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经营决策分析.pptx
5.1 决策分析概述决策分析概述管理会计中决策分析的概念和特征 1.决策分析的概念:是指对企业未来经营、投资活动中面临的问题,由有关人员在充分的可能性基础上拟定的各种备选方案中进行成本、效益等方面的比较,以便确定最佳方案的过程。2.决策分析的特征:预测性、目标性、评价性。决策分析的分类 1.按决策影响的时间:短期决策、长期决策。2.按决策条件的确定性:确定型、风险型、不确定型。3.按决策的重要程度:战略(全局)、战术(局部)。决策分析的程序 1.确定决策目标 ;2.搜集资料;3.拟订方案;4.评价方案;5.方案选优;6.实施方案。第1页/共106页5.1.2 经营决策应考虑的因素(短期经营决策的相关概念)短期经营决策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生产经营能力相关业务量相关收入相关成本独立方案(单一方案):是指与其他投资方案完全独立、互不排斥的一个或一组方案。互斥方案:是指互相关联、互相排斥的方案。生产经营能力:最大生产经营能力、正常生产经营能力、剩余生产经营能力、追加生产经营能力。相关业务量:相关业务量是指在短期经营决策中必须认真考虑的、与特定决策方案相联系的产量或销量。绝对剩余生产能力、相对剩余生产能力第2页/共106页相关收入:相关收入是指与特定决策方案相联系的、能对决策产生重大影响的、在短期经营决策中必须予以充分考虑的收入,又称有关收入。如果某项收入只属于某个经营决策方案,即若有这个方案存在,就会发生这项收入,若该方案不存在,就不会发生这项收入,那么,这项收入就是相关收入。相关成本:相关成本是指与特定决策方案相联系的、能对决策产生重大影响的、在短期经营决策中必须予以充分考虑的成本。(对决策有影响的各种形式的未来成本)如果某项成本只属于某个经营决策方案,即若有这个方案存在,就会发生这项成本,若该方案不存在,就不会发生这项成本,那么,这项成本就是相关成本。1.机会成本:是指在多方案中选择一个最优方案的决策时,被放弃的次优方案所可能获得的潜在利益就称为已选中的最优方案的机会成本。第3页/共106页 注意:机会成本仅仅只是被放弃方案的潜在利益,而非实际支出,因而不能据以登记入账。但由于公司资源的有限性,必须充分利用资源效益,所以,机会成本在经营中应作为一个现实的重要因素予以考虑。2.差量成本:是指企业在进行决策时,根据不同备选方案计算出来的差异。注意:1)不同备选方案的比较决策;2)在原有方案基础上因追加批量产品的生产而增加的成本数额的决策;3)可用于追加的订货、某项不需用的机器设备是出租还是出售的决策。3.重置成本(现时成本):是指目前从市场购买一项原有资产所需支付的成本。4.边际成本:是产量每增加或减少1个单位所引起的成本变动数额。第4页/共106页 5.付现成本:是指由于某项决策而引起的需要在未来动用现金支付的成本(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能够改变其支出数额的成本)。6.可避免成本:是指企业可以通过决策行为改变其数额的成本,或是成本发生与否直接同某项备选方案是否选用相关联的成本。即决策方案变动时可避免的成本。7.可延缓成本:是指因财力不足而推迟实施已定方案中的成本。8.专属成本和联合成本:固定成本按其涉及范围的大小,划分为专属成本和联合成本。专属成本是指可以明确归属于企业生产的某种产品,或为企业设置的某个部门而发生的固定成本。联合成本是指为多种产品的生产或为多个部门的设置而发生的,应由这些产品或这些部门共同负担的成本。注意:在进行方案选择时,专属成本是与决策有关的成本,必须予以考虑;而联合成本则是与决策无关的成本,可以不予考虑。第5页/共106页无关成本:是指不受决策结果影响,与决策关系不大,已经发生或注定要发生的成本就是所谓无关成本。1.沉没成本:是指过去已经发生并无法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所改变的成本。注意: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等均属于企业的沉没成本。2.不可避免成本:是指与备选方案没有直接联系的成本。3.不可延缓成本:是指管理部门已选定的某一方案必须立即实施的成本。4.共同成本(联合成本):是指为多种产品的生产或为多个部门的设置而发生的,应由这些产品或这些部门共同负担的成本。可选择成本与约束性成本 可选择成本是指由企业管理当局的决策来决定其是否发生的固定成本。约束性成本是指为进行企业经营而必须负担的、不能改变的最低限度的固定成本。第6页/共106页 1.在在不存在专属成本不存在专属成本的情况下,通过比较不同备选方案的的情况下,通过比较不同备选方案的贡献毛益总额贡献毛益总额,能够正确地进行择优决策;,能够正确地进行择优决策;2.在在存在专属成本存在专属成本的情况下,首先应计算备选方案的剩余的情况下,首先应计算备选方案的剩余贡献毛益,然后通过比较不同备选方案的贡献毛益,然后通过比较不同备选方案的剩余贡献毛益总额剩余贡献毛益总额,能够正确地进行择优决策。能够正确地进行择优决策。3.在企业的在企业的某项资源受到限制某项资源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应通过计算、比的情况下,应通过计算、比较各备选方案的较各备选方案的单位资源贡献毛益额单位资源贡献毛益额,来正确进行择优决策。,来正确进行择优决策。4.由于贡献毛益总额的大小,既取决于单位产品贡献毛益由于贡献毛益总额的大小,既取决于单位产品贡献毛益额的大小,也取决于该产品的产销量,我们应该额的大小,也取决于该产品的产销量,我们应该选择贡献毛益选择贡献毛益总额最大的。总额最大的。注意:短期经营决策的一般方法短期经营决策的一般方法:贡献毛益分析法、差量分析法、成贡献毛益分析法、差量分析法、成本无差别点法、概率分析法本无差别点法、概率分析法 贡献毛益分析法贡献毛益分析法:是在成本性态分类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各备是在成本性态分类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各备选方案选方案贡献毛益贡献毛益的大小来确定最优方案的分析方法。判断标的大小来确定最优方案的分析方法。判断标准:准:哪个方案的该项指标大,哪个方案为优哪个方案的该项指标大,哪个方案为优 。第7页/共106页差量分析法:当两个备选方案具有不同的预期收入和预期成本时,根据这两个备选方案间的差量收入、差量成本计算的差量损益进行最优方案选择的方法,就叫差量分析法。差量损益=差量收入-差量成本其中:差量收入等于两方案相关收入之差,即R=RA RB差量成本等于两方案相关成本之差,即C=CA -CB判断标准判断标准若差量损益若差量损益P大于零,则大于零,则A方案优于方案优于B方案方案若差量损益若差量损益P等于零,则等于零,则A方案与方案与B方案的效益相同方案的效益相同若差量损益若差量损益P小于零,则小于零,则B方案优于方案优于A方案。方案。第8页/共106页若业务量大于成本分界点X0时,则固定成本较高的A方案优于B方案;当业务量小于成本分界点X0时,则固定成本较低的B方案优于A方案;若业务量恰好等于成本分界点X0时,则两方案的成本相等,效益无差别。成本无差别点法成本无差别点法:成本无差别点业务量成本无差别点业务量是指能使两方案总成是指能使两方案总成本相等的业务量。记作本相等的业务量。记作x x0 0。也称平衡点法。也称平衡点法。两方案的固定成本和变动两方案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相比较走势成本相比较走势“相反相反”,即一高一低。,即一高一低。第9页/共106页概率分析法程序确定与决策结果有关的变量确定每一变量的变化范围确定每一变量的概率计算各变量相应的联合概率将不同联合概率条件下的结果加以汇总,得到预期值第10页/共106页5.2 5.2 产品功能成本决策 产品功能成本决策是将产品(在保证产品质量和功能的前提下)的功能(产品所担负的职能或所起的作用)与成本(为获得产品一定的功能必须支出的费用)对比,寻找降低产品成本途径的管理活动。其目的在于以最低的成本实现产品适当的、必要的功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产品功能与成本之间的关系表示如下:P.137 价值(V)(V)功能(F)(F)成本(C)(C)从上式可以看出,功能与价值成正比,功能越高,价值越大,反之则越小;成本与价值成反比,成本越高,价值越小,反之则越大。第11页/共106页 提高产品的价值的几种情形:1 1、在产品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功能提高,将会提高产品的价值。2 2、在产品功能不变的情况下,成本降低,将会提高产品的价值。3 3、在产品功能提高的情况下,成本降低,将会提高产品的价值。4 4、在产品成本提高的情况下,功能提高的幅度大于成本提高的幅度,将会提高产品的价值。5 5、在产品功能降低的情况下,成本降低的幅度大于功能降低的幅度,将会提高产品的价值。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从上述途径着手,运用功能成本决策方法确定目标成本。功能成本决策的步骤。1、选择分析对象;2 2、围绕分析对象收集各种资料;3 3、功能评价;4 4、试验与提案。第12页/共106页选择分析对象 P.138 由于企业的产品(或零件、部件)很多,实际工作中不可能都进行功能成本分析,应有所选择。选择的一般原则是(通常遵循重要和活跃原则):1 1、从产量大的产品中选,可以有效地积累每一产品的成本降低额。2 2、从结构复杂、零部件多的产品中选,可以简化结构、减少零部件的种类或数量。3 3、从体积大或重量大的产品中选,可以缩小体积、减轻重量。4 4、从投产期长的老产品中选,可以改进产品设计,尽量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加工。第13页/共106页 5 5、从畅销产品中选,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而且能使该产品处于更有利的竞争地位。6 6、从原设计问题比较多的产品中选,可以充分挖掘改进设计的潜力。7 7、从工艺复杂、工序繁多的产品中选,可以简化工艺、减少工序。8 8、从成本高的产品中选,可以较大幅度地降低成本。9 9、从零部件消耗量大的产品中选,可以大幅度降低成本,优化结构。1010、从废品率高、退货多、用户意见大的产品中选,可以提高功能成本分析的效率。第14页/共106页围绕分析对象收集各种资料 P.138 分析对象确定后,应深入进行市场调查,收集各种资料作为分析研究的依据。所需资料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1、产品的需求状况。如用户对产品性能及成本的要求、销售结构及数量的预期值、价格水平等。2 2、产品的竞争状况。如竞争对手的数量、分布、能力,以及竞争对手在产品设计上的特点及推销渠道等。3 3、产品设计、工艺加工状况。结合市场需求及竞争对手的优势,在产品设计、工艺加工技术方面本厂存在的不足等。4 4、经济分析资料。如产品成本构成、成本水平、消耗定额、生产指标等。5 5、国内外同类型产品的其他有关资料。第15页/共106页功能评价 P.139 功能评价的基本步骤包括:以功能评价系数为基准,将功能评价系数与按目前成本计算的成本系数相比,确定价值系数;将目标成本按价值系数进行分配,并确定目标成本分配额与目前成本的差异值;选择价值系数低、降低成本潜力大的作为重点分析对象。主要方法:评分法和强制确定法。1、评分法:该方法按产品或零部件的功能重要程度打分,通过确定不同方案的价值系数来选择最优方案。例5-15-1:为改进某型手表有3 3个方案可供选择,现从走时、夜光、防水、防震、外观等五个方面采用5 5分制评分,评分结果如下表。(功能系数)第16页/共106页 项目项目走时走时夜光夜光防水防水防震防震外观外观总分总分选择选择方案方案1方案方案2方案方案3355454534453544212220可考虑可考虑可考虑可考虑不考虑不考虑 上述几个方案中,方案上述几个方案中,方案3 3的总分最低,初选淘汰。对的总分最低,初选淘汰。对于方案于方案1 1和方案和方案2 2应结合成本资料进行第二轮比较,有关成应结合成本资料进行第二轮比较,有关成本资料如下表。本资料如下表。项目项目预计销售预计销售量(件)量(件)直接材料、直接材料、人工等人工等(单位)(单位)制造费用制造费用(总额)(总额)制造成本制造成本(单位)(单位)方案方案1方案方案2500050002802708000050000296280第17页/共106页 然后,进行价值分析。如果以方案1 1的成本系数为100100,则方案2 2的成本系数为:(280296280296)100=94.59100=94.59 方案1 1和方案2 2的价值系数分别为:V V1 1=21100=0.21=21100=0.21 V V2 2=2294.59=0.23=2294.59=0.23 通过对比可知,方案2 2不仅成本较低,而且功能成本比值(价值系数)高,因而应该选择方案2 2。2.2.强制确定法:也称为一对一比较法或“0”0”、“1”1”评分法,就是把组成产品的零件排列起来,一对一地对比,凡功能相对重要的零件得1 1分,功能相对不重要的零件得零分。然后,将各零件得分总计数被全部零件得分总数除,即可求得零件的功能评价系数。第18页/共106页零件零件名称名称一对一比较结果一对一比较结果得分得分合计合计功能评价系数功能评价系数ABCDEFGABCDEFG001000110011101100010001110100101110101011 5 2 3 4 3 2 2521=0.238521=0.238221=0.095221=0.095321=0.143321=0.143421=0.191421=0.191321=0.143321=0.143221=0.095221=0.095221=0.095221=0.095合计合计21 1.00 例例5-2:P.140假设甲产品由假设甲产品由A A,B B,C C,D D,E E,F F,G G七七个零件组成,按强制确定法计算功能评价系数如下表。个零件组成,按强制确定法计算功能评价系数如下表。第19页/共106页 上表中A A,D D两个零件的功能评价系数较大,说明其功能较为重要,而B B,F F,G G三个零件的功能评价系数最小,说明其功能较不重要。在功能评价系数确定后,应计算各零件的成本系数和价值系数:各零件的成本系数 =某零件的目前成本所有零件目前成本合计各零件的价值系数 =某零件的功能评价系数该零件的成本系数 以上表中甲产品的七个零件为例,说明价值系数的计算:第20页/共106页 项目项目零件零件名称名称功能评价系数功能评价系数目前成本目前成本成本系数成本系数价值系数价值系数A AB BC CD DE EF FG G0.2380.0950.1430.1910.1430.0950.095 300 500 48 46 100 80 1260.2500.4170.0400.0380.0830.0670.1050.9520.2283.5755.0261.7231.4180.905合计合计1.0012001.00-第21页/共106页 价值系数表示功能与成本之比,如果价值系数等于1 1或接近于1 1(如A A,G G零件),则说明零件的功能与成本基本相当,因而也就不是降低成本的主要目标;如果价值系数大于1 1(如C C,D D,E E,F F零件),则说明零件的功能过剩或成本偏低,在该零件功能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已无必要进一步降低成本或减少过剩功能;如果价值系数小于1 1(如B B零件),则说明与功能相比成本偏高了,应作为降低成本的主要目标,进一步寻找提高功能、降低成本的潜力。那么B B零件的成本应降低到什么程度,才能与功能相匹配呢?在产品目标成本已定的情况下,可将产品目标成本按功能评价系数分配给各零件,然后与各零件的目前成本比较,即可确定各零件成本降低的数额。假定甲产品的目标成本为1 0001 000元,则各零件预计成本及成本降低额的计算如下表。第22页/共106页 项目项目零件零件名称名称功能评价功能评价系数系数按功能评价系数按功能评价系数 分配目标成本分配目标成本 目前目前 成本成本成成 本本降低额降低额A AB BC CD DE EF FG0.2380.0950.1430.1910.1430.0950.095 238 95 143 191 143 95 95 300 500 48 46 100 80 126 62 405 -95-145 -43 -15 31合计合计1.0010001200 200 从上表可以看出,目标成本比目前成本应降低从上表可以看出,目标成本比目前成本应降低200200元,其中元,其中A A,B B,G G零件零件成本与其功能相比偏高,故应作为降低成本的对象,尤其是成本与其功能相比偏高,故应作为降低成本的对象,尤其是B B零件更应作为重零件更应作为重点对象;至于点对象;至于C C,D D,E E,F F零件零件(特别是特别是D D零件零件),只有在功能过剩的情况下才考,只有在功能过剩的情况下才考虑减少过剩功能以降低成本,否则应维持原状。虑减少过剩功能以降低成本,否则应维持原状。第23页/共106页 试验与提案 在功能评价的基础上,即可对过剩功能和不必要成本进行调整,从而提出新的、可供试验的方案。然后,按新方案进行试验生产,在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同时,对新方案的不足予以改进。新方案经进一步调整即可作为正式方案提交有关部门审批,批准后即可组织实施。第24页/共106页5.3 品种决策 品种决策旨在解决生产什么产品的问题,例如,生产何种新产品、亏损产品是否停产、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半成品(或联产品)是否需要进一步加工等。在品种决策中,经常以成本作为判断方案优劣的标准,有时也以边际贡献额作为判断标准。生产何种新产品(新产品投产的决策)如果企业有剩余的生产能力可供使用,或者利用过时老产品腾出来的生产能力的话,在有几种新产品可供选择时一般采用贡献毛益分析法进行决策。传统会计认为只有当收入大于完全成本时,才形成贡献;而管理会计则认为只要收入大于变动成本,就会形成贡献。也就是说,贡献毛益的大小,反映了备选方案对企业利润目标所做贡献的大小。第25页/共106页 在运用边际贡献法进行备选方案的择优决策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1)在不存在专属成本的情况下,通过比较不同备选方案的边际贡献总额,能够正确地进行择优决策(见例3 3);(2 2)在存在专属成本的情况下,首先应计算备选方案的剩余边际贡献(边际贡献总额减专属成本后的余额),然后比较不同备选方案的剩余边际贡献(或边际贡献)总额,能够正确地进行择优决策(见例4 4);(3 3)在企业的某项资源(如原材料、人工工时、机器工时等)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应通过计算、比较各备选方案的单位资源边际贡献额,来正确进行择优决策(见例5 5);(4 4)不能只根据单位边际贡献额的大小来择优决策,而应该选择边际贡献总额最大的方案作为最优的方案。第26页/共106页表5-6 例例5-35-3:P.142某企业原来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某企业原来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现有丙、现有丙、丁两种新产品可以投入生产丁两种新产品可以投入生产,但剩余生产能力有限但剩余生产能力有限,只能将其中只能将其中一种新产品投入生产。企业的固定成本为一种新产品投入生产。企业的固定成本为1 8001 800元元,并不因为新并不因为新产品投产而增加。各种产品的资料如表产品投产而增加。各种产品的资料如表5-65-6。第27页/共106页表5-7表5-7第28页/共106页表5-8表5-8和表5-9第29页/共106页表5-9第30页/共106页表5-10表5-10例5-3 例例5-4:P.144如果新产品投产将发生不同的专属固定成如果新产品投产将发生不同的专属固定成本的话,在决策时就应以各种产品的剩余边际贡献额作为判本的话,在决策时就应以各种产品的剩余边际贡献额作为判断方案优劣的标准。剩余边际贡献额等于边际贡献额减专属断方案优劣的标准。剩余边际贡献额等于边际贡献额减专属固定成本。剩余边际贡献额越大,该产品就越可取。固定成本。剩余边际贡献额越大,该产品就越可取。第31页/共106页项目产品项目产品甲甲乙乙丙丙单位产品定额工时单位产品定额工时(小时小时)234单位销售价格单位销售价格(元元)304050单位变动成本单位变动成本(元元)202630表5-11 例例5-5:P.144某企业现有设备的生产能力是某企业现有设备的生产能力是40 000个机器个机器工时工时,现有生产能力的利用程度为现有生产能力的利用程度为80%。现准备用剩余生产能力。现准备用剩余生产能力开发新产品甲、乙或丙。新产品甲、乙、丙的有关资料如表开发新产品甲、乙或丙。新产品甲、乙、丙的有关资料如表5-11所示。所示。由于现有设备加工精度不足由于现有设备加工精度不足,在生产丙产品时在生产丙产品时,需要增加专需要增加专属设备属设备5000元。在甲、乙、丙产品市场销售不受限制的情况下元。在甲、乙、丙产品市场销售不受限制的情况下,进行方案选择可以采用贡献毛益分析法。进行方案选择可以采用贡献毛益分析法。该企业现有剩余机器工时该企业现有剩余机器工时8000小时。小时。根据已知数据编制分析表根据已知数据编制分析表,如表如表5-12所示。所示。第32页/共106页项目方案项目方案生产甲产品生产甲产品生产乙产品生产乙产品生产丙产品生产丙产品最大产量最大产量(件件)8 000/2=4 0008 000/3=2 6668 000/4=2 000单位销售价格单位销售价格(元元)304050单位变动成本单位变动成本(元元)202630单位贡献毛益单位贡献毛益(元元)101420专属成本专属成本(元元)5 000贡献毛益总额贡献毛益总额(元元)40 00037 32440 000剩余贡献毛益总额剩余贡献毛益总额(元元)35 000单位产品定额工时单位产品定额工时(小时小时)234单位工时贡献毛益单位工时贡献毛益(元元)5(10/2)4.67(14/3)4.375表5-12 从计算结果可知从计算结果可知,开发新产品甲最为有利。首先开发新产品甲最为有利。首先,甲产品的贡献毛益总甲产品的贡献毛益总额额40 000元元,比乙产品的多比乙产品的多2 676元元,比丙产品的剩余贡献毛益多比丙产品的剩余贡献毛益多5 000元元;其其次次,甲产品的单位工时贡献毛益额为甲产品的单位工时贡献毛益额为5元元,比乙产品高比乙产品高0.33元元,比丙产品高比丙产品高0.625元。可见元。可见,无论从贡献毛益总额无论从贡献毛益总额(或剩余贡献毛益总额或剩余贡献毛益总额)来判断来判断,还是从还是从单位工时贡献毛益额来判断单位工时贡献毛益额来判断,均为甲产品的生产方案最优。均为甲产品的生产方案最优。35000/2000/4=4.375第33页/共106页亏损产品(停产、增产或转产)的决策 1.亏损产品的生产能力无法转移 真亏(边际贡献0 0);假亏(边际贡献0 0)(1)只要亏损产品的边际贡献大于零(假亏),就应继续生产,否则应停产。p.146例5-6 (2)如果亏损产品的边际贡献大于零(假亏),只要企业还具备增产亏损产品的剩余生产能力,且该生产能力无法转移,应当增产亏损产品。(3)如果亏损产品的边际贡献大于零(假亏),只要企业还具备增产亏损产品的剩余生产能力,且该生产能力无法转移,但要增产亏损产品需增加专属成本,只要增产该亏损产品创造的边际贡献大于专属成本,就应当增产亏损产品。第34页/共106页表5-14表5-14表5-14表5-15例例5-6 p.146第35页/共106页表5-15表5-15表5-16第36页/共106页表5-16第37页/共106页 2.亏损产品的生产能力可以转移:p.147 (1)如果亏损产品能够提供贡献毛益额,弥补一部分固定成本,除特殊情况外(如存在更加有利可图的机会),一般不应停产。但如果亏损产品不能提供贡献毛益额,通常应考虑停产。(2)亏损产品能够提供贡献毛益额,并不意味该亏损产品一定要继续生产。如果存在更加有利可图的机会(如转产或停产而将固定资产出租),使企业获得更多的贡献毛益额,那么该亏损产品应停产。p.147例5-7。(3)在生产、销售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大力发展能够提供贡献毛益额的亏损产品,也会扭亏为盈,并使企业利润大大增加。p.148例5-8。(4)对不提供贡献毛益额的亏损产品,不能不加区别地予以停产。首先应在降低成本上做文章,以期转亏为盈;其次应在市场允许的范围内通过适当提高售价来扭亏为盈;最后,应考虑企业的产品结构和社会效益的需要。第38页/共106页 亏损产品(假亏)创造的边际贡献大于与其原生产能力亏损产品(假亏)创造的边际贡献大于与其原生产能力转移有关的机会成本,且企业再没有其他剩余生产能力时,转移有关的机会成本,且企业再没有其他剩余生产能力时,不应当停产。否则,就应当停产,并转移生产能力。不应当停产。否则,就应当停产,并转移生产能力。例例5-75-7:p.147依例依例6,6,假定光华公司在停止甲产品生产后假定光华公司在停止甲产品生产后可将生产能力转产丁产品可将生产能力转产丁产品,其销售单价为其销售单价为150150元元,单位变动成本单位变动成本(单位直接材料、单位直接人工与单位制造费用之和单位直接材料、单位直接人工与单位制造费用之和)为为110110元。元。通过市场销售预测通过市场销售预测,丁产品一年可产销丁产品一年可产销500500件。转产丁产品需件。转产丁产品需追加机器投资追加机器投资12 00012 000元。问是否应停止甲产品生产而转产丁元。问是否应停止甲产品生产而转产丁产品产品?第39页/共106页表5-17表5-17第40页/共106页表5-18 例例5-85-8:p.148依例依例5-7,5-7,假定光华公司将甲产品的销售假定光华公司将甲产品的销售收入由收入由1 8001 800元提高到元提高到3 6003 600元元(假设固定成本分摊额不变假设固定成本分摊额不变),),则企业将盈利则企业将盈利3 0003 000元元(其中甲产品将盈利其中甲产品将盈利100100元元)。有关计算。有关计算如表如表5-85-8。由例由例5-6可知,甲产品收入为可知,甲产品收入为1 800时,变动成本为时,变动成本为1 400,则收入为,则收入为3 600时,变动成本为时,变动成本为2 800。第41页/共106页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 影响自制或外购的因素很多,因而所采用的决策分析方法也不尽相同,但一般都采用增量成本(实行某方案而增加的成本)分析法。1.1.外购不减少固定成本的决策 自制单位变动成本购买价格时,应该外购;自制单位变动成本购买价格时,应该自制。例5-95-9:p.148某公司生产甲产品每年需要A A零件58 58 000000件,由车间自制时每件成本为7878元,其中单位变动成本为6060元,单位固定成本为1818元。现市场上销售的A A零件价格为每件6565元,且质量更好、保证按时送货上门。该公司应该自制还是外购?解:由于自制单位变动成本6060元 外购单位价格6565元 所以,应选择自制。这时每件A A零配件的成本将降低5 5元,总共降低290 000290 000元。第42页/共106页 2.2.自制增加固定成本的决策 用成本无差别点法(在该业务量水平上,两个不同方案的总成本相等)。假设:X X为成本无差别点业务量;a a1 1、a a2 2分别代表方案工和方案IIII的固定成本总额;b b1 1、b b2 2分别代表方案I I和方案IIII的单位变动成本。y y1 1、y y2 2分别代表方案I I和方案IIII的总成本。于是:y y1 1=a=a1 1+b+b1 1x x y y2 2=a=a2 2+b+b2 2x x 根据成本无差别点时,两个方案总成本相等的原理,令:y y1 1=y=y2 2 则:a:a1 1+b+b1 1x=ax=a2 2+b+b2 2x x 变型得:X=X=(a a1 1-a-a2 2)/(b b2 2-b-b1 1)第43页/共106页x业务量Xa1a2y1y2总成本Yo成本无差别点分析法 其中其中X X为成本无差别点。为成本无差别点。在成本无差别点上,方案在成本无差别点上,方案I I和和方案方案IIII的总成本相等,也就是说两的总成本相等,也就是说两个方案都可取;而低于或高于该点,个方案都可取;而低于或高于该点,方案方案I I和方案和方案IIII就具有了不同的选就具有了不同的选择价值。至于在哪个区域哪个方案择价值。至于在哪个区域哪个方案更可取,则应通过代入更可取,则应通过代入y y1 1、y y2 2公式公式试解来确定。试解来确定。第44页/共106页外购与自制成本分界图 例例5-105-10:p.150某公司每年需用某公司每年需用B B零件零件860860件件,以前一直外以前一直外购购,购买价格每件购买价格每件8.48.4元。现该公司有无法移作他用的多余生元。现该公司有无法移作他用的多余生产能力可以用来生产产能力可以用来生产B B零件零件,但每年将增加专属固定成本但每年将增加专属固定成本1 2001 200元元,自制时单位变动成本自制时单位变动成本6 6元。元。第45页/共106页上图中的成本分界点也可以按下列公式计算:设x x为B B零件年需求量,则 从上图可以看出,从上图可以看出,B B零件需求量在零件需求量在500500件以内时,应该外件以内时,应该外购购;而当需求量超过而当需求量超过500500件时,则自制有利。由于该公司件时,则自制有利。由于该公司B B零零件的需求量为件的需求量为860860件,因而自制有利。件,因而自制有利。第46页/共106页外购与自制决策图 为了促进产品销售,供应商常常采用为了促进产品销售,供应商常常采用折扣或折让折扣或折让等一些促销等一些促销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外购方案就应考虑购买价格的变动,以作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外购方案就应考虑购买价格的变动,以作出正确的决策。出正确的决策。例例5-115-11:p.151某公司生产需要一种零件某公司生产需要一种零件,若自制的话若自制的话,单位单位变动成本为变动成本为1 1元元,并需购置一台年折旧额为并需购置一台年折旧额为2 2002 200元的设备元的设备;若外购若外购的话的话,供应商规定凡一次购买量在供应商规定凡一次购买量在3 0003 000件以下时件以下时,单位售价单位售价2 2元元,超过超过3 0003 000件时单位售价件时单位售价1.551.55元。根据以上资料可绘制下图。元。根据以上资料可绘制下图。第47页/共106页 上图形象地说明,当零件需要量低于上图形象地说明,当零件需要量低于2 2002 200件或为件或为3 0003 0004 0004 000件时,外购成本低,外购比较有利件时,外购成本低,外购比较有利;零件需要量为零件需要量为2 2002 2003 0003 000件或在件或在4 0004 000件以上时,自制成本低,自制比较有利。件以上时,自制成本低,自制比较有利。此决策也可采用公式法求解此决策也可采用公式法求解:设自制方案的成本与一次购买量在设自制方案的成本与一次购买量在3 0003 000件以下的成本分件以下的成本分界产量为界产量为x x1 1,则:则:2 200+1x2 200+1x1 1=2x=2x1 1 X X1 1=2 200/=2 200/(2-12-1)=2 200=2 200(件)(件)第48页/共106页表5-19 3.3.外购时有租金收入的决策外购时有租金收入的决策 将自制方案的变动成本与租金收入将自制方案的变动成本与租金收入(或转产产品的边际贡或转产产品的边际贡献额献额)之和,与外购成本相比,择其低者。之和,与外购成本相比,择其低者。例例5-125-12:p.152某公司每年需要某公司每年需要C C零件零件5 0005 000件件,若要自制若要自制,则自制单位变动成本为则自制单位变动成本为1010元元;若要外购若要外购,则外购单位价格为则外购单位价格为1212元。元。如果外购如果外购C C零件零件,则腾出来的生产能力可以出租则腾出来的生产能力可以出租,每年租金收入每年租金收入为为3 2003 200元。元。应选择自制。应选择自制。第49页/共106页半成品(或联产品)是否进一步加工 决策时只需考虑进一步加工后增加的收入是否超过增加的成本,如果前者大于后者,则应进一步加工为产成品出售;反之,则应作为半成品销售。进一步加工前的收入和成本都与决策无关,不必予以考虑。1.半成品是否进一步加工 应进一步加工的条件 进一步加工后的销售收入半成品的销售收入 进一步加工后的成本半成品的成本 应出售半成品的条件 进一步加工后的销售收入半成品的销售收入 进一步加工后的成本半成品的成本第50页/共106页例5-14第51页/共106页 2.联产品是否进一步加工 应进一步加工 进一步加工后的销售收入分离后的销售收入 可分成本 分离后即出售 进一步加工后的销售收入分离后的销售收入 可分成本 例5-155-15:p.155某企业生产的甲产品在继续加工过程中,可分离出A A、B B两种联产品。甲产品售价200200元,单位变动成本140140元。A A产品分离后即予销售,单位售价160160元;B B产品单位售价240240元,可进一步加工成子产品销售。子产品售价360360元.需追加单位变动成本6262元。可分成本:联产品分离后继可分成本:联产品分离后继续加工追加的变动成本和专属成本。续加工追加的变动成本和专属成本。第52页/共106页 评议:未告知重要的产销量因素,所以判断结果是盲目评议:未告知重要的产销量因素,所以判断结果是盲目的,因为单位边际贡献不能代替边际贡献总额。的,因为单位边际贡献不能代替边际贡献总额。第53页/共106页5.4 5.4 产品组合优化的决策 产品组合优化决策就是通过计算、分析进而作出各种产品应生产多少才能使得各个生产因素(特别是有限的因素)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并能获得最大利润的决策。逐次测算法 逐次测算法是根据企业有限的各项生产条件和各种产品的情况及各项限制因素等数据资料,分别计算单位限制因素所提供的贡献毛益并加以比较,在此基础上,经过逐步测试,使各种产品达到最优组合。例5-165-16:p.156某企业生产A A、B B两种产品,共用设备工时总数为18 00018 000小时,人工工时总数为24 00024 000小时。A A产品单位产品所需设备工时3 3小时,人工工时5 5小时,单位贡献毛益额为4242元;B B产品单位产品所需设备工时5 5小时,人工工时6 6小时,单位贡献毛益额为6060元。预测市场销售量:A:A产品为3 0003 000件,B B产品为2 0002 000件。第54页/共106页 (1)(1)计算并比较两种产品单位限制因素所提供的贡献毛益额,如表5-205-20。表5-20 比较两种产品单位限制因素所提供的贡献毛益额可知,比较两种产品单位限制因素所提供的贡献毛益额可知,A A产品每单位设备工时的贡献毛益额多于产品每单位设备工时的贡献毛益额多于B B产品,而产品,而B B产品每产品每单位人工工时贡献毛益额多于单位人工工时贡献毛益额多于A A产品。产品。(2)(2)进行第一次测试。试优先安排进行第一次测试。试优先安排A A产品生产,剩余因素产品生产,剩余因素再安排再安排B B产品的生产,根据约束条件,产品的生产,根据约束条件,A A产品销售量预测为产品销售量预测为3 3 000000件,则安排最大生产量为件,则安排最大生产量为3 0003 000件。其安排结果如表件。其安排结果如表5-215-21所示。所示。42/360/542/560/6第55页/共106页表5-21 以上测试结果表明,按照这种组合方式所确定的两种产品以上测试结果表明,按照这种组合方式所确定的两种产品的生产量来进行生产,可获得贡献毛益总额为的生产量来进行生产,可获得贡献毛益总额为216 000216 000元,机器元,机器设备工时剩余设备工时剩余1 5001 500小时,考虑到生产单位小时,考虑到生产单位B B产品所用设备工时产品所用设备工时多于生产单位多于生产单位A A产品所用设备工时,为允分利用各项因素,可再产品所用设备工时,为允分利用各项因素,可再测试将测试将B B产品的生产安排先于产品的生产安排先于A A产品,即先满足产品,即先满足B B产品的生产,剩产品的生产,剩余因素生产余因素生产A A产品。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