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说课.pptx
一、说教材二、说教法学法三、说实验教学过程四、说板书设计五、说教学效果评价说课流程第1页/共25页一、说教材(一)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的实验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的第3节平面镜成像中的实验。本实验是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认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和应用。既与生活联系紧密,又是学生首次接触“像”这一新概念,后面还将学习凸透镜成像。所以,本实验既是对光的反射规律的延续,又为以后的知识学习埋下伏笔,真正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在整个光学中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第2页/共25页一、说教材(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本课学习之前已经掌握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定律,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见平面镜成像现象,对平面镜成像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他们往往容易受生活经验的主观影响,得出一些错误的认识,例如:他们会认为物体离平面镜越近,物体的像就越大;把“像”与“影”混淆等,这是教师在授课时要多加指点的。本实验很容易引起同学们的好奇心,因此物理探究兴趣比较高。第3页/共25页一、说教材(三)学习目标:1、学生通过实验知道平面镜成像特点。2、学生能利用控制变量法来设计实验并探究出平面镜成像特点。3、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过程,增加乐于创新和勇于探究的意识。第4页/共25页一、说教材 (四)教学重点:1、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感受探究的各个环节。难点:2、对虚像概念的理解。3、探究活动中如何确定像的位置。(五)教材处理及重点难点突破 课程标准提出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步骤,而八年级的学生物理探究能力比较弱,思维处于由形象向抽象发展的关键阶段,所以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是本课的重点。鉴于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差,且虚像的概念比较抽象,将其确定为本课的难点。教学中主要采用点拨法、自主实验、作图分析、合作交流等方法进行探究学习。第5页/共25页二、说教法学法 “教给学生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1、创设情景,以引导学生探究为主进行教学 通过实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得出结论。2、采取让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情况,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第6页/共25页三、说教学过程说实验教学过程及设计思路 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制定计划,设计实验:4.进行实验,收集数据:5.分析论证:6.合作交流:7.得出结论:第7页/共25页学生观看视频:魔术“浇不灭的蜡烛”学生会觉得非常有趣激发学生想了解平面镜成像的兴趣新课引入设计意图(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观察,提出问题(3分钟)三、说教学过程第8页/共25页 照镜子学生活动一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镜中的自己猜想成像的特点(二)新课教学 2.猜想与假设:25分钟三、说教学过程第9页/共25页 学生通过观察提出各种猜想 教师引导学生对猜想分类。学生思路不受限制,使探究活动具有真实性。设计意图师生活动二 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本节重点是用实验验证以下猜想:1、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是否相等。2、像与物大小是否相同。3、像是不是“近大远小”的。三、说教学过程第10页/共25页 学生分组实验、师生互动、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怎样做,而是转变角色与他们一起设计、修改和确定实验方案使学生敢于思考、敢于探究、敢于创新3.制定计划,设计实验;三、说教学过程第11页/共25页原实验器材:玻璃板、平面镜、刻度尺、火柴、白纸、大小一样蜡烛若干、支架三、说教学过程改进后的实验器材:玻璃板、平面镜、大小一样蜡烛若干第12页/共25页三、说教学过程原实验方案缺点:1、课本实验是把玻璃竖直地卡在支架中央,有时玻璃板夹不紧,玻璃稍微倾斜或晃动都会改变虚像的位置,并且玻璃板在白纸上的位置容易在实验过程中因意外接触而移动位置,影响实验效果。2、同学们在找物像的位置时不易找到相应对称点,误差较大。3、需要用刻度尺画线、量距离,部分同学在具体测量过程中作图不规范而造成较大误差。第13页/共25页三、说教学过程改进后的实验优点:1、在光具座上进行该实验,可直接利用实验室现有的资源,降低实验准备的难度,并且因为光具座的整体协调性好,即使稍微倾斜一些对实验效果影响也不大。2、具有较强的立体感,学生既可以从正面观察到蜡烛的像,还能通过光具座上的刻度尺直接读出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获得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的相关知识。3、利用该装置还可以进行一些其他简单的探究,如物、像向平面镜移动的距离始终相等。4、使学生对光具座有一些初步了解,为以后凸透镜成像实验的教学埋下伏笔。第14页/共25页(1)选择两个大小完全一样蜡烛的分析与思考。教师点拨:等效替代法:1、用透明玻璃板代替镜子。2、用与物相同的物体代替像确定像。三、说教学过程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2)选择玻璃板而不选择平面镜的原因。看到物体的同时也能看到像,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学生交流讨论以下两个问题:第15页/共25页具体的实验步骤:(1)将玻璃板安装在光具座中间。(2)将两只相同的蜡烛分别安放在玻璃板两侧的滑块上。(3)将一只蜡烛点燃,从物体所在的一侧透过玻璃板找物体的像,然后移动另外一个蜡烛将它放到所找到的像的位置,看它们能不能重合。(4)从光具座上读出物、像分别到玻璃板的距离并记录好实验数据。(5)改变物体的位置,重复上述实验步骤。三、说教学过程4.进行实验,收集数据:第16页/共25页 教师走入学生中区,对较弱的小组进行实验指导,提醒他们记录数据在导学案中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人人参与,人人探究。设计意图师生活动三三、说教学过程第17页/共25页5.分析论证 (7分钟)三、说教学过程第18页/共25页 小组交流探究结果。此环节由学生自己总结,教师做适当引导,然后师生共同整理探究结果。让学生体会到同一实验,不同的人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合作是有必要的。设计意图学生活动四三、说教学过程 6.合作交流 (3分钟)第19页/共25页平面镜成像特点:1、平面镜所成的像为虚像 2、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像和物的大小相同 4、物、像的连线跟镜面垂直 7.得出结论(3分钟)板书设计:四、说板书设计第20页/共25页 学以致用 当堂训练1、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像和物体的大小 。2、将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的位置用直线连起来,则连线 镜面。3、身高的学生站在穿衣镜前离镜0.5m,他在镜中像的高度是_m,像到镜面的距离是_m,当他后退后,人和像的距离是_m,像的大小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相等相同垂直2不变第21页/共25页作业配套练习册:第22页/共25页教学反思及自我评价:以上是我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这节实验的认识和设计,对教师来说,实验探究课是一节很难驾驭的课,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引导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都有一定的难度。尽管探究的目的非常明确,但学生对科学探究过程还不是非常熟悉,特别对制定实验计划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克服困难。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猜想时,难免会有各种奇特的想法。对此教师不要评价对与错,但要引导他们,使其想法尽量合理。本实验教学难免还有不完善的地方,我虚心接受各位同仁的建议,以后更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学能力。五、说教学效果评价第23页/共25页第24页/共25页感谢您的观看!第25页/共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