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高中地理必修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pptx
-
资源ID:80059122
资源大小:592.27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湘教高中地理必修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pptx
一、全球气候变化 1.1.1.1.什么是气候变化?气候变化主要表现是什么?什么是气候变化?气候变化主要表现是什么?什么是气候变化?气候变化主要表现是什么?什么是气候变化?气候变化主要表现是什么?2.2.2.2.气候变化按时间尺度不同,可以划分为几种类型?气候变化按时间尺度不同,可以划分为几种类型?气候变化按时间尺度不同,可以划分为几种类型?气候变化按时间尺度不同,可以划分为几种类型?主要研究方式是什么?主要研究方式是什么?主要研究方式是什么?主要研究方式是什么?气候变化是一个特定地点、区域或全球的气候变化是一个特定地点、区域或全球的长时间长时间气候改变。气候改变。常用某些与平均天气有关的特征要素的变化来度量,如温度、常用某些与平均天气有关的特征要素的变化来度量,如温度、降水量、风等要素。降水量、风等要素。划分阶段划分阶段划分阶段划分阶段时时时时 间间间间主要研究方式主要研究方式主要研究方式主要研究方式地质时期地质时期地质时期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历史时期历史时期历史时期近现代近现代近现代近现代距今距今1 1万年前万年前近近1 1万年以来万年以来近一两百年近一两百年地质考古地质考古历史记载历史记载观测记录观测记录第1页/共20页(一一)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第一次大冰期第一次大冰期间间冰冰期期第二次大冰期第二次大冰期间间冰冰期期第三次大冰期第三次大冰期距今距今6 6亿年前亿年前距今距今2.32.3亿年前亿年前距今二、三百距今二、三百万年前万年前元古代震旦纪元古代震旦纪大冰期大冰期古生代石炭古生代石炭二二叠纪大冰期叠纪大冰期新生代第四纪新生代第四纪大冰期大冰期冰期:地质历史上气候寒冷、冰川广泛发育的时期;冰期:地质历史上气候寒冷、冰川广泛发育的时期;间冰期:两个冰期之间气候比较温暖的时期。间冰期:两个冰期之间气候比较温暖的时期。特点特点:波动变化,冷暖干湿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波动变化,冷暖干湿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温暖期较长,寒冷期偏短;温暖期较长,寒冷期偏短;湿润期与干旱期相互交替,新生代以湿润为主。湿润期与干旱期相互交替,新生代以湿润为主。距今一万年前,以冰期与间冰期交替出现为特点,时间尺度在十距今一万年前,以冰期与间冰期交替出现为特点,时间尺度在十万年以上万年以上.第2页/共20页 读右图,完成:读右图,完成:读右图,完成:读右图,完成:1.1.1.1.在图中标出几次大在图中标出几次大在图中标出几次大在图中标出几次大冰期,并大体估算其时冰期,并大体估算其时冰期,并大体估算其时冰期,并大体估算其时间。间。间。间。2.2.2.2.恐龙繁盛时期大约在恐龙繁盛时期大约在恐龙繁盛时期大约在恐龙繁盛时期大约在哪个年代的哪个纪?当哪个年代的哪个纪?当哪个年代的哪个纪?当哪个年代的哪个纪?当时的气候有何特点?时的气候有何特点?时的气候有何特点?时的气候有何特点?3.3.3.3.归纳地质时期气候的归纳地质时期气候的归纳地质时期气候的归纳地质时期气候的特点。特点。特点。特点。气候温暖干燥气候温暖干燥(一)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第3页/共20页(二)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 1.1.1.1.什么是雪线?其分布高度受哪些因素影响?什么是雪线?其分布高度受哪些因素影响?什么是雪线?其分布高度受哪些因素影响?什么是雪线?其分布高度受哪些因素影响?2.2.2.2.什么是冰盖?目前主要分布在哪里?什么是冰盖?目前主要分布在哪里?什么是冰盖?目前主要分布在哪里?什么是冰盖?目前主要分布在哪里?因素因素影响影响举例举例气温气温气温越高气温越高,蒸发量越大蒸发量越大,雪线越高雪线越高,反之越低反之越低低纬度高山上的雪线高低纬度高山上的雪线高于高纬度于高纬度降水降水降水越多降水越多,雪线越低雪线越低,反反之越高之越高同纬度地区沿海山峰的同纬度地区沿海山峰的雪线高于内陆的山峰雪线高于内陆的山峰地形地形迎风坡降水多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雪线低;向阳坡气温高向阳坡气温高,雪线高雪线高珠峰南坡雪线低于北坡珠峰南坡雪线低于北坡,天山南坡雪线高于北坡天山南坡雪线高于北坡雪线是长年积雪的下界,即年降雪量与年消融量的平衡线,雪线是长年积雪的下界,即年降雪量与年消融量的平衡线,是一种气候的标志线。是一种气候的标志线。冰盖是指覆盖在各种地形上的巨厚冰体,由多年冰雪堆积冰盖是指覆盖在各种地形上的巨厚冰体,由多年冰雪堆积挤压而成。目前主要分布在南极和格陵兰岛。挤压而成。目前主要分布在南极和格陵兰岛。第4页/共20页阅读上图,回答:阅读上图,回答:阅读上图,回答:阅读上图,回答:1.1.1000010000年来挪威雪线高度和近年来挪威雪线高度和近50005000年来中国气温这年来中国气温这两条曲线的变化趋势一致吗?两条曲线的变化趋势一致吗?2.2.请指出近请指出近50005000年来两次较大的年来两次较大的波动波动的大致时间段。的大致时间段。温暖期寒冷期基本一致基本一致第5页/共20页(二二)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特点:两次较大的波动特点:两次较大的波动l公元前公元前50005000年到公元前年到公元前15001500年的温暖期年的温暖期l1515世纪以来的寒冷期世纪以来的寒冷期影响:影响:l温暖期:冰盖缩小,北半球极地冰盖曾消失;海平面上升,温暖期:冰盖缩小,北半球极地冰盖曾消失;海平面上升,热带亚热带范围扩大热带亚热带范围扩大l寒冷期:农作物歉收或决收寒冷期:农作物歉收或决收第6页/共20页 第一次温暖时期第一次温暖时期(公元前公元前35003500前前1O001O00年年左右左右)据历史资料记载,黄河流域有象、水牛和竹等。估计当时的气温和降据历史资料记载,黄河流域有象、水牛和竹等。估计当时的气温和降水量数值都比现在高,是我国历史时期最温暖的时代水量数值都比现在高,是我国历史时期最温暖的时代 第一次寒冷时期第一次寒冷时期 (公元前公元前10001000前前850850年年)据历史资料记载,汉水曾经两次结冰,紧接着又是大旱,气候寒冷干据历史资料记载,汉水曾经两次结冰,紧接着又是大旱,气候寒冷干燥燥 第二次温暖时期第二次温暖时期 (公元前公元前770770公元初公元初)据历史资料记载,鲁国据历史资料记载,鲁国(今山东今山东)冬天没有冰,当时竹、梅等亚热带植冬天没有冰,当时竹、梅等亚热带植物分布界限偏北,表明当时气候比现在暖物分布界限偏北,表明当时气候比现在暖 第二次寒冷时期第二次寒冷时期 (公元初公元初6 6世纪世纪)据历史资料记载,淮河曾结冰,从昌黎到营口的渤海海面曾三年结冰,据历史资料记载,淮河曾结冰,从昌黎到营口的渤海海面曾三年结冰,表明气温下降表明气温下降 第三次温暖时期第三次温暖时期 (7(79 9世纪世纪)据历史资料记载,当时的长安据历史资料记载,当时的长安(今西安今西安)无冰雪,梅和柑橘都能在关中无冰雪,梅和柑橘都能在关中地区生长,表明气候转暖地区生长,表明气候转暖 第三次寒冷时期第三次寒冷时期 (10(101212世纪世纪)据历史资料记载,华北已无野生梅,太湖曾全部冻结,苏州附近的南据历史资料记载,华北已无野生梅,太湖曾全部冻结,苏州附近的南运河曾经常结冰,福建的荔枝曾两次冻死,表明当时的气候比现在冷运河曾经常结冰,福建的荔枝曾两次冻死,表明当时的气候比现在冷得多得多 第四次温暖时期第四次温暖时期 (13(13世纪世纪)据历史资料记载,杭州曾几年无冰雪,西安等地有竹子生长,显示气据历史资料记载,杭州曾几年无冰雪,西安等地有竹子生长,显示气候转暖候转暖 第四次寒冷时期第四次寒冷时期 (15(15l9l9世纪世纪)这段时间长达这段时间长达500500年。当时北京附近的运河封冻期比现在长年。当时北京附近的运河封冻期比现在长5050天左右天左右第7页/共20页 1.18611.18611.18611.1861年以来,全球的气温变化趋势如何?年以来,全球的气温变化趋势如何?年以来,全球的气温变化趋势如何?年以来,全球的气温变化趋势如何?原因原因是什么?是什么?是什么?是什么?2.2.2.2.找出找出找出找出20202020世纪气温增幅最大的两个时期。世纪气温增幅最大的两个时期。世纪气温增幅最大的两个时期。世纪气温增幅最大的两个时期。3.3.3.3.上述气温变化造成了哪些影响?上述气温变化造成了哪些影响?上述气温变化造成了哪些影响?上述气温变化造成了哪些影响?波动上升波动上升1910年年1945年年 1976年年2000年年冰盖和冰川面积减少冰盖和冰川面积减少,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三)近现代的气候变化第8页/共20页一、全球气候变化(三三)近现代的气候变化近现代的气候变化l全球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全球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l陆地降水量显著变化陆地降水量显著变化l雪盖和冰川面积减少雪盖和冰川面积减少l全球平均海平面升高。全球平均海平面升高。第9页/共20页 20202020世纪降水量变化较大的是什么纬度?变化较小的又世纪降水量变化较大的是什么纬度?变化较小的又世纪降水量变化较大的是什么纬度?变化较小的又世纪降水量变化较大的是什么纬度?变化较小的又是什么纬度?是什么纬度?是什么纬度?是什么纬度?中高纬度和副热带降水量变化较大,赤道附近变化较小中高纬度和副热带降水量变化较大,赤道附近变化较小第10页/共20页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1 1、全球气候变化本身就是资源条件的变化。、全球气候变化本身就是资源条件的变化。4 4、全球气候变化对主要生产领域,如农业、林业、牧业、全球气候变化对主要生产领域,如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的影响更为显著。渔业的影响更为显著。5 5、气候变化通过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如厄尔尼诺、干旱、气候变化通过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如厄尔尼诺、干旱、洪涝、热浪等),扩大某些疫病的流行,对人体健康造成洪涝、热浪等),扩大某些疫病的流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危害。2 2、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了自然灾害。、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了自然灾害。3 3、全球气候变化还将导致原有生态系统的改变。、全球气候变化还将导致原有生态系统的改变。第11页/共20页海海平平面面上上升升淹淹没没沿沿海海低低地地大气大气coco2 2 增多增多 砍伐森林砍伐森林大量使用大量使用矿物燃料矿物燃料人类活动造成温室效应及产生的影响人类活动造成温室效应及产生的影响气气温温升升高高气气候候变变暖暖冰川冰川融化融化海水海水膨胀膨胀全球降水、干湿状况变化全球降水、干湿状况变化世界各国经济结构变化世界各国经济结构变化第12页/共20页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1.1.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如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如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排放量,世界很多国家一方面提高能源利用技排放量,世界很多国家一方面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效率,采用新能源)术和效率,采用新能源)2.2.增加温室气体吸收。(如植树造林和采用固增加温室气体吸收。(如植树造林和采用固碳技术)碳技术)3.3.适应气候变化(如培养新的农作物品种,调适应气候变化(如培养新的农作物品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规划和建设防止海岸侵蚀的整农业生产结构,规划和建设防止海岸侵蚀的工程等)工程等)4.4.政府可能采取的政策手段(如实行直接控制、政府可能采取的政策手段(如实行直接控制、应用经济手段、鼓励公众参与等措施)应用经济手段、鼓励公众参与等措施)5.5.努力加强国际合作努力加强国际合作第13页/共20页1.1.当海平面上升当海平面上升0.30.3米或米或1 1米时,天津市分别米时,天津市分别有哪些城镇会被淹没?有哪些城镇会被淹没?2.2.倘若海平面持续上升,会对天津市造成哪倘若海平面持续上升,会对天津市造成哪些影响?些影响?读读P100P100材料,完成:材料,完成:第14页/共20页海平海平面上面上升方升方案案海平面状态海平面状态淹没范围淹没范围潮位潮位现今现今潮位潮位上升后上升后高程高程上升上升0.30.3米时米时特大高特大高潮位潮位2.22.2米米2.52.5米米一般风一般风暴潮位暴潮位2.92.9米米3.23.2米米上升上升1 1米米时时特大高特大高潮位潮位2.92.9米米一般风一般风暴潮位暴潮位2.92.9米米3.93.9米米大港区、溏沽区及汉沽大港区、溏沽区及汉沽区的一部分会被淹没。区的一部分会被淹没。大港区、溏沽区、汉沽区大港区、溏沽区、汉沽区以及天津市区、宁河县、以及天津市区、宁河县、津南区、静海县的一部分津南区、静海县的一部分地区会被淹没地区会被淹没天津市区及其辖区天津市区及其辖区的大部分的大部分第15页/共20页2.2.若海平面持续上升,天津沿海低地将会被淹没,若海平面持续上升,天津沿海低地将会被淹没,还会引起海水倒灌,地下水水质下降,土壤盐渍还会引起海水倒灌,地下水水质下降,土壤盐渍化加剧,港口和其他设施和工业废水的排放也会化加剧,港口和其他设施和工业废水的排放也会受到影响。受到影响。第16页/共20页 1.1.单纯考虑自然因素得到的气温模拟结果,和实单纯考虑自然因素得到的气温模拟结果,和实际观测得到的结果在什么时候有较大的差别?际观测得到的结果在什么时候有较大的差别?2.2.上述结果反映近上述结果反映近5050年来的气候变暖起主导作用年来的气候变暖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什么?的因素是什么?人为因素人为因素第17页/共20页气温上升的原因:气温上升的原因: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含量增多自然原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人为原因:燃烧矿物燃料产生燃烧矿物燃料产生毁林毁林氟氯烃氟氯烃化合物等其他温室气体化合物等其他温室气体太阳活动、大气环流、火山活动、地壳运动等太阳活动、大气环流、火山活动、地壳运动等为什么?为什么?第18页/共20页乞力马扎罗的积雪乞力马扎罗的积雪 这座“赤道上的雪峰”海拔58955895米,永久性积雪的融化减少,反映了气候的变暖趋势,有人断言:不久的将来,赤道上将见不到雪峰景象了!第19页/共20页感谢您的观看!第20页/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