻辑经验-理解动作间的协调结果。(3)社会环境。包括社会生活、文化教育、语言等。(4)平衡决定因素平衡是一种调节者和主要的工具。平衡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种过程。第10页/共102页(二)皮亚杰对儿童发展阶段的划分(1)感知运动阶段儿童思维的萌芽(02岁)(2)前运算阶段表象或形象思维(27岁)(3)具体运算阶段初步的逻辑思维(712岁)(4)形式运算阶段抽象逻辑思维(1115岁)第11页/共102页1.感知运动阶段儿童思维的萌芽(02岁)这是语言和表象产生前的阶段特点:儿童用感知和动作反馈来认识客观世界。成就(标志):建立了“客体永久性客体永久性”(即当儿童通过任何感官都不能发现某一物体的情况下,依然认为它是存在的)。客体永久性的建立标志着儿童已把主客体划分开来。对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产生了最初的协调,动作的目的性越来越明确。第12页/共102页 第13页/共102页第14页/共102页2.前运算阶段表象或形象思维阶段(27岁)特点:(1)具体形象性。儿童凭借表象来进行思维。(2)不可逆性。儿童不能从事物的变化中掌握概念的比较永恒的、一般的性质。(3)自我中心自我中心(刻板性)指儿童只能注意主观的观点,考虑自己的观点,无法接受别人的观点,也不能将自己的观点与别人的观点协调(4)刻板性第15页/共102页第16页/共102页第17页/共102页3.具体运算阶段初步的逻辑思维(712岁)特点:(1)思维具有可逆性(2)掌握了类包含的概念(3)能够完成序列化的问题(4)思维的去自我中心性(5)掌握了群集的概念第18页/共102页4.形式运算阶段抽象逻辑思维阶段(1215岁)特点:儿童思维已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把内容和形式区分开来,能根据种种可能的假设进行推理,能对命题进行运算第19页/共102页(三)评价优点:1.创立了认知发展领域,留下了非常有价值的研究结论。2.理论影响广泛,带动了成千上万的研究者开展认知方面的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儿童思维的发展作出了宝贵的贡献。缺点:1.理论表述的问题。2.研究方法的问题第20页/共102页(四)皮亚杰的理论对(小学)教育的启示1.教育要关注儿童思维的结果,更要关注儿童思维的过程2.不要对儿童进行成人化的思维训练3.承认发展进程的个体差异4.认识到儿童的自主性与积极参与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作用第21页/共102页皮亚杰:皮亚杰:“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能从事创新活动的有独创性的发现能从事创新活动的有独创性的发现者,而不是培养简单重复前人工作者,而不是培养简单重复前人工作的模仿者的模仿者”第22页/共102页二、信息加工理论和新皮亚杰主义凯斯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1.感觉运动操作阶段2.表象操作阶段3.逻辑操作阶段4.形式操作阶段第23页/共102页三、维果斯基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 (社会文化观)简介:维果斯基(18961934):前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他主要研究儿童心理和教育心理。他提出社会文化发展观。第24页/共102页(一)心理发展的实质创立“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两种心理机能(1)低级的心理机能:生物进化的结果。(2)高级的心理机能:由历史发展的结果,即以精神生产工具为中介。在个体心理发展中,这两种心理机能是融合在一起的。发展是指心理的发展。所谓心理的发展就是指:一个人的心理(从出生到成年),是在环境与教育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的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第25页/共102页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标志(1)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表现在心理过程上,也表现在个性特点上)(2)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3)形成以符号或词为中介的心理结构(4)心理结构的个性化第26页/共102页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原因(1)起源于社会文化历史的发展,是受社会规律所制约的。(2)从个体发展来看,儿童在与成人交往过程中通过掌握高级的心理机能的工具语言、符号这一中介环节,使其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形成了各种新质的心理机能。(3)高级的心理机能是不断内化的结果。第27页/共102页(二)教学与发展的关系教学的概念广义:是指人通过活动和交往掌握精神生产的手段,它带有自发的性质。狭义:是有目的、有计划进行的最系统的实际形式,它“创造着”学生的发展。文化历史理论的教学观维认为,由于人的心理是间接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而在心理发展上,作为传递社会文化经验的教学起着主导的作用。心理发展离开了教学就无法实现。第28页/共102页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的思想1.最近发展区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发展水平(指由于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的结果而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解决问题的水平(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靠别人的帮助所达到的水平,即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在现有发展水平和解决问题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两个水平之间的动力状态是由教学决定的。第29页/共102页2.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教学要以成熟和发育为前提,但重要的是必须首先建立在正在开始尚未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走在心理机能形成的前面。(主张教学内容应该略高于儿童现有的水平,这样教学才能够促进发展)3.关于学习的最佳期如果脱离了学习某一技能的最佳年龄,从发展的观点来看是不利的,它会造成儿童智力发展的障碍。任何一种认知能力的教学都应该以儿童的成熟和发展为前提,在相应的关键期内进行。第30页/共102页(三)认知发展的内化学说维果斯基分析智力形成的过程,提出内化学说。即:新的高级的社会历史的心理活动形式,首先是作为外部形式的活动而形成的,以后才“内化”,转化为内部活动,才能默默地在头脑中进行。内化是外部的实际动作向内部智力动作的转化第31页/共102页(四)维果斯基的理论对教育的启示1.在教学活动中应实行“辅助”学习2.教学应着眼于儿童的潜能发展第32页/共102页第二节 小学儿童的注意一、注意的概述(一)什么是注意注意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二)注意的功能1.注意是选择者2.注意是放大器3.注意是指南针4.注意是分派者第33页/共102页 (三)注意的外部表现 出现适应性动作 停止无关动作 呼吸运动的变化第34页/共102页(四)注意的种类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第35页/共102页1.无意注意(1)定义无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2)无意注意产生的因素客观因素:主要指刺激物的特点刺激物的强度(相对强度更具意义)刺激物的对比关系刺激物的运动变化刺激物的新异变化第36页/共102页主观因素需要和兴趣情绪情感知识经验机体状态第37页/共102页2.有意注意(1)定义有意注意指有预定的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指有预定的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2)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对目的任务的理解对兴趣的依从性(间接兴趣更重要)活动的合理组织对个性的依从性第38页/共102页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关系无意注意是注意的初级形式,有意注意是注意的高级形式。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和代替。在有效的实际活动中,两种注意是共同参与、相互配合的。第39页/共102页3.有意后注意定义:有意后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后注意是注意的特殊形式,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更高级的注意形式第40页/共102页(五)注意的品质1.注意的广度(1)定义也称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觉察到对象的数量。(2)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对象的特点个体的知识经验活动任务的特点个体的情绪状态第41页/共102页2.注意的稳定性(1)定义也称注意的持久性,是指注意保持在某一事物或活动上的时间。与注意的稳定性相反的状态是注意的分散(分心)(2)影响注意的稳定性的因素注意对象的特点主体的状态干扰的作用(无关刺激、单调刺激)第42页/共102页3.注意的分配(1)定义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上的特征。(2)影响注意分配的因素活动的熟练程度活动之间的内在关系第43页/共102页4.注意的转移(1)定义根据任务的要求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的特征。(2)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原来注意的紧张度新注意对象的特点人的神经类型和习惯第44页/共102页二、小学儿童注意的发展特点(一)小学儿童注意发展的一般特点1.无意注意的发展2.有意注意的发展(1)有意注意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逐渐提高(2)注意的有意性由被动到主动第45页/共102页(二)注意品质的发展注意集中性(稳定性)的发展 (深度不足、集中的时间短)注意广度(范围)的发展注意的分配和注意转移能力的发展第46页/共102页三、小学儿童注意的培养(一)在教学中组织儿童的注意1.注意力分散的表现及成因2.注意力分散的避免与控制(二)在教学中培养儿童的注意力1.合理组织教学条件,运用注意的规律培养儿童的注意2.培养儿童的相关心理品质第47页/共102页第三节 小学儿童感知的发展一、感觉和知觉的概述(一)什么是感觉和知觉1.感觉的概念感觉感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是一切心理现象的基础2.知觉的概念知觉知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第48页/共102页第49页/共102页(二)感觉的规律1.感受性与感觉域限感受性:是指感觉器官对刺激的感觉能力。感觉域限: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感受性与感觉域限的关系:感受性的高低是以感觉域限的值的大小来衡量的,它 们之间呈反比关系。第50页/共102页 2.感觉适应的规律感觉适应: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引起感受性的变化的现象。第51页/共102页3.感觉的相互作用感觉对比: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可分为同时性对比和继时性对比两类)感觉的相互作用规律:微弱的刺激能提高对同时起作用的其他刺激的感受性,而强烈的刺激则降低这种感受性。联觉:由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第52页/共102页第53页/共102页(三)知觉的基本特性1.知觉的选择性涵义: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选择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知觉只对部分刺激进行清晰的反映,而对其它刺激反映的比较模糊的特性。清晰反映的事物被称作知觉的对象,其余事物则为知觉背景。(对象与背景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第54页/共102页第55页/共102页第56页/共102页第57页/共102页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客观因素知觉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差别性知觉对象的运动刺激物自身的特点主观因素过去的经验动机情绪第58页/共102页2.知觉的理解性涵义: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理解性指指人在知觉时,依据过去的知识经验力求对知觉对象做出某种解释,使其具有一定意义的特性。影响知觉的理解性的因素个人的知识经验言语的制约作用第59页/共102页第60页/共102页第61页/共102页第62页/共102页3.知觉的整体性涵义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整体性是指人在知觉事物时,往往把事物的各个属性和各个部分作为完整的整体来反映的特性。影响知觉的整体性的因素知识经验知觉对象的特点第63页/共102页第64页/共102页第65页/共102页4.知觉的恒常性涵义知觉的恒常性知觉的恒常性指由于知识经验的参与,知觉并不随知觉条件的变化而改变,仍能保持相对稳定性的特性。影响知觉的恒常性的因素在知觉熟悉的事物时,经验影响知觉的恒常性;在知觉不熟悉的事物时,参照系统因素影响知觉的恒常性。第66页/共102页二、小学儿童感知觉发展的特点及一般规律(一)感觉的发展(二)知觉的发展1.空间知觉的发展形状知觉方位知觉2.时间知觉的发展3.运动知觉的发展第67页/共102页(三)小学儿童观察力的发展观察:是指事先有预定目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观察:是指事先有预定目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观察力:就是观察的能力。观察力:就是观察的能力。第68页/共102页1.小学儿童观察的特点(1)对形象的熟悉性影响观察的准确性(2)观察具有自我中心倾向第69页/共102页2.小学儿童观察品质的发展特点(1)观察的精确性(2)观察的目的性(3)观察的顺序性(4)观察的判断力第70页/共102页三、小学儿童观察力的培养(一)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二)要使儿童具有知识准备(三)指导儿童观察的方法,培养观察的技能观察要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运用多种感觉,勤于思考让儿童学会比较的方法,全面细致地观察发挥言语指导作用(四)重视对观察结果的处理(五)观察要持之以恒,养成习惯第71页/共102页第四节 小学儿童记忆的发展一、记忆概述(一)什么是记忆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第72页/共102页(二)记忆的种类根据记忆的内容不同,可以把记忆分为:(1)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为内容的记忆。(2)情绪记忆是以个体体验过的情绪情感为内容的记忆。(3)运动记忆是以操作过的动作为内容的记忆。(4)语词逻辑记忆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等为内容的记忆第73页/共102页根据记忆的目的性划分,分为:(1)无意记忆是没有预定目的,不用专门的方法,自然而然 发生的记忆。(2)有意记忆是有明确的记忆目的,在意志努力的积极参与下进行的记忆第74页/共102页根据记忆保存时间的长短,可以把记忆分为:(1)瞬时记忆(感觉记忆)是指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在感觉通道内保留一瞬间(0.252秒)的记忆。(2)短时记忆即信息储存在1分钟的记忆。(3)长时记忆即信息保持1分钟以上乃至终生的记忆。第75页/共102页(三)记忆的基本过程及规律识记保持再现识记信息编码保持信息储存再现信息提取第76页/共102页影响识记的因素:识记的目的和任务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不同感觉通道的影响识记的方法第77页/共102页保持遗忘遗忘的定义:遗忘遗忘是指对识记过的东西不能回忆或再认,或是错误的回忆或再认。第78页/共102页影响遗忘的因素时间因素遗忘的规律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第79页/共102页材料的序列位置材料的意义和情感价值学习程度一般,150%的学习程度既比较省时,保持量又大第80页/共102页再认和回忆(1)再认再认指经历的事物再次出现时能够辨认的过程(2)回忆回忆指经历过的事物在人们头脑中重新出现的过程(3)再认与回忆的关系再认与回忆是记忆过程的同一环节,同属信息提取过程再认与回忆的保持程度不同,再认比回忆容易,能回忆的材料一般都能再认,而能再认的材料不一定能回忆第81页/共102页(四)记忆的品质记忆的敏捷性记忆的持久性记忆的准确性记忆的储备性第82页/共102页二、小学儿童记忆的发展特点(一)儿童记忆在量方面的发展记忆广度记忆保持时间儿童记忆保持时间久暂的影响因素(1)对记忆对象的感知程度(2)儿童的知识经验和对识记材料的理解程度(3)儿童的情绪状态(4)对被记忆对象的兴趣第83页/共102页(二)儿童记忆在质方面的发展记忆态度的发展:无意记忆 有意记忆 中心记忆课题、偶发记忆课题记忆方法的发展:机械记忆 意义记忆 为什么幼儿和小学低年级儿童主要运用 机械记忆的方法?记忆内容的发展:形象记忆 语词记忆表现了儿童记忆发展的一般趋势第84页/共102页(三)记忆策略的发展1.复述策略2.组织策略3.精加工策略(四)元记忆的发展第85页/共102页三、小学儿童记忆的培养(一)明确记忆的目的性和增强记忆的积极性(二)培养儿童在积极的思维过程中识记材料(三)正确地组织复习第86页/共102页第五节 小学儿童思维的发展一、思维概述(一)什么是思维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地、间接地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第87页/共102页(二)思维的种类1根据思维所凭借的对象,思维可分为:(1)动作思维:依赖实际动作为支柱的思维;(2)形象思维:以直观形象或表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3)抽象思维:用抽象概念或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的思维。2根据思维过程的指向性不同,思维可分为:(1)聚合思维:把问题提供的各种信息聚集起来,得出一个最好的解决问题方案的思维;(2)发散思维:依据问题提供的各种信息,沿着各种不同的方向,去获取多种答案的一种思维。3根据思维的主动性和独创程度划分,思维可分为:(1)习惯思维:用常规的方法和现成的程序解决问题的思维。(2)创造思维:应用全新的方案和程序解决问题的思维。第88页/共102页(三)思维的心智操作1.分析与综合分析是把事物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的心智操作。综合是把事物的各个部分联合成一个整体的心智操作。2.比较与分类比较是在头脑中确定事物异同的心智操作。分类是在头脑中根据事物的共同点和差异点,把它们区分为不同种类的心智操作。3.抽象与概括抽象是在头脑中抽出事物的本质属性的心智操作。概括是在头脑中把从同类事物中抽取出来的共同本质属性结合起来的心智操作。4.具体化与系统化具体化是把抽象概括出来的一般认识应用到具体事物的心智操作。系统化是在头脑中把各事物归入一定的顺序中,使之彼此发生一定联系的心智操作。第89页/共102页(四)思维的形式概念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判断推理第90页/共102页(五)思维的品质1.思维的深刻性2.思维的敏捷性3.思维的灵活性4.思维的独创性5.思维的批判性第91页/共102页二、小学儿童思维的发展特点(一)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1.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2.元思维从不自觉到自觉的发展第92页/共102页朱智贤: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第93页/共102页(二)思维基本过程的发展1.概括能力的发展动作水平的概括(直观形象水平)小学低年级属此阶段,他们对事物只能概括其形象的,外部的特征或属性,更多地注意事物的外部属性及实际意义。形象水平的概括(形象抽象水平)小学中年级属此阶段,他们掌握概念中直观的外部特征的成分逐渐减少,抽象本质特征的成分逐渐增多,但对事物本质特征的反映仍处于初级阶段。本质抽象水平的概括(本质抽象水平)小学高年级儿童属于此阶段,他们能对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联系进行概括2.比较能力的发展3.分类能力的发展第94页/共102页(三)思维形式的发展1.儿童概念的发展2.儿童判断的发展3.儿童推理的发展第95页/共102页三、小学儿童思维能力的培养(一)发展小学儿童的言语(二)丰富儿童的感性经验(三)培养儿童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第96页/共102页第六节 小学儿童的想象 一、想象的概述(一)什么是想象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事物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是一种以表象为内容的特殊形式的思维活动)第97页/共102页(二)想象的种类1.无意想象2.有意想象有意想象是按一定目的,自觉产生的想象。(1)再造想象根据别人的描述,在自己头脑中形成的事物的新形象的过程(2)创造想象根据一定的目的,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事物新形象的心理过程(3)幻想是一种与人们的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科学幻想、理想、空想)第98页/共102页(三)想象的综合过程1.黏合2.夸张3.典型化4.联想第99页/共102页二、小学儿童想象的发展特点(一)想象有意性的发展(二)想象现实性的发展(三)想象创造性的发展(四)想象概括性的发展第100页/共102页三、小学儿童想象的培养(一)丰富儿童的表象储备(二)利用生动的言语描述(三)结合学校的各种活动,进行想象的训练1.结合各科教学活动,训练儿童的想象2.通过形式训练,提高想象和联想的能力(四)指导儿童阅读文艺作品end第101页/共102页感谢您的观看!第102页/共102页

    注意事项

    本文(小学儿童心理学小学儿童的认知发展.pptx)为本站会员(莉***)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