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西方经济学 梁小民 绪论.pptx

    • 资源ID:80086476       资源大小:254.05KB        全文页数:62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西方经济学 梁小民 绪论.pptx

    会计学1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 梁小民梁小民 绪论绪论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n n课程的性质和学习要求课程的性质和学习要求 西方经济学这门课是经济类专业的专西方经济学这门课是经济类专业的专西方经济学这门课是经济类专业的专西方经济学这门课是经济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它是经济类专业的一门业基础课之一,它是经济类专业的一门业基础课之一,它是经济类专业的一门业基础课之一,它是经济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必修课。必修课。必修课。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要掌握现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要掌握现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要掌握现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要掌握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掌握西方经济学所运用的基本分析方法,掌握西方经济学所运用的基本分析方法,掌握西方经济学所运用的基本分析方法,掌握西方经济学所运用的基本分析方法,以作为学习其它课程的基础。以作为学习其它课程的基础。以作为学习其它课程的基础。以作为学习其它课程的基础。第1页/共62页n n教学参考书教学参考书 1、保罗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诺德豪斯(萧琛等译)(萧琛等译)经济学经济学(第十六(第十六版)版)华夏出版社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年版 2、保罗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诺德豪斯(曹祖平等译)(曹祖平等译)经济学学习指南经济学学习指南(第十六版)华夏出版社(第十六版)华夏出版社2000年年版版 3、刘凤良刘凤良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全国高(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中国财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政经济出版社 1999年版年版 4、李李 羽中羽中现代西方经济学原理现代西方经济学原理第三版第三版 中山大学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 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第2页/共62页n n本课程学习中要注意的问题:本课程学习中要注意的问题:比较难学(概念多、表格多、曲线多、计算多)比较难学(概念多、表格多、曲线多、计算多)比较难学(概念多、表格多、曲线多、计算多)比较难学(概念多、表格多、曲线多、计算多)课前要预习,课后要复习课前要预习,课后要复习课前要预习,课后要复习课前要预习,课后要复习作业一定要认真做,要及时交作业一定要认真做,要及时交作业一定要认真做,要及时交作业一定要认真做,要及时交 缺课缺课缺课缺课1/31/3以上,取消考试资格,做重修处理。以上,取消考试资格,做重修处理。以上,取消考试资格,做重修处理。以上,取消考试资格,做重修处理。总成绩总成绩总成绩总成绩 =平时成绩(平时成绩(平时成绩(平时成绩(30%30%)+期末成绩(期末成绩(期末成绩(期末成绩(70%70%)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第3页/共62页第一章第一章 导导 言言n n学习目的和要求学习目的和要求学习目的和要求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掌握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掌握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掌握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掌握西方经济学的西方经济学的西方经济学的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其主要内容研究对象及其主要内容研究对象及其主要内容研究对象及其主要内容,明确西方经济学,明确西方经济学,明确西方经济学,明确西方经济学是研究是研究是研究是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源配置和资源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源配置和资源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源配置和资源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利用利用利用这一特点。这一特点。这一特点。这一特点。第4页/共62页 本章的重点:本章的重点:本章的重点:本章的重点:1 1、稀缺性和选择的含义,以及这两个概念与、稀缺性和选择的含义,以及这两个概念与、稀缺性和选择的含义,以及这两个概念与、稀缺性和选择的含义,以及这两个概念与经济学的关系经济学的关系经济学的关系经济学的关系2 2、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资源配置与资源、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资源配置与资源、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资源配置与资源、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问题。利用问题。利用问题。利用问题。3 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含义与区别、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含义与区别、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含义与区别、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含义与区别4 4、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区别、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区别、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区别、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区别5 5、实证分析方法、实证分析方法、实证分析方法、实证分析方法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 导导导导 言言言言第5页/共62页 本章主要介绍西方经济学的研究的对象、本章主要介绍西方经济学的研究的对象、本章主要介绍西方经济学的研究的对象、本章主要介绍西方经济学的研究的对象、研究的内容与研究的方法研究的内容与研究的方法研究的内容与研究的方法研究的内容与研究的方法 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 经济学发展简史经济学发展简史经济学发展简史经济学发展简史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 导导导导 言言言言第6页/共62页第一节第一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一、一、一、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提出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提出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提出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提出二、二、二、二、稀缺性:为什么社会能生产的大炮和黄油是稀缺性:为什么社会能生产的大炮和黄油是稀缺性:为什么社会能生产的大炮和黄油是稀缺性:为什么社会能生产的大炮和黄油是有限的有限的有限的有限的三、三、三、三、选择与资源配置:生产大炮还是黄油选择与资源配置:生产大炮还是黄油选择与资源配置:生产大炮还是黄油选择与资源配置:生产大炮还是黄油四、四、四、四、资源利用:如何生产更多的大炮与黄油资源利用:如何生产更多的大炮与黄油资源利用:如何生产更多的大炮与黄油资源利用:如何生产更多的大炮与黄油五、五、五、五、经济制度与大炮和黄油的生产经济制度与大炮和黄油的生产经济制度与大炮和黄油的生产经济制度与大炮和黄油的生产返回第7页/共62页一、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提出一、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提出(一)经济学的提出(一)经济学的提出(一)经济学的提出(一)经济学的提出(P P1 1)1 1、人类社会经济问题的根源在于资源的有限性、人类社会经济问题的根源在于资源的有限性、人类社会经济问题的根源在于资源的有限性、人类社会经济问题的根源在于资源的有限性 2 2、经济学是为解决如何合理的配置和利用有限的资源而产生、经济学是为解决如何合理的配置和利用有限的资源而产生、经济学是为解决如何合理的配置和利用有限的资源而产生、经济学是为解决如何合理的配置和利用有限的资源而产生的的的的第8页/共62页(二)(二)(二)(二)“大炮和黄油的矛盾大炮和黄油的矛盾大炮和黄油的矛盾大炮和黄油的矛盾”与生产可能性曲线与生产可能性曲线与生产可能性曲线与生产可能性曲线 1 1、什么是、什么是、什么是、什么是“大炮和黄油的矛盾大炮和黄油的矛盾大炮和黄油的矛盾大炮和黄油的矛盾”?(?(?(?(P1P1)一、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提出一、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提出一、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提出一、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提出 2、在一个社会资、在一个社会资源既定的情况下,源既定的情况下,可能生产的各种大可能生产的各种大炮和黄油的最大数炮和黄油的最大数量的不同组合量的不同组合可能性可能性黄油(万黄油(万吨)吨)大炮(万大炮(万门)门)A015B114C212D39E45F50第9页/共62页3 3 3 3、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边界、生产转换线)、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边界、生产转换线)、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边界、生产转换线)、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边界、生产转换线)1 1 1 1)图示:根据上表作图:)图示:根据上表作图:)图示:根据上表作图:)图示:根据上表作图:2 2)AFAF线的含义(线的含义(P2P2)连接连接A A、B B、C C、D D、E E、F F点的点的AFAF线是在资源既定的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大炮和黄油最大产量的组合,被称为生产可能性曲线线是在资源既定的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大炮和黄油最大产量的组合,被称为生产可能性曲线 AFAF线还表明多生产一单位大炮要放弃多少黄油,或者相反,多生产一单位黄油要放弃多少大炮,因此,又被称为生产转换线。线还表明多生产一单位大炮要放弃多少黄油,或者相反,多生产一单位黄油要放弃多少大炮,因此,又被称为生产转换线。一、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提出一、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提出一、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提出一、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提出第10页/共62页3 3)AFAF线内任何一点(如线内任何一点(如线内任何一点(如线内任何一点(如GG点)、点)、点)、点)、AFAF线外任何一点(如线外任何一点(如线外任何一点(如线外任何一点(如HH点)点)点)点)的含义的含义的含义的含义4 4)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定义:反)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定义:反)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定义:反)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定义:反映社会资源既定的条件下所映社会资源既定的条件下所映社会资源既定的条件下所映社会资源既定的条件下所能生产的两种物品最大数量能生产的两种物品最大数量能生产的两种物品最大数量能生产的两种物品最大数量组合的曲线组合的曲线组合的曲线组合的曲线一、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提出一、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提出一、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提出一、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提出第11页/共62页(三)(三)(三)(三)“大炮与黄油的矛盾大炮与黄油的矛盾大炮与黄油的矛盾大炮与黄油的矛盾”向我们提出的问题向我们提出的问题向我们提出的问题向我们提出的问题n n为什么社会所能生产的大炮与黄油是有限的为什么社会所能生产的大炮与黄油是有限的为什么社会所能生产的大炮与黄油是有限的为什么社会所能生产的大炮与黄油是有限的?n n社会在生产大炮与黄油的六种可能性中选择社会在生产大炮与黄油的六种可能性中选择社会在生产大炮与黄油的六种可能性中选择社会在生产大炮与黄油的六种可能性中选择哪一种?哪一种?哪一种?哪一种?n n为什么有时社会生产的大炮与黄油的组合达为什么有时社会生产的大炮与黄油的组合达为什么有时社会生产的大炮与黄油的组合达为什么有时社会生产的大炮与黄油的组合达不到不到不到不到AFAF线,而只能在线,而只能在线,而只能在线,而只能在G G点?点?点?点?n n如何使社会生产大炮与黄油的可能性超出如何使社会生产大炮与黄油的可能性超出如何使社会生产大炮与黄油的可能性超出如何使社会生产大炮与黄油的可能性超出AFAF线,例如,达到线,例如,达到线,例如,达到线,例如,达到HH点?点?点?点?在这一节中,我们就要从这些问题出发在这一节中,我们就要从这些问题出发在这一节中,我们就要从这些问题出发在这一节中,我们就要从这些问题出发来讨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来讨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来讨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来讨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提出一、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提出一、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提出一、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提出返回第12页/共62页二、稀缺性:为什么社会能生产二、稀缺性:为什么社会能生产的大炮和黄油是有限的的大炮和黄油是有限的 1 1、为什么社会能生产的大炮与黄油是有限的:、为什么社会能生产的大炮与黄油是有限的:、为什么社会能生产的大炮与黄油是有限的:、为什么社会能生产的大炮与黄油是有限的:因为用来生产大炮和黄油的资源有限因为用来生产大炮和黄油的资源有限因为用来生产大炮和黄油的资源有限因为用来生产大炮和黄油的资源有限在在在在经济学中这种资源的有限性称为经济学中这种资源的有限性称为经济学中这种资源的有限性称为经济学中这种资源的有限性称为稀缺性稀缺性稀缺性稀缺性。2 2、稀缺性的定义、稀缺性的定义、稀缺性的定义、稀缺性的定义 资源的有限性相对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构资源的有限性相对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构资源的有限性相对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构资源的有限性相对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构成一对矛盾,导致稀缺。成一对矛盾,导致稀缺。成一对矛盾,导致稀缺。成一对矛盾,导致稀缺。第13页/共62页3 3、把握稀缺性要注意的三个问题:、把握稀缺性要注意的三个问题:、把握稀缺性要注意的三个问题:、把握稀缺性要注意的三个问题:n n稀缺性的普遍性稀缺性的普遍性稀缺性的普遍性稀缺性的普遍性指无论对社会还是对个指无论对社会还是对个指无论对社会还是对个指无论对社会还是对个人,稀缺性普遍存在人,稀缺性普遍存在人,稀缺性普遍存在人,稀缺性普遍存在n n稀缺性的相对性稀缺性的相对性稀缺性的相对性稀缺性的相对性稀缺性不是指资源绝对稀缺性不是指资源绝对稀缺性不是指资源绝对稀缺性不是指资源绝对数量的多少,而是指相对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数量的多少,而是指相对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数量的多少,而是指相对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数量的多少,而是指相对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而言,再多的资源也是不足的。性而言,再多的资源也是不足的。性而言,再多的资源也是不足的。性而言,再多的资源也是不足的。n n稀缺性的绝对性稀缺性的绝对性稀缺性的绝对性稀缺性的绝对性指稀缺性存在于人类历指稀缺性存在于人类历指稀缺性存在于人类历指稀缺性存在于人类历史的各个时期和一切社会史的各个时期和一切社会史的各个时期和一切社会史的各个时期和一切社会二、稀缺性:为什么社会能生产二、稀缺性:为什么社会能生产二、稀缺性:为什么社会能生产二、稀缺性:为什么社会能生产的大炮和黄油是有限的的大炮和黄油是有限的的大炮和黄油是有限的的大炮和黄油是有限的第14页/共62页4、经济学正产生于稀缺性的存、经济学正产生于稀缺性的存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也正是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也正是由于这种稀缺性所决定的。由于这种稀缺性所决定的。返回二、稀缺性:为什么社会能生产二、稀缺性:为什么社会能生产二、稀缺性:为什么社会能生产二、稀缺性:为什么社会能生产的大炮和黄油是有限的的大炮和黄油是有限的的大炮和黄油是有限的的大炮和黄油是有限的第15页/共62页三、选择与资源配置:生三、选择与资源配置:生产大炮还是黄油产大炮还是黄油1 1、为什么要进行选择、为什么要进行选择、为什么要进行选择、为什么要进行选择n n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有轻重缓急之分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有轻重缓急之分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有轻重缓急之分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有轻重缓急之分n n各种资源又有不同的用途各种资源又有不同的用途各种资源又有不同的用途各种资源又有不同的用途2 2、什么是选择、什么是选择、什么是选择、什么是选择选择就是如何利用既定的选择就是如何利用既定的选择就是如何利用既定的选择就是如何利用既定的资源去生产经济物品,以便更好地满足人资源去生产经济物品,以便更好地满足人资源去生产经济物品,以便更好地满足人资源去生产经济物品,以便更好地满足人类的需求类的需求类的需求类的需求第16页/共62页3 3、选择包括的三个相关问题、选择包括的三个相关问题、选择包括的三个相关问题、选择包括的三个相关问题 1 1)生产什么与生产多少)生产什么与生产多少)生产什么与生产多少)生产什么与生产多少 2 2)如何生产(用什么方法来生产)如何生产(用什么方法来生产)如何生产(用什么方法来生产)如何生产(用什么方法来生产)3 3)为谁生产(生产出来的产品如何分配)为谁生产(生产出来的产品如何分配)为谁生产(生产出来的产品如何分配)为谁生产(生产出来的产品如何分配)*选择所涉及的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问题选择所涉及的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问题选择所涉及的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问题选择所涉及的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问题三、选择与资源配置:生产大炮还是三、选择与资源配置:生产大炮还是三、选择与资源配置:生产大炮还是三、选择与资源配置:生产大炮还是黄油黄油黄油黄油第17页/共62页4 4、经济学的定义(第一种说法)、经济学的定义(第一种说法)、经济学的定义(第一种说法)、经济学的定义(第一种说法)经济学是为解决稀缺性问题而产生的,经济学是为解决稀缺性问题而产生的,经济学是为解决稀缺性问题而产生的,经济学是为解决稀缺性问题而产生的,因此,经济学所研究的对象就是由稀缺性而因此,经济学所研究的对象就是由稀缺性而因此,经济学所研究的对象就是由稀缺性而因此,经济学所研究的对象就是由稀缺性而引起的选择问题,即资源配置问题。也正是引起的选择问题,即资源配置问题。也正是引起的选择问题,即资源配置问题。也正是引起的选择问题,即资源配置问题。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许多经济学家把经济学定义在这种意义上,许多经济学家把经济学定义在这种意义上,许多经济学家把经济学定义在这种意义上,许多经济学家把经济学定义为为为为“研究稀缺资源在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之研究稀缺资源在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之研究稀缺资源在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之研究稀缺资源在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之间进行分配的科学间进行分配的科学间进行分配的科学间进行分配的科学”。三、选择与资源配置:生产大炮还是三、选择与资源配置:生产大炮还是三、选择与资源配置:生产大炮还是三、选择与资源配置:生产大炮还是黄油黄油黄油黄油返回第18页/共62页四、资源利用:如何生产更多的大炮与黄油四、资源利用:如何生产更多的大炮与黄油1、现实生活中的资源常常没有、现实生活中的资源常常没有被充分利用(即实际的生产是被充分利用(即实际的生产是在生产可能性曲线内的一点进在生产可能性曲线内的一点进行)行)2、什么是资源利用问题、什么是资源利用问题 所谓资源利用就是人类社所谓资源利用就是人类社会如何更好地利用现有的稀缺会如何更好地利用现有的稀缺资源,使之生产出更多的物品。资源,使之生产出更多的物品。第19页/共62页3、资源利用问题包括的三个相、资源利用问题包括的三个相关问题关问题 1)为什么资源得不到充分利)为什么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用 2)在资源既定的情况下,为)在资源既定的情况下,为什么产量有时高,有时低什么产量有时高,有时低 3)货币购买力的稳定性)货币购买力的稳定性 现代社会是一个以货币作为交换媒介的商品社会,因此,在解决资源配置问题时,必然涉及到货币购买力是否保持不变的问题,这也就是一般所说的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问题。现代社会是一个以货币作为交换媒介的商品社会,因此,在解决资源配置问题时,必然涉及到货币购买力是否保持不变的问题,这也就是一般所说的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问题。四、资源利用:如何生产更多的大炮与黄油四、资源利用:如何生产更多的大炮与黄油第20页/共62页四、资源利用:如何生产更多的大炮与黄油四、资源利用:如何生产更多的大炮与黄油四、资源利用:如何生产更多的大炮与黄油四、资源利用:如何生产更多的大炮与黄油4、经济学的定义(第二种说法)、经济学的定义(第二种说法)由以上可以看出,稀缺性由以上可以看出,稀缺性不仅不仅引起了引起了资源配置问题,资源配置问题,而且而且还引起了资源利用问还引起了资源利用问题。正因为如此,许多经济学家认为把经题。正因为如此,许多经济学家认为把经济学定义为济学定义为“研究稀缺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研究稀缺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科学科学”也许更为适当些。也许更为适当些。返回第21页/共62页五、经济制度与大炮五、经济制度与大炮和黄油的生产和黄油的生产1 1、不同经济制度下,资源配置和利用的解决方法、不同经济制度下,资源配置和利用的解决方法、不同经济制度下,资源配置和利用的解决方法、不同经济制度下,资源配置和利用的解决方法是不同的是不同的是不同的是不同的当前世界上解决资源配置与资源当前世界上解决资源配置与资源当前世界上解决资源配置与资源当前世界上解决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的经济制度有两种:利用的经济制度有两种:利用的经济制度有两种:利用的经济制度有两种:1 1)市场经济制度)市场经济制度)市场经济制度)市场经济制度即通过市场上的价格调节来决即通过市场上的价格调节来决即通过市场上的价格调节来决即通过市场上的价格调节来决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 2 2)计划经济制度)计划经济制度)计划经济制度)计划经济制度即通过中央计划来决定生即通过中央计划来决定生即通过中央计划来决定生即通过中央计划来决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第22页/共62页 2 2、现实中许多国家的经济制度、现实中许多国家的经济制度、现实中许多国家的经济制度、现实中许多国家的经济制度都是市都是市都是市都是市场与计划的不同程度的结合场与计划的不同程度的结合场与计划的不同程度的结合场与计划的不同程度的结合混合经济制混合经济制混合经济制混合经济制度。度。度。度。对混合经济制度的理解要注意的问题:对混合经济制度的理解要注意的问题:对混合经济制度的理解要注意的问题:对混合经济制度的理解要注意的问题:1 1)混合经济制度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混合经济制度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混合经济制度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混合经济制度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结合。但这种结合并不是一半对一半,总的结合。但这种结合并不是一半对一半,总的结合。但这种结合并不是一半对一半,总的结合。但这种结合并不是一半对一半,总是以一种经济制度为主,以另外一种为辅。是以一种经济制度为主,以另外一种为辅。是以一种经济制度为主,以另外一种为辅。是以一种经济制度为主,以另外一种为辅。五、经济制度与大炮五、经济制度与大炮五、经济制度与大炮五、经济制度与大炮和黄油的生产和黄油的生产和黄油的生产和黄油的生产第23页/共62页2 2)上述关于市场和计划两种经济制度是在资)上述关于市场和计划两种经济制度是在资)上述关于市场和计划两种经济制度是在资)上述关于市场和计划两种经济制度是在资源配置方式的意义上讨论的。市场经济、源配置方式的意义上讨论的。市场经济、源配置方式的意义上讨论的。市场经济、源配置方式的意义上讨论的。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和混合经济不是作为区分社会主计划经济和混合经济不是作为区分社会主计划经济和混合经济不是作为区分社会主计划经济和混合经济不是作为区分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的标准。义、资本主义的标准。义、资本主义的标准。义、资本主义的标准。五、经济制度与大炮五、经济制度与大炮五、经济制度与大炮五、经济制度与大炮和黄油的生产和黄油的生产和黄油的生产和黄油的生产第24页/共62页3 3、经济学的定义(第三种说法)、经济学的定义(第三种说法)、经济学的定义(第三种说法)、经济学的定义(第三种说法)既然稀缺性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具体的经济制既然稀缺性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具体的经济制既然稀缺性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具体的经济制既然稀缺性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具体的经济制度,所以,经济学的定义就应该是:度,所以,经济学的定义就应该是:度,所以,经济学的定义就应该是:度,所以,经济学的定义就应该是:“研究研究研究研究在一定制度下稀缺资源的配置利用的科学在一定制度下稀缺资源的配置利用的科学在一定制度下稀缺资源的配置利用的科学在一定制度下稀缺资源的配置利用的科学”。本书所介绍的西方经济学是研究在市场本书所介绍的西方经济学是研究在市场本书所介绍的西方经济学是研究在市场本书所介绍的西方经济学是研究在市场经济制度下,稀缺资源配置与利用的科学。经济制度下,稀缺资源配置与利用的科学。经济制度下,稀缺资源配置与利用的科学。经济制度下,稀缺资源配置与利用的科学。因此,西方经济学也就是市场经济的经济学。因此,西方经济学也就是市场经济的经济学。因此,西方经济学也就是市场经济的经济学。因此,西方经济学也就是市场经济的经济学。返回五、经济制度与大炮五、经济制度与大炮五、经济制度与大炮五、经济制度与大炮和黄油的生产和黄油的生产和黄油的生产和黄油的生产第25页/共62页第二节微观经济学第二节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按其研究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微观经西方经济学按其研究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微观经西方经济学按其研究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微观经西方经济学按其研究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一、一、一、一、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二、二、二、二、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三、三、三、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返回第26页/共62页一、微观经济学一、微观经济学1 1、什么是微观经济学、什么是微观经济学 1 1)微观经济学的定义)微观经济学的定义 2 2)把握微观经济学的定义要)把握微观经济学的定义要注意的四个问题:注意的四个问题: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的经济行为n n什么是单个经济单位什么是单个经济单位什么是单个经济单位什么是单个经济单位n n微观经济学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经微观经济学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经微观经济学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经微观经济学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经济行为主要是研究什么?济行为主要是研究什么?济行为主要是研究什么?济行为主要是研究什么?第27页/共62页一、微观经济学一、微观经济学一、微观经济学一、微观经济学解决问题是资源配置解决问题是资源配置即问即答:什么是资源配置问题?即问即答:什么是资源配置问题?解决资源配置问题的含义解决资源配置问题的含义 解决资源配置问题,就是要使资源配解决资源配置问题,就是要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化,即在这种资源配置下,能置达到最优化,即在这种资源配置下,能给社会带来最大的经济福利。给社会带来最大的经济福利。如何解决资源配置问题如何解决资源配置问题第28页/共62页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为什么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实为什么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实为什么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实为什么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实际上有人也把微观经济学称作价格理论)际上有人也把微观经济学称作价格理论)际上有人也把微观经济学称作价格理论)际上有人也把微观经济学称作价格理论)价格理论与价格理论与价格理论与价格理论与“看不见的手看不见的手看不见的手看不见的手”的原理的原理的原理的原理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是如何决定的值是如何决定的值是如何决定的值是如何决定的一、微观经济学一、微观经济学一、微观经济学一、微观经济学第29页/共62页2 2、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1 1)市场出清)市场出清)市场出清)市场出清 2 2)完全理性)完全理性)完全理性)完全理性 3 3)完全信息)完全信息)完全信息)完全信息*只有在以上三个假设条件之下的微观经济学关于价格调节实现资只有在以上三个假设条件之下的微观经济学关于价格调节实现资只有在以上三个假设条件之下的微观经济学关于价格调节实现资只有在以上三个假设条件之下的微观经济学关于价格调节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以及由此引出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才是正确的。源配置最优化以及由此引出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才是正确的。源配置最优化以及由此引出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才是正确的。源配置最优化以及由此引出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才是正确的。但是,事实上这三个假设条件并不一定具备,现代经济学家正但是,事实上这三个假设条件并不一定具备,现代经济学家正但是,事实上这三个假设条件并不一定具备,现代经济学家正但是,事实上这三个假设条件并不一定具备,现代经济学家正是从这一点出发,对传统的微观经济学提出了质疑,因而也就是从这一点出发,对传统的微观经济学提出了质疑,因而也就是从这一点出发,对传统的微观经济学提出了质疑,因而也就是从这一点出发,对传统的微观经济学提出了质疑,因而也就有了微观经济学的新发展有了微观经济学的新发展有了微观经济学的新发展有了微观经济学的新发展。一、微观经济学一、微观经济学一、微观经济学一、微观经济学第30页/共62页3、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1)1)均衡价格理论(价格理论)均衡价格理论(价格理论)均衡价格理论(价格理论)均衡价格理论(价格理论)2)2)消费者行为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3)3)生产理论生产理论生产理论生产理论4)4)分配理论分配理论分配理论分配理论5)5)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6)6)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一、微观经济学一、微观经济学一、微观经济学一、微观经济学返回第31页/共62页二、宏观经济学二、宏观经济学1、什么是宏观经济学、什么是宏观经济学1)1)宏观经济学的定义宏观经济学的定义2)2)把握宏观经济学的定义需要注意的四个问把握宏观经济学的定义需要注意的四个问题题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第32页/共62页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n n什么是总量什么是总量什么是总量什么是总量指能反映整个经指能反映整个经指能反映整个经指能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总量的分类总量的分类个量的总和个量的总和如国民收入如国民收入总投资、总投资、总消费等总消费等平均量平均量如价格水平等如价格水平等二、宏观经济学二、宏观经济学二、宏观经济学二、宏观经济学第33页/共62页n n总量分析的含义总量分析的含义总量分析的含义总量分析的含义就是分析这些就是分析这些就是分析这些就是分析这些总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总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总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总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并通过这种分析说明经济的运行的并通过这种分析说明经济的运行的并通过这种分析说明经济的运行的并通过这种分析说明经济的运行的状况,决定经济政策。状况,决定经济政策。状况,决定经济政策。状况,决定经济政策。二、宏观经济学二、宏观经济学二、宏观经济学二、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所涉及的主要总量:宏观经济学所涉及的主要总量: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GDP)、总投资、总消费、价格水平、经济增长率、利率、国际收支、货币供应量、货币需求量等)、总投资、总消费、价格水平、经济增长率、利率、国际收支、货币供应量、货币需求量等第34页/共62页2、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1)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 2)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纠正市场机制的)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纠正市场机制的缺点缺点 *宏观经济学的前提:政府应该调节经济,政府可以调节经济宏观经济学的前提:政府应该调节经济,政府可以调节经济宏观经济学的前提:政府应该调节经济,政府可以调节经济宏观经济学的前提:政府应该调节经济,政府可以调节经济二、宏观经济学二、宏观经济学二、宏观经济学二、宏观经济学第35页/共62页3、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本书涉及的主本书涉及的主要是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其中主要有:要是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其中主要有:1)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2)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3)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4)开放经济理论)开放经济理论 5)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二、宏观经济学二、宏观经济学二、宏观经济学二、宏观经济学返回第36页/共62页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1、区别:两者在研究对象、解决问题、中心、区别:两者在研究对象、解决问题、中心理论和分析方法上都是不同的理论和分析方法上都是不同的2、联系:、联系:1)1)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互相补充的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互相补充的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互相补充的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互相补充的2)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都是实证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都是实证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都是实证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都是实证经济学3)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返回第37页/共62页第三节经济学的研究方第三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法 根据研究方法的不同,经济学可分为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根据研究方法的不同,经济学可分为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根据研究方法的不同,经济学可分为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根据研究方法的不同,经济学可分为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一、一、一、一、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二、二、二、二、实证分析方法实证分析方法实证分析方法实证分析方法*三、三、三、三、实证分析的工具实证分析的工具实证分析的工具实证分析的工具 四、四、四、四、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返回第38页/共62页一、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一、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1.1.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的含义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的含义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的含义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的含义2.2.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要注意的的四个问题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要注意的的四个问题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要注意的的四个问题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要注意的的四个问题1)1)是否以一定是否以一定是否以一定是否以一定价值判断价值判断价值判断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经济为依据,是实证经济为依据,是实证经济为依据,是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重要区别之一学与规范经济学的重要区别之一学与规范经济学的重要区别之一学与规范经济学的重要区别之一2)2)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不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不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不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同同同第39页/共62页3)3)实证经济学的内容具有客观性,规实证经济学的内容具有客观性,规实证经济学的内容具有客观性,规实证经济学的内容具有客观性,规范经济学的内容没有客观性范经济学的内容没有客观性范经济学的内容没有客观性范经济学的内容没有客观性4)4)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尽管有上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尽管有上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尽管有上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尽管有上述三点差异,但它们并不是绝对排述三点差异,但它们并不是绝对排述三点差异,但它们并不是绝对排述三点差异,但它们并不是绝对排斥的。斥的。斥的。斥的。规范经济学要以实证经济学规范经济学要以实证经济学规范经济学要以实证经济学规范经济学要以实证经济学为基础,而实证经济学也离不开规为基础,而实证经济学也离不开规为基础,而实证经济学也离不开规为基础,而实证经济学也离不开规范经济学的指导范经济学的指导范经济学的指导范经济学的指导。*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属于实证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属于实证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属于实证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属于实证经济学经济学经济学经济学一、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一、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一、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一、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返回第40页/共62页二、实证分析方法二、实证分析方法 (一)什么是实证分析?(一)什么是实证分析?(一)什么是实证分析?(一)什么是实证分析?实证分析是一种根据事实加以验证的陈述,这种陈述实证分析是一种根据事实加以验证的陈述,

    注意事项

    本文(西方经济学 梁小民 绪论.pptx)为本站会员(莉***)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