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学生路线纵断面.pptx

    • 资源ID:80040459       资源大小:156.03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生路线纵断面.pptx

    1、纵坡设计2、竖曲线设计3、平、纵线形组合4、纵断面图本章内容i3i1i2R1R2第1页/共20页1、地面线(黑线)2、设计线(红线)3、设计标高新建公路路基边缘旧路与城市道路路中心有中央分隔带分隔带外边缘4、表格1305、标注断链 水准点 桥涵构造物 竖曲线 地面线(黑线)设计线(红线)第一节第一节 纵断面图纵断面图地质资料桩 号坡度%/坡长m地面标高(m)设计标高(m)填挖高度挖填平曲线1:20001:2005.6/450泥质页岩石灰岩36.23153.2186.1526.6756.2356.2323426.67R=3500 T=85 BM12 102.353x18简支梁桥3K+256.7690100110120JD5 R=600第2页/共20页第二节第二节 纵坡设计(拉坡)纵坡设计(拉坡)一 基本要求1.最大纵坡im a x(1)概念 各级公路允许采用坡度的最大值,是线形设计的重要指标。影响线形、造价、运营、施工等(2)影响因素动力特性爬坡能力 下坡安全(8%+360;11%事故多发)道路等级 自然条件第3页/共20页(3)标准规定(P111表4-6)v(km/h)120 100 80 60 40 30 20 imax(%)3 4 5 6 7 8 9 高速公路经论证可1等级公路(V=40、30、20)改建利用老路可1高原折减(海拔3000m见 p114表4-16)大、中桥 4;桥头引道 5;城镇非机动车辆多桥上、桥头引道3%l100m的隧道3(独立明洞出外);高速公路、一级路中短隧道经论证可达4%;洞口内3s形成应与洞外线形一至;单坡或人字坡(地下水发育)一般道路、非机动车辆较多路的路段:平原、微丘23;山岭、重丘45注:第4页/共20页2、坡长限制与缓和坡段(1)最短限制限制原因:a、平顺性 b、设竖曲线 c、视距 d、大时换档最短值:(见P112表411)注:平交之前、立交匝道及过水路面不受此限(2)最大坡长与缓和坡段 最大坡长限制原因 最大坡长(p112表4-8)缓和坡段:ll最短 imax3 几个大纵坡连接(山岭、重丘三级路v=30)第5页/共20页3 3、平均纵坡、平均纵坡(1)概念 实例:V=40 (2)规定 二、三、四级 H=200500m 5.5%H500m 5%任3km 0凸曲线 要求视觉要求缓和冲击40主要考虑行车视距 ST(2)一般最小半径 R一般min1.52.0R极限min 凸凹最小值见p118表4-18(3)满足超车视距要求的最小凸形竖曲线半径(P119表4-20)(4)满足视觉要求的最小竖曲线半径(P127表4-25)2、竖曲线长度限制 当坡度差很小时,长度太短给人一种急促的折曲感,故以3s行程控制限lmin (P118表418)第14页/共20页二、竖曲线要素 二次抛物线基本方程近似后推出第15页/共20页三、竖曲线上设计标高的计算 P129例四、竖曲线设计要点1、受限时取RR一般min。特殊困难RR极限min。不受限时大于满足行车视 觉要求最小半径。2、同向曲线,特别是凹曲线,如果直坡短,应合并成单曲线或复曲线。反向曲线,最要插入3s行程的直线过渡。3、很小时,竖曲线半径不宜过大,以防小于0.3%路段过长不利排水。4、R取值一般应考虑地形、地物限制,使工程经济。5、R取值应注意平、纵线形的组合。第16页/共20页第四节 平、纵断面线形组合设计一、视觉分析 视觉、运动感觉和时间变化的感觉,是汽车高速行驶时驾驶人员判断线形的主要依据,其中视觉最重要。视觉分析概念:从视觉心理出发,对公路空间线形、路与周围景观和沿线建筑物的协调,及公路本身构造物及辅助设施的景观进行分析、研究和规定,从而提出保持视觉的情况,并具有足够舒适和安全的组合方法 当V60km/h时必须注重平、纵的合理组合;当V40km/h时,首先应保证行车安全,正确使用现行体系的前提下,力求最佳组合,尽量避免不利组合。第17页/共20页二、组合设计原则二、组合设计原则1、引导视线,视觉连续2、平、纵指标均衡3、合成坡度得当4、与周围景观协调三、平、纵线形组合设计要点三、平、纵线形组合设计要点1、平包竖的原则(1/4平曲线长)2、i合8%;i0.5%3、注意线形与桥隧、沿线附属设施、景观协调配合(见教材P132-133)第18页/共20页4、避免以下组合:(1)V40km/h,凸曲线顶、凹曲线底插入小半径平曲线(2)凸曲线顶、凹曲线底坐反向曲线拐点(诱导视线、排水不良)(3)直线上短距离内出现两次以上变坡,纵坡上出现驼峰、暗凹、跳跃等终端线形(4)直线段内插入短竖曲线 (5)小半径竖曲线与缓和曲线重叠 凸:诱导视线,不明确 凹:排水不良 (6)长直线上出现陡坡或小半径短凹曲线 (7)急转弯与陡坡结合 (8)视野内出现两个以上平或竖曲线 (9)平、竖曲线错位,一平多竖或一竖多平第19页/共20页感谢您的观看。第20页/共20页

    注意事项

    本文(学生路线纵断面.pptx)为本站会员(莉***)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