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投入产出分析基本内容.pptx

    • 资源ID:80048372       资源大小:1.06MB        全文页数:82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投入产出分析基本内容.pptx

    14.1 产业关联与投入产出表4.2 技术经济系数和投入产出模型4.3 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和修订方法4.4 投入产出法的应用和拓展小 结:本 章 要 点本本 章章 要要 目目第1页/共82页2本章参考文献本章参考文献书末文献78262728。亦可参考:w威廉密尔涅克:投入-产出分析基础理论,秋同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wR.欧考纳、E.W.亨利:投入产出分析及其应用,赵纯均译,清华大学出版社,1984w刘起运、陈璋、苏汝劼编著:投入产出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第2页/共82页34.1 4.1 产业关联与投入产出表一、投入产出法及其产生和发展(一)产业关联性与投入产出核算l生产过程从产出看,各部门相互提供产品;l生产过程从投入看,各部门相互消耗产品。由此形成部门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它受客观条件制约,具有一定的数量界限和规律,需要制订和运用专门的投入产出方法来加以研究。投入产出核算:以适当的国民经济产品部门分类为基础,通过专门的平衡表和消耗系数描述各部门之间错综复杂的投入产出数量关系,并利用数学方法建立经济模型,进行相应的经济分析和预测。“投入产出法”、“产业关联分析法”或“部门联系平衡法”第3页/共82页4(二)投入产出法的产生和发展法国重农学者魁奈:“经济表”;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两大部类比例关系;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模型”,多部门间的比例关系;1920年代,前苏中央统计局:社会产品棋盘式平衡表;1930年代,瓦西里列昂节夫:投入产出表和经济数学模型;二战后,投入产出法广泛应用于经济管理实践,形成现代经济分析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SNA和MPS:投入产出核算均构成其重要部分。中国:19741976年试编投入产出表,1982年正式编制;新国民核算制度规定:每隔五年(逢二或七的年份)采用全面调查方法编表,其间通过局部修订编制“延长表”。第4页/共82页5二、投入产出法的部门分类(一)产品部门及其特征基本特征:1产出的同质性:一个部门只能生产同一种类的产品。l如果一个部门除了主要产品之外,还生产其他次要产品,就必须把后者的产出划归到将其作为主要产品来生产的相应部门。例如:林场生产林木、木材和木制家具。2投入的同质性:一个部门只能以相同或相似的投入结构和生产工艺生产同一种类的产品。l如果在生产同类产品的过程中使用了两种不同的投入结构或生产工艺,也应该把有关生产活动分别划归到不同产品部门。例如:火力发电和水力发电。第5页/共82页6(二)产品部门与产业部门的关系l产品部门与产业部门的相似之处:都是从生产的角度进行的部门分类,都要适当考虑各部门在投入和产出两方面的同质性,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分析目的和分析要求。l不同之处:产业部门并非完全满足同质性要求的“纯部门”;只有产品部门才是真正的纯部门。l国民核算需要将产品部门、产业部门和机构部门等分类有机结合,分别应用于不同研究领域。第6页/共82页7(三)产品部门划分的方式l产品部门分类也可参照“产业部门”分类标准中有关部门的名称来确定产品部门,并根据分析需要和核算条件来确定产品部门划分的粗细程度。l但仍应注意到,“产品部门”与“产业部门”是两种既相似、又不同的部门分类方法。第7页/共82页8注 意 对于投入结构和生产工艺的区分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例如,电力生产部门:水电、火电、核电、风电、油电,这些子部门可分也可合,可细也可粗。产品部门分得越细,其同质性越好;但实际划分时应兼顾需要与可能。例如,我国的2002年投入产出表划分123个二级部门,42个一级部门;公布资料时更简化。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产品部门无法直接观察到;但它仍然是一种合理抽象,其资料可用适当方法推算出来。基本过程为:实际投入产出资料产业部门资料产品部门资料第8页/共82页9三、投入产出表的种类和结构(一)投入产出表的种类投入产出表(部门联系平衡表):以产品部门分类为基础的棋盘式平衡表,用于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投入和产出、投入的来源和产出的去向,以及部门与部门之间相互提供、相互消耗产品的错综复杂的技术经济关系。l按计量单位分:价值型和实物型;l按表式结构分:对称型(纯部门)和U-V型;l按资料范围分:全国表、地区表和企业表;l按时间期限分,静态表和动态表;l按考察领域分:产品表,固定资产表、能源表、人口表、教育表、环境污染表,等等。第9页/共82页10本章主要考察:价值型、对称型的静态全国产品投入产出表。如表4-1。(二)投入产出表的四大象限 暂不考虑作为合计数的“总投入”行与“总产出”列以及生产部门的“小计”栏,可将投入产出表划分为四大象限,分别表达特定的经济内容。.中间流量中间流量.最最终产品终产品.最初投入最初投入()()第10页/共82页11第11页/共82页12第象限(中间产品或中间消耗):核心。反映各部门之间相互提供、相互消耗产品的技术经济联系。特点:l横行标题和纵栏标题是名称、排序相同的产品部门,具有严整的棋盘式结构;l横行提供中间产品的部门(产出部门);纵栏消耗中间产品的部门(投入部门);表中每项数据都具有“产出”与“消耗”的双重涵义。l该象限的所有n2 个数据组成“中间流量(中间产品、中间消耗)矩阵”:第12页/共82页13第象限(最终产品或最终使用):反映各部门提供最终产品的数量和构成情况(可以细分为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其数据组成“最终产品列向量”:第象限(最初投入或增加值):反映各部门的最初投入数量及其构成(可以细分)。其数据组成“最初投入(增加值)行向量”:第象限:空白(可在国民核算矩阵中适当开发)。第13页/共82页14(三)投入产出表的两个方向横表:,反映各部门的产出及其使用去向,即“产品分配”过程;竖表:,反映各部门的投入及其提供来源,即“价值形成”过程。“横表”和“竖表”各自存在一定的平衡关系,彼此之间又在总量上相互制约,构成投入产出表建模分析的基础框架。第14页/共82页15四、投入产出表的平衡关系 投入产出表的基本平衡关系有如下三种。(一)各行(横表)的平衡产品平衡方程:中间产品最终产品总产出(二)各列(竖表)的平衡价值平衡方程:中间投入最初投入总投入第15页/共82页16(三)各行列(横表和竖表)的对应平衡:各部门总产出该部门总投入 这表明:“产品平衡方程”与“价值平衡方程”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制约。第16页/共82页17从投入产出表所有行列的角度看,有:l所有部门的总产出所有部门的总投入,即l所有部门的中间产品所有部门的中间消耗,即从而有:即:所有部门提供的最终产品所有部门创造的增加值第17页/共82页18但应注意:l每个部门所提供的中间产品价值与其消耗的中间产品价值通常不等,即l每个部门所提供的最终产品价值与其创造的增加值通常也不等,即:第18页/共82页194.2 4.2 技术经济系数和投入产出模型 一、几种中间消耗概念(一)直接消耗:在某种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对有关产品的第一轮消耗。(二)间接消耗:通过被消耗品的媒介关系而形成的对有关产品的消耗。(三)完全消耗:对某种产品的直接消耗与所有各次间接消耗之总和。第19页/共82页20例:例中:l炼钢过程直接消耗生铁和电力l通过生铁间接消耗焦炭和电力(第一次间接消耗)l通过焦炭间接消耗原煤和电力(第二次间接消耗)l通过原煤间接消耗坑木和电力(第三次间接消耗)第20页/共82页21间接消耗的特征:传递性。不是直接观察到的第一次消耗,而是通过被消耗品的传递关系形成的消耗。层次性。根据传递环节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层次。无限性。社会生产的循环过程无始无终,间接消耗的传递关系是永无止境的。收敛性。在极限意义上,间接消耗的不断传递过程本身是收敛的。这样,才有可能计算出全部间接消耗。注意两点:l完全消耗总是大于直接消耗;l当一个部门对某种产品没有直接消耗时,却仍然对它有间接消耗,因而完全消耗通常不为零。第21页/共82页22二、直接消耗系数和增加值系数二、直接消耗系数和增加值系数(一)直接消耗系数(aij):j部门每生产一单位产出对i部门产出的直接消耗量。其计算公式为:所有n2个直接消耗系数组成“直接消耗系数矩阵”:第22页/共82页23直接消耗系数的取值范围:直接消耗系数的作用:(1)反映部门间直接的技术经济联系;(2)构成中间产品(消耗)与总产出之间的媒介;(3)计算完全消耗系数(和其他系数)的基础。以上考虑的是“价值型直接消耗系数”,与之对应的还有“实物型直接消耗系数”。第23页/共82页24引入实物量的中间消耗、总产出以及相应的实物型直接消耗系数:显然,实物型与价值型的直接消耗系数之间存在如下数量关系:第24页/共82页25第25页/共82页26(二)最初投入系数和增加值系数:各部门每生产一单位产出所需的有关最初投入,或所创造的增加值数量。计算公式分别为:第26页/共82页27用矩阵表示各种最初投入系数:第27页/共82页28增加值系数与各种最初投入系数之间的关系:增加值系数与直接消耗系数之间的关系:或:其中:acj称作 j 部门的“中间消耗(中间投入)系数”。第28页/共82页29二、完全消耗系数和完全需求系数(一)完全消耗系数(bij)1.完全消耗系数的定义:j部门每生产一单位最终产品对i部门产品的完全消耗量,包括直接消耗和各次间接消耗。其理论公式为:注意:l完全消耗系数从另一角度反映了生产过程的技术经济联系,它与直接消耗系数的分析意义不同;l完全消耗系数通常需要运用矩阵代数方法从整体上加以计算(直接运用理论公式计算单个系数较困难)。第29页/共82页31第31页/共82页32依此类推,j部门对i部门的完全消耗系数为:记完全消耗系数矩阵为:B=(bij)nn,上式可表为:括号中的“间接消耗系数矩阵”是否收敛?问题的经济性质保证其收敛性。且数学上有:第32页/共82页33从而得到:式中,(I-A)为 列昂节夫矩阵(I-A)-1 为 列昂节夫逆矩阵(完全需求系数矩阵)B=(I-A)-1-I 为 完全消耗系数矩阵第33页/共82页34举例: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的计算。给出:第34页/共82页35由表中资料计算 直接消耗系数矩阵:计算 列昂节夫矩阵 和 完全消耗系数矩阵:第35页/共82页363.完全消耗系数的经济解释这表明:第二部门每生产1亿元产品就要直接消耗第一部门1千万元的产品。而 b120.258(相当于直接消耗系数的2.58倍),这是否说明“第二部门每生产1亿元最终产品就要完全消耗第一部门0.258亿元的产品”呢?【验证】假定:初始需求是第二部门生产1000亿元最终产品(其他部门暂不考虑最终产出)。第36页/共82页37利用直接消耗系数,可以逐一计算由此引起的对各部门产品的“直接消耗量”和“间接消耗量”:(1)计算直接消耗量部门2对部门1的消耗量:10000.1100亿元部门2对部门3的消耗量:10000.4400亿元在本例中,部门2对本部门没有直接消耗。(2)计算第一次间接消耗量(为了提供以上两种直接消耗品)对部门1的消耗量:4000.3120亿元(部门3)对部门2的消耗量:1000.34000.2110亿元(部门1和部门3)在本例中,对部门3没有第一次间接消耗。第37页/共82页38(3)计算第二次间接消耗量(为了提供以上第一次间接消耗品)对部门1的消耗量:1100.111亿元(部门2)对部门2的消耗量:1200.336亿元(部门1)对部门3的消耗量:1100.444亿元(部门2);(4)计算第三次间接消耗量(为了提供以上第二次间接消耗品)对部门1的消耗量:360.1440.316.8亿元(部门2和3)对部门2的消耗量:110.3440.212.1亿元(部门1和3)对部门3的消耗量:360.414.4亿元(部门2)其他各次间接消耗量依此类推,结果见下表:第38页/共82页39第39页/共82页40依据完全消耗系数的定义公式计算:这与矩阵求逆的结果相同,从而验证了:完全消耗系数是生产一单位最终产品对有关产品的完全消耗量。(二)完全需求系数:列昂节夫逆矩阵中的每个元素,即 表明:j部门生产单位最终产品对i部门产品的完全需求量。第40页/共82页41“完全需求系数”与“完全消耗系数”之间的关系:可见,两个系数矩阵仅主对角线上的元素相差一个单位(这就是对本部门最终产品的初始需求),其他元素则相等。第41页/共82页42四、投入产出基本模型根据投入产出表的平衡关系和技术经济系数,可以建立各种投入产出模型。其中,最基本的是以下“行模型”和“列模型”。(一)投入产出行模型:由横表导出第42页/共82页43写成矩阵形式:整理后得到行模型(产品流量模型):该模型用于考察总产出与最终产品、中间产品之间的数量平衡关系。据此,可以由总产出推算最终产品,或者,由最终产品推算总产出。第43页/共82页44依据直接消耗系数的定义,还可建立“中间流量(中间产品或中间消耗)模型”:第44页/共82页45(二)投入产出列模型:由竖表导出写成矩阵形式:第45页/共82页46引入“中间投入系数对角阵”:整理后得到列模型(价值形成模型):该模型用于考察总投入(产出)与中间投入、最初投入(增加值)之间的数量平衡关系。据此,可以由总投入(产出)推算最初投入(增加值),反之亦然。第46页/共82页474.3 4.3 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和修订方法一、两个分析假定和两种编表方法(一)投入产出分析的两个基本假定l同质性:各部门以特定的投入结构和工艺技术生产特定的产品(且不同产品不能相互替代),即要求具备按纯部门(产品部门)划分的各种投入和产出资料。l比例性:各部门的投入与产出之间成一定比例(表现为技术经济系数),存在较稳定的线性函数关系。关系:“同质性”是“比例性”的基础,“比例性”是“同质性”的归宿。第47页/共82页48(二)纯部门投入产出表的两种编制方法1.直接分解编表法基本思路:全面调查搜集各企业、部门的投入产出资料,将其按纯部门的要求逐一分解,再由综合部门将分解后的数据汇编成标准形式的投入产出表。2.间接推导编表法基本思路:以国民经济核算中各产业部门的实际投入产出资料为基础,建立专门的U-V型投入产出表;依据该表的平衡关系,引入适当的工艺技术假定,运用数学方法推算出符合分析要求的投入产出表。第48页/共82页49直接分解法的编表过程:(1)按纯部门标准分解各部门不同产品的产出,再将分解得到的结果组合成相应产品部门的产出;(2)按“投入跟着产出走”的原则分解各部门的各种中间投入和最初投入,再将其归并到相应的产品部门(难点);(3)从全社会角度确定各种产品的最终使用数额,包括消费、投资和净出口的总量和构成;(4)对上述各项资料按投入产出表的结构关系进行综合平衡,要求各部门:中间投入最初投入中间产品最终产品 汇编有关资料,即可得到纯部门的投入产出表。第49页/共82页50二、用间接推导法编制投入产出表(U-V表法)(一)U-V型投入产出表的结构产业部门的投入产出资料具有以下特点:l对于各产业部门的产出,能够确定其产品种类和各类产品的数量,但是无法确知这些产品的使用去向。l对于各产业部门的投入,能够确定其具体种类(是中间投入还是最初投入,是使用何种产品进行的中间投入,或使用何种要素进行的最初投入等),但难以明确区分这些投入分别被用于哪些产品的生产,有关的中间投入又是由哪些部门提供的。据此,可用两张表描述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投入和产出核算资料,并据以编制U-V型投入产出表。第50页/共82页511投入表:主要反映各产业部门的中间投入和最初投入。第51页/共82页522产出表:主要反映各产业部门所提供的各种产品流量。3U-V型投入产出表:“投入表”与“产出表”的有机组合。第52页/共82页53结构特征:U 表和V 表是其核心部分 U 表消耗矩阵,是“产品部门”型的;V 表制造(生产)矩阵,是“部门产品”型的;表中其他数据均可由这两个矩阵直接或间接推算出来。第53页/共82页54若能推导出纯部门的中间流量矩阵 X 和最初投入向量 y,就可得到标准投入产出表。为此需要:l考察U-V型投入产出表的平衡结构;l制定有关的技术经济系数。(二)U-V型表的平衡关系和分析系数1 U-V型投入产出表的平衡关系(1)产品供给方程:表明 j 产品由哪些产业部门生产提供,分别提供多少。第54页/共82页55(2)产品分配方程:表明 i 产品被各产业部门分别消耗多少,最终使用多少。以上两组关于“产品部门”的方程可统一表述:(3)(3)部门产出方程:表明 i 产业部门的产品结构和规模。第55页/共82页56(4)部门投入方程:表明 j 产业部门的中间消耗结构和最初投入情况。以上两组关于“产业部门”的方程可统一表述:2 U-V型投入产出表的分析系数(1)产业部门的“混合消耗系数(部门消耗系数)”,表明 j 部门每生产一单位“混合产品”对 i 产品的直接消耗量:第56页/共82页57注意区分:“混合消耗系数”与 “直接消耗系数”(产业部门)(产品部门)(2)产业部门的“生产构成系数”,表明 j 部门的总产出中 i 产品所占的比重:(3)产业部门的“市场份额系数”,表明 j 产品的总供给中 i 部门占有的份额:第57页/共82页58(三)工艺假定和推导方法1两种工艺假定问题:怎样将各产业部门的投入转移到相应的产品部门?(1)产品工艺假定:不同部门生产同一产品消耗结构相同。(2)部门工艺假定:同一部门生产不同产品消耗结构相同。实际情况是,许多生产过程较为符合产品工艺假定:l汽车工业生产飞机引擎与飞机工业生产同一产品;l钢铁部门生产焦炭与炼焦部门生产焦炭。但也有一些产品的生产过程更为符合部门工艺假定:l炼焦部门在生产焦炭过程中连带生产煤气(在此,煤气与焦炭的实际消耗结构基本相同)第58页/共82页592运用产品工艺假定推导纯部门投入产出表记 j 部门生产一单位 k 产品对 i 产品的直接消耗量为 ,j 部门对 i 产品的混合消耗系数就应为:若产品工艺假定成立,也即有:则 j 部门生产各种产品时对 i 产品的全部直接消耗为:第59页/共82页60代入上式得:【结论】当产业部门的“混合消耗系数”和“生产构成系数”已知,且D矩阵为可逆方阵时,依产品工艺假定可推导纯部门表:第60页/共82页613运用部门工艺假定推导纯部门投入产出表记 k 部门生产一单位 j 产品对 i 产品的直接消耗量为 ,则所有部门生产 j 产品时对 i 产品的全部直接消耗为:从而,第j个产品部门对第i种产品的直接消耗系数为:若部门工艺假定成立,也即有:第61页/共82页62代入上式得:【结论】当产业部门的“混合消耗系数”和“市场份额系数”已知(无论是否为方阵或可逆),依部门工艺假定可推导纯部门表:第62页/共82页63组装成如下的纯部门投入产出表,即可据以建模分析:U-V表法的举例。资料:P.157,表4-7第63页/共82页64【解】(1)产品工艺解:由此可得纯部门投入产出表(P.158,表4-8)第64页/共82页65(2)部门工艺解:由此可得纯部门投入产出表(P.159,表4-9)第65页/共82页66第66页/共82页674两种工艺假定的结合运用混合工艺假定l现实中,不可能全部产品的生产都符合一种工艺假定,也不可能两种假定同时成立,须区别对待。l若误用工艺假定,就会导致推算失真,严重时出现:负消耗推算的消耗出现负数,通常是误用产品工艺假定所致。多消耗推算出某部门不该有的直接消耗,通常是误用部门工艺假定所致。解决途径:(1)细化分类单位,增加部门数目,提高产业同质性;(2)两种假定结合运用“混合工艺假定”(P.159-160)第67页/共82页68三、投入产出表的修订方法(一)重点系数修订法(二)RAS法(和改进的RAS法)(三)其他修订方法第68页/共82页694.4 4.4 投入产出法的应用和拓展一、研究产业结构及其关联程度(一)初始需求及其变化对各部门产出和投入结构的影响(请自阅)1分析初始需求及其变化对国民经济各部门产出结构的影响 2分析初始需求及其变化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投入结构的影响(二)利用有关的技术经济系数,分析各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产业关联程度 1产业关联系数的测度方法第69页/共82页70列和:某部门新增一单位最终产品引起的对各部门完全需求之和。表明该部门影响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力度。行和:各部门新增一单位最终产品引起的对某部门完全需求之和。表明该部门感应国民经济各部门影响的强度。第70页/共82页71为便于比较,需要将各行(列)和加以平均:以此为基础,可确定两个产业关联分析参数。第71页/共82页72(1)影响力系数。依据“列和”数据确定:表示某部门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前向牵引强度。当系数大于(小于)1时,其影响力超过(低于)各部门平均水平。(2)感应度系数。依据“行和”数据确定:表示某部门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后向感应强度。当系数大于(小于)1时,其感应度超过(低于)各部门平均水平。第72页/共82页73我国1997年的影响力和感应度系数第73页/共82页74依据1997年投入产出表,我国影响力系数最大的“龙头产业”是:金属产品制造业,机械设备制造业,化学工业,建筑业,纺织、缝纫及皮革产品制造业,炼焦、煤气及石油加工业等;最小的是金融保险业和农业。感应度系数最大的“基础产业”则是:机械设备制造业,化学工业,金属产品制造业,采掘业,农业,商业饮食业等;最小的是建筑业、其他服务业和金融保险业。各部门的影响力和感应度系数并非一成不变,随着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和生产工艺的变革,产业结构和部门关联都会发生相应变化。(各地区也互有差异)第74页/共82页752产业关联系数的应用问题*l金融业:影响力和感应度系数都排在末尾。金融业不重要,或与其他行业的经济关联不显著吗?l建筑业:影响力系数名列前茅,但感应度系数位列最后。建筑业对各行业的推动作用不重要吗?l个别经济地位并不重要、总量规模很小的产业,其影响力系数却可能非常大。这些问题,应该怎样理解或解决?第75页/共82页76疑难辨析(1)金融业的重要性和与其他行业的经济关联问题l金融业很重要,与其他行业的经济关联日益密切。但这种关联影响和重要性很难通过各种消耗系数体现出来。l投入产出分析是从技术经济角度观察部门关联部门间产品流量。l部门间的经济联系是多方面的:技术经济联系、财务收支关系、资产负债关系、其他方面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关系不同的经济联系需要不同的测度方法。第76页/共82页77(2)建筑业对各行业的推动作用问题l建筑业对各行业的推动作用并非不重要;l常规投入产出方法侧重于部门间相互提供、相互消耗中间产品的交易;l部门间提供和使用固定资产的交易却被排除在外。第77页/共82页78(3)小规模产业具有很大的影响力系数,能否显示其经济地位的重要性?l一般不能,除非我们假定(或实际情况恰好是)各部门的最终产出完全相等。l简单的影响力系数:某部门生产“单位最终产品”对所有相关部门提出的完全需求。l考虑到实际生产规模,某部门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绝对影响力度就应按产出加权方式衡量:绝对影响力度相对影响强度最终产出规模第78页/共82页79二、编制和修订宏观经济计划(自阅)(一)编制和安排宏观经济计划(二)检验或修订宏观经济计划三、研究价格水平及其变动影响*(略)(一)价格测算模型的建立(二)价格测算模型的应用 1最初投入变动对价格的影响分析 2产品价格变动的波及影响分析第79页/共82页80【本章要点本章要点】l投入产出法的基本概念和要点l投入产出核算的部门分类方法l投入产出表的种类、结构和平衡关系l各种技术经济系数及其分析作用l对称型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原理(两种方法)l投入产出分析的基本方法练习题:4-164-19(1)(2)(3);4-24第80页/共82页81第4章 完第81页/共82页82感谢您的观看。第82页/共82页

    注意事项

    本文(投入产出分析基本内容.pptx)为本站会员(莉***)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