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基建(含PPP)领域政策动态.docx
-
资源ID:80131995
资源大小:851.48KB
全文页数:19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1年7月基建(含PPP)领域政策动态.docx
1.本月要点提示.本月要点提示1.1 本月政策提要> 中央政策提要 财政部关于印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工程资金绩效管理方法的通知,主要内容为:加 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工程资金绩效管理,提高专项债券资金使用效益,有效防范政府债 务风险。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开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意见明确,保障性租赁住房主 要解决符合条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以建筑面积不超过70平方 米的小户型为主,租金低于同地段同品质市场租赁住房租金。 国家开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做好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工作 的通知,通知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一是不断深化认识,加强支持引导; 二是加强工程管理和协调服务;三是严把工程质量关;四是促进基础设施REITs长期健 康开展;五是加强部门协作和政策落实。 关于印发农村环境整治资金管理方法的通知,本方法所称农村环境整治资金(以下 简称整治资金)是指由中央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用于支持地方开展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 作,促进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 国家开展改革委关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管理确保工程平安质量的通知,政府投资 工程所需资金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确保落实到位,不得由施工单位垫资建设,不得随 意缩减政府投资计划明确的投资规模。严禁转移、侵占、挪用政府投资资金。 关于印发“十四五”循环经济开展规划的通知,主要内容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的基本国策,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那么,着力建设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 加快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深化农业循环经济开展,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 升再生资源利用水平,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开展经济体系。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开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意见,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化外贸领域“放管服”改革,推动 外贸领域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业态创新、模式创新。分类发布日期发布机构文件标题主要内容行业/ 农业 农村2021-07-06财政部关于印发农村环境 整治资金管理方法的通知1、本方法所称农村环境整治资金(以下简称整治资金)是指由中央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用于支持地 方开展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促进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2、整治资金支 持范围包括以下事项:(一)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二)农村生活污水、黑臭水体治理;(三)农村饮用水 水源地环境保护和水源涵养;(四)其他需要支持的事项。用于农村环境整治工作能力建设方面的资 金不得纳入整治资金支持范围。3、整治资金支持方向包括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和其他重点农村环境 整治工作。资金分配可采取因素法和工程法两种方式。4、各省应当建立健全农村环境设施运行维 护机制,安排使用整治资金时,优先支持已经落实运行维护经费的工程。工程 管理2021-07-07国家开展 改革委国家开展改革委关于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项庠 理确保工程平安质量的通知通知提出:1、未按规定履行审批(核准、备案)程序、不符合规定的建设条件的工程,不得开工建 设。2、规划选址阶段要优化工程选址方案,尽量防止风险较大的敏感区域。可行性研究报告要对涉 及工程平安质量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评价,提出应对方案。初步设计要严格执行工程建设强 制性标准提出平安质量防护措施,并对施工方案提出相应要求。3、把超大体量公众建筑、超高层建 筑和重点地段建筑作为城市重大建筑工程进行管理。4、落实工程法人责任制,工程单位和法 定代表人对工程建设的平安质量负总责。落实招标投标制,将强制性平安质量标准等作为招标文件 的实质性要求和条件。落实工程监理制,监理单位加强对关键工序重要部位和隐蔽工程的监督检 杳。落实合同管理制,建设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设备材料采购和工程监理等要依法订立合同, 并明确平安质量要求以及违约责任等。5、政府投资工程所需资金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确保落实 到位,不得由施工单位垫资建设,不得随意缩减政府投资计划明确的投资规模。严禁转移、侵占、 挪用政府投资资金。6、加强对本地区投资工程特别是备案类工程的事中事后监管,将工程是否按 照审批(核准、备案)的工程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内容等进行建设作为核查重点。北辰区重点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5G)、生物医药(现代中药、医疗 器械、生物药、智慧医疗与大健康)、新能源(太阳能、风电)、装备制造(智能制造装备、 通用设备制造、机器人)。4.外围五区重点开展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智能装备、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产业,加快高端 资源转化落地,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升级,打造区域转型升级示范区、产业开展协同区。武清区重点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生物医药(生物药、现 代中药、智慧医疗与大健康)、新材料(先进有色金属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装备 制造(机器人、轨道交通装备、先进节能环保设备)。宝城区重点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医药(生物药、医疗器 械)、新能源(动力电池、氢能)、装备制造(智能制造装备)。宁河区重点开展新材料(先进钢铁材料、新型建筑材料)、装备制造(智能制造装备、航 空配套)、汽车(新能源汽车、汽车关键零部件)、轻工(绿色食品)。静海区重点开展新能源(动力及氢燃料电池、资源循环利用、高效节能)、新材料(先进 钢铁材料、先进有色金属材料)、装备制造(智能制造装备、航空装备)、生物医药(生物药、 现代中药、医疗器械、兽用药品)。蓟州区重点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大数据)、装备制造(智能制造装备)、新材料(前沿 新材料、稀土新材料)、轻工(绿色食品)。五、实施专项行动(一)产业创新能力提升行动发挥创新引领作用,完善产业创新生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 业集聚,推动各类创新主体高效协同互动、要素优化配置,提高关键核心技术源头供给能力, 培育一批国际知名产品和品牌,打造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产业高地。1 .推进产业创新。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实施重点产业创新工 程,加快构建以信创产业为主攻方向、以生物产业和高端装备为重点的“一主两翼”产业创新格 局。信创产业以实现全国率先突破为目标,做大做强基础软件、CPU设计和集成电路、网络平安、 应用软件、外设终端等五条产业链,加快建设中国信创谷,突破“卡脖子”关键技术,全力打造 基础坚实、技术领先、创新活跃、生态兼容的信创产业开展高地。生物产业以生物技术赋能医药、 绿色制造、种业等为重点,加强技术研发,布局建设合成生物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国家合 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加快“生物制造谷”、“细胞谷”建设。高端装备着力攻关智 能机器人、高性能智能传感器、增材制造、轨道交通等高端装备制造技术,突破一批重大短板装 备和“卡脖子”技术装备,增强对产业链关键环节的控制力。积极布局未来产业,以量子科技、 无人驾驶、先进材料、深海深空等为重点,抢占产业创新开展先机。2 .加快技术创新。依托海河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着眼突破“卡脖子”技术,深入开展 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攻关,形成一批原创性、突破性的重大创新成果。大力开展精准医 疗、下一代基因组学等前沿技术,力争在合成生物技术、智能决策控制、新型人机交互等领域 实现突破,在工业仿真、边缘计算、数字挛生、细胞治疗等领域形成一批代表国家水平的研发 成果,抢占科技制高点。3 .促进转化创新。抓住孵化、转化、产业化三个环节,系统布局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 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打通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断点、堵点、卡点,实现重要 领域技术领先、自主可控、平安可靠。到2025年,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到达90家左右,市级 企业技术中心到达800家。力争新增10个国家级创新平台、1至2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市 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到达10家,打造10个左右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4 .激发人才活力。全面优化升级人才政策体系,打造“海河英才”行动计划升级版,研究 实施以企业需求、人才开展需求为导向的定制化政策,建设更具吸引力的人才高地。发挥十大产 业人才创新创业联盟作用,加强创新型、技术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积极涵养产业基础人 才,完善人才培训体系,培养“海河工匠”高技能人才。着力引进高端产业需求的领军人才,探 索“工程+团队”培育模式,实现“带土移植”,构筑梯次引育、开放创新的人才生态。弘扬企 业家精神,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打造一支具有鲜明时代特征、民族特色、世界水准的企业家队 伍。(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行动围绕重点产业和龙头企业,以串链补链强链为抓手,以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构建生态,以 主题园区打造提升空间载体,构建新兴产业链,推动产业链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开展,提 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1 .强化串链补链强链。围绕构建现代工业产业体系,优选10条以上重点产业链,实施串 补强链工程,提升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构建自主可控、平安高效的产业链。做优“强链”, 做强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生物医药、新能源、高端装备、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等具有较强竞争力 的产业链,打造一批引领高质量开展的特色产业链;壮大“新链”,开展壮大车联网、新材料 等新兴产业链,构建一批引领现代化开展的新兴产业链;延长“短链”,拉伸补齐集成电路、 绿色石化、航空航天等存在短板和薄弱环节的产业链,完善一批引领竞争力提升的优势产业链。 全面推行“链长制”,推进产业链上下游、产供销配套,进一步串联关键环节,补齐薄弱环节, 强化优势环节,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力。2 .夯实产业基础能力。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着力推动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工 业基础软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等领域研发创新、重点突破,强化产业技术基础研究 攻关,提升产品和技术竞争力,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支持企业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承当 重大攻关工程,加快解决共性基础问题,增强自主保障能力。积极承接一批国家级重点产业基础 工程,引导产学研用联合开展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攻关,加快实现产业化突破。重点推动唯 捷创芯5G终端高集成度射频模组、国芯可信计算系列系统级芯片(S0C)等核心基础零部件工程, 实施中环领先材料集成电路硅片、金桥焊材高端焊接材料等关键基础材料工程,以及北特汽车轻 量化铝合金精密成型自动化制造等先进基础工艺工程。3 .打造优势产业集群。依托产业链中具有核心地位的龙头企业,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聚 集,着力构建开放协同、精准有效的新型集群开展促进体系,梯次培育假设干新兴产业集群,打造 一批优势产业集群,做大做强信息平安、动力电池等先进制造业集群。到2025年,新一代信 息技术成为5000亿级产业集群,装备制造、汽车、石油化工成为3000亿级产业集群,新材 料、现代冶金、轻工纺织成为2000亿级产业集群,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成为1000亿级产业集 群,全力打造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4 .建设特色主题园区。实施主题园区培育工程,聚焦“1+3+4”现代工业产业体系,按照 “一园一特色、一区一品牌”原那么,推进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促进产业与城市、 人文等功能融合开展,着力打造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国信创谷”、天津港保税区“北方声谷”、西青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北辰京津医药谷、静海中日(天津)健康产业发 展合作示范区、宝垠动力电池、蓟州磁性新材料、河西数字经济、南开智慧医疗等30个主题园 区,成为新动能引育的沃土、园区建设开展的标杆。(三)产业深度融合开展行动大力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抢抓新基建机遇,强化5G、工业互联网等信 息基础设施支撑,加快制造业企业智能化改造步伐,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 级, 加快开展服务型制造,制定促进智能制造的地方性法规,积极创立国家智能制造中心城市和典 范城市。1 .大力开展新智造。推动企业智能化改造,以智能制造产业链、创新链的重大需求和关键 环节为导向,支持企业购置先进设备,提高工艺装备水平。鼓励企业设备联网上云和业务系统云 化改造,推动万家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提高工业装备数字化能力。到2025年,重点领域企业 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超过90%,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超过60%,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超过60%。 实施智能制造推广应用工程,围绕原材料、装备制造、消费品等重点领域,大力实施设备换芯、 生产换线、产品换代、机器换人,加快提升企业数字化管理、智能化生产、个性化定 制、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能力,创立一批标杆企业。完善智能制造服务体系,大力培育有行 业、专业特色的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提升智能制造服务能力。到2025 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应用,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突破500个,培育10家具 有较强竞争力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2 .加快布局新基建。聚焦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重点领域,构建“泛在互联、全域感 知、数据融合、智慧协同、平安可靠”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加快5G网络规模部署,实施千兆 5G和千兆光网“双千兆”工程,到2025年实现5G网络室内空间区域深度覆盖,建成全国一流 5G城市。持续开展工业互联网外网建设和内网改造,加快建设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 培育一批面向特定行业、特定区域、特定场景的企业级平台,大幅提升工业互联网的产业赋能能 力。大力开展新型智能化计算设施,推进京津冀大数据基地、清数科技园、国富瑞数据中心、西 青区大数据中心、腾讯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华为鲸鹏生态等重点工程建设,积极推动建设 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区域分中心,有效提升海量信息交换和数据存储能力,培育一批数据资源 服务提供商和数据服务龙头企业。构建网络平安保障体系,确保数字基础设施平安平稳可靠运行。3 .推动开展新业态。以数字产业化催生新动能,加强新兴数字产业领域基础研究,开展智 能感知、高性能控制、人机协作、精益管控、供应链协同等共性技术攻关,推进虚拟现实、可穿 戴类、公共服务类、行业应用类智能产品研发应用,做大做实数字经济“底盘”。以产业数字化 激发新活力,加强工艺数字建模、流程仿真、质量管控、能耗优化管理等核心环节建设,提升重 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园区数字化水平,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产业链大数据平台, 整合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等数据资源,对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行分析引 导、调度管理,为制造业高质量开展提供数据支撑。加快开展服务型制造,大力培育共享制造、 定制化服务、供应链管理、总集成总承包等新业态新模式,构建以工程设计、工业设计和创意 设计为主导的全设计业务链,推动制造业向研发设计、增值服务等价值链高端延伸,培育一批 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4 .拓展丰富新场景。实施“十百千”工程,建设“10+”综合展现天津城市魅力的特色示范 场景,打造“100+”智能科技产业应用案例,培育“1000+”具有示范意义的智能制造企业,形 成更多创新性的共性技术解决方案及标准,实现“试点示范工程一重点行业/重点区域转型一全域数字经济升级”的由点及面开展跨越。推动5G与垂直行业融合开展,大力开发工业互联网 软件和5G工业模组,建设一批5G+产业园区,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为试点,推进5G全域示范应用, 打造国内智慧城市标杆。加快“5G+工业互联网”先导应用,推出一批全国知名的创新标 杆。聚 焦工业升级改造需求,加强京津冀应用场景合作共建。(四)优质企业梯度培育行动着力引育领航企业,加快开展单项冠军,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构建以领航企业为 引领、单项冠军企业为支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跟进跃升的梯度开展格局,推动企业融通 开展。L大力培育领航企业。聚焦制造业重点行业骨干企业,遴选培育在行业中处于先进水平、 在产业链和资源配置中占据重要地位、具有产业链带动作用的企业(集团),支持企业兼并重组, 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紧盯世界制造业500强、国内制造业500强企业,招引一批领军型、平 台型企业,形成示范带动作用。吸引集聚一批国际性、全国性、区域性的央企和总部型企业,在 天津市设立企业总部、二级公司,建设研发转化中心和高附加值生产基地。到2025 年,力争培育市级领航企业10家,积极争创国家领航企业。5 .加快培育单项冠军。支持企业专注细分市场,突出主业,深耕细作,形成一批开展前景 好、市场占有率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市级单项冠军企业、产品。加快培育国家级单项冠 军,实现技术质量双提升、国内国际双领先,形成冠军级的市场地位和技术实力,打造假设干创 新引领的排头兵企业和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一流企业。鼓励各区建立梯度培育体系,带动一批企 业成长为单项冠军。到2025年,累计培育市级单项冠军100家,争创一批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 产品。6 .着力开展“专精特新”企业。重点建设“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种子库、天津市“专精特 新”中小企业库、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库,深入开掘一批成长性好、开展潜力大的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逐步形成种子期、培育期和开展期的培育格局,推动企业专业化、精细 化、特色化、新颖化开展,带动全市中小企业提档升级、做优做强。到2025年,挖掘种子企 业2000家,累计培育1000家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一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 业,形成示范带动作用。(五)绿色制造转型升级行动围绕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水平提升,以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为重点,以“示范培育+工程建设” 为抓手,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加快推进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1 .构建绿色制造体系。高质量推进绿色制造示范单位“五个一批”建设,开发一批绿色产 品,建设一批绿色工厂,开展一批绿色园区,打造一批绿色供应链,培育一批绿色数据中心。强 化绿色监管和服务,大力培育绿色制造服务机构,建立实施“有进有出”的绿色制造示范单位动 态管理机制,提高工业企业、园区绿色技术装备服务水平。到2025年,国家级绿色制造示范单 位到达200家,引导大型和超大型数据中心设计电能使用效率值不高于1.3o2 .稳步提升工业能效。推进结构节能。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开展能耗低、污染少 的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技术节能。推广国家工业节能技术装备及“能效之星”产 品,加大先进成熟技术及设备应用力度,推进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能效提升。提升管理节 能。推动重点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实施高耗能行业能效领跑者制度,推进工业节能诊断服 务行动计划,开展能效对标达标活动。实施国家重大工业节能监察。3 .加快提高工业水效。推动建立市、区两级重点监控用水单位名录,加强工业用水大户管 理。加强京津冀区域协同联动,促进区域工业节水协同开展。加快推广先进成熟的节水工艺、技 术和装备,提升用水效率。以钢铁、石化、化工、纺织、食品等行业为重点,积极开展示范创立, 培育一批节水型工业企业和水效领跑者。到2025年,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进一步下降,主要 节水指标保持全国领先。4 .深入推进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以电力、冶金等行业为重点,推进粉煤灰、钢渣、脱硫石 膏等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以冶金、建材、化工等行业为重点,推进余热余压及废气综合利 用。围绕废钢铁、废塑料等领域,推进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推进新能源汽车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回 收利用试点建设,探索形成京津冀区域协同管理模式。到2025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保 持98%以上。(六)天津制造品牌提升行动发挥管理支撑、标准引领和品牌促进的综合作用,强化标准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制造业产 品和服务质量,不断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和天津制造美誉度。1 .推动管理创新。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推动引导企业实施六西格玛、精益制造等管理模 式,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提升供应链质量水平。鼓励企业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手段提 高质量管理水平,构建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打造一批管理创新 标杆示范企业。支持引导行业协会等行业组织开展,畅通政企互通渠道,搭建先进质量管理方 法培训、咨询服务平台,提高行业服务水平,助力企业高质量开展。2 .强化质量标准。开展质量标杆经验推广活动,推进重点领域示范应用,推广质量管理先 进技术和方法。以钢铁、有色、石化、机械装备为重点,稳步推进工业产品质量分级工作,围绕 产品性能、技术能力、用户需求等,研究制定产品质量分级标准,开展质量分级示范应用。广泛 开展质量改进、质量攻关、质量管理小组等多种形式的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提升企业质量管理 能力。强化制造业标准引领,支持引导企业、科研院所参与或主导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制修订 工作,树立一批企业标准领跑者。3 .加快品牌培育。引导企业建立以诚信为基础、以质量为内涵的多样化品牌化开展战略, 深入实施“三品”战略,打造一批品质卓越、服务优良、市场公认的天津品牌,提高品牌价 值,建设北方消费品之都。推动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引导集群内企业加强标准协调、创新协 同和业务协作,形成特色鲜明、影响力强的产业集群区域品牌。深入开展工业老字号品牌振兴行 动,推开工业老字号企业“一品一策一方案”振兴计划,打造天津工业老字号品牌集群。(七)产业协同开放推进行动深入贯彻京津冀协同开展重大国家战略,立足三地产业基础,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构筑互 利共赢的产业链合作体系,提升京津冀地区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密切与国内外 经济合作,充分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大对外开放力度。1 .深化京津冀产业协同。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围绕产业规划、园区共建、产业 链构建,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三地代表性产业,共同建设 京津冀协同开展产业链,促进上下游协同和布局优化,联手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滨 海一中关村科技园、宝抵;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武清京津产业新城、北辰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 中口(天津)健康产业开展合作示范区等承接载体建设,探索建立“通武廊”产业合作示范园区。 主动对接雄安新区建设和开展需求,加强产业转移与承接的协同联动。2 .强化国内外合作交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密切与长三角、粤港澳、环渤 海等地区的经济联系,提升重点产业配套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加强国际产能合作,高水平建设国 家数字服务出口和中医药出口基地,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全球布局。 充分发挥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天津港等海上门户优势,促进航空航天、海洋装备、融 资租赁等产业开展,吸引全球要素资源向天津集聚。3 .做强做实世界智能大会品牌。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办会、企业参与、赋能百业”,深 度打造“会展赛+智能体验”四位一体的高水平国际化平台,全面展示天津城市良好形象。坚持 以会兴业,借助大会平台开展招商引资,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金融机构、平台组织来津投 资,推动各国在智能科技领域内的广泛交流与合作,实现合作共赢。政企协同打造一批推动制 造业高质量开展专业化论坛、平台,激活各类资源。坚持以会引才,通过举办海河英才创新创 业大赛等赛事,吸引智能科技领域代表性、初创型等各层次创新人才来津创业就业。六、强化规划实施保障(一)加强组织推动充分发挥天津市落实制造强国战略暨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建设领导小组作用,定期召开 工作推进会,推动重大政策制定、重大工程建设、重点企业开展,协调解决开展中的重大问题。 各有关部门、各区人民政府要建立相应工作机制,明确任务目标,主动作为、上下联动、协同 作战,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发挥智能科技产业专家咨询委员会、行业协会、专业智库等作 用,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开展提供智力支持。(二)加大政策支持充分发挥智能制造专项资金政策和新动能引育政策引导作用,培育壮大集成电路、人工智 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大力促进智能制造试点 示范、新模式应用,加快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新材料首批次、软件首版次示范,开展新 基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着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鼓励先行先试新型产业用 地政策,提升产业层级和用地效率,进一步增强配套服务能力。(三)加强工程支撑围绕制造业立市,加快建设一批好工程、大工程,为优化产业结构、实现高质量开展提供 关键支撑。建立全市工业重大工程协调推进机制,采用挂图作战方式,强化跟踪与服务,推动 工程建成投产。对纳入规划的重大工业工程,落实绿色通道制度,简化审批程序,优先保障规 划选址、土地供应和资金安排。深入实施精准招商行动,完善招商目标企业库,构建梯次接续、 动态推进的工程储藏格局。大力推动平台招商、产业链招商、应用场景招商,带动龙头企业、 上下游配套企业和服务对象来津开展。(四)促进产融对接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充分发挥风险投资(VC)、私募股权投资(PE)等股权投资机 构作用,支持引导企业上市融资,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完善融资担保体系,提升中小企业 融资能力,激发中小企业开展活力。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推动海河产业基金等与国内知名 投资机构合作,发挥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母基金作用,加大对重点行业、 重点企业以及高成长性工程支持力度,助力优质企业加快成长。(五)完善产业生态整合科研机构、创业孵化、公共平台、股权投资、管理服务等各类要素,形成各主体深度链 接的平台生态网络。完善园区配套环境,提升产品认证、检验检测、成果推广、知识产权服务等 综合公共服务能力,加快集聚企业、高校院所、科技服务机构等多元主体,实现科技+产业 +城市+人文多功能复合,构建资源要素聚集、产业环境优化、各类主体和谐共生的“热带雨林 式”产业生态体系,提升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六)强化平安环保树牢平安开展理念,强化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推动企业落实平安生产责任制,指导重点 行业规范平安生产条件。落实“三线一单”管控措施,完成节能减排的约束性控制指标要求。 积极推广环保管家服务、第三方环境治理、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等,指导服务企业落实生态 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开展。(七)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推动“一制三化”改革,全面推行信用承诺审批制度,不断深化“证照别离”改革全 覆盖试点,扩大“多证合一”改革覆盖面,实施政务服务标准化,以更大力度破解体制机制障 碍,持续打通各类办事堵点,优化办理流程,切实方便企业和群众的生产生活。放宽市场准入, 实施负面清单管理,消除各种隐性壁垒,优化民营经济开展环境,尊重保护企业家,构建亲清 新型政商关系,营造安商亲商兴商气氛。(八)强化监测评估健全规划实施动态评估机制,开展规划年度跟踪监测、中期评估和末期全面评估,根据评 估结果适时对目标任务进行必要调整,及时研究解决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全局性重大问题。密切 关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优化规划实施手段,确保规划目标顺利实现。3 .关于印发部省共建城市更新先导区实施方案的通知发布部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辽宁省人民政府文号:辽政发(2021) 16号发布日期:2021年7月14日成文日期:2021年6月24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机关各单位,辽宁省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现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建城市更新先导区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 认真贯彻执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辽宁省人民政府2021年6月24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建城市更新先导区实施方案.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发布部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号:黑政办规(2021) 15号发布日期:2021年7月9日 成文日期:2021年7月9日各市(地)、县(市)人民政府(行署),省政府各有关直属单位: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 (2020) 23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精神,全面推进我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经省政 府同意,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总体要求各地推进城镇老旧小区(以下简称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要以指导意见确定的指导思想 和改造原那么为遵循,认真落实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将老旧小区改造与城市更新、社区建 设、海绵城市建设、生活垃圾分类等任务相结合,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断改善居住条件, 推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体系,推进城市环境品质提升,增强城市开展活力,让 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平安感和幸福感。二、改造范围和目标任务(一)改造范围。城市、县城、原农垦、森工系统二级机构所在地,2000年底前建成需改 造的老旧小区或单栋住宅楼。对2000年后建成并被鉴定为平安C级住宅楼,以及无独立厨房、 卫生间等非成套住宅楼,可以一并纳入改造范围。(二)目标任务。全省2021年新开工改造老旧小区1439个,涉及居民近40万户;力争到 “十四五”期末基本完成改造范围内的老旧小区改造任务。(三)确定计划。各地要摸清存量底数,不盲目攀比、举债铺摊子,科学编制老旧小区改 造“十四五”规划,合理确定年度改造计划,并将居民出资、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委员会) 组建、改造后物业管理模式确定等作为纳入年度改造计划的前提条件。三、改造类型我省老旧小区改造分为基础类、完善类、提升类。基础类改造做到“应改尽改”,完善类 改造力争做到“宜改即改”,提升类改造力争做到“能改那么改”。(一)基础类。以满足居民平安需要和基本生活需求为改造内容,主要包括建筑物公共部 位的外墙保温及粉刷、屋面保温及防水、楼梯间粉刷及亮化、楼梯间窗更换,小区内部及与小 区联系的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道路、消防、安防、生活垃圾分类、移动通信、广 电等基础设施,以及小区照明、光纤入户、架空线规整(入地)等。(-)完善类。以满足居民生活便利需要和改善型生活需求为改造内容,主要包括整治小 区绿化、有条件的楼栋加装电梯、完善小区适老设施、无障碍设施、停车库(场)、电动自行 车及汽车充电桩、物流快递箱、文化休闲设施、体育健身设施、物业用房等配套设施,以及居 民专属部位的供热、供气、供水、排水、供电等管线和室外窗户的更换。(三)提升类。以丰富社区服务供给、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为改造内容,主要包括小区及周 边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公共卫生设施、幼儿园、周界防护等智能感知、5G设施、养老、托育、 助餐、家政、便民市场、便利店、邮政快递末端综合服务站、公共服务用房、应急避难场所, 以及能够满足防灾防疫等应急设施。四、完善组织实施机制(一)强化组织推进协调。L省级统筹协调。省直相关部门建立协调推进机制,落实部门职责任务,拟定改造政策, 审核改造计划,协调解决重大问题。2 .市县推进落实。各地政府负总责并确定牵头部门,成立由住建、发改、财政、城管、自 然资源、公安、民政、卫生健康、教育、通信管理、应急管理等部门和专业经营单位组成的工 作领导小组,研定重要事项,明确部门责任,建立工作机制,合力推进改造。3 .街(镇)全程参与。街道办事处(镇政府)应全程参与工程改造与管理工作。负责工程 情况摸底、居民改造意愿及满意度调查,组织居民选举业主委员会或组建物业管理委员会,指 导居民确定改造后长效管理机制,会同相关部门落实居民出资、补交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等工作。(二)组织居民充分参与。L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各地要建立完善党建引领下的基层社区治理模式,充分发挥街 (镇)及社区党组织作用,统筹协调社区居民参与改造。4 .组织居民全程参与。各地要搭建沟通议事平台,开展基层党组织引领的多种形式基层协 商,组织居民参与方案制定、配合施工、后续管理、效果评价等全过程。(三)加强改造实施管理。1 .落实实施主体。各地要明确工程改造实施主体,建立相关企业、管线专业经营单位等共 同参与的工程实施机制。推行工程总承包、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实施改造模式。2 .统筹谋划实施。积极推进片区联动改造,推动小区改造与周边高度关联的用地整体更新, 构建功能完善、品质优良、生活便利的居住区环境,打造“5分钟、10分钟、15分钟”生活圈。3 .专业经营单位参与。各地要组织专业经营单位做好既有管线认领、确定改造内容、制定 改造方案、明确设施产权、落实维护责任等工作,并签定改造协议,确保管线改造与其他改造 内容同步实施。要为专业经营单位工程实施提供支持便利,禁止收取不合理、不合法费用。未 经协商不得擅自拆改专业经营单位现有设施设备。4 .保护城市风貌。改造工程涉及历史文化街区、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等时,严格落实 保护修缮要求,延续好城市特色与历史文脉。5 .创立特色社区。各地要按照国家有关要求,从2021年开始对具备条件的老旧小区,结合 改造建设一批“完整住区”“绿色社区”。(四)强化质量平安监管。1 .落实监管责任。落实部门监管责任,强化工程设计、施工、验收全过程质量平安监督管 理,加强检查抽测、跟进复查,严把工程质量平安关。2 .落实主体责任。参建各方责任主体要严格按照工程质量、平安生产有关规定,加强施工 现场重要环节、关键部位的质量平安监督检查,及时消除质量平安隐患。落实文明施工管理制 度,加强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3 .严控材料质量。各地要落实防水、保温等建筑材料及构配件质量检测制度,定期实施现 场取样检验检测,依法查处违法行为。要选用经济适用、绿色环保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 料。 鼓励对大宗建筑材料进行集中采购。4 .建立公示制度。各地在组织工程实施改造时,按照统一公示模板要求,对改造信息进行 现场公示,实行1个工程1个二维码,接受社会各界监督。5 .发挥监督作用。各地要畅通投诉举报渠道,保障居民在改造中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 权。审计部门要加强对改造工程相关资金的审计监督。(五)完善长效管理机制。L健全后续管理机制。各地要指导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委员会)依法制定管 理规约、议事规那么。要明确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缴交标准,建立健全补交、续筹、使用和即交即 用制度。鼓励通过履行法定程序,将相关服务设施统一委托物业服务企业经营,增强小区“自 我造血”功能。6 .创新物业管理模式。各地要指导居民协商确定改造后物业管理模式,分类施策推动改造 后物业管理承接。鼓励物业服务企业合法提前介入,全程参与改造,依法承接后续物业管理。 鼓励小区改造后施行物业服务酬金制。五、完善改造资金筹措机制(一)履行居民出资义务。各地要按照“谁受益、谁出资”原那么,确定居民按不同改造内容、改造面积,承当不同比 例改造资金的政策,多方式出资。各地要制定针对困难群众的减免政策。制定政策支持居民提 取住房公积金,用于老旧小区改造和加装电梯等居民出资局部。加强对居民出资局部资金的使 用管理。(二)加强改造资金筹集。各地要通过市场化融资、专业经营单位出资、财政性资金、使用国有住房出售收入等方式 筹集改造资金。要引导金融机构支持老旧小区改造实施运营主体采取市场化方式,运用公司信 用类债券、工程收益票据等进行债券融资。积极争取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开展银行和其他商业 银行加大对老旧小区改造信贷支持。(三)推动社会力量参与。专业经营单位应执行黑龙江省住宅物业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出资参与相关管线设施设 备的改造,改造后专营设施设备的产权应依照法定程序移交专业经营单位,符合相关规定的依 法计入企业本钱,并由其负责后续日常维护管理。要通过政府采购、新增设施有偿使用、落实 资产权益等方式,吸引社会力量投资参与改造。(四)落实税费减免政策。1 .专业经营单位政策。专业经营单位参与政府统一组织的老旧小区改造,对其取得所有权 的设施设备等配套资产改造所发生的费用,可以作为该设施设备的计税基础,按规定计提折旧 并在企